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為何被屢騙不止
發布: 2008-07-25 14:11:44 作者: 張霞利 來源: 大河網--天下聲音

大河網訊 昨日,又有100多名大學生暑期工成了一家“黑公司”的免費勞動力,這家所謂的福建愛車汽車用品公司,分批瘋狂招聘大學生免費試用,幫其推銷產品,7天試用期剛滿,就分批全部辭退,如此反復,公司始終未支付員工一分錢。(07月23日《海峽都市報》)
近年來,大學生被騙現象可以說是屢見不鮮,而用來行騙大學生的騙術也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不少大學生因求職心切而輕易相信傳銷組織鼓吹的所謂家庭溫暖、團隊創業、先苦后甜等花言巧語,經受不住“幾何倍增式”高額回報的虛假誘惑,在傳銷組織的培訓、講座、演講等形式的“洗腦”活動中陷入泥沼不能自拔。由于身陷傳銷組織,一些大學生受到拘禁、虐待,被逼迫向家人、朋友、同學騙錢,有的學生甚至每日被傳銷分子用鐵絲抽打。抑或輕信“黑公司”的高薪誘言,在沒有任何法律手段保障的情況下為之辛苦賣命卻顆粒無收。不論大學生是如何陷身被騙泥潭,我們感到更多的是對于當今大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制觀念缺失的思索和汗顏。
為何大學生被屢騙不止,筆者認為原因是深層次的:一是大學生社會閱歷少,思想單純,容易感情用事,自我防范意識差,客觀上給了傳銷組織、非法公司行騙的機會。在不辨是非的情況下,甚至在助人為樂的思想下,上當受騙;二是“發財就是成功”的觀念扭曲了大學生的成功觀和價值觀,傳銷組織、非法公司假借招聘名義,打著“高收入”、“好工作”和“高回報”等幌子將大學生騙入陷阱;三是當前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就業形勢嚴峻,不少大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有的即使找到工作,其所獲收入也往往達不到預期值,因此求職心切,求高薪心切,期望作暑期工為自己增長見識和閱歷,鍛煉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四是法制觀念的缺失。大學生處于思想波動大、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關鍵階段,在一些所謂的“高薪”、“好機會”的誘惑下,防范意識不強,法制維權觀念缺失。
在此,筆者呼吁想體驗打工生活、積累社會經驗的大學生們,凡事留個心眼,不要輕信與人。首先應確認用工單位是否具有法人資格,是否有招工權,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到招工單位進行實地考察。其次,即使短期打工,也要與用人單位或個人簽訂勞動合同,將工作時間、工資報酬、支付方式、勞動保障等在合同上寫清楚。如果發生被騙、拖欠工資等侵權情況,應及時向勞動、公安等部門投訴舉報。最重要的是,要合理把握學業與工作的時間,千萬不可在所謂無限倍增的虛假金錢誘惑下荒廢學業、因小失大。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