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直銷傳奇家族
發布: 2006-12-02 00:00:00 作者: root 來源:

【來源:《中國直銷》雜志】
No.1安利·溫安洛——狄維士家族你或許無法想象一個身家60億美金的安利公司是始于兩個少年的握手之約,持續于兩個家族的君子協定。自1940年,理查·狄維士出油,杰·溫安洛出汽車結伴就讀于美國大急流市教會學校開始,就決定了安利家族事業的姻緣。之后,理查和杰一起服役空軍,一起開辦飛行學校,一起開起了漢堡店甚至結伴去海上冒險旅行。
1949年,理查和杰成為了紐崔萊的直銷商,并迅速建立起了直銷系統。可正值他們的事業高峰期,紐崔萊公司發生內訌,全美業務持續下滑,理查和杰認為自己必須對自己的直銷商群體負責,于是在短暫的商議后于1959年初在密執安州亞達城,在杰家中的地下室成立了安利公司,帶領舊部直銷商開始了新的旅程。狄維士—溫安洛組合強有力的如生命所系般經營著安利事業,從0到60億美金,他們實現著一系列奇跡。如今,作為創業者的理查與杰都退出了公司的一線管理層,正遠處觀望兒女們管理日常事物,安利的發展證明他們依然是和諧與完美的。
1993年,76歲的理查因心臟移植手術而退位,接替他任職安利總裁的是其長子狄克·狄維士。狄克于2002年將公司總裁一職交給其弟德·狄維士,轉而擔任世界直銷聯盟主席。第二代狄維士—溫安洛組合依然如父輩那樣,作為伙伴和共同執行主管合作開展事業。每個家庭都有三個孩子供職于公司的各個部門,狄維士家的德、丹和卓莉與溫安洛家的狄夫、南茜、芭芭拉共同組成公司的家族領導層,這兩個家庭至今保有著公司的控制及所有權。
No.2 玫琳凱·艾施家族準確的說,玫琳凱公司是玫琳凱·艾施女士及其子女共同創辦起來的。
1963年9月13日星期五,一個西方人認為不吉利的日子,剛剛失去丈夫的玫琳凱開始在達拉斯的一個約46平方米的店面里開始了自己的夢想之旅。玫琳凱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成立了玫琳凱公司。當時,年僅20歲的小兒子理查德·艾施離開月收入480美金的人壽保險公司與母親共同創業,而大兒子本·艾施也獻出僅有的4500美元積蓄,并于公司開業8個月以后來到了公司,成為玫琳凱女士的得力助手。之后小女兒瑪麗琳·艾施也加入了進來,并成為了第一任玫琳凱休斯敦公司的董事。
玫琳凱以5000美元起家,目前年銷售額超過25億美元,成為擁有75萬名美容顧問,業務發展到36個國家的跨國集團。玫琳凱·艾施女士于2003年2月22日在美國達拉斯去世,享年83歲。在此之前,2001年6月,曾經離開過公司的公司創辦人理查德·艾施重返玫琳凱公司,擔任總裁兼執行長的職位,繼續承襲這個家族事業。
No.3
仙妮蕾德·陳氏家族陳得福被媒體稱為全美最有錢的神秘華人。他于1982年在美國創辦了仙妮蕾德公司,而正是因為這個公司的創辦與經營,引發了一系列陳氏家族的傳奇故事。
1982年,陳得福大學畢業后到美國一家直銷公司擔任研發部主管,后來他想開辦自己的直銷公司。一無所有的陳得福希望能跟父親借筆創業金,無奈父親非常反對他的想法。繼而,陳得福在夫人陳徐愛蓮的幫助下從岳父那里借到了四萬美金創業。當陳得福事業稍有成就時,其父親就提出希望他讓出50%的股份給其小妹及妹夫創業。陳得福自然不予答應。此后,父親和其他家人以小妹陳昭妃的名義注冊了一個叫丞燕國際的直銷公司。而讓陳得福倍感傷害的是,正值自己身纏一件產品官司的當口,任職于他公司的另一個妹妹把經銷商名冊悄悄拿出去與小妹陳昭妃一起操作丞燕國際。而最終他發現告發自己的案子竟然是父親一手策劃。這個事件導致仙妮蕾德在臺灣NO.1的地位一下子跌到十名以外。而這個家族的矛盾直到陳父去世也沒有得到化解。現在的仙妮蕾德由陳得福的夫人出任公司總裁,負責公司的日常管理,而身為董事長的陳得福則基本超然于公司的具體管理事務之外,埋頭于新產品的研發和培訓支持。陳得福夫婦有3個兒子和2個女兒,其中2個女兒都是學法律的,已經進入公司做事:大女兒負責文宣部,小女兒陳君華負責亞洲的韓國和日本業務;大兒子是學西醫的,二兒子是學藥學的,小兒子則是學的電腦。子女們如此均衡的專業搭配,不得不讓人認為陳得福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去培養繼承人。陳得福曾表示:“我們只是一個小事業,不想上市,不想公眾化。家族一直能擁有就行了!
