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頸椎病做套醫療體操
發布: 2006-12-01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長期伏案工作的人,往往開始沒任何不適,某天忽然覺得脖子、肩膀一起疼,到醫院一照片子,原來頸椎病已經悄然來襲。研究表明,頸部屈伸體位與頸椎承受的壓力關系密切,人越是低頭,頸椎承受的壓力越大。如果長時間低頭或仰頭可造成頸椎周圍的肌肉、韌帶、關節囊的松弛和勞損,影響頸椎穩定。所以,平時工作、生活中,頸部應保持中立的姿勢。睡眠時枕頭的高度應以保持頸部的生理曲度為準,枕頭的硬度也要適中。
頸椎病需要通過醫療體操來輔助治療。該體操包括頸肩部肌力鍛煉及頸部活動度鍛煉,一方面能加強頸肩肌肉的力量,維持頸椎的穩定性;另一方面能改善頸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癥消退,減輕疼痛。即使沒有頸椎病,平時練練也能起到預防作用。
頸肩部肌力鍛煉包括4組動作:
1.后伸較力:雙手指在后腦勺交叉,手臂用力向前,頸部則用力向后較勁用力時頸部保持正直。
2.側方較力:一手掌置于頭部一側,手臂與頸部反方向用力較勁。然后換方向。
3.前屈較力:雙手置于腦門,手臂向后用力,頸部則向前較勁。
4.抗重力肌力訓練:分別側臥、仰臥或俯臥,肩部以上懸空,做側屈、前屈、后伸抗重力肌力訓練
以上運動每次10秒鐘,間隔10秒鐘,每組10次,每天鍛煉2次。逐步增加運動強度,以運動后肌肉有輕微酸脹感為宜。
頸部關節活動度及牽伸鍛煉的做法是,患者坐穩,頭部做前屈、后伸、側屈、旋轉等頸部活動,增加關節活動度,牽張頸部肌肉及其他軟組織。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體操不宜在頸椎病發作期做,各項鍛煉均應緩慢漸進進行,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鍛煉應慎重,若鍛煉后癥狀加重,應減小動作幅度或強度,甚至停止鍛煉。
對于手術后患者來說,植骨術后未愈期(一般為術后2—3個月內)應戴頸圍制動,這期間可以做頸部肌力鍛煉,但不能進行頸部關節活動度鍛煉。在拍X片證明植骨愈合后,再活動頸部關節,并采取各種康復措施幫助脊髓、神經根恢復功能。
頸椎病需要通過醫療體操來輔助治療。該體操包括頸肩部肌力鍛煉及頸部活動度鍛煉,一方面能加強頸肩肌肉的力量,維持頸椎的穩定性;另一方面能改善頸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癥消退,減輕疼痛。即使沒有頸椎病,平時練練也能起到預防作用。
頸肩部肌力鍛煉包括4組動作:
1.后伸較力:雙手指在后腦勺交叉,手臂用力向前,頸部則用力向后較勁用力時頸部保持正直。
2.側方較力:一手掌置于頭部一側,手臂與頸部反方向用力較勁。然后換方向。
3.前屈較力:雙手置于腦門,手臂向后用力,頸部則向前較勁。
4.抗重力肌力訓練:分別側臥、仰臥或俯臥,肩部以上懸空,做側屈、前屈、后伸抗重力肌力訓練
以上運動每次10秒鐘,間隔10秒鐘,每組10次,每天鍛煉2次。逐步增加運動強度,以運動后肌肉有輕微酸脹感為宜。
頸部關節活動度及牽伸鍛煉的做法是,患者坐穩,頭部做前屈、后伸、側屈、旋轉等頸部活動,增加關節活動度,牽張頸部肌肉及其他軟組織。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體操不宜在頸椎病發作期做,各項鍛煉均應緩慢漸進進行,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鍛煉應慎重,若鍛煉后癥狀加重,應減小動作幅度或強度,甚至停止鍛煉。
對于手術后患者來說,植骨術后未愈期(一般為術后2—3個月內)應戴頸圍制動,這期間可以做頸部肌力鍛煉,但不能進行頸部關節活動度鍛煉。在拍X片證明植骨愈合后,再活動頸部關節,并采取各種康復措施幫助脊髓、神經根恢復功能。
上一篇:上班族怎么防止肚子長贅肉 下一篇: 根據皮膚的類型來洗臉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