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瑞蓮:陳海琳做心中沒有皺紋的女人
發布: 2007-04-01 00:00:00 作者: 劉燕紅 來源:

2006年9月12日,歐瑞蓮化妝品(中國)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取得直銷經營許可證的歐洲直銷企業。2007年3月,這家歐洲最大的化妝品直銷企業正式亮相廣州,其中國區掌門人就是土生土長的廣州女人陳海琳。盡管來自職業的壓力并不輕,但是陳海琳相信,40歲的女人不但眼角沒有皺紋,連心理上也不會有皺紋!
作為歐洲最大的直銷化妝品公司,但是歐瑞蓮在中國的起步顯然慢于安利、雅芳。那么,這個歐洲直銷巨頭將被這位廣州女人帶向何方?上周,陳海琳用廣東人的務實向記者娓娓道來,和我們分享了職業生涯的點點滴滴。
江湖歷練 初涉酒店業
采訪陳海琳是在廣州的花園酒店的大堂。巧合的是陳海琳的第一份工也是在花園酒店,她說,在花園酒店的大堂她感到很親切。
1986年,陳海琳從廣州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同時收到了來自白天鵝、中國大酒店、花園酒店的offer。“去酒店,我的想法很單純,第一不要荒廢我的英文,第二就是我的辦公桌上有一部獨立電話。因為我家住在華工,當時上班騎自行車到花園酒店最近,就選了它。”憑借出眾的外表和過硬的學識,她順利地通過了面試。在花園酒店人事部管理2400多名員工的檔案,這是陳海琳的第一份工作。一年后,從未離開過家的她毅然去了桂林的喜來登酒店任總經理秘書。而三年的酒店工作也讓陳海琳感覺厭倦,不甘平淡的她最后還是選擇離開酒店業。
三度結緣美國企業
離開喜來登之后,陳海琳進入了美國老牌直銷企業雅芳公司,成了雅芳在內地的首位行政人員。最初陳海琳的職位是行政秘書,后來她也嘗試做銷售,從最低職位做起,美容顧問、發貨員、培訓員。“從中我學會了一對一地賣產品。”陳海琳說,最開始她并不接受直銷這個在當時來說的新概念新行業,也曾認為自己不適合做銷售,但是后來業績卻相當不俗。
憑著出色的業務能力,陳海琳成為雅芳廣州分公司經理。再回憶起那一段經歷,陳海琳說,雅芳公司向她展現了直銷行業的美好世界,并從其中學到了大量的銷售實戰技巧,她從此和直銷行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如果說雅芳為她提供了一個學習的良好機會,而美國的另一消費品巨頭美國莎莉集團的進駐中國則很好地為她提供了一個更高的事業平臺,實現了從營銷到管理的全方位轉變。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公司美商莎莉集團于1994年底登陸中國,希望從零開始建立一個全新的直銷公司。26歲的陳海琳為莎莉在中國開設了6家分公司:平均2個月在一座城市開一個分公司,她要負責參與所有工作,并于當年達到公司定下的銷售指標,成為公司創業典范。那段時光成為陳海琳人生里最重要、最難忘的一段經歷。
而正當事業健康起步的時候,1998年4月卻傳來政府“一刀切”的禁令。因為政策的變動,莎莉集團決定退出中國市場。后來NUSKIN(如新)進軍中國市場并購了陳海琳所在的用來銷售莎莉余貨的公司。“當時如新進入中國需要有三個條件:1000萬美元的投資,一個工廠,年銷售額有1000萬的團隊。前2項都實現了,惟獨第三個沒有,于是就并購了我們公司。”于是,陳海琳就成為NUSKIN中國的銷售副總裁。
在如新,陳海琳工作至2004年。她說,很巧,在雅芳、莎莉、如新的工作時間恰好都是5年。因為每一次都是全心全意地付出,努力奮斗,所以不同階段都收獲了寶貴的財富。
歐瑞蓮:打造事業的新平臺
2004年,歐洲最大的直銷公司歐瑞蓮準備進入中國市場,公司創始人翰林兄弟通過獵頭公司找到了陳海琳。翰林兄弟相信,憑學識、經驗、人品,陳海琳都是最佳人選。那么,陳海琳為什么會選擇加入歐瑞蓮呢?
