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汝紅:天獅教育:不走尋常路(下)
發布: 2008-02-02 18:44:59 作者: 顏汝紅 來源:

天獅直銷教育的啟示
高等職業教育的體系應該是企業主體辦學的體系,要圍繞企業的需求辦專業,企業需求的人才標準培養人才,這套教學計劃、教材途徑,而且要借用教育共同體來上課,這套措施都要做。所以到天獅來搞半軍事化管理,學生上早自習、晚自習,我們的學生分數可能要低一些,但是我們從綜合素質看,這些孩子還都是不錯的,他們的彈性特別大,對這種特殊的群體,我們就采用特殊的教育方法。我提倡一個觀點“增量就是質量”的評估質量體系,國際上很流行。我們的學校與清華沒有可比性,類型不太一樣。我們學生畢業時的終端教育質量,要從專門分數考起來,當然會有一些差距,但是對我們的質量要看增量部分,評估應該這么評估,因為起點不一樣。所以,學校采取很多的措施。因為國辦大學不敢做的,民辦大學敢做,圍繞著學生的成才創新型辦法要多一些,就定會家長、學校、學生的歡迎。
專業設置我有個觀點,以后再辦新專業包括篩選過去的專業,凡是社會上需求量比較大的、有實訓基地的,才有可能辦這個專業。因為職業教育是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這么一個辦學體制,再具體說是企業主體導向的一個體系。與那些以學歷、學位為主的教育體系不太一樣。職業教育就是職業教育,應該是準人才的職業教育。所以,我想我們所有的專業都應該具備實訓基地。今年6月12日搞一個由集團的人力資源部與我院的畢業生搞簽約儀式,集團要200人,畢業生有120―130人去實習并準備應聘,因為學生要雙向選擇的,但是,一個單位要接收我院數百人的企業太少了,我們的專業設置和集團的需求對口,學生在上學期間接受了集團的文化、集團的風格,國際化進程,集團的基本模式,所以他們到集團去參加工作。我院打出二個品牌,其中一個是國際化辦學品牌,集團在105個國家有分公司,有60%―65%的資產在國外。所以,同步發展的天獅職業技術學院必須進入國際化。最近辦了個會計強化班,起點就是集團需要會計人員,相當一部分要到國外分公司工作,實際上就是定單培養。
學校目前的各個專業都要向這方面發展,現在4個系11個專業,所有的專業設置都是和企業的需求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的。所以我們將工學一體化辦學作為一個品牌。學校和集團搞了八個共享:資源、信息、機制、體制、科研、設備、師資、實訓基地,利用左校右廠的地理優勢,現在集團有幾十個人在學校兼課,學生實習到集團去,一些學生上學期間要到國外的分公司去實習,這樣學校就有競爭力了,互相促進了。 就業情況,目前還沒有完,我們定的指標95%以上,去年是97%。最近幾年還沒有低于95%的,是挺高的。其中與職業教育的特點包括與社會結合緊密程度有關系的,天獅是與社會需求辦專業的,就業率很高,除了專業設置和個人素質外,還有一些因素就是天獅藥業集團的知名度在提高,天獅職業技術學院的知名度也在提高,天獅學院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是上升階段。前段時間開了“大學生家長會”進一步統一辦學指導思想,有的家長要求多開一些。6月12日我們準備舉行就業簽約儀式和實訓基地掛牌儀式,請家長、學生、媒體再做報道,我相信家長會非常歡迎的。
(文章發表在《分銷時代》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