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傳銷條例》《直銷管理條例》知識競賽
發布: 2006-12-03 00:00:00 作者: songyun 來源:

主辦:全國普法辦 司法部法制宣傳司 國家工商總局法規司 國家工商總局 直銷監管局 法制日報 中國教育報 中國工商報 中國國消費者報
·競賽試題·
競賽須知
為更好地貫徹、實施《禁止傳銷條例》、《直銷管理條例》,宣傳相關法律知識,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識別傳銷、防范傳銷、抵制傳銷的自覺性,形成打擊傳銷、規范直銷的良好社會氛圍,全國普法辦、司法部法制宣傳司、國家工商總局法規司、國家工商總局直銷監管局等單位聯合主辦此次《禁止傳銷條例》、《直銷管理條例》知識競賽。
1、本次知識競賽共有100道題目,其中單項選擇題40道,多項選擇題30道,判斷題30道。答題者將正確答案用鋼筆或圓珠筆填在答題卡上。請將您認為正確的選擇題的答案在相應的“○”涂成“●”;將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2、參賽者必須在答題卡上填寫完整個人資料,將答完的答題卡沿虛線剪下裝入信封,并按本版提供的信封式樣沿虛線剪下貼在信封正面后郵寄;本次競賽答題卡、郵寄地址復印有效。
3、知識競賽設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50名,鼓勵獎100名;獎金分別為1000元,500元,200元,100元。
4、答題截止日期為2007年1月28日(以當地郵戳為準)。將按照成績順序,通過抽獎、公證方式產生獲獎者,獲獎者名單在中國工商報刊登,獎金從郵局匯出或專人送達。
一、單項選擇題:
1.直銷產品的范圍由()部門根據直銷業的發展狀況和消費者的需求確定、公布。
A.商務主管部門
B.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C.商務主管部門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D.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商務主管部門
2.《直銷管理條例》所稱直銷,是指直銷企業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直接向()推銷產品的經銷方式。
A.消費者B.最終消費者
C.購買者D.零售商
3.《直銷管理條例》所稱直銷企業,是指依照本規定經()采取直銷方式銷售產品的企業。
A.認可B.備案C.核準D.批準
4.()部門依照其職責分工和《直銷管理條例》規定,負責對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A.商務主管部門
B.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C.商務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D.稅務部門
5.直銷企業實繳注冊資本不低于()元人民幣。
A.3000萬B.5000萬
C.7500萬D.8000萬
6.申請人持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頒發的直銷經營許可證,依法向()部門申請變更登記。
A.工商行政管理部門B.商務主管部門
C.稅務部門
D.民政部門
7.直銷員自簽訂推銷合同之日起()日內可以隨時解除推銷合同。
A.10B.20C.30D.60
8.直銷員自簽訂推銷合同之日起60日后解除推銷合同應當提前()日通知直銷企業。
A.10日B.15日C.30日D.60日
9.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名義組織直銷員業務培訓,除下列()單位外。
A.分支機構B.直銷企業
C.服務網點D.培訓員
10.直銷員的報酬總額不得超過直銷員本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收入的()。
A.25%B.30%C.35%D.40%
11.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所在地的服務網點和直銷員應當自消費者提出換貨或者退貨要求之日起()日內,按照發票或者售貨憑證標明的價款辦理換貨和退貨。
A.7日B.10日C.14日D.15日
12.消費者、直銷員自購買直銷產品之日起()日內,產品未開封的,可以憑發票或者售貨憑證辦理換貨和退貨。
A.30B.60C.70D.90
13.直銷企業保證金的數額在直銷企業設立時為人民幣()元。
A.2000萬元B.5000萬元
C.8000萬元D.10000萬元
14.()部門負責保證金的日常監管工作。
A.商務主管部門
B.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C.商務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共同負責
D.銀行業主管部門
15.()部門負責對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實施日常的監督管理。
A.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B.商務主管部門
C.商務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共同負責
D.銀行業主管部門
16.執法人員與涉嫌傳銷的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
A、調離崗位B、回避
C、繼續調查D、辭職
17.實施查封、扣押時,必須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批準。
A.縣級以上B.市級以上
C.省級以上D.國家
18.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實施日常監督管理,發現有關企業有涉嫌違法行為的,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批準,可以責令其暫時停止有關的經營活動。
A.縣級以上B.市級以上
C.省級以上D.國家
19.《直銷管理條例》自2005年()起施行。
A.8月10日B.8月23日
C.11月1日D.12月1日
20.《禁止傳銷條例》于2005年8月10日經國務院第101次常務會議通過,()年()月()日國務院令第444號公布。()
A.1998年4月18日
B.2000年10月19日
C.2005年8月23日
D.2006年1月1日
21.《禁止傳銷條例》于()年()月()日起施行。()
A.1998年4月18日
B.2000年10月19日
C.2005年11月1日
D.2006年3月1日
22.根據《禁止傳銷條例》規定,下列行為屬于傳銷的是:()
A.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B.直銷企業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行為。
C.為傳銷行為提供經營場所、培訓場所、貨源、保管、倉儲等條件的行為。
D.為傳銷行為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的行為。
23.下列行為屬于傳銷的是:()
A.甲公司謊稱自己是經過國家批準的直銷企業,在電視上大肆宣傳公司生產的保健品質優價廉,實際上都是假冒偽劣產品。
B.乙百貨商場為吸引顧客,為在商場消費的顧客辦理積分卡,每消費10元可以積1分,累計500分贈送商場購物券20元。
C.丙螞蟻養殖場與某村村民簽訂螞蟻養殖協議,約定村民從公司購買螞蟻進行養殖,1年后公司將以1倍的價錢進行回收,到期該公司拒不回收,也不退還村民購買螞蟻的錢款。
D.丁公司宣稱購買公司3800元的產品,即可成為公司的業務員,并可以介紹他人加入,介紹的人可以再繼續介紹他人加入,業務員依據直接和間接發展的人員的銷售業績計算和提取報酬。
24.為傳銷行為提供經營場所、培訓場所、貨源、保管、倉儲等條件的,可處以()元罰款。
A.2000元以下
B.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
C.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
D.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
25.()部門負有查禁傳銷的主要職責。
A.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
B.稅務部門
C.海關D.教育部門
26.下列屬于拉人頭傳銷的是:()
A.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牟取非法利益的。
