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起步篇]一個直銷商的日常工作
發布: 2008-04-14 21:59:58 作者: 天問 來源: 互聯網

直銷,作為一種非凡的營銷方式,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一套基本的直銷行為模式。雖然直銷企業各有不同,但是,這種行為模式卻是基本通行的。
直銷商懂得了這種行為模式,就不會用傳統工作方法來從事直銷;社會大眾了解了這種行為模式,會加深對直銷及直銷商的熟悉。
學用產品
學用產品,是直銷基本行為的第一步。
傳統銷售中沒有學用產品這一步,傳統銷售的推銷員不需要使用推銷的產品。雖然那些推銷化妝品的化妝小姐也將所推銷的產品涂在臉上,或者賣時裝的推銷員有時也會穿上自己推銷的服裝,但是,這些推銷員并不真正是所賣產品的忠實愛用者,他們只是在推銷的場合才有這種行為,其目的完全是為了推銷。
但是,直銷商卻完全不同,直銷商首先應是產品的愛用者!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直銷商,首先要成為一個愛用者。如前所述,愛用者與消費者的區別就是,愛用者忠實于產品。因此,直銷商應該忠實于自己經營的產品。
直銷商為什么要成為愛用者?下文將有詳盡論述。這里只說明一點,由于直銷產品不打廣告,所節省下來的廣告費用一部分投放到產品,另一部分成為直銷商的報酬,因而也有義務成為產品的化身。
那么,如何成為一個愛用者呢?海外直銷商通常的做法如下:
加入直銷事業后,首先將自己日常所使用的其他品牌產品,能夠用自己的直銷產品代替的就用自己的直銷產品代替。如自己的直銷產品中有洗發水,就換掉原來用的洗發水,自己的直銷產品中有牙膏,就換掉原來用的牙膏,自己的直銷產品中有維生素,就換掉原來吃的維生素,如此等等。總之,凡是自己有的產品,就不用其他品牌。這樣的做法有幾點好處。
真實的感覺
親自使用產品,能夠親身體會產品的益處及使用的感覺,還可以熟悉產品的使用方法。
有人以為做直銷需要有口才,但有的直銷商天生不善言談,對于護膚品的成分、功效等知識,有口說不出,只是會說:“好爽啊”、“一點都不油膩”、“很透氣”(形容潤膚品不含油脂成分)等等,而聽者偏偏相信。因為直銷商傳達的并非說明書上的文字,而是自己切身的感受,當直銷商向人講解產品使用方法時,對方也很輕易就會聽出是否自己用過產品。
與消費者站在一起
直銷商親身使用產品,可以使自己站在與消費者相同的立場,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在傳統的銷售中,銷售者與消費者之間界限分明,各自站在相對的立場。盡管消費者經常會問“這個好用嗎?”“這個有效嗎?”之類的問題,但銷售者沒有必要表示我自己也用這個產品。假如銷售者說:“我自己也用這個牌子”,“我家用的也是這個產品”,消費者的感情就會不同。
直銷的銷售就會帶給消費者這種不同的感覺。假如直銷商對消費者說:“我自己用了幾年了”,“我們全家都用這個產品。”消費者就會感到對方也是一個消費者,于是就會產生一種親近感,消除心理上“被推銷”的距離。
用得越久說服力越大
產品用得越久,就越有說服力。由于直銷的產品大多是與身體護理保健有關的產品,所以,使用得越久,效果就越明顯,這樣便可以幫助消費者建立長期使用的信心。國外有些直銷商非常具有獻身精神,為了使消費者更加清楚地看到產品的效果,將護膚品長期用在自己的半邊臉上,作為對照的樣板。
老板心態
直銷商自己就是產品的老板,既然自己經營這個產品,當然自己首先使用,幫襯別人不如幫襯自己,這是兩全其美之事,也是檢驗直銷商有無老板心態,打算不打算長期經營的一個重要指標。有的直銷商由于缺乏老板心態,不理解為何要親自使用產品,經常抱怨又要花錢,這種直銷商往往連第一步也無法踏出,很快就會消失。
在直銷商中有時也會碰到這種現象,有的人就是不服氣,認為根本不需要自己用產品,憑著自己的人際關系,再加上自己的說服力,讓誰買就會買。
但是,至今為止,這種做法還沒有看到一個成功的例子。而往往成功的直銷商,他們隨身所用的,幾乎都是自己公司的產品。
銷售策略
直銷商第二個基本行為是銷售。在進行銷售行為之前,首先得對銷售市場作一定的評估,對于直銷這種非凡的經營方式,市場評估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無差異營銷策略
直銷商對各種細分市場完全一視同仁,只針對整體市場中的相同需求部分,設計一種產品以單一的營銷計劃來迎合消費者中的最大多數人。這種策略常使用廣泛的分銷渠道、大量廣告媒體和單一的廣告主題來拓展市場。典型的例子是可口可樂公司早年只生產一種大小瓶裝、一種口味的飲料試圖給所有人喝。
此策略的最大優點在于成本的經濟性,就像制造上的“大量生產”與“標準化”一樣:
1.單一產品線可減少生產、存貨馱聳涑殺荊?BR> 2.無差異的廣告計劃能使企業經由大量使用而獲得媒體的價格折扣;