No.4 南方李錦記·李氏家族李氏家族的歷史也就是一部創業史,沒有過多的傳奇風云,有的只是李氏家族四代人塌實的創業足跡。
1888年,香港李錦記創始人李錦裳在廣東珠海南水鎮——一個盛產生蠔的地方創建了李錦記蠔油莊,從此李氏家族開始了艱苦的創業歷程。在20世紀30年代,第二代傳人李兆南大力改進生產及提高產品工藝和品質,同時繼承父輩的經營思路,使李錦記蠔油及蝦醬暢銷于北美各大城市,隨后還把公司總部牽往了香港。第三代傳人李文達對于李氏家族產業的的貢獻更是空前。1972年李文達繼任公司主席后,李錦記的蠔油在香港市場上所占份額一直保持在80%,而在美國已經占到了近90%的市場份額。
1992年,百年家族事業重任已經落到了第四代傳人李惠森身上。他瞅準了中草藥保健品市場的前景,創辦了廣東南方李錦記營養保健品有限公司,成功推出了“無限極”品牌,為李錦記的直銷路打開了一條暢通的大道。如今關于第五代傳人,在李氏家族特殊的“家族憲法”里面已經明確規定:歡迎回到李錦記工作,不過第五代要先在別的公司工作三五年才能進入家族企業;應聘的程序和入職后的考核也和非家族成員相同。
No.5
尚赫·陳氏家族尚赫集團創立于1978年,總部位于美國加州洛杉磯。20多年來,美商尚赫集團成功打造了風靡全球的尚赫國際化健康品牌,一躍成為全球化的跨國事業機構。1993年,其創始人陳上吉看上了中國市場的潛力,準備打開中國市場。初生牛犢不畏虎。剛從美國圣瑪麗女子大學經濟管理系畢業的陳旻君便對父親陳上吉說:“中國大陸市場給我”。從最初成立公司的手續,到企業正式運作,到對中國市場大環境的把握,甚至個人對于環境的適應,語言的溝通等等問題,一股腦兒壓向陳旻君。但她頑強地堅持了下來。與其說在這個家族事業中,父親陳上吉授予了女兒陳旻君尚赫集團幾十年的積淀這條“魚”,倒不如說是父親授予了女兒成功的“漁”,他們父女的故事告訴我們,原來家族事業也可以如此單純。
No.1安利·溫安洛——狄維士家族你或許無法想象一個身家60億美金的安利公司是始于兩個少年的握手之約,持續于兩個家族的君子協定。自1940年,理查·狄維士出油,杰·溫安洛出汽車結伴就讀于美國大急流市教會學校開始,就決定了安利家族事業的姻緣。之后,理查和杰一起服役空軍,一起開辦飛行學校,一起開起了漢堡店甚至結伴去海上冒險旅行。
1949年,理查和杰成為了紐崔萊的直銷商,并迅速建立起了直銷系統。可正值他們的事業高峰期,紐崔萊公司發生內訌,全美業務持續下滑,理查和杰認為自己必須對自己的直銷商群體負責,于是在短暫的商議后于1959年初在密執安州亞達城,在杰家中的地下室成立了安利公司,帶領舊部直銷商開始了新的旅程。狄維士—溫安洛組合強有力的如生命所系般經營著安利事業,從0到60億美金,他們實現著一系列奇跡。如今,作為創業者的理查與杰都退出了公司的一線管理層,正遠處觀望兒女們管理日常事物,安利的發展證明他們依然是和諧與完美的。
1993年,76歲的理查因心臟移植手術而退位,接替他任職安利總裁的是其長子狄克·狄維士。狄克于2002年將公司總裁一職交給其弟德·狄維士,轉而擔任世界直銷聯盟主席。第二代狄維士—溫安洛組合依然如父輩那樣,作為伙伴和共同執行主管合作開展事業。每個家庭都有三個孩子供職于公司的各個部門,狄維士家的德、丹和卓莉與溫安洛家的狄夫、南茜、芭芭拉共同組成公司的家族領導層,這兩個家庭至今保有著公司的控制及所有權。
No.2 玫琳凱·艾施家族準確的說,玫琳凱公司是玫琳凱·艾施女士及其子女共同創辦起來的。
1963年9月13日星期五,一個西方人認為不吉利的日子,剛剛失去丈夫的玫琳凱開始在達拉斯的一個約46平方米的店面里開始了自己的夢想之旅。玫琳凱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成立了玫琳凱公司。當時,年僅20歲的小兒子理查德·艾施離開月收入480美金的人壽保險公司與母親共同創業,而大兒子本·艾施也獻出僅有的4500美元積蓄,并于公司開業8個月以后來到了公司,成為玫琳凱女士的得力助手。之后小女兒瑪麗琳·艾施也加入了進來,并成為了第一任玫琳凱休斯敦公司的董事。