B.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C.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D.直銷企業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
27.下列屬于騙取入門費傳銷的是:()
A.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牟取非法利益的。
B.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C.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D.直銷企業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
28.下列屬于團隊計酬傳銷的是:()
A.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牟取非法利益的。
B.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C.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D.直銷企業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
29.下列屬于利用互聯網傳銷行為的是:()
A.趙某為某傳銷公司設計了一套公司網站管理軟件,用于發布傳銷信息,計算業績。
B.錢某在新浪網論壇上發貼散布傳銷信息,誘騙他人加入傳銷組織。
C.孫某在網上購買了某化妝品自己使用,并在自己的博客上談論使用心得,推薦別人購買。
D.李某將自己設立的網站服務器租借給傳銷公司使用,從中牟取利益。
30.利用互聯網發布傳銷信息的,由()進行查處。
A.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會同電信等有關部門進行查處
B.電信部門會同公安部門進行查處
C.電信部門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查處
D.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民政部門查處
31.在查處傳銷工作中,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應當在當地人民政府的指導下,()。
A.為傳銷人員提供出租房屋
B.對傳銷人員的活動不聞不問
C.協助有關部門查處傳銷行為
D.為傳銷人員提供培訓場所
32.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傳銷行為,對涉嫌構成犯罪的,應當()。
A.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B.移送人民法院起訴
C.罰款放行D.撤銷案件,不予受理
33.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嫌傳銷行為進行查處時,不可以采取()措施。
A.查閱、復制、查封、扣押涉嫌傳銷的有關合同、票據、賬簿等資料;
B.查封涉嫌傳銷的經營場所
C.查詢涉嫌傳銷的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的賬戶及與存款有關的會計憑證、賬簿、對賬單
D.對傳銷組織者予以逮捕
34.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有證據證明轉移或者隱匿違法資金的,可以申請()予以凍結。
A.稅務局
B.電信管理局
C.司法機關D.海關
35.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嫌傳銷行為進行查處時,執法人員不得少于()人。
A.1B.2C.3D.4
36.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4月18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情節嚴重的傳銷或者變相傳銷行為如何定性問題的批復》(法釋[2001]11號),明確對從事傳銷或者變相傳銷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應當依照刑法規定,以()罪定罪處罰。實施上述犯罪,同時構成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 的規定定罪處罰。()
A.盜竊罪,處罰較輕
B.詐騙罪,處罰較重
C.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處罰較輕
D.非法經營罪,處罰較重
37.在交通不便地區或者不及時對涉嫌傳銷財物實施查封、扣押可能影響案件查處的,可以先行實施查封、扣押,并應當在()小時內補辦查封、扣押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A.12B.24C.48D.72
38.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嫌傳銷財物實施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過()日;案件情況復雜的,經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日。()
A.20;10B.30;10
C.20;15D.30;15
39.對經查證屬實的傳銷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可以向社會公開發布(),提醒社會群眾防止上當。
A.警示、提示B.行政處罰決定書
C.查封扣押通知書D.暫緩執行決定
40.向社會公開發布傳銷警示、提示應當經()批準。
A.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或者公安機關主要負責人
B.縣級以上民政機關主要負責人
C.縣級以上商務部門主要負責人
D.縣級以上教育部門主要負責人
二.多項選擇題:
4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可以申請成為直銷企業,可以以直銷方式銷售下列()產品。
A.本企業生產
B.母公司生產
C.控股公司生產D.其他公司生產
42.申請成為直銷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A.提出申請前連續5年沒有重大違法經營記錄
B.外國投資者應當有3年以上在中國境外從事直銷活動的經驗
C.在指定銀行足額繳納保證金
D.依照規定建立了信息報備和披露制度
43.申請成為直銷企業應當提交下列()申請文件、資料。
A.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驗資報告
B.市場計劃報告書,包括經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認可的從事直銷活動地區的服務網點方案
C.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說明
D.企業與指定銀行達成的同意依照本規定使用保證金的協議
44.可以招募直銷員的單位有()。
A.直銷企業B.直銷企業的分支機構
C.直銷企業的服務網點
D.直銷企業的店鋪
45.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
A.發布宣傳直銷員銷售報酬的廣告
B.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作為成為直銷員的條件
C.對參加培訓人員收取費用
D.允許直銷員在多個分支機構所在地從事直銷
46.未經批準從事直銷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作出()處罰。
A.責令改正,沒收直銷產品和違法銷售收入
B.處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
C.情節嚴重的,處3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D.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7.申請人通過欺騙、賄賂等手段取得直銷許可的,由()作出處罰。
A.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直銷產品和違法銷售收入,處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
B.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撤銷其相應的許可,申請人不得再提出申請
C.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3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依法予以取締
