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揭露境外基金網絡騙局 傳銷為主要手段
發布: 2008-05-04 16:31:21 作者: 東方早報 來源: 張明揚

趁著中國股市的火爆,一批境外基金打起了在華魚目混珠非法集資的主意。國家外匯管理局昨天表示,這些通過互聯網絡設立投資基金進行的集資、傳銷活動具有極大的“欺騙性和危害性”,廣大投資者應提高警惕性。 遼寧省撫順市市民伊林不久前經人介紹,購買了一種在網絡上銷售的國外投資基金。這種基金據說是國外一個名叫金 手指的投資集團設立的。按照該基金的投資回報方式計算,最低的回報率高達200%以上。在高額回報的誘惑下,伊林和他的親戚朋友共投入了16萬多元錢。
然而,就在他們等著拿高額回報的時候,2006年12月15日,該基金網站打不開了,他們的賬號也看不到了。短短幾天時間,伊林投入的資金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而介紹他買基金的上家也找不到了。
伊林的遭遇僅僅是一個縮影而已。近段時間,在正規基金熱銷的同時,一些境外不法分子和不法機構通過互聯網設立投資基金,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大肆招攬社會公眾進行境外投資活動。央視《焦點訪談》近期也就“網絡基金”非法傳銷做了一檔專題。
外管局昨天表示,此類境外基金非法集資主要特征可概括為“以互聯網絡為平臺、以境外基金為幌子、以非法傳銷為手段、以高額回報為誘餌、以詐騙錢財為目的”。外管局提醒,廣大投資者今后在進行境外投資時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對境外投資基金等各類騙局的警惕性,通過合法的境外投資渠道進行理財,有效保障自身財產安全。
事實上,當前境內居民對外投資完全可以通過合法渠道進行。外管局指出,該局近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2006年底發布的《個人外匯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境內個人可合法地以直接購買B股,或以委托境內商業銀行在境外進行金融產品投資,或經國家境外投資主管部門批準后以境外直接投資等形式開展對外投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