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警方:“富人俱樂部”其實是“老鼠窩”
發布: 2008-07-04 13:05:10 作者: 余鋒 來源: 南國早報

7月2日,記者從自治區公安廳獲悉,目前分別以張雪媛、姚紅梅為首的兩大“資本運作”傳銷組織,已被貴港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搗毀。貴港警方刑事拘留27人,逮捕11人,移送起訴10人,徹底戳穿了傳銷組織者苦心編造的“資本運作”謊言。
“資本運作”浮頭
去年11月份以來,貴港市公安局經偵支隊連續接到群眾舉報,上海人劉俊、張勝娟、朱芹在貴港市城區組織上海、江蘇、安徽籍人員,從事一種叫“資本運作”的傳銷活動,騙取大量人員前來加入傳銷組織。
據了解,這種“資本運作”無工商營業執照,無公司名稱、無任何產品,要求被發展人以認購份額的方式,每認購一份份額交納3800元,從第二份起交納3300元,以取得加入和發展下線人員加入的資格。
接案后,貴港市公安局經偵支隊迅速立案偵查。經過近一個月的調查,民警發現該“資本運作”傳銷組織,以福建人張雪媛為首,參與人員有2236人,來自福建、廣東、上海、安徽、江蘇等地區。這些人員被上線以“當地政府扶持、政策允許”為借口,以“資本運作”、“純資金運作”、“富人俱樂部”為名誘騙加入,絕大部分參與者在加入時,直接認購21份份額(6.98萬元)晉升為主任級別,享受更為豐厚的“分配提成”。
貴港警方發現,張雪媛“資本運作”傳銷組織體系,已經具備一定規模,如果任其發展壯大,必定會給貴港市的經濟秩序和社會治安穩定造成影響。為此,貴港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成立了專案組,并由市局協調刑偵支隊、巡警支隊、港北分局等部門全力配合偵辦。
去年12月31日晚8時許,行動開始,警方在貴港市迎賓大道將欲逃跑的一號犯罪嫌疑人張雪媛及下線骨干黎艷紅等人抓獲。專案組在刑偵支隊、巡警支隊、港北分局等部門協助下,民警分頭行動,在貴港城區抓獲了80多名犯罪嫌疑人。
再搗另一團伙
今年1月1日,組織、參與“資本運作”傳銷活動的張雪媛等21人被刑事拘留。此后,專案組不斷擴大戰果,派出追逃組至南寧、北海、福州等地,將在抓捕行動中漏網的5名傳銷骨干緝拿歸案。包括張雪媛在內的10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執行逮捕。
今年4月,全區公安機關打擊傳銷犯罪專項行動開展后,自治區公安廳將此案列為督辦案件。貴港市公安局開展深度的調查取證工作。4月30日,張雪媛案件偵查終結,移送貴港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張雪媛體系被瓦解后,貴港市警方投入另一“資本運作”傳銷組織姚紅梅體系的偵查中。該體系運作方式與張雪媛體系相同,參與人員來自四川、云南等地,以無業人員及農民等低收入群體為主。這些人大多經濟拮據,被騙加入傳銷組織后,完全沒有生活來源,只能任人擺布、控制,即使發現自己參與的是傳銷活動,為了挽回損失,不惜繼續欺騙親朋好友為其下線,形成惡性循環。
4月9日,專案組在貴港市城區將姚紅梅等2名犯罪嫌疑人抓獲并予以刑事拘留,5月16日,姚紅梅被依法執行逮捕。
警惕“資本運作”謊言
據警方介紹,這類以“資本運作”為名的傳銷活動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無產品、傳人頭的傳銷活動。經營者(組織者)通過發展人員,交納數額不等的入門費,取得發展下線人員的資格,無任何產品交易。組織者及上線通過發展下線人員提取報酬,其收益數額由其加入的先后順序決定。
二是網狀金字塔進行傳銷。參與者交完入門費后,取得發展下線人員的資格,被發展的下線分別繳納入門費后各自又取得發展下線人員的資格,上線人員每發展一個下線人員可獲取一定的收入。
三是傳銷活動地均在外地。參與傳銷的人員的資金多數通過銀行卡轉賬的方式匯入匯出。
警方提示,此類“資本運作”傳銷活動沒有任何產品交易,傳銷人員取得的報酬,來自下線人員繳納的入門費,違背最基本的商業規律,請廣大群眾不要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