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過后 對話日暉新帥劉少偉
發布: 2007-01-01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過了"大限"仍滯留于中國直銷大門之外的美商日暉,無疑與尚赫等為數極少的尚未獲牌的"十家轉型企業" 一樣,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帶著諸多問題,本刊于日前采訪了劉少偉先生。當劉總欣然接受我們的采訪時,爽快便成了我們對這位日暉新帥的第一印象;接下來對他的采訪,則增加了我們對他的另一個層面的認識,那就是務實與干練。
以下是本刊與劉總的對話(因記者的問話比他的回答要"羅嗦"得多,所以我們似乎感到這樣的采訪愉快但并不過癮):
《華商》:劉總您好!很高興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接受我們的的采訪。在得知您執掌美商日暉的帥印之后,我們非常高興,在此謹表示我們由衷的祝賀!長期以來,《華商》雜志一直非常關注日暉的發展,并曾為貴公司做過一些報道,尤其是與熊和平、謝東妮、高銘卿、周永利、孫曉姝等高級經銷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現就有關問題,對您做一個采訪。
日暉在中國重新啟動市場兩年多來,國內很多公司起起落落的,有的干脆關門大吉。請問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日暉能堅強地走下來,主要靠的是什么?
劉少偉:靠的是自信,還有公司的實力,經銷商的團結一致。由于大環境等方面的原因,公司當然也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但廣大經銷商給與了我們很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對公司而言,這當然也是一種鞭策和鼓勵。
《華商》:在行業格局并不是太明朗的情況下,很多公司都選擇了低調運作,以為這樣會安全一些。但從今年以來業內所發生的一些事情來看,低調運作未必就能真正獲得安全,尤其是容易使經銷商覺得沉悶、缺乏信心。請問您是如何理解和把握高調與低調的關系的?
劉少偉:宣傳個人應該低調,公司的企業形象、品牌形象要高調,有利于讓政府和群眾加深對公司的認識了解。在這方面,我們覺得主要還是應該把握好度。一味地低調,肯定不是我們想要的局面。
《華商》:我們注意到:除了少數急功近利的經銷商之外,無論日暉發生什么事情,都會有一些人非常認同日暉的產品和文化理念,一如既往地跟隨著日暉,您作為新任總裁,最想對他們說的是什么?
劉少偉:公司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通過內強素質和外樹形象,努力為經銷商搭建一個極佳的平臺。
《華商》:直銷領域充滿了競爭,破壞游戲規則的事情時有發生。面對競爭,您認為日暉最大的優勢在哪里?
劉少偉:在于總部領導審時度勢,頭腦清醒的認識到我們的弱點,并及時進行糾正。我們當然也看到了一些非常不和諧的因素在為這個圈子抹黑,但不管其他人怎么做,我們只要堅持合法經營就行了。
《華商》:作為一名加拿大籍華人,一位有著"高級經濟師"職稱和多年軍旅生涯、能文能武的日暉新任總裁,您對中國市場有怎樣的期待?您對直銷在中國的發展有信心嗎?
劉少偉:直銷源于美國,發展于東南亞,必將爆發于中國。經過多年的摸索與實踐,我們對中國市場已經有了很多的了解,我們的經驗是,只要產品過硬,只要切實解決好文化本土化的問題,只要守法經營,腳下的路一定會越來越寬。所以,我對直銷在中國的發展一直都很有信心。
《華商》:日暉在申牌方面走到哪一步了?現在"大限"已過,日暉卻還是停留在直銷大門以外,請問接下來你們將做何打算?
