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脈的直銷牌照之謎
發布: 2008-06-14 17:38:15 作者: 莊滌坤 來源: 華夏時報

早早獲得直銷牌照的南京中脈(以下簡稱中脈),一直沒有展開其直銷業務,直到去年12月2日高調與新加坡全美世界(以下簡稱全美)簽約合作,全美并購中脈51%的股份,而全美也因此能轉獲16張健康食品特許證。然而最近卻傳出消息,中脈被一家名為香港華園的公司收購,記者隨后也在中脈高層那里證實了這個消息。香港華園這個“第三者”的介入,無疑給中脈與全美的合作蒙上了一層陰影。
中脈手握直銷王牌
作為會議營銷的開山鼻祖,中脈在國內保健品市場曾一度做得風生水起。伴隨著直銷業在國內的發展,中脈似乎看到了一個新的契機。董事長王尤山在原修養生物負責人林某的介紹下,中脈加入了直銷大軍。2004年廈門會議的召開加快了中脈事業啟動的步伐,在王尤山董事長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直銷模式探索研究,2005年10月《直銷管理條例》等協議相繼出臺,中脈迅速提交直銷牌照申請,由于良好的資質背景和政府公共關系,中脈于2006年8月獲得由中國政府頒發的《直銷經營許可證》,允許在江蘇省13個市內的45個區縣銷售3種保健食品、35種化妝品和9種保健器材。
中脈高管吳永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當初能這么快批給中脈直銷許可證,是因為中脈在內資企業中有強大的網絡,是保健品行業的龍頭老大。中脈有符合商務部要求的數量龐大的經營網點,轉換起來應該很快。但實際情況是:做直銷沒這么簡單,因為之前沒有直銷經驗,所以實際上,南京中脈的直銷最終沒有做起來。
2007年10月,以直銷美容保健產品為主的全美世界以特許經營的方式成功打入中國市場。全美世界集團董事長范文瑂在該公司設于樟宜的新區域總部的開幕儀式上曾表示,公司先以特許經營打響品牌,期望在年底前開出20家中國特許經營店,為直銷打好基礎。
借殼入市還是借雞下蛋?
為了發展南京中脈的直銷事業,中脈也曾高薪挖得原健康元執行總裁蔡耀光加盟助陣,但仍然收效甚微。在經歷了獲牌的艱辛,職業經理人不力的變故之后,中脈董事長王尤山開始動搖,他決定放棄由中脈直銷事務的獨營權力,他把目光一度放在找人聯姻合作上來。直銷業內資深人士許先生認為,王尤山是想放棄直銷,利用直銷牌照這一資源回款。
就在中脈想利用牌照賺錢的時刻,全美出現了,新加坡全美想進入中國市場。然而如果真是這種思路,不僅要看暗箱操作的能力,還要看政府對待牌照的態度。畢竟根據中國直銷法規定,企業申請直銷業務必須有8000萬資金和2000萬保證金,政府會容忍這種打折的資金轉入企業的賬戶里面嗎?
2007年12月2日,全美世界集團與南京中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宣布簽署合約合資。根據合約,中脈將把原有資產5億人民幣中的8000萬元作為公司的合作資金,其余4.2億元的資金將轉投到中脈新建立的異名公司“華脈科技有限公司”。全美將投入2000萬使中脈全美總資產達到1億元人民幣,并將擁有其51%的股份,同時全美將從中脈轉獲16張健康食品特許證,重點開發中國美容保健產品的直銷市場。中脈將擁有其余49%的股份和全美原來在上海、長沙公司的全部股權。
而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全美執行董事黃雍勝受訪時說,全美在2005年9月就以1800萬元人民幣收購成都維格爾(Vigor)的16種產品的健康食品批準文號、存貨和知識產權,因為當時該公司就希望將來能在中國發揮直銷專長,而在中國申請需要很長時間,不如直接購買容易。這次合作中,全美還從中脈轉獲16張健康食品特許證。一旦中國國家商務部批準了直銷許可證的易主,中脈、全美將一起開發中國美容保健產品的直銷市場。
而對于南京中脈投入8000萬,全美投入2000萬,反而是全美控股的疑問,中脈高管吳永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美是新加坡的老牌直銷企業,而中脈在尋求技術合作,希望開展起業務。而外資企業習慣的合作方式是控股,中脈決定做出一點讓步,因為市場主要靠全美來做,所以從長遠角度考慮,接受全美控股。
香港華園:第三者插足?
據中國直銷網報道,中脈集團高管說:“5月1日前夕,新加坡全美公司的合資預付款確實已到了一部分。”然而中脈與全美的合資卻并未順利進行下去,中脈對外表示,由于全美中脈并未到款,所以所謂的合資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由香港華園控股的北京高原圣果公司的經銷商就傳言:香港華園將會與內資拿牌企業南京中脈合資,共同以直銷方式開發中國市場。吳永紀同時肯定了這個消息,他表示:中脈跟新加坡全美的合資一直處于膠著狀態,新加坡全美在一年多的談判中始終沒有到款,且反復就合作中的要素進行討價還價。華園控股是在這一背景下應中脈之邀進駐并達成合作協議的。
吳永紀表示,之前與全美所謂的合作,不過是合作意向,并沒有任何實際性的合作。而對于全美所說的從南京中脈轉獲16張健康食品特許證,中脈公司方面此時卻予以否認,吳永紀表示,全美可能是申請后獲國家批準或從其他公司轉讓來的,具體來源他也不清楚。吳永紀表示,南京中脈對全美世界的合作誠意表示懷疑,他們擔心新加坡全美是在為其股票上漲炒作概念,而不是真心與中脈合作。
相對于南京中脈對16張牌照和控股問題的解釋,全美中國區總經理劉忠源和中國區市場總監謝三浦諱莫如深,謝三浦表示自己不適合接受采訪,劉忠源則把接受采訪的時間一拖再拖,始終沒有接受記者采訪。
業內資深人士前《新營銷》直銷版主編王萬軍對記者表示,直銷牌照在中國作為一種稀缺資源,在國內是極難申請的。而有資源的內資企業拿到牌照不會做直銷,做直銷成功的外企卻申請不到牌照,他們垂涎中國巨大的市場,不得不采取曲線救國的方式進入中國。因此就會有借殼,就會想其他手段得到許可。中國不可能把直銷這塊大蛋糕全部讓給國外,也不能讓內資企業空耗牌照資源,所以現在應該做的就是逐步放開直銷管制,讓市場來調節。
至于中脈此次轉而牽手香港華園,中脈與全美之間的合作將會走向何方,現在,都還是一個未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