3.不必進行市場細分化所需的營銷研究與規劃,可降低營銷研究的成本與治理費用。
但這種策略可能引起激烈的競爭,實行無差異營銷的直銷商一般針對整體市場,當同行中有許多人如法炮制之后,可能發生大市場內競爭過度,而小市場卻乏人問津的情況。
差異營銷策略
直銷商進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細分市場,且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分別設計不同的產品與營銷計劃、拓展市場。
近年來,世界各國內由于競爭日趨激烈,采取差異營銷商越來越多。經驗證實,直銷商以多種商品,經多條分銷渠道,及多種宣傳推廣媒體,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要,增加銷售總額。
但差異直銷也會使經營成本增加。
1.存貨成本:通常多種產品的存貨治理成本會高于單一產品的存貨治理成本。
2.治理成本:采用差異營銷策略,必須針對不同的
細分市場發展不同的直銷計劃。因此必須進行額外的直銷研究、猜測、銷售分析、規劃、分銷渠道和促銷治理。
集中營銷策略
直銷商不是在一個大市場中尋求一個小的占有率,而希望能在一個或幾個細分市場中獲得一個較大的占有率。即直銷商寧愿把資源分散在很多市場中,而集中于一個或幾個細分市場,以求取得在該市場中的優越地位。
此策略的主要優點在于:①由于對目標市場的需求有較透徹的了解,可提供更好的服務因而直銷商在該市場常可獲得較有利的地位。②由于在生產、分銷及推廣等方面的專業化,故能夠提升經濟效益。
但集中營銷的風險較大,因為特定細分市場的情況可能忽然變壞,或者有強大的競爭者決定進入同一市場。
直銷商在決定選擇哪一種營銷策略時,應當充分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企業資源 資源有限而無力進入整個市場時,唯一切實的選擇是集中營銷法。
(2)產品同質性 對于同質性的產品如日用品,應采取無差異營銷;而可作較大變化的產品,如相機、汽車等則宜采用差異或集中營銷。
(3)競爭者的營銷策略 當競爭者都主動地進行市場細分化時,直銷商勢必難以取無差異營銷與之抗衡;反之,當競爭者采用無差異營銷時,若其他因素都有利的話,直銷商可以積極進行市場細分化。
(4)競爭者的數目 當同類產品的競爭者很多時,直銷商為建立深刻的品牌印象,采用差異營銷或集中營銷較佳;在競爭者數目很少甚至獨占的情況下,消費者的需要只能從本產品獲得滿足,此時,采取無差異營銷,成本較低。
銷售
直銷商真正的直銷是從銷售開始的,因此,銷售是直銷商的基本功之一。但是,直銷的銷售與傳統的銷售不同,有些傳統銷售的重量級推銷員,到直銷中卻處處碰壁,英雄無用武之地;很多人從未銷售過任何東西,但在直銷中卻獲得極大成功。足見直銷的銷售的確獨具一格,因此,在沒有了解直銷的獨特之處之前,最好不要貿然銷售。
銷售利潤觀
在開始銷售之前,要先在觀念上搞清楚銷售利潤的來源,然后才能根據不同的利潤來源,采取不同的銷售方法。
一般說來,根據直銷收入的基本原理,銷售利潤的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直銷商用零售價賣出產品,賺取批發價與零售價之間的差額;二是直銷商介紹新的參加者用批發價購買產品,賺取公司發放的保薦傭金。兩種利潤的來源不同,銷售的方法也不同,前者是推銷,后者是分享。
推銷的誤區
推銷賺取的是零售利潤,零售利潤的比率高過保薦傭金,一般的保薦傭金大約在5%~10%左右,而零售利潤卻在50%左右,相差5~10倍。假如僅從數字上看,零售利潤的確是一個可觀的收入,但實際上卻剛好相反,零售利潤只占直銷商實際收入的極少一部分,有很多直銷商甚至從未收過零售利潤。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結果?由于種種原因,在直銷市場中,愛用者是消費的主體,而愛用者又不是零售的對象,所以,零售利潤不可能成為銷售的主要收入。這就是為什么有許多超級推銷員在直銷中處處碰壁的原因之所在。
在直銷中,憑推銷賺取零售利潤并非完全不可能,只是難度比較高。非凡是很難在相熟關系中推銷,大多是在生疏市場,但生疏人也有自己的熟人當直銷,很輕易通過熟人介紹去買批發價的貨品。另外很難持續零售價銷售,假如是對生疏人,大多只能銷一次,銷完之后各走各路;假如是對熟人,第一次按零售價,假如用得好想再買,通常都會轉為批發價。曾有直銷商在上層的幫助下做零售,第一次時這位直銷商就與對方說明:“假如用得好,下次我就不賺你的錢,你自己開戶口買批發價貨品。”也有的直銷商在消費者買了零售價產品之后,附送一點小產品,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其實,直銷的銷售最少見的是推銷,最常見的是分享,分享是直銷的主要銷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