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壽康:中國直銷不會采用歐美的主流形式
發布: 2007-11-02 00:00:00 作者: 張昀 來源:

◇新生的行業中每個公司的總經理都比較“短命”,下一批經理人就會久一點,三五年之后的經理人又會比較“短命”,去年一年美國也換了很多CEO。
新生行業的總經理都比較“短命”
本報訊 (記者 張昀 報道)一向惜聲的雅芳(中國)有限公司昨日在廣州舉行了溝通會。會后,雅芳大中華區總裁高壽康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的直銷法規在三五年內不會有改動。
一些企業對直銷法不了解
記者:直銷法規已經頒布一年多了,你認為中國的直銷業還存在哪些問題和不足?
高壽康:問題主要是一般的直銷企業對于中國直銷法規的不了解。現在許多直銷界的問題都與對法規不熟悉有關,比如服務網點,國家規定確認好了才能開始從事直銷,因此有些拿牌企業正在忙著確認網點。據我所知,每個季度主要負責直銷的官員都要開研討會,從中央級到省市級都有。因此,有人說直銷法規規定得不清楚,其實我覺得法規已經非常清楚了。
記者:你認為中國直銷業未來發展趨勢如何,會與歐美的形式大致相同嗎?
高壽康:短期內不會與歐美有一樣的形式。在兩個法規下,所有拿牌企業都要按照法規走,遵紀守法,有效消除非法傳銷。最近關于傳銷窩點被端的報道少了一些,傳銷有縮小的趨勢,可能不能真正消滅傳銷,但國家會將其扼制在很低的程度。現在很多企業拿的不是全國牌照,國家會先抓非法傳銷,繼續批準合法的企業。沒有三五年國家對于直銷法規不會考慮任何改變。從企業來講,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改變,每個公司的中國模式都跟母公司不同。中國特色的直銷就是符合國家法規并更嚴格地執行的直銷。
職業經理人風險都比較大
記者:近來中國的直銷企業人事更迭頻頻,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是傳聞中的總部與中國區的意見不合所致嗎?
高壽康:直銷業是新生的行業,新生的行業中每個公司的總經理都比較“短命”。下一批經理人就會久一點,三五年之后的經理人又會比較“短命”。現在的職業經理人風險都比較大,去年一年美國也換了很多CEO。我覺得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負責任的職業經理人永遠都是“短命”的,也就是爬得越高,摔得越重。中國區的總經理都是華人,在與總部的溝通上可能會有問題。那么怎樣讓紐約總部了解中國做的事情、了解背后的原因以及可能的結果就很重要,其實總部有時也會讓你做一些非常錯誤的事情,那就要告訴他們這樣做后果會怎么樣。
已經招募近66萬直銷員
記者:雅芳目前已經招募到多少直銷員?如何管理規模龐大、素質參差不齊的直銷員?
高壽康:截至2007年10月底,已招募了近66萬名合格的直銷員,他們已經同我們的經銷商一起,成為推動雅芳直銷事業不斷前進的中堅力量。
至于管理,公司于2007年7月推出對直銷員的100%復查機制,對雅芳遍布在全國各地的所有注冊直銷員進行個人情況的回訪,以保證對當前日益龐大的直銷團隊進行更為有效的管理和服務。有些人很想從事直銷,但她屬于“七類人”,我們發現后會立刻注銷她的直銷員號碼并向當地工商機關報備。另外,是通過直銷員、服務網點、雅芳公司形成的“鐵三角”。
記者:據報道,雅芳計劃減少產品品種,請問是為什么?這會增加直銷員的推銷難度嗎?
高壽康:不是減少,是優化。雅芳在全球有十萬個品種,中國有一千多個品種,其中有些是重合并浪費了,賣得不好的就將它砍掉。其實總的品種還是沒有改變,只是留出空間給新產品進來。
記者:雅芳CEO鐘彬嫻女士在2005年宣布的重組和裁員計劃,目前進行得怎樣?
高壽康:重組非常順利,整個公司的結構在扁平化,比如以前銷售系統有十幾層,現在只有四層。裁員對于中國則沒有影響。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