陳海琳說,有太多的理由讓她義無返顧地選擇歐瑞蓮。其一,源自翰林兄弟對中國人的信任。在面試結束后,陳海琳問翰林兄弟,“你們信任中國人嗎?”畢竟,中國本土人能夠擔當外資直銷企業的大中華區執行總裁,這在業內是首例。翰林兄弟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的回答,“我們信任中國人,更加信任陳海琳。”
其二,她發現歐洲公司的文化更適合自己。她說,美國公司的文化顯然是較為激進,相比之下,歐洲的文化底蘊更深厚更溫和、對人更尊重更平等。她說,她真正夢寐以求的直銷企業的理想境界是彼此親如手足,情同兄弟姐妹,因此選擇了歐瑞蓮。
作為歐洲第一大的直銷公司,歐瑞蓮比安利、雅芳晚到中國市場,但陳海琳強調“彼此是同行但不是競爭對手,而且自己和歐瑞蓮個性相似,都是穩健進取型,不會貿然設立目標,更不會盲目攀比”。即使在全球范圍內,公司只和自己比,確保天天都有成長。正因為如此,2006年公司全球業績成長20%,這個成績在業內是非常卓越的。不管怎樣,歐瑞蓮在中國才剛起步,面臨的阻礙和困難仍然不少。對此,陳海琳一臉的從容,“接下來的幾年,穩打穩扎,相信路會越拓越寬。”
擔任歐瑞蓮中國區的執行總裁后,陳海蓮已經定居上海。其實,廣東人向來更眷戀本土文化,為什么她愿意走出去?陳海琳說,她很喜歡這樣的一句話,“年輕時不要怕,年老時不要悔!”她感覺只要要勇敢地闖,機會會接踵而至。
經驗分享 直銷入行選公司是關鍵
陳海琳說,直銷在中國是一個朝陽行業。如果想進入這個行業,正確選擇公司很重要!如果要選擇企業一定要選擇誠信,有實力,有合法執照的新公司會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參與直銷的正確心態很重要!目前國內的直銷企業大多存在一種浮躁心態,還存在靠拉人頭壓貨的行為。陳海琳強調,這些行為都只會帶來短期的利益,只有以銷售產品為導向,建立穩固的顧客群才是做得久做得長遠的秘訣。
企業管理:領心和領腦
陳海琳相信“用心招聘,輕松管理”的道理,所以首先會花費較多的時間在面試上,選擇品德好,認同公司文化、學習能力強,愿意和公司共同成長的員工。其次,必須為員工創造快樂的工作和人文環境,提供成長和晉升的空間,這樣他們會更珍惜機會和更努力。
作為團隊領導者,她認為領心和領腦比領人更重要!她堅信一支有激情,有向心力而且快樂的團隊就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她也比較喜歡選擇有潛質有能力的員工,培養指導他們,然后為他們提供可盡量發揮才華的環境,讓他們有成長和晉升的空間。
時間管理小貼士
閑談間,陳海琳也透露了一些時間管理技巧。她信奉“二八”原則。在企業管理上,80%的收益來源于20%的客戶。花20%的精力可能獲得80%的收益;所謂“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一定要把較多的時間花在重要的事件上,事業和家庭皆如此。她說,作為職業女性,如果說要去買蘋果,那可能并不如家里的保姆。“既然可以找到那個為我買蘋果的人,為什么我還要浪費那么多時間去買蘋果而不去做我自己更專業的事從而創造更高的價值呢?”
