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字點中“消費資本論”死穴
發布: 2008-08-05 09:58:42 作者: 龍傳人 來源: 新華商

引言
最近,業內幾乎都在批判“消費資本論”是個歪理邪說,幾乎看不到哪位權威會去捍衛消費資本論,包括始作俑者本人也很慎重。
為了捍衛直銷真諦是直接銷售給最終消費者的中國定義;決不讓做直銷就是做投資、直銷員必須先消費才能銷售、消費資本、消費致富等騙人的歪理邪說再坑害民眾,筆者從“消費傳銷資本論,才是偽直銷的真理”來論證一下供業內參考,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其實消費資本四個字中間加上“傳銷”之后,還是真的可能實現→先通過假消費導入,然后通過非法的傳銷行為,成為真資本家的。
只不過會活的很累,因為工商公安已經采用了精確打擊傳銷之后,這些人的劣跡資歷,在數據庫里都已經記載得清清楚楚。
肯定的說,傳“消”的“氵”——是三點水流水消失消耗資本出去;
傳“銷”的“钅”——是把黃金熔化銷鑠銷場賺錢進來。
消費是失去資本的行為,消費本身怎么能使自己致富呢?消費只能使經營方致富;如果消費方要想致富,那就必須轉身充當經營者之后,才有機會致富。
《直銷管理條例》已明確規定,直銷只能銷給最終消費者。這就堵塞限制了消費方又轉身過來充當經營者的傳銷當初的原意。
直銷法規的“最終”二字是中國最杰出的創新特色,他把世界直銷行業中,很難劃清與金字塔欺詐的區別——用這個“最終”二字點到了要害的致命穴位,被中國政府所捏住并立在了法規中予以了根本解決。這“最終”二字是對世界直銷行業的最大貢獻,直銷這個特殊行業中的消費者,是否為“最終”,將為正確鑒別直銷還是金字塔欺詐,做出了最明顯的分水嶺標準。
直銷的目的,應該主要是賣給那些不再轉換身份的最終消費者。直銷的主要服務對象是那些為了獲得商品價值的最終消費者,而不是為了企盼資本發財的假消費、真投資者——這個特征在傳統的營銷行業中是不突出的,也毋須去強調。
當然在消費的同時不可避免的要失去相應的資本,所以說消費是失去金錢資本,但是他卻獲得到了產品帶來的好處和直銷人給予了人性化周到的服務。而那種“消費能賺得資本,甚至可以成為資本家”的觀點,是地地道道騙人的、為傳銷人群特供設計的坑人理論!
那為什么在實踐中又看到了少數消費者、后來真的成為了資本家呢?那是因為為傳銷服務的這些學者,以及偽直銷公司故意隱瞞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所謂的“消費者”要想成功,還要立即去頂風作浪地大拉人頭,昧著良心使盡騙術達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傳銷功夫,建立起自己的傳銷人員鏈、資金鏈之后,才能成為資本家。
也就是說,在消費之后,還必須插進“傳銷”二字,才可能當上資本家的。
也就是說,在消費之后,如不再從事“傳銷”行為,根本當不上資本家的。
所以企圖做傳銷的公司都集體極力回避“最終”二字!不敢提及“最終”二字!——因為這是真假直銷的分水嶺。因為在他們的文本中,所謂消費者只是個名義上的過渡,早為自己的傳銷偷渡埋下了可資利用的復辟基礎。他們還會充分利用“消費者”這個合法招牌、進行模棱兩可的切入,其終極野心目標是要實施拉人頭玩弄傳銷獎金制度,非法傳騙人們身后的大把大把的下線網絡人員鏈、資金鏈,以期獲得非法集資、融資的骯臟利益。如果是確認了直銷條例的“最終”二字之后,就會斷掉他們非法傳銷行為的財路。
由于這些所謂直銷公司骨子里的DNA還是為了搞變相傳銷,他們藐視“最終”二字,又得到某些部門的默認,所以民眾多半會因為誤解上當而加入所謂“直銷”,后來由于了解到實質還是“傳銷”才又放棄。因此今日的直銷行業,成了一個雖有著體面收入、但是卻不太體面的行業,甚至人們在刻意回避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因為在他們倡導的消費資本、消費返利的中間暗藏著卑劣的傳銷,也是傳銷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之一。它——永遠不可能在中國陽光下長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