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服用“完美”保健品暴斃 牽出50人死亡名單
發布: 2008-05-04 17:16:57 作者: admin 來源: 浙江在線

世間本無“完美”
□ 《記者觀察·民聲》主筆 汪洋
混亂無序與監管不力是我國保健品市場的現狀。
完美公司保健品完美蘆薈礦物晶沖劑致使50多人死殘,其中張遠發死亡就是典型個案。盡管完美公司不承認,且老總放出狠話 “讓他們繼續關心吧!還有人想搞的話,只要有證據,我們奉陪!”完美高層還稱:“競爭對手出資近百萬暗算完美”事件,是一場由競爭對手策劃、組織并且實施的,國內罕見的涉嫌“損害商業信譽及產品聲譽”的刑事案件。
我們相信法律最終會做出定論。
順著“完美事件”的脈絡,審視整個保健品市場,我們終于發現觸目驚心的兩個字“暴利”。
馬克思說,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于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于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資本的嗅覺異常靈敏,追求高昂的單邊利潤體系,刺激了非規范職業玩家的大量出現,投機引發了更多金錢和道德問題的產生,甚至造成了產業發展的不平衡。制度不健全是監管問題,高利潤驅動制造保健品行業瘋狂和悲劇是動因所在。
商家在一些食品上添加一點保健成分就成了保健品,吃了對身體也沒有什么壞處,只要添加保健成分的名氣,就從幾元十幾元的東西變成了上百元了。據國家相關部門規定,保健食品的科研經費應占其利潤的3%-5%,但多數保健品企業在科研上的投入不及利潤的1%,保健品行業利潤一般在100%-200%之間,最高的可達到500%以上,保健品行業的高利潤已成公開秘密。
我國保健品的發展潛力巨大。有專家預測,到2010年,我國保健品消費總額將達到1300億元,即達到人均100元的消費水平;到2020年,保健品消費總額將達到4500億元。隨著消費者保健意識、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中國的保健品行業有非常大的一個潛力與機會。“完美”公司看準這樣的機會。
由于國內保健產業缺乏行業標準,使得產品進入市場的門檻較低。據統計,在保健品行業中,投資總額在1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只占總數的1.45%,投資總額在5000萬元至1億元的中型企業占38%,100萬元以下10萬元以上的小型企業占了41.39%,投資不足10萬元的作坊式企業占12.5%。
保健品行業的低門檻導致諸多小企業蜂擁而入。整個行業的短期行為完全忽略產品的科技研發,研發和生產條件的低投入,導致產品質量低下。目前在市場上銷售的保健品90%以上屬于第一、第二代產品,較少經過嚴密的科學論證。
根據國家八部委對于保健品廣告調查的結果來看,宣傳內容不符合廣告法律、法規的占73.5%;對產品功能進行虛假宣傳的占42.1%;未經批準擅自增加功能并宣傳的占31.4%。欺騙消費者、夸大功能、偽造批準文號等不良現象仍普遍存在。
部分產品的說明書上產品的成分和含量都被有意地忽略了,或者被“升華”了,什么都沒有,只有一張寫著“保健品”的字樣代替,消費者根本看不懂包裝上寫的什么。
保健品市場多年來的不實宣傳和惡性事件的不斷發生,使消費者心理日趨理性化和實際化;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消費者對保健品失去信心。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由“朝陽”行業,變成“遭殃”行業。
隨著FSDA對于保健食品管理的規范和監管力度的加大,中國雜亂無章的保健品市場得到了整頓和清理。
從媒體發布的消息看,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對已批準上市的近7000種保健品進行一次全面清理整頓,其中重點加強對市場上添加違禁藥品問題相對突出的減肥功能、輔助降血糖功能、抗疲勞功能以及改善睡眠功能等類別產品的檢驗和審查,確保上市銷售保健食品的安全有效。
世間從來沒有完美,從來沒有百分百,“完美事件”的真相還沒有揭曉,我們期盼法律有個公正的判決,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