玫琳凱以5000美元起家,目前年銷售額超過25億美元,成為擁有75萬名美容顧問,業務發展到36個國家的跨國集團。玫琳凱·艾施女士于2003年2月22日在美國達拉斯去世,享年83歲。在此之前,2001年6月,曾經離開過公司的公司創辦人理查德·艾施重返玫琳凱公司,擔任總裁兼執行長的職位,繼續承襲這個家族事業。
No.3
仙妮蕾德·陳氏家族陳得福被媒體稱為全美最有錢的神秘華人。他于1982年在美國創辦了仙妮蕾德公司,而正是因為這個公司的創辦與經營,引發了一系列陳氏家族的傳奇故事。
1982年,陳得福大學畢業后到美國一家直銷公司擔任研發部主管,后來他想開辦自己的直銷公司。一無所有的陳得福希望能跟父親借筆創業金,無奈父親非常反對他的想法。繼而,陳得福在夫人陳徐愛蓮的幫助下從岳父那里借到了四萬美金創業。當陳得福事業稍有成就時,其父親就提出希望他讓出50%的股份給其小妹及妹夫創業。陳得福自然不予答應。此后,父親和其他家人以小妹陳昭妃的名義注冊了一個叫丞燕國際的直銷公司。而讓陳得福倍感傷害的是,正值自己身纏一件產品官司的當口,任職于他公司的另一個妹妹把經銷商名冊悄悄拿出去與小妹陳昭妃一起操作丞燕國際。而最終他發現告發自己的案子竟然是父親一手策劃。這個事件導致仙妮蕾德在臺灣NO.1的地位一下子跌到十名以外。而這個家族的矛盾直到陳父去世也沒有得到化解。現在的仙妮蕾德由陳得福的夫人出任公司總裁,負責公司的日常管理,而身為董事長的陳得福則基本超然于公司的具體管理事務之外,埋頭于新產品的研發和培訓支持。陳得福夫婦有3個兒子和2個女兒,其中2個女兒都是學法律的,已經進入公司做事:大女兒負責文宣部,小女兒陳君華負責亞洲的韓國和日本業務;大兒子是學西醫的,二兒子是學藥學的,小兒子則是學的電腦。子女們如此均衡的專業搭配,不得不讓人認為陳得福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去培養繼承人。陳得福曾表示:“我們只是一個小事業,不想上市,不想公眾化。家族一直能擁有就行了!
No.4 南方李錦記·李氏家族李氏家族的歷史也就是一部創業史,沒有過多的傳奇風云,有的只是李氏家族四代人塌實的創業足跡。
1888年,香港李錦記創始人李錦裳在廣東珠海南水鎮——一個盛產生蠔的地方創建了李錦記蠔油莊,從此李氏家族開始了艱苦的創業歷程。在20世紀30年代,第二代傳人李兆南大力改進生產及提高產品工藝和品質,同時繼承父輩的經營思路,使李錦記蠔油及蝦醬暢銷于北美各大城市,隨后還把公司總部牽往了香港。第三代傳人李文達對于李氏家族產業的的貢獻更是空前。1972年李文達繼任公司主席后,李錦記的蠔油在香港市場上所占份額一直保持在80%,而在美國已經占到了近90%的市場份額。
1992年,百年家族事業重任已經落到了第四代傳人李惠森身上。他瞅準了中草藥保健品市場的前景,創辦了廣東南方李錦記營養保健品有限公司,成功推出了“無限極”品牌,為李錦記的直銷路打開了一條暢通的大道。如今關于第五代傳人,在李氏家族特殊的“家族憲法”里面已經明確規定:歡迎回到李錦記工作,不過第五代要先在別的公司工作三五年才能進入家族企業;應聘的程序和入職后的考核也和非家族成員相同。
No.5
尚赫·陳氏家族尚赫集團創立于1978年,總部位于美國加州洛杉磯。20多年來,美商尚赫集團成功打造了風靡全球的尚赫國際化健康品牌,一躍成為全球化的跨國事業機構。1993年,其創始人陳上吉看上了中國市場的潛力,準備打開中國市場。初生牛犢不畏虎。剛從美國圣瑪麗女子大學經濟管理系畢業的陳旻君便對父親陳上吉說:“中國大陸市場給我”。從最初成立公司的手續,到企業正式運作,到對中國市場大環境的把握,甚至個人對于環境的適應,語言的溝通等等問題,一股腦兒壓向陳旻君。但她頑強地堅持了下來。與其說在這個家族事業中,父親陳上吉授予了女兒陳旻君尚赫集團幾十年的積淀這條“魚”,倒不如說是父親授予了女兒成功的“漁”,他們父女的故事告訴我們,原來家族事業也可以如此單純。
上一篇:康美藥業原董事長一審被判有期徒刑12年 下一篇: 在內地最知名的10大港臺直銷人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