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得發:賦予直銷更崇高的"幫困相助"地位
發布: 2007-08-24 00:44:00 作者: 陳得發 來源: 《直銷人》

直銷和其他企業最大的不同,是直銷是“人”的事業,由上線直銷商自己去尋找潛在顧客,以面對面的方式將產品或事業機會介紹給對方。因為是面對面的方式,再加上潛在顧客和上線直銷商之間大都存在一些關系,使得這樣的推銷和一般業務員的推銷有所不同,更強調彼此的關系,以建立潛在顧客對產品或事業機會的信心。也因此當潛在顧客購買產品之后,很快就成為下線直銷商,而建立起一個直銷事業家族或體系,成就臺灣省內的百萬直銷大軍!
賦予直銷更崇高的地位,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一個英明的直銷領袖知道,要加強下線直銷商的向心力、企圖心,讓業績能夠成長,不是靠一天到晚談銷售、推薦,那會讓參加的人感覺直銷商都是生意人;生意人是利益導向的,會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這樣的形象對很多參加人是難以接受的。所以一個英明的直銷領袖知道要賦予直銷商更崇高的角色,才能夠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直銷領袖在他們的體系里推動讀書的風氣,組織讀書會,要求下線直銷商每個月讀一本指定的書籍,然后在約定的時間分享大家讀書心得,讓每個人感受到知識的成長是參加直銷的附加價值。
除此之外,我們也會看到上線直銷商安排不同領域的講師來介紹各方面的知識,譬如生活禮儀、管理的知識等。這樣的安排可以提升直銷商的知識水準和社會形象,讓他們出去推薦產品或事業機會時,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同,間接提升業績的成長。
直銷的百萬大軍除了提升個人的知識水準、生活修養來自我成長并創造業績之外,其實還可以為社會做更多事情,來達到自助助人的境界。
透過直銷體系的力量,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
我們都知道直銷商遍布在社會的各個角落,每個人有不同的專長和社會地位。在上線直銷商的領導下,每個體系都是一個有組織的群體,假如大家都能關心社會、發揮愛心,可以為社會做許多事情。
我們常在報章雜志或新聞媒體上看到很多需要別人關愛的弱勢族群,有些個案其實只需要有人去關心、鼓勵,他們自己就能克服困難;有些偏遠地區需要有人提供學習的資源,讓小朋友有機會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更有些人連基本的生活都負擔不起,燒炭自殺時有所聞。
這些案例經過媒體的報導,總是會觸動許多人的心弦,慷慨捐款提供濟助;但是否有更多媒體沒有注意到、沒有報導的案子?很多案例等到媒體報導的時候,都已經為時已晚,不是已經死亡,就是受了許多苦、錯過許多補救的機會。
只要直銷商愿意對我們的社會多付出一些關愛,先從自己生活的社區開始,當一個好鄰居,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隨時關注社區居民的生活狀況,及早發現需要協助的家庭,找出他們需要協助的事項,若自己無法幫忙,就透過直銷體系的力量,找到更多資源來協助他們。
我們的社會有很多慈善團體,也有很多義工,隨時準備提供協助給需要的人;但他們人力畢竟有限,無法經常深入各社區去尋找需要幫助的人,他們也需要有人通報哪里有需要幫助的人,只有熱心人士提供訊息,他們才能揮功能。
直銷業的百萬大軍,遍布在社會各個角落,何不就成為愛心的先鋒部隊,隨時探求民困,提供及時的援助或是幫受困者尋找資源,則我們的社會可以少一些枉死者,也可以多培養出一些人才,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的社會充滿愛心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