她認為,身為高管,合理安排時間就是要懂得放權。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且不可能在工作上面面俱到。因此應該把更多的時間、更多的事情交給合適的人,自己才有可能去實踐“二八”定律,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人品和能力是財富
談到財富,陳海琳認為,物質財富能改善生活品質,內心富足則能改善心境!她說,金錢是個探測器,它能讓一個人做他在沒錢的時候就真正想做的人和事,因此這就存在有的人在有錢以后完全變成另外一種人的現象。
她說,她認為人品和學習能力是人生的兩項最大的財富!或者說是帶來財富的最必要條件。因為品格決定命運,好品格的人自然有貴人相助!而不斷學習新知識的人就能抓住機遇,她堅信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投資相信專業
陳海琳認為她的風險承受能力為中等,她是穩健進取型的,就像歐瑞蓮公司。她說,“我不喜歡打無準備無把握的戰。在我的專業范圍內,我會大刀闊斧;對于我不懂的,我則相信專業人士,聘用他們為我做事,從而減低風險。就像在理財投資上我相信基金經理。”
未來看好三個行業
陳海琳未來最看好直銷、互聯網銷售,還有能讓人休閑減壓的行業。她說,直銷在中國雖然競爭激烈,但是潛力無限,現在才剛剛起步,誠信者必贏;而看好電子商務則源于十四歲女兒非常鐘愛互聯網購物,時常上網購買一些小玩意以及一些二手電子產品。她說:“她們那一代必將會成為未來的消費生力軍,消費行為影響消費市場!”因此,未來互聯網銷售將在中國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至于心理醫生、美容護膚等減壓休閑業,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競爭的激烈,工作繁忙人士越來越多,將帶動這些行業的興旺。
記者印象
陳海琳很喜歡笑。她是我采訪這么多位的企業老總中最喜歡笑的老總。整個采訪全沒有那種壓抑和拘束的氛圍。我們之間的對話一直是非常輕松、快樂、平和。從我第一次見她開始采訪到結束,陳海琳始終保持著燦爛的笑容。正如陳海琳自己所說的,“笑是一種狀態,只有自信的人才會笑”,她向我展示了自信、快樂、優雅的職業女性的真實一面。
她說,她一直堅持快樂至上的工作原則。壓力再大,也不掛嘴上,不壓心底。壓力在那里,愁眉苦臉也得面對壓力,快樂也是得面對壓力,為什么不用笑去感染別人。這次采訪就像是她給我做了一場心靈的SPA。(來源:新快報 作者:劉燕紅)
作為歐洲最大的直銷化妝品公司,但是歐瑞蓮在中國的起步顯然慢于安利、雅芳。那么,這個歐洲直銷巨頭將被這位廣州女人帶向何方?上周,陳海琳用廣東人的務實向記者娓娓道來,和我們分享了職業生涯的點點滴滴。
江湖歷練 初涉酒店業
采訪陳海琳是在廣州的花園酒店的大堂。巧合的是陳海琳的第一份工也是在花園酒店,她說,在花園酒店的大堂她感到很親切。
1986年,陳海琳從廣州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同時收到了來自白天鵝、中國大酒店、花園酒店的offer。“去酒店,我的想法很單純,第一不要荒廢我的英文,第二就是我的辦公桌上有一部獨立電話。因為我家住在華工,當時上班騎自行車到花園酒店最近,就選了它。”憑借出眾的外表和過硬的學識,她順利地通過了面試。在花園酒店人事部管理2400多名員工的檔案,這是陳海琳的第一份工作。一年后,從未離開過家的她毅然去了桂林的喜來登酒店任總經理秘書。而三年的酒店工作也讓陳海琳感覺厭倦,不甘平淡的她最后還是選擇離開酒店業。
三度結緣美國企業
離開喜來登之后,陳海琳進入了美國老牌直銷企業雅芳公司,成了雅芳在內地的首位行政人員。最初陳海琳的職位是行政秘書,后來她也嘗試做銷售,從最低職位做起,美容顧問、發貨員、培訓員。“從中我學會了一對一地賣產品。”陳海琳說,最開始她并不接受直銷這個在當時來說的新概念新行業,也曾認為自己不適合做銷售,但是后來業績卻相當不俗。