劉少偉:工作總是要開展的,只要我們按照兩個條例的精神去規范公司和經銷商的行為,即使短期內拿不到,我們也會繼續做申牌的努力,對此我們很有信心。
接下來,劉少偉在記者并沒有提及的事情上,倒是侃侃而談了一番。
他如數家珍地告訴記者:經過嚴格考核,日暉聘請了一批既有大型企業管理經驗又懂得直銷網絡運營的精英組建了新領導層。新領導層上任后進行以適應中國市場與行業規范為中心的內部機構調整,成立了法律事務部和策略研究室為總部領導提供決策的法律依據與論證;主動為地方機構提供法律指導;監督與調控地方機構的法規執行,以大局的觀念進行機構制度建設和規范運行管理,切實地建立起高效有序的運行程序。為了適應動態市場與團隊人才培養,營造學習型企業氛圍,日暉擬在總部所在地上海盡快建立日暉培訓學院。通過培訓學院培訓一批骨干與講師,培訓一批專賣店店長,培訓一批系統的領導人。此外,日暉公司還將成立旅游部,把日暉集團自身獨有的旅游資源整合成為一項產品,營造有別于其他直銷公司的項目差異化經營。
實施一年的"千店計劃"已初見成效,為日暉(上海)公司在內地市場建立起了良好的市場通道。目前,除了已在28省有230家專賣店外,各省市的專賣店均在順利推進。在此基礎上還計劃第一批先于華東、華北、中南、西南、東北五個區域戰略點上建立日暉旗艦店。在未獲得直銷牌照前,日暉都將側重于連鎖專賣店的建設和經營規范建設。最近日暉公司從長運戰略和中國實際情況出發,擬將公司名稱更名為日暉(中國)有限公司,更名的相關報批工作正在按相關程序緊張地進行。日暉集團第二期投資計劃已經啟動,預計全部投入約2億美元,主要用于各省分公司、專賣店的建設和市場計劃。反正無論怎樣,拿牌一定不會有問題。
直銷的路從來都不平坦,荊棘與坎坷自不必說,很多時候還有迷霧。日暉的路尤其證明了這一點。但是,終究還是有一些人走得很執著,也很坦然。面對政策的沖突,日暉究竟會有怎樣的表現和作為?堪稱臨危受命的劉少偉先生,又能否從容地施展其帥才呢?相信業內的很多人都在拭目以待。
后記:透過劉少偉對日暉拿牌的信心,我們感覺他同時還是個很有定力的企業掌門人。"拿牌一定不會有問題",這是劉少偉自己給自己打氣還是怎么樣呢?為此,記者又隨機采訪了日暉的高級經銷商熊和平、謝東妮、高銘卿、周永利等人。他們同樣表示了對公司拿牌的信心,并稱會一如既往地做好該做的事,與公司風雨同舟,共升共贏。
以下是本刊與劉總的對話(因記者的問話比他的回答要"羅嗦"得多,所以我們似乎感到這樣的采訪愉快但并不過癮):
《華商》:劉總您好!很高興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接受我們的的采訪。在得知您執掌美商日暉的帥印之后,我們非常高興,在此謹表示我們由衷的祝賀!長期以來,《華商》雜志一直非常關注日暉的發展,并曾為貴公司做過一些報道,尤其是與熊和平、謝東妮、高銘卿、周永利、孫曉姝等高級經銷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現就有關問題,對您做一個采訪。
日暉在中國重新啟動市場兩年多來,國內很多公司起起落落的,有的干脆關門大吉。請問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日暉能堅強地走下來,主要靠的是什么?
劉少偉:靠的是自信,還有公司的實力,經銷商的團結一致。由于大環境等方面的原因,公司當然也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但廣大經銷商給與了我們很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對公司而言,這當然也是一種鞭策和鼓勵。
《華商》:在行業格局并不是太明朗的情況下,很多公司都選擇了低調運作,以為這樣會安全一些。但從今年以來業內所發生的一些事情來看,低調運作未必就能真正獲得安全,尤其是容易使經銷商覺得沉悶、缺乏信心。請問您是如何理解和把握高調與低調的關系的?
劉少偉:宣傳個人應該低調,公司的企業形象、品牌形象要高調,有利于讓政府和群眾加深對公司的認識了解。在這方面,我們覺得主要還是應該把握好度。一味地低調,肯定不是我們想要的局面。
《華商》:我們注意到:除了少數急功近利的經銷商之外,無論日暉發生什么事情,都會有一些人非常認同日暉的產品和文化理念,一如既往地跟隨著日暉,您作為新任總裁,最想對他們說的是什么?
