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檬丹:聰明人和傳銷和騙局
發布: 2007-01-02 00:00:00 作者: 胡檬丹 來源:

作者:胡檬丹 文章來源:博族網
就我個人而言,是很少以“傳銷”為題來寫文章的。原因很簡單,我不喜歡它,也就少于關注,也少于談起。近日有遠在北京的朋友來電,聲稱我誤了他,不勝惶恐,于是將他的故事與大家分享,以為警惕。
首先,朋友是個聰明人。為什么這么說?高學歷,海歸,通三國語言,擁有自己的舞蹈公司,邏輯分析能力極強,交際能力亦強。
為什么說我誤了他?說是因為我從未跟他提及過如何防范“傳銷”,以至于中了傳銷騙局。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月前他被一朋友以為某電視臺錄制節目為由請到了山東周城(音),到的時候也是被引到了我們通常所知道的“傳銷式”寄居地,一樣的地鋪、一樣的雜居。因一些電視臺錄制節目時也是這樣的居住,所以并未引起他的警惕,因過于疲倦,也是將就著睡了。
第二日開始就是密集洗腦和緊迫盯人,被收繳了錢財、手機與身份證。于是開始有了些警覺,但迫于身無一物,想走也沒有辦法。
我說了,朋友是個聰明人,于是留了心眼兒,順著傳銷者的意,假意聽起課來,且兩三天內硬背下傳銷課講義,還能講得有板有眼。一周之后,乘傳銷者們失了警戒心騙回身份證跑回了北京。
因知道我在這個行業里,到京便致電給我,埋怨起我并未將傳銷騙局講給他聽,以致上當受騙。
面對朋友的埋怨,很直接地回他:“電視、報紙上講得那么多,還用得著我專門上課似的講給你聽么?”朋友卻說:“隔行如隔山,誰又會去看那些……”
事情到這里已無了下文,但朋友的談話中卻引起了我一些必然的思考:
其一,如今的傳銷面向的已不再是邊遠山區缺乏法律常識或知識層面低的人群,已經發展到大城市的中高層人士,這是個相當危險的信號。(朋友說在他所在的那個傳銷窩點,大多數是中戲、北電以及電影學院的學生,不少是跟他相識的影視圈人,甚至還有某大片的副導也在其中。這些人本是社會經驗豐富者,可謂人精,卻在這里為傳銷瘋狂。)
其二,“隔行如隔山”的觀念導致民眾法律意識淡薄,即便政府如何宣傳、媒體如何曝光,關注者仍然寥寥,于是圈外人很難分清傳銷與直銷,在面對千變萬化的傳銷騙局時更是防不勝防。
其三,政府監管仍然是老大難問題。(當我問及為何不在當地報案,朋友說那些傳銷組織與當地有關部門是勾結好的,之前有人報過案,結果反被扭送了回去。)該情況是否屬實我并不想去多問,但即便是傳銷者威嚇之言,也至少說明一個問題,就是監管本身存在漏洞,否則傳銷者何來如此大膽誑語。
其四,對直/傳銷的宣傳已不再局限在低學歷、無社會經驗的人群,要擴展至社會各階層,這已不再一個行業的問題。對許多“恥于下問”的聰明人的宣傳力度與方法還需要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