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查獲兩起傳銷大案 涉案金額均在千萬元以上
發布: 2007-01-01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購買5580元的產品就能成為公司會員,享受6000元的返利;如果把產品推銷給其他人,還能得到高額“廣告費”……昨天,杭州市工商局與市公安局聯合召開打擊傳銷工作會議,公布了兩起涉案金額在千萬元以上的特大傳銷案。
涉案金額以千萬元計
去年4月21日,臨安工商分局接到舉報,華葛貿易有限公司涉嫌傳銷。經調查發現,該公司在銷售產品時采取涉嫌傳銷的方式:消費者凡向華葛公司購買5580元產品,就可以成為該公司會員;公司隨后為每位會員登記造冊并記錄個人銀行卡號,通過卡號給會員返利;購買產品20天后,在每月的5日、15日、25日,公司會陸續返還會員現金1000元,共返還兩個月,金額6000元;另外,會員如果向其他人推薦并購買一份產品,就可得到800元的“廣告費”……截至去年5月12日,華葛公司通過上述方法發展會員2800余人,銷售網點114個,銷售額累計達2000余萬元。工商執法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的返利行為已經違反《禁止傳銷條例》規定,涉嫌傳銷。
與此同時,杭州淳安工商分局也查獲了一起特大傳銷案。案件當事人董某通過銷售“紅花籽油”產品,在當地召集了20多人進行“推廣”。截至案發,已銷售產品近千萬元。
目前,上述兩案正在進一步查處中。
傳銷手段越來越隱蔽
據杭州工商局的執法人員介紹,隨著工商部門對傳銷活動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傳銷活動不斷出現新特點,傳銷手段越來越隱蔽。
其中,“幕后老板”大多來自國外。目前,許多傳銷企業的幕后老板都是外籍人員。他們在國外注冊合法公司,產品通過郵寄等形式運送到國內;或者在國內直接成立生產廠家,進行生產供應,并不參與銷售過程,希望借此逃避法律制裁。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以前,傳銷往往會選擇大禮堂、大會議室等公共場合,而現在卻經常選擇居民樓、住宅等非經營性場所。
形式從“撒網”到“釣魚”。以前,傳銷活動通常是進行撒網式的全面推廣。現在這類活動大多采取一對一或一對幾進行,逐個“發展”。
信息傳播單向性、高科技性。許多傳銷活動現在只通過電腦網絡進行線上授課,會員上課必須通過用戶名和密碼登錄,進入主頁面后才能了解公司情況。沒有票據、單據,給工商執法人員辦案件帶來很大的難度。
涉案金額以千萬元計
去年4月21日,臨安工商分局接到舉報,華葛貿易有限公司涉嫌傳銷。經調查發現,該公司在銷售產品時采取涉嫌傳銷的方式:消費者凡向華葛公司購買5580元產品,就可以成為該公司會員;公司隨后為每位會員登記造冊并記錄個人銀行卡號,通過卡號給會員返利;購買產品20天后,在每月的5日、15日、25日,公司會陸續返還會員現金1000元,共返還兩個月,金額6000元;另外,會員如果向其他人推薦并購買一份產品,就可得到800元的“廣告費”……截至去年5月12日,華葛公司通過上述方法發展會員2800余人,銷售網點114個,銷售額累計達2000余萬元。工商執法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的返利行為已經違反《禁止傳銷條例》規定,涉嫌傳銷。
與此同時,杭州淳安工商分局也查獲了一起特大傳銷案。案件當事人董某通過銷售“紅花籽油”產品,在當地召集了20多人進行“推廣”。截至案發,已銷售產品近千萬元。
目前,上述兩案正在進一步查處中。
傳銷手段越來越隱蔽
據杭州工商局的執法人員介紹,隨著工商部門對傳銷活動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傳銷活動不斷出現新特點,傳銷手段越來越隱蔽。
其中,“幕后老板”大多來自國外。目前,許多傳銷企業的幕后老板都是外籍人員。他們在國外注冊合法公司,產品通過郵寄等形式運送到國內;或者在國內直接成立生產廠家,進行生產供應,并不參與銷售過程,希望借此逃避法律制裁。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以前,傳銷往往會選擇大禮堂、大會議室等公共場合,而現在卻經常選擇居民樓、住宅等非經營性場所。
形式從“撒網”到“釣魚”。以前,傳銷活動通常是進行撒網式的全面推廣。現在這類活動大多采取一對一或一對幾進行,逐個“發展”。
信息傳播單向性、高科技性。許多傳銷活動現在只通過電腦網絡進行線上授課,會員上課必須通過用戶名和密碼登錄,進入主頁面后才能了解公司情況。沒有票據、單據,給工商執法人員辦案件帶來很大的難度。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