劉少偉:公司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通過內強素質和外樹形象,努力為經銷商搭建一個極佳的平臺。
《華商》:直銷領域充滿了競爭,破壞游戲規則的事情時有發生。面對競爭,您認為日暉最大的優勢在哪里?
劉少偉:在于總部領導審時度勢,頭腦清醒的認識到我們的弱點,并及時進行糾正。我們當然也看到了一些非常不和諧的因素在為這個圈子抹黑,但不管其他人怎么做,我們只要堅持合法經營就行了。
《華商》:作為一名加拿大籍華人,一位有著"高級經濟師"職稱和多年軍旅生涯、能文能武的日暉新任總裁,您對中國市場有怎樣的期待?您對直銷在中國的發展有信心嗎?
劉少偉:直銷源于美國,發展于東南亞,必將爆發于中國。經過多年的摸索與實踐,我們對中國市場已經有了很多的了解,我們的經驗是,只要產品過硬,只要切實解決好文化本土化的問題,只要守法經營,腳下的路一定會越來越寬。所以,我對直銷在中國的發展一直都很有信心。
《華商》:日暉在申牌方面走到哪一步了?現在"大限"已過,日暉卻還是停留在直銷大門以外,請問接下來你們將做何打算?
劉少偉:工作總是要開展的,只要我們按照兩個條例的精神去規范公司和經銷商的行為,即使短期內拿不到,我們也會繼續做申牌的努力,對此我們很有信心。
接下來,劉少偉在記者并沒有提及的事情上,倒是侃侃而談了一番。
他如數家珍地告訴記者:經過嚴格考核,日暉聘請了一批既有大型企業管理經驗又懂得直銷網絡運營的精英組建了新領導層。新領導層上任后進行以適應中國市場與行業規范為中心的內部機構調整,成立了法律事務部和策略研究室為總部領導提供決策的法律依據與論證;主動為地方機構提供法律指導;監督與調控地方機構的法規執行,以大局的觀念進行機構制度建設和規范運行管理,切實地建立起高效有序的運行程序。為了適應動態市場與團隊人才培養,營造學習型企業氛圍,日暉擬在總部所在地上海盡快建立日暉培訓學院。通過培訓學院培訓一批骨干與講師,培訓一批專賣店店長,培訓一批系統的領導人。此外,日暉公司還將成立旅游部,把日暉集團自身獨有的旅游資源整合成為一項產品,營造有別于其他直銷公司的項目差異化經營。
實施一年的"千店計劃"已初見成效,為日暉(上海)公司在內地市場建立起了良好的市場通道。目前,除了已在28省有230家專賣店外,各省市的專賣店均在順利推進。在此基礎上還計劃第一批先于華東、華北、中南、西南、東北五個區域戰略點上建立日暉旗艦店。在未獲得直銷牌照前,日暉都將側重于連鎖專賣店的建設和經營規范建設。最近日暉公司從長運戰略和中國實際情況出發,擬將公司名稱更名為日暉(中國)有限公司,更名的相關報批工作正在按相關程序緊張地進行。日暉集團第二期投資計劃已經啟動,預計全部投入約2億美元,主要用于各省分公司、專賣店的建設和市場計劃。反正無論怎樣,拿牌一定不會有問題。
直銷的路從來都不平坦,荊棘與坎坷自不必說,很多時候還有迷霧。日暉的路尤其證明了這一點。但是,終究還是有一些人走得很執著,也很坦然。面對政策的沖突,日暉究竟會有怎樣的表現和作為?堪稱臨危受命的劉少偉先生,又能否從容地施展其帥才呢?相信業內的很多人都在拭目以待。
后記:透過劉少偉對日暉拿牌的信心,我們感覺他同時還是個很有定力的企業掌門人。"拿牌一定不會有問題",這是劉少偉自己給自己打氣還是怎么樣呢?為此,記者又隨機采訪了日暉的高級經銷商熊和平、謝東妮、高銘卿、周永利等人。他們同樣表示了對公司拿牌的信心,并稱會一如既往地做好該做的事,與公司風雨同舟,共升共贏。
上一篇:嚴查超范圍經營 隴西開展直銷網點專項檢查 下一篇: 歐瑞蓮正式啟動中國直銷業務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