鄭華博士:光環背后的故事
發布: 2008-08-25 23:31:20 作者: 張曉宇 來源: 新華商

每一個接近鄭華女士的人都帶著敬佩之情,他們尊敬地稱她鄭華博士。鄭華博士的身上有著一系列的光環:八大保健公司的營養顧問;檀香山大學保健學博士;自然療養工程創始人;東南亞、美國、中國、臺灣醫學美容協會顧問;中國女市長協會營養保健及整體形象顧問;東南亞國際美食首席顧問。那么,這些光環背后的鄭華博士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
傳播美麗種子的老師
作為果菜營養的推崇者和傳播者,鄭華博士是怎樣走上這條道路的呢?原來她從16歲開始對健康美容感興趣。那時候她的臉正在長暗瘡,內分泌系統也經常出毛病,當時家里經濟狀況不好,吃的大都是蔬菜,后來做西醫的表姐告訴她,可以根據現有的條件,選擇性地吃一些蔬菜,這樣對她的皮膚會有所改善。她按照表姐說的方法吃了四個多月,果然臉上的暗瘡好了,內分泌也正常了,于是她和果菜結下了不解之緣。直到現在,鄭華博士依然用果菜保養和美容,她每天喝一杯橙汁,然后將橙皮或柚子皮、西瓜皮煮了按摩手腳,有時候煮沸了放點醋泡腳。她從不用香水,但身上常年有一種果香。
鄭華博士曾說過:“我的人生有三個重要的階段:28歲,為人伴侶;38歲,為人師長;48歲,為人之母。”僅僅幾個字似乎概括了鄭華博士的一生,不同的角色給了她不同的壓力,也讓她有了不同的成就。而她在這些角色的轉換中“痛并快樂著”。
鄭華博士說她最喜歡的角色還是老師。她解釋說做老師可以傳播自己的健康理念,播撒美麗的種子。在美國開律師事務所的女兒是她最值得驕傲的學生之一,但鄭華博士并不滿足于此,現在她依然馬不停蹄地開辦培訓班。她的學生迄今有16萬,這些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為了讓學生能夠聽懂她的課,鄭華博士以極大的毅力學習各國語言,現已基本掌握了六種語言。
性格平和的慈善家
鄭華博士有一套獨特的健康理論,她認為,健康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一種是心理。生理健康指的是身體的各個器官正常運作;心理健康指的是心態好,心情好。從字面上拆解,“健”是保健,指的是平常怎么保健;“康”是康復,指的是得病后怎么盡快恢復。鄭華博士的論文就是論述關于果菜和健康的研究心得,她把這些成果結集成冊,名為《果菜健康美容百寶箱》,她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名副其實的健康辭典。
鄭華博士性格平和,溫柔自信,她坦言說這與她長時間用果菜調理有關。她在書中提到,果菜可以改變人的性格。她解釋說,人的性格也是受多種因素影響而成,并非一朝一夕可改變,而食物對人的個性有較大的影響。精神科專家臨床調查結果表明,某些食物可改變不良性格,特別是以果蔬為主的食物,若長期食用,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情緒不穩定的人,其表象是經常會產生幻覺,這與缺乏鈣質食物有關。鄭華博士建議這種人長期食用新鮮果汁、蔬菜、乳制品等含鈣量較高的食物,如:大豆、花生、卷心菜、牛奶等,可得到較好的恢復。
關于果菜與性格的關系,鄭華博士自己深有體會,以前她經常心情煩躁,有時候還想發脾氣,這時她會讓助理做一杯苦瓜汁,再加上荷蘭芹、生菜等,心情會慢慢平靜下來。鄭華博士就是在長期和果菜打交道中養成了平和的性格,而這種性格也常常影響她周圍的朋友,所以朋友都喜歡和她聊天。
平和的性格讓她在經營好自己健康事業的同時,常常匿名捐款給貧困失學兒童,參加慈善籌款活動。但她并不滿足于這些,她認為“慈善無止境”,所以,2008年鄭華博士又與鼎今機構合作進行“鼎今創業計劃”,幫助弱勢群體以及那些有才華有志氣卻創業無門的年輕人,讓他們通過“鼎今創業計劃”提供的項目找到屬于自己的事業。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