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程火種完美燃點 快樂體育啟程華僑祈福
發布: 2008-05-12 00:02:36 作者: admin 來源: 蘭州新聞網

火種采集儀式的主要領導和嘉賓
古董事長介紹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第四代
三名當年的受助生、亞特蘭大奧運會的火炬手
這里曾誕生了共和國五十九位將軍,這里也誕生了希望工程的標志圖片:大眼睛女孩,這里更誕生了希望工程學齡最長的第一所希望小學,這就是聯結皖、鄂、豫三省的安徽金寨縣。
4月28日上午,金寨希望小學2400平方米的新教學大樓前,寬闊的大操場上,金寨希望小學的學生們,身著紅、綠、藍、黃、黑五色運動衣,手牽手組成五環。
晴空、艷陽下,數千張綻放的笑臉。正中的紅地毯,直接引導到今天活動的主題背景版:“加油!2008──希望工程快樂體育運動會火種采集儀式”。
無論是當年締造新中國的將軍們,還是當年按下快門的攝影記者解海龍,都在當年,難以預見,金寨希望小學,這樣一所學校,可以在中國希望工程歷史上,一再寫入史冊。
今天,同樣又是一場希望工程愛心大聚會,不同的是,此次從北京人民大會堂來到了安徽金寨。同樣是特別的禮物,古潤金董事長送給的是,來自他的另一個祖國——馬來西亞的華人第四代。十二歲和五歲的姐弟倆,他們身著寓意快樂和純潔的黃色、藍色馬來西亞傳統服裝,用馬來語大聲唱起祈福歌。稚氣的歌聲,一開口就引來了全場熱烈的掌聲。姐姐唱完歌后,更用馬來語和標準的普通話,代表馬來西亞兒童,送上了對中國奧運會和希望工程的真誠祝福。
站在他們身后的、同樣身著馬來西亞傳統服裝的古董事長,對希望工程有著特殊的海外華人情結。把從沒踏出縣城的革命老區孩子帶到北京,表演奧運加油操,把從沒到過中國農村希望小學的馬來西亞兒童,帶到革命老區金寨,都是希望工程十九年歷史上的第一次。這樣的禮物,孩子們收到了,熱愛公益的人們收到了。正是在相互的參與中,又一代華人健康成長,也正是在實地參與中,這一代華人培養了彌足珍貴的“和諧華人世界”的“大世界觀”。
馬來西亞孩子的祝福剛剛送到,火炬采集就正式開始了。三位希望工程首批受助生、第26屆奧運會火炬手讓英、張勝利、胡晶晶來到操場中央。儀式開始前,放置在紅地毯尾端的一節帶孔的木頭,讓不明就里的人誤以為是工作人員忘在這里的雜物。等到讓英為首的三個火炬手,手舉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她們曾親手傳遞的火炬,筆直走向這截木頭,拿起鉆軸直搗鉆孔時,眾人才恍然大悟:鉆木取火!如果說,數千年前,先人取火種,是寓意生存的希望的話,那么今日的希望火種,則承載了更多的意義。它既有將希望工程世代傳揚,又有希望工程踏上創新和發展的新征程之意,更有將更多的健康、素質提升的快樂,帶給希望學校兒童們的深刻歷史意義。
遍布全國的一萬四千多所希望小學,為中華文化在新農村的傳承和光大,提供了極好的平臺。當面孔清癯的青基會涂猛秘書長,將希望火炬傳遞給古潤金董事長時,這愛心傳遞的動人一刻,火炬躍動的快樂火苗,映照著他們眼中的喜悅。這二個長期致力希望工程的伙伴,緊握火炬的雙手,讓在場的見證者們,都感受到了他們傳承和光大希望工程精神、將希望工程推向全面升級的堅毅。
愛心不用更多的語言來表述。在招行贈送的體育器材旁,靜靜地擺放著八個樸素的紙箱,這是完美公司為革命老區孩子們帶來的營養餐。從八十年代就在這里任教的校長彭大海,站在這些幫助孩子們快樂健康成長的禮物旁邊,帶著老區人共有的樸實微笑,體會這珍貴的心意。
兒童純真的心,是最讓人感動的活力之源。短短半天的活動就要結束,當五歲的馬來西亞小男孩,為舍不得離開這讓他非常喜愛的金寨和小朋友們,流下眼淚,直到媽媽答應他夏天再來這里時,才露出開心的笑臉。經手辦理省里每一所的希望小學的安徽青基會朋友,感動地對小孩子說,等他再長大一點,一定帶他去看好多好多的希望小學。
就這樣,世界華人兒童,熱愛希望工程的人們,共同參與和見證了希望火種的完美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