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培倫]從 “陽光育苗計劃”看安利的智慧
發布: 2008-02-28 22:45:44 作者: 吳培倫 來源: 分銷時代

2007年,安利在全國繼續推行“陽光育苗計劃”計劃,這是繼2006年以來,安利在全國推行的新人力資源項目,安利解釋說這項計劃旨在幫助即將踏入社會的同學們了解當今社會人才供需情況,了解企業對不同職位的具體要求,以及大學生在面臨大企業、小公司時該如何抉擇和在未來職場中如何調整心態、轉變角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從安利對“陽光育苗計劃”計劃宗旨的解釋,我們似乎看到一個企業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感到這種公益活動為我們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所帶來的種種好處。這就是安利,時時處處都體現出一個大企業的智慧來。當然,安利的這種智慧在很多方面都已經體現出來了,如在轉型時期,安利不像雅芳那樣忙著進行徹底轉型,而是抓住機遇,一舉成為了我國直銷行業的老大,奠定了自己在直銷行業的地位,掌握了在行業的話語權;在直銷牌照的問題上,也不去和雅芳爭什么試點、爭什么第一個獲得牌照,而是一直和政府討價還價,堅持到最后也要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連做廣告,安利也體現出來超過雅芳的睿智來,如安利選擇的首都機場大門廣告,應該說那是最適合雅芳做產品廣告的,因為能夠從那個大門過的人,特別是女性,一般都可以成為雅芳產品的消費者,雅芳沒在那里做廣告。安利做了,只那么小小的一條廣告,花的費用不多,卻讓所有經過首都機場大門的人都知道并記住了安利,這不僅僅起到了較好的傳播效果,而且對樹立企業的正面形象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一個看似簡單的“陽光育苗計劃”,只要我們認真分析,就會發現其內在的很多東西。至少,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看出安利的智慧來,而這種智慧,也是我們其他企業可以學習和借鑒的。
陽光育苗:用活政策的經典
“陽光育苗計劃”,可以說是安利將政策用盡用活的一個經典。我們知道,在《直銷管理條例》第十五條中規定,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不得招募未滿18周歲的人員、全日制在校學生和教師為直銷員。 如果安利公開招募這樣的人加入,不但有被工商部門查處的風險,也會給企業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利用“陽光育苗計劃”是一個公益活動,是學校的政府都要支持的一個活動,這樣的活動即可以有效地規避政策風險,又可以搶占先機,讓參加講座的學生都能夠了解安利這家企業,了解安利的產品的動作模式,而且會比單純去向學生介紹安利是家什么樣的公司收到更好的效果,這對安利未來事業必定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到目前為止,安利已經先后在吉林大學、四川大學、復旦大學、東北大學等全國多家知名高校舉行了“陽光育苗計劃”公益講座,每場講座多則上千人,少則幾百人。我們可以這樣說,凡是安利去舉辦過“陽光育苗計劃”公益講座的學校,那些學生的教師,不管去沒去聽講座,都知道了安利這樣一家企業,知道了安利的直銷這種自主創業方式,知道了安利的產品。這些學生也許一畢業就會加入到安利的事業中來,而那些教師,不能正常做直銷員,最少也會成為安利產品的消費者,應該說,這才是安利“陽光育苗計劃”公益講座的利益所在。“陽光育苗計劃”,我們似乎可以這樣理解,就是為安利培養直銷全面開放后的種子選手,是在為培養未來的安利直銷員做準備。這種做法,不僅有效地達到了目的,而且有了公益活動的外衣,既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又完全符合《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的相關規定。這種充分研究政策法規,在合法的框架內達到自己目的的智慧,是值得其他企業特別是內資企業學習和借鑒的,那樣會讓我們少走彎路,最大限度降低政策風險。
陽光育苗:最低成本 價值最大
安利的“陽光育苗計劃”所體現出來的第二個智慧是發揮出其最大價值來。我們知道,以銷售美容護膚等女性用品為主的雅芳、玖琳凱等直銷企業也在一直關注著大學生這個群體,并且也開展了一些相關的活動,但這些活動都沒有能夠形成氣候,而且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公益活動類型上。
我們分析安利所開展的活動,每一項都是將其價值進行挖掘,最大限度地讓活動發揮出最大價值。如今年由西藏自治區體育局與中國科學探險協會聯合主辦,安利、惠普、摩托羅拉、吉百利四大跨國公司聯合支持的“地球第三極珠峰環保大行動”,雖然有4家大公司支持,但真正將活動價值發揮到最大化的還是安利。再看“安利紐崔萊活力健康跑”活動,2002年,首屆“安利紐崔萊活力健康跑”活動在上海舉行,幾年下來,舉辦健康跑的城市逐年增加,2007年舉辦健康跑的城市達23個,同時又在現場舉行健康咨詢、體質測試、抽獎及游樂等活動,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活動中來。
2002年至今,安利的“安利紐崔萊活力健康跑”活動參加人數已經超過了100萬人,在舉辦活動的城市,這已經成了一年一度的風景。許多城市還是由當地政府主要官員領跑,這不僅大大提高了安利在全國的知名度,而且樹立了安利良好的社會形象,也為其進行地方政府的公關埋下了伏筆。
去年開始的“陽光育苗計劃”也一樣,從這種做法來看,安利也許會將它做成一個長期性的全國高校的活動。試想,如果推廣到所有高校,每年都開發這樣的活動,那對安利事業的發展將是多大的幫助。
雖然,安利讓“陽光育苗計劃”發揮出了最大價值,同時,我們也可以從這一計劃的實施中,看出安利低成本戰略的特點來。誠然,安利在做公益慈善活動方面一向都是采用的低成本戰略,所有的捐款贊助也是最多也就是控制在幾十萬元之內。但如果我們就成本投入及對安利未來事業的貢獻看,“陽光育苗計劃”顯然是一個經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