憑著出色的業務能力,陳海琳成為雅芳廣州分公司經理。再回憶起那一段經歷,陳海琳說,雅芳公司向她展現了直銷行業的美好世界,并從其中學到了大量的銷售實戰技巧,她從此和直銷行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如果說雅芳為她提供了一個學習的良好機會,而美國的另一消費品巨頭美國莎莉集團的進駐中國則很好地為她提供了一個更高的事業平臺,實現了從營銷到管理的全方位轉變。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公司美商莎莉集團于1994年底登陸中國,希望從零開始建立一個全新的直銷公司。26歲的陳海琳為莎莉在中國開設了6家分公司:平均2個月在一座城市開一個分公司,她要負責參與所有工作,并于當年達到公司定下的銷售指標,成為公司創業典范。那段時光成為陳海琳人生里最重要、最難忘的一段經歷。
而正當事業健康起步的時候,1998年4月卻傳來政府“一刀切”的禁令。因為政策的變動,莎莉集團決定退出中國市場。后來NUSKIN(如新)進軍中國市場并購了陳海琳所在的用來銷售莎莉余貨的公司。“當時如新進入中國需要有三個條件:1000萬美元的投資,一個工廠,年銷售額有1000萬的團隊。前2項都實現了,惟獨第三個沒有,于是就并購了我們公司。”于是,陳海琳就成為NUSKIN中國的銷售副總裁。
在如新,陳海琳工作至2004年。她說,很巧,在雅芳、莎莉、如新的工作時間恰好都是5年。因為每一次都是全心全意地付出,努力奮斗,所以不同階段都收獲了寶貴的財富。
歐瑞蓮:打造事業的新平臺
2004年,歐洲最大的直銷公司歐瑞蓮準備進入中國市場,公司創始人翰林兄弟通過獵頭公司找到了陳海琳。翰林兄弟相信,憑學識、經驗、人品,陳海琳都是最佳人選。那么,陳海琳為什么會選擇加入歐瑞蓮呢?
陳海琳說,有太多的理由讓她義無返顧地選擇歐瑞蓮。其一,源自翰林兄弟對中國人的信任。在面試結束后,陳海琳問翰林兄弟,“你們信任中國人嗎?”畢竟,中國本土人能夠擔當外資直銷企業的大中華區執行總裁,這在業內是首例。翰林兄弟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的回答,“我們信任中國人,更加信任陳海琳。”
其二,她發現歐洲公司的文化更適合自己。她說,美國公司的文化顯然是較為激進,相比之下,歐洲的文化底蘊更深厚更溫和、對人更尊重更平等。她說,她真正夢寐以求的直銷企業的理想境界是彼此親如手足,情同兄弟姐妹,因此選擇了歐瑞蓮。
作為歐洲第一大的直銷公司,歐瑞蓮比安利、雅芳晚到中國市場,但陳海琳強調“彼此是同行但不是競爭對手,而且自己和歐瑞蓮個性相似,都是穩健進取型,不會貿然設立目標,更不會盲目攀比”。即使在全球范圍內,公司只和自己比,確保天天都有成長。正因為如此,2006年公司全球業績成長20%,這個成績在業內是非常卓越的。不管怎樣,歐瑞蓮在中國才剛起步,面臨的阻礙和困難仍然不少。對此,陳海琳一臉的從容,“接下來的幾年,穩打穩扎,相信路會越拓越寬。”
擔任歐瑞蓮中國區的執行總裁后,陳海蓮已經定居上海。其實,廣東人向來更眷戀本土文化,為什么她愿意走出去?陳海琳說,她很喜歡這樣的一句話,“年輕時不要怕,年老時不要悔!”她感覺只要要勇敢地闖,機會會接踵而至。
經驗分享 直銷入行選公司是關鍵
陳海琳說,直銷在中國是一個朝陽行業。如果想進入這個行業,正確選擇公司很重要!如果要選擇企業一定要選擇誠信,有實力,有合法執照的新公司會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參與直銷的正確心態很重要!目前國內的直銷企業大多存在一種浮躁心態,還存在靠拉人頭壓貨的行為。陳海琳強調,這些行為都只會帶來短期的利益,只有以銷售產品為導向,建立穩固的顧客群才是做得久做得長遠的秘訣。
企業管理:領心和領腦