D.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8.直銷企業超出直銷產品范圍從事直銷經營活動的,由有關部門作出()處罰。
A.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
B.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3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C.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有違法經營行為的直銷企業分支機構的營業執照直至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吊銷直銷企業的直銷經營許可證
D.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直銷產品和違法銷售收入
49.直銷企業有欺騙、誤導等宣傳和推銷行為的,由有關部門作出()處罰。
A.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B.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吊銷有違法經營行為的直銷企業分支機構的營業執照直至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吊銷直銷企業的直銷經營許可證
C.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直銷員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D.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直銷企業撤銷其直銷員資格
50.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違反《直銷管理條例》規定招募直銷員的,由有關部門作出()處罰。
A.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
B.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C.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吊銷有違法經營行為的直銷企業分支機構的營業執照直至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吊銷直銷企業的直銷經營許可證
D.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1.為了(),國家制定了《禁止傳銷條例》。
A.防止欺詐
B.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C.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D.保持社會穩定
52.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查處傳銷工作中負有()職責。
A.加強對查處傳銷工作的領導
B.支持、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
C.根據需要建立查處傳銷工作的協調機制,對查處傳銷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及時予以協調、解決
D.認為傳銷有利于地方經濟,解決就業,任其發展
53.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第二條規定,傳銷是指:()。
A.傳銷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
B.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人員的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
C.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人員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
D.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
54.傳銷有哪些主要表現形式?()
A.拉人頭傳銷B.騙取入門費傳銷
C.團隊計酬
D.五級三階制
55.按照《禁止傳銷條例》規定,()部門應當依照各自職責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查處傳銷行為。
A.商務主管部門B.教育部門
C.民政部門
D.勞動保障部門
56.發現傳銷可以向()舉報。
A.工商行政管理部門B.公安機關
C.人民政府
D.司法機關
57.執法機關在接到傳銷舉報后,應如何處理?()
A.立即調查核實
B.經調查屬實的,依法查處
C.為舉報人保密
D.經調查屬實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舉報人獎勵
58.在傳銷中以介紹工作、從事經營活動等名義欺騙他人離開居所地非法聚集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由()部門查處。
A.公安機關B.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C.商務主管部門D.教育部門
59.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嫌傳銷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采取()措施。
A.責令停止相關活動
B.向涉嫌傳銷的組織者、經營者和個人調查、了解有關情況
C.進入涉嫌傳銷的經營場所和培訓、集會等活動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D.查封、扣押涉嫌專門用于傳銷的產品(商品)、工具、設備、原材料等財物
60.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查處傳銷行為時,采取下列()措施必須事先經書面批準。
A.查封、扣押B.責令停止相關活動
C.查詢涉嫌傳銷的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的賬戶及與存款有關的會計憑證、賬簿、對賬單
D.對有證據證明轉移或者隱匿違法資金的,可以申請司法機關予以凍結
61.執法機關在查處傳銷行為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A.執法人員不得少于2人
B.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C.對涉嫌傳銷行為進行查處時,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
D.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采取行政強制措施,應當向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書面或者口頭報告并經批準
62.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實施查封、扣押,應當向當事人當場交付()文書。
A.查封、扣押決定書
B.查封、扣押財物及資料清單
C.解除行政強制措施通知書
D.案件調查終結報告
63.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查封.扣押的涉嫌傳銷財物應當如何處理?()
A.應當及時查清事實,在查封、扣押期間作出處理決定
B.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損毀
C.對于經調查核實屬于傳銷行為的,依法沒收被查封、扣押的非法財物
D.對于經調查核實沒有傳銷行為或者不再需要查封.扣押的,在作出處理決定后立即解除查封,退還被扣押的財物
64.涉嫌傳銷當事人擅自動用、調換、轉、損毀被查封、扣押財物的,應受()處罰。
A.責令停止違法行為
B.處被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財物價值5%以上20%以下的罰款
C.拒不改正的,處被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財物價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D.不受處罰
