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塑身話營養
發布: 2008-03-31 16:31:25 作者: linxueliang 來源: 39健康網

經常有人問:我每天都跑步30分鐘,為什么1個月下來感覺自己瘦了一圈,但體重不見減輕?
運動減肥一段時間后,你可能會發現自己體形變好了,體重卻沒下降。這主要是運動和營養導致身體成分發生改變所致,因為相同重量的脂肪是肌肉體積的4倍,所以體重雖然沒變,但身體內的脂肪減少了、肌肉增加了,身體就變得更加結實,體形也變得更好,這就是我們講的塑身效果。
再來看看另一個常見問題:為什么有的人可以吃掉一整盒冰激凌卻不會增加一丁點兒體重,而我僅僅品嘗了一小茶匙就已感覺臀部沉甸甸?其實答案很簡單,這是因為每個人身體新陳代謝的速度不同。新陳代謝是我們身體中的小發動機,它每時每刻都不停地為我們身體燃燒熱量,保持體內各個器官的正常運轉。由于遺傳的原因,一些人的脂肪消耗會比其他人快一些,當然,飲食及鍛煉,年齡.體重等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解決對策:
一、聰明選擇塑身所需的“糖類食品”
體內糖(碳水化合物)的有氧氧化是運動中能量供給的主要而且是直接的來源。如果運動中感到體力不足,運動后疲勞難以消除,那么就應該注重運動過程中糖的補充。
*補充糖的種類:精致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如白面包及馬鈴薯等均會產生大量的胰島素,促進脂肪的存儲,并可能降低新陳代謝。為此,營養專家建議多食用含粗纖維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和低聚糖飲料如低聚糖運動飲料。蔬菜。水果和全麥食品,這些食物中所產生的胰島素會相對少一些。
*補糖的時機有減肥要求的健身者對能量:的補充可能會比較計較.其實,正確選擇補糖的耐機比控制能量攝入更重要。科學的做法是,運動前和運動過程中控制糖的攝入,讓身體充分燃燒脂肪供能;運動后適量補充復合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面包、面條、糙米飯等,這樣可以做到減肥不減體力,瘦身的同時精力充沛。如果飲用低能量運動飲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二、攝入足量蛋白質可保證健身效果
*足夠的蛋白質可以提高新陳代謝率,這樣會使塑身者每天多消耗150—200千卡熱量,從而較易達到減脂塑身的目的。蛋白質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與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相比,氨基酸很難在人體內消化分解,因此,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來消化吸收它。
*足夠的蛋白質有利于“去脂體重”的增加對于塑身者來說,要想對身體不滿意的部位,如微微隆起的小腹,手臂贅肉等進行“塑造”,還需要在減少脂肪的同時適度增加體內肌肉的含量。蛋白質是肌肉構成的基石,也是肌肉生長的基礎,如果想增長肌肉,就不能缺少蛋白質。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塑身者要單純依賴高蛋白質飲食,只要確保每日所需熱量的、12—15%是來自蛋白質就足夠了。也就是說,如果你攝入2000千卡的食物,其中有240—300千卡的熱量應該是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富含蛋白質的食品有:乳清蛋白、魚、雞肉、低脂乳酪、酸奶酪及豆制品等。
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
運動會導致維生素消耗量和需要量增多,同時運動還會產生大量有害代謝產物和自由基,需要抗氧化維生素,如番茄紅素,維生素C等,來及時清除。因此,在瓜果蔬菜攝入不足時,可適量服用一些維生素的補劑。
四、足夠的水和電解質
運動中出汗會造成身體大量體液流失,因此在運動前后以及運動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水的補充。人們在補水的問題上,存在幾個誤區。首先是口渴才補水。當人感到口渴的時候,失水已經達到體重的3%,即身體已處于輕度脫水的狀態,所以我們提倡預防性補水。其次是一次補水的量過大。短時間內大量補水,會造成惡心不適和排尿增加,從而影響到身體的運動能力,補水應該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再次是單純補充白水。在運動過程中補水應該避免補充白水,要將補水與補糖、補電解質結合起來。因為隨著水的流失還會損失大量的電解質,而單純樸水會進一步加重體內電解質紊亂,最好。最簡便的方法是補充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