陳海琳相信“用心招聘,輕松管理”的道理,所以首先會花費較多的時間在面試上,選擇品德好,認同公司文化、學習能力強,愿意和公司共同成長的員工。其次,必須為員工創造快樂的工作和人文環境,提供成長和晉升的空間,這樣他們會更珍惜機會和更努力。
作為團隊領導者,她認為領心和領腦比領人更重要!她堅信一支有激情,有向心力而且快樂的團隊就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她也比較喜歡選擇有潛質有能力的員工,培養指導他們,然后為他們提供可盡量發揮才華的環境,讓他們有成長和晉升的空間。
時間管理小貼士
閑談間,陳海琳也透露了一些時間管理技巧。她信奉“二八”原則。在企業管理上,80%的收益來源于20%的客戶。花20%的精力可能獲得80%的收益;所謂“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一定要把較多的時間花在重要的事件上,事業和家庭皆如此。她說,作為職業女性,如果說要去買蘋果,那可能并不如家里的保姆。“既然可以找到那個為我買蘋果的人,為什么我還要浪費那么多時間去買蘋果而不去做我自己更專業的事從而創造更高的價值呢?”
她認為,身為高管,合理安排時間就是要懂得放權。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且不可能在工作上面面俱到。因此應該把更多的時間、更多的事情交給合適的人,自己才有可能去實踐“二八”定律,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人品和能力是財富
談到財富,陳海琳認為,物質財富能改善生活品質,內心富足則能改善心境!她說,金錢是個探測器,它能讓一個人做他在沒錢的時候就真正想做的人和事,因此這就存在有的人在有錢以后完全變成另外一種人的現象。
她說,她認為人品和學習能力是人生的兩項最大的財富!或者說是帶來財富的最必要條件。因為品格決定命運,好品格的人自然有貴人相助!而不斷學習新知識的人就能抓住機遇,她堅信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投資相信專業
陳海琳認為她的風險承受能力為中等,她是穩健進取型的,就像歐瑞蓮公司。她說,“我不喜歡打無準備無把握的戰。在我的專業范圍內,我會大刀闊斧;對于我不懂的,我則相信專業人士,聘用他們為我做事,從而減低風險。就像在理財投資上我相信基金經理。”
未來看好三個行業
陳海琳未來最看好直銷、互聯網銷售,還有能讓人休閑減壓的行業。她說,直銷在中國雖然競爭激烈,但是潛力無限,現在才剛剛起步,誠信者必贏;而看好電子商務則源于十四歲女兒非常鐘愛互聯網購物,時常上網購買一些小玩意以及一些二手電子產品。她說:“她們那一代必將會成為未來的消費生力軍,消費行為影響消費市場!”因此,未來互聯網銷售將在中國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至于心理醫生、美容護膚等減壓休閑業,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競爭的激烈,工作繁忙人士越來越多,將帶動這些行業的興旺。
記者印象
陳海琳很喜歡笑。她是我采訪這么多位的企業老總中最喜歡笑的老總。整個采訪全沒有那種壓抑和拘束的氛圍。我們之間的對話一直是非常輕松、快樂、平和。從我第一次見她開始采訪到結束,陳海琳始終保持著燦爛的笑容。正如陳海琳自己所說的,“笑是一種狀態,只有自信的人才會笑”,她向我展示了自信、快樂、優雅的職業女性的真實一面。
她說,她一直堅持快樂至上的工作原則。壓力再大,也不掛嘴上,不壓心底。壓力在那里,愁眉苦臉也得面對壓力,快樂也是得面對壓力,為什么不用笑去感染別人。這次采訪就像是她給我做了一場心靈的SPA。(來源:新快報 作者:劉燕紅)
上一篇:愛比“雨”大 歐瑞蓮捐贈百萬物資馳援河南 下一篇: 歐瑞蓮中國簡介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