65.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嫌傳銷行為進行查處時制作的現場筆錄應當經()簽名或蓋章。
A.當事人B.見證人C.執法人員
D.當事人不在現場或者當事人、見證人拒絕簽名或者蓋章的,執法人員應當在現場筆錄中予以注明。
66.為傳銷行為提供經營場所、培訓場所、貨源、保管、倉儲等條件的,應受()處罰。
A.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
B.沒收違法所得
C.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D.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7.為傳銷行為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的,應受()處罰。
A.責令停止違法行為
B.依照《禁止傳銷條例》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C.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D.不受處罰
68.從事拉人頭傳銷活動的,應受()處罰。
A.對組織策劃的,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
B.對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參加傳銷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C.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D.不受處罰
69.從事騙取入門費傳銷活動的,應受()處罰。
A.對組織策劃的,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
B.對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參加傳銷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C.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D.不受處罰
70.從事團隊計酬傳銷活動的,應受()處罰。
A.對組織策劃的,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
B.對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參加傳銷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C.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D.不受處罰
三.判斷題:
71.直銷員向消費者推銷產品,應當出示直銷員證和推銷合同,未經消費者同意不得進入消費者住所,成交前,向消費者詳細介紹本企業的退貨制度;成交后,向消費者提供發票、售貨憑證。()
72.直銷企業與直銷員、直銷企業及其直銷員與消費者因換貨或者退貨發生糾紛的,由前者承擔舉證責任,直銷企業對其直銷員的直銷行為承擔連帶責任。()
73.消費者可憑發票或售貨憑證向直銷企業、直銷企業的分支機構、推銷產品的直銷員退換貨。()
74.直銷企業開展經營活動后,保證金應當按月進行調整,保持在直銷企業上一個月直銷產品銷售收入15%的水平,最高不超過人民幣1億元,最低不少于人民幣2000萬元。()
75.直銷企業無正當理由不向直銷員支付報酬、支付退貨款,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共同決定,可以使用保證金。()
76.直銷企業不得以保證金清償債務,直銷企業不得以保證金對外擔保。()
77.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詢問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和其他有關人員,并要求其提供有關材料,查閱、復制、查封、扣押相關企業與直銷活動有關的材料和非法財物。()
78.未取得直銷員證從事直銷活動,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作出責令改正、沒收直銷產品和違法銷售收入、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79.《直銷管理條例》規定:報酬總額不得超過直銷員本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收入的30%。這里所指的“報酬總額”包括傭金、獎金、各種形式的獎勵、其他經濟利益。()
80.直銷企業進行直銷員業務培訓違反《直銷管理條例》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81.直銷企業未依照《直銷管理條例》規定進行信息報備和披露,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
82.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不得招募境外人員、全日制在校學生、直銷企業的正式員工、教師、醫務人員、公務員和現役軍人。()
83.直銷企業進行直銷員業務培訓和考試可以收取費用。()
84.直銷企業應當在直銷產品上標明產品價格、必須按照標明的價格向消費者推銷產品。()
85.直銷企業至少應當按月支付直銷員報酬。直銷企業支付給直銷員的報酬只能按照直銷員本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的收入計算。()
86.傳銷是一種嚴重違法行為,不僅嚴重擾亂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也直接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破壞社會穩定。()
87.組織策劃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8.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參加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9.按照《禁止傳銷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查處傳銷工作的領導,支持、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應當根據需要,建立查處傳銷工作的協調機制,對查處傳銷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及時予以協調、解決。()
90.參加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
91.傳銷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屬于拉人頭傳銷行為。()
92.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屬于團隊計酬傳銷。()
93.傳銷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屬于騙取入門費傳銷。()
94.拒絕、阻礙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執法人員依法查處傳銷行為的,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5.在查處傳銷工作中,應當堅持打擊與防范相結合、懲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96.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未依照職責和程序查處傳銷行為,或者發現傳銷行為不予查處,或者支持、包庇、縱容傳銷行為,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97.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嫌傳銷行為進行查處時,當事人無權陳述和申辯。()
98.對誘騙學生、農民等群體參與傳銷的傳銷組織和傳銷人員,可以處1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9.企業從事傳銷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100.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打擊傳銷工作,公安機關對傳銷沒有查處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