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能讓人均衡營養
發布: 2007-01-02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食過量,有利保持苗條的身材。我想這可能就是粥能成為人們日常離不開食物的原因吧。
不過,煮臘八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把各種豆子和大米放在一起煮,熟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時間還要延長。如果用高壓鍋煮,豆子雖然煮得開花,但口感上總覺得不夠理想。
一日出門辦事,在路邊粥店用餐,要了一份豆粥。4元一碗,固然讓我心痛,但豆子粒粒完整,口感沙軟,讓我更是難忘。于是認真琢磨:要做到如此境界,該有什么樣的秘招訣竅?
查詢資料得知,豆的種皮結構致密,不易吸水。如果把各種豆泡在水中,在前4個小時里,豆幾乎不能吸水。要到8小時以上,才能看出體積膨脹的跡象。我有如醍醐灌頂,突然明白了煮豆粥的奧秘———要提前把豆子浸泡足夠長的時間,讓豆子充分吸水,內部變軟,再滑入大米和其他配料,就可以煮出豆粒完整而口感柔軟的豆粥。
如果在炎熱的夏天里,把豆子泡上一天,就可能變味腐敗。試驗證明,豆子在冰箱中浸泡24小時后再煮,也是個完美的決策,既方便,又好煮,煮出來的口感也令人滿意。
另外一個問題,在粥里面添加豆子,難免影響粥的黏度,而粥總要足夠黏稠才會格外可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不要用傳統加堿的方法(那樣會破壞寶貴的維生素),而臘八粥就是添加糯米代替一部分粳米,所以煮出來的粥,豆粒和其他材料均勻地懸浮在粥里,既好看又好喝。
對于粥的顏色來說,要么是潔白、淡綠或淡黃,要么干脆紅褐或紫褐。用紅豆作為八寶粥的基料,再加上紅棗可以完美地解決色澤問題。煮出來的粥顏色深紅,可以遮蓋各種原料的不同顏色,同時還有濃郁的香氣散發。
這樣一碗由糯米、紅豆、蕓豆、大棗、花生、松仁、枸杞和桂圓煮成的臘八粥,該是如何地美味和健康啊!
背景
今天,是我國農歷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于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又稱“佛成道節”。《百丈清規》說:“臘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饈,以申供養。”寺院在這天舉行誦經,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和果實等造粥供佛,名為“臘八粥”。早在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東京開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寶五味粥,即“臘八粥”。
后來,“臘八粥”不僅為僧侶享用,民間也很盛行。周密《武林舊事》說:“八日,則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仁、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燕都游覽志》也說,十二月八日,民間做臘八粥,以米果雜成,多者為勝。
怎樣制作臘八粥
原料配方:大米50克黃小米50克黏黃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黏高粱米)50克紅小豆100克蓮子100克桂圓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紅棗10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1.先將蓮子去衣去芯放入碗中加水浸泡,再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約1小時,蒸熟取出備用。
2.將桂圓去掉皮、核,只要肉;將栗子剝掉殼及衣。
3.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然后把秫米、紅小豆、花生米、小紅棗洗干凈倒入鍋內煮,待煮成半熟時,再將大米、黃小米、黏黃米、糯米洗干凈倒入鍋內一起煮,待鍋開后,再用微火煮。將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時,把蒸熟的蓮子倒入粥內攪拌均勻,開鍋后再煮一會兒移下火來,盛入清潔消毒的鍋內,撒上白糖即成。
不過,煮臘八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把各種豆子和大米放在一起煮,熟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時間還要延長。如果用高壓鍋煮,豆子雖然煮得開花,但口感上總覺得不夠理想。
一日出門辦事,在路邊粥店用餐,要了一份豆粥。4元一碗,固然讓我心痛,但豆子粒粒完整,口感沙軟,讓我更是難忘。于是認真琢磨:要做到如此境界,該有什么樣的秘招訣竅?
查詢資料得知,豆的種皮結構致密,不易吸水。如果把各種豆泡在水中,在前4個小時里,豆幾乎不能吸水。要到8小時以上,才能看出體積膨脹的跡象。我有如醍醐灌頂,突然明白了煮豆粥的奧秘———要提前把豆子浸泡足夠長的時間,讓豆子充分吸水,內部變軟,再滑入大米和其他配料,就可以煮出豆粒完整而口感柔軟的豆粥。
如果在炎熱的夏天里,把豆子泡上一天,就可能變味腐敗。試驗證明,豆子在冰箱中浸泡24小時后再煮,也是個完美的決策,既方便,又好煮,煮出來的口感也令人滿意。
另外一個問題,在粥里面添加豆子,難免影響粥的黏度,而粥總要足夠黏稠才會格外可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不要用傳統加堿的方法(那樣會破壞寶貴的維生素),而臘八粥就是添加糯米代替一部分粳米,所以煮出來的粥,豆粒和其他材料均勻地懸浮在粥里,既好看又好喝。
對于粥的顏色來說,要么是潔白、淡綠或淡黃,要么干脆紅褐或紫褐。用紅豆作為八寶粥的基料,再加上紅棗可以完美地解決色澤問題。煮出來的粥顏色深紅,可以遮蓋各種原料的不同顏色,同時還有濃郁的香氣散發。
這樣一碗由糯米、紅豆、蕓豆、大棗、花生、松仁、枸杞和桂圓煮成的臘八粥,該是如何地美味和健康啊!
背景
今天,是我國農歷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于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又稱“佛成道節”。《百丈清規》說:“臘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饈,以申供養。”寺院在這天舉行誦經,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和果實等造粥供佛,名為“臘八粥”。早在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東京開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寶五味粥,即“臘八粥”。
后來,“臘八粥”不僅為僧侶享用,民間也很盛行。周密《武林舊事》說:“八日,則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仁、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燕都游覽志》也說,十二月八日,民間做臘八粥,以米果雜成,多者為勝。
怎樣制作臘八粥
原料配方:大米50克黃小米50克黏黃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黏高粱米)50克紅小豆100克蓮子100克桂圓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紅棗10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1.先將蓮子去衣去芯放入碗中加水浸泡,再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約1小時,蒸熟取出備用。
2.將桂圓去掉皮、核,只要肉;將栗子剝掉殼及衣。
3.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然后把秫米、紅小豆、花生米、小紅棗洗干凈倒入鍋內煮,待煮成半熟時,再將大米、黃小米、黏黃米、糯米洗干凈倒入鍋內一起煮,待鍋開后,再用微火煮。將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時,把蒸熟的蓮子倒入粥內攪拌均勻,開鍋后再煮一會兒移下火來,盛入清潔消毒的鍋內,撒上白糖即成。
上一篇:網紅洗眼液真能洗出"臟東西"?專家:極... 下一篇: 油膩食物宜放點海帶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