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兩日暉公司因傳銷案轉讓產權
發布: 2008-07-15 00:01:56 作者: 孫晶晶 魏瑋 來源: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日前刊登信息,兩家關聯的外商獨資公司——日暉藥業有限公司和日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擬整體轉讓,轉讓方的期望轉讓價格為2400萬元。知情人士認為,兩公司本身的資產并不差,轉讓事由或因此前傳銷案所起。
外商撤資面臨轉型
日暉藥業有限公司和日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兩家關聯的外商獨資企業,均位于吉林省樺甸市。前者原名華良藥業有限公司,于1998年成立,后于2004年更名為日暉藥業有限公司。該企業是由美國華渝國際有限公司和美國日暉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一家美商獨資企業,總投資額為1500萬美元,實際注冊資本為1100萬美元,并已全部到位。日暉藥業有限公司已于2002年獲得硬膠囊、顆粒劑、片劑及中藥提取國家藥品GMP認證,目前擁有19種品種、22種藥品的批準文號。
日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則于2003年在吉林樺甸市成立,并與日暉藥業位于同一基地。該企業是由美國日暉有限公司投資成立的外商獨資企業,注冊資本10萬美元并已全部到位。該公司于2004年4月成為吉林省第一家榮獲“保健食品”GMP國家認證的企業。
產權中心項目介紹書稱,兩家公司擁有多元化生產線及卓越生產能力、一萬六千多平方米先進廠房設備及倉儲設備、領先科技檢測中心、專業藥物研究所及專家委員會。其中與天津藥物研究所合作的新藥已通過三期臨床實驗并取得專利。目前,中國正在推行有機無農藥的優良中藥材種植GAP標準,日后一旦能拿到GAP認證,所生產的中藥材即能外銷至歐美、日本等國。而公司目前擁有的占地約130萬平方米的天然GAP有機中藥材培育示范基地已開始林蛙的投放及刺五加子等有機中藥材的培育。
產權中心項目負責人表示:“兩家公司之前主要是作為美國總公司在中國其他子公司的產品供應商,后因美國總公司調整在中國的發展戰略,于2006年初停止其他子公司的營銷。因此日暉藥業及日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均面臨轉型。”他同時表示,目前,公司考慮整體轉讓,期望價格為人民幣2400萬元。
目前,公司正在積極尋找符合條件的優質合作伙伴,希望能注入新的資源以充分利用現有的各方面優勢,使公司得到更好的發展。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項目負責人表示,從企業的自身發展來看,還是希望醫藥類公司來接手這兩家公司。
轉讓或因傳銷案后遺癥
記者發現,從2006年底的審計報表來看,兩家公司加起來凈資產約人民幣4000多萬元,除此之外,并無任何對外負債。但是,上述僅為財務報表的原始價值,不包含土地增值、藥號、新藥上市及中藥種植基地的價值。估計在資產重估后,公司的整體價值應該遠遠高于人民幣五千萬元。
日暉藥業總年產能力為片劑5億片、硬膠囊劑3億粒、顆粒劑1億袋、軟膠囊劑6億粒、口服液體制劑100萬瓶、中藥材提取3000噸。此外,日暉藥業還擁有豐沛的未開發天然資源,包括池塘養魚和垂釣業、仿生態林蛙養殖、苗木培育、天然有機藥材種植、鹿群飼養和優質山泉水開發。
從上述材料看,日暉藥業和日暉生物科技的資產并不賴,至于為何轉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或許與日暉中國的傳銷案有關。
資料顯示,美國日暉公司1975年成立,業務涉及保健食品、制藥、化妝品、日用品、生物科技、金融投資等多個領域,早在1993年就進入中國市場,曾經是中國中央批準的國內10家轉型直銷連鎖企業之一。但是,日暉中國的“非法傳銷”案,被國家工商總局、公安部確定為2007年破獲的非法傳銷大案之一,不久前,日暉公司向國家商務部提出退出申請直銷牌照請求,接受工商行政處罰。據媒體報道,日暉(中國)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已人去樓空,在上海中國總部的員工也所剩無幾,其旗艦店悄然關閉,致電日暉總部,總機號碼已成空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