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雷霆行動”打傳銷
發布: 2006-11-30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在一環北路某某號有個傳銷窩點!你們快去查啊!”近日,剛離開玉林回到上海的李小姐撥打了玉林市工商局的舉報熱線。根據李小姐提供的線索,工商、公安執法人員當天一舉搗毀了這個有20多人的傳銷窩點。
盡管廣西玉林市一直對非法傳銷保持高壓態勢,但不少傳銷分子仍在活動。為清除這一社會毒瘤,玉林近日開展了聲勢浩大的“雷霆行動”,多部門聯合作戰打擊非法傳銷。
傳銷頭目為何選中玉林
今年10月份以來,玉林城郊的居民發現,他們身邊操著各地口音的外來人員開始多了起來。這些人在這里租屋居住,出行時三五成群,并帶著一個個筆記本。
雖然玉林市對非法傳銷活動一直保持高壓態勢,但由于傳銷及變相傳銷具有較強的欺騙性、隱藏性和流動性,一度被遏制的傳銷又在玉林“沉渣”泛起。據公安、工商人員調查統計,在玉林的傳銷人員大概有近1萬人。
各路傳銷頭目為何選中玉林?玉林市工商局局長廖斌認為,第一,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玉林成為了新的投資熱土,傳銷分子以玉林經濟形勢大好為誘惑,誘騙不明真相的群眾來到這里。第二,傳銷分子一般選擇氣候溫暖的城市作為棲息地,這樣從事傳銷違法活動成本較低。玉林是典型的南方城市,四季氣候溫暖,成了傳銷分子選中的目標。第三,進入10月份以來,在玉林全力籌辦第三屆“玉博會”的時候,周邊城市受到打擊的不少傳銷分子隨前來玉林經商考察、旅游觀光的人流一起,逐步轉移到玉林。第四,玉林私人住房多,房屋出租價位較低,傳銷分子在這里容易找到棲息之地。同時,玉林通訊話費在全廣西較低,有利于傳銷組織進行通訊聯系。
經商福地不能成為“傳銷福地”
玉林市委書記高雄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出發,抓好當前的打擊傳銷工作。玉林市市長金湘軍強調:“玉林是嶺南都會,是經商福地,但決不能成為‘傳銷福地’。”
為徹底打擊非法傳銷,玉林市委、市政府決定,從今年11月至明年6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代號為“雷霆行動”的打擊傳銷專項行動。
連日來,玉林市縣兩級工商、公安、供電、供水、通信等部門迅速開展聯合行動,從11月12日至今,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6977人次,清理取締傳銷人員居住點800多個;傳喚涉嫌傳銷頭目110人,刑事拘留74人;遣散涉嫌傳銷人員8000多人次,遣送傳銷人員返鄉2787人次;查扣傳銷人員現金46195元,銀行卡106張、存折97本;查扣西服、化妝品等涉嫌傳銷物品一批。
“雷霆行動”以玉林城區為整治重點,重點打擊四類行為:打擊假借“連鎖銷售”、“加盟連鎖”、“人事推銷”、“直銷”等名義,進行傳銷詐騙的活動;打擊以介紹工作、從事連鎖經營活動等名義,欺騙他人離開居所地,非法聚集并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打擊以介紹職業、招聘兼職等幌子,誘騙學生參加傳銷的行為;嚴厲查處出租房屋為傳銷提供條件的行為。
被騙傳銷人員“倒戈”舉報
江西籍的白先生近日從電視、報紙看到查禁傳銷的消息后,才明白原來自己從事的“連鎖銷售”是傳銷活動。于是,他說服親戚朋友,一起脫離傳銷組織。11月20日,白先生一行8人在離開玉林前,專程來到玉林市工商局舉報了幾個傳銷窩點。
通過大規模的宣傳,相當一部分傳銷人員自動脫離了傳銷組織。據玉林交通部門估算,僅11月12日至22日,就有6000多傳銷人員自愿離開玉林。
為了懲罰不法分子,來自貴州、湖南等地的楊某等11名被騙人員經過幾天的尋找,終于在11月22日擒住他們的“上線”王某、魏某、陳某、李某4人,并將他們扭送到玉林執法部門。來自四川的宋某等4人看到有關打擊傳銷的宣傳后,脫離了傳銷組織。在回家前,他們把“上線”扭送到了公安機關。
玉林市工商局局長廖斌說:“絕大多數的傳銷人員是被親朋好友騙過來的,他們是受害者。在打擊傳銷活動中,玉林執法人員給予他們人文關懷,幫助他們醒悟過來,不再陷入傳銷旋渦。”
據了解,經過教育,不少傳銷人員脫離了傳銷組織,并主動打電話到工商等執法部門舉報傳銷窩點。據不完全統計,從11月12日至22日,玉林市查禁傳銷辦公室就接到傳銷人員打來的100多個舉報電話。
玉林案例凸顯傳銷新特點
在“雷霆行動”中,執法部門發現這次非法傳銷出現不少新特點。
首先,“拉人頭”成為傳銷和變相傳銷活動的主要形式。“拉人頭”活動基本不依托商品,完全依靠“下線”人員通過銀行繳納的高額“入門費”維系運作,以發展人員多少作為提取報酬的標準,與各國普遍禁止的“金字塔”欺詐活動一脈相承。其采用誘騙、威脅、限制人身自由、精神控制等手段詐取錢財,實質上已構成刑事犯罪。
其次,傳銷組織的控制手段更加高明,他們實行人身、精神雙重控制,已具有一定的黑社會性質。在打擊傳銷行動中,執法部門發現傳銷頭目僅通過通訊工具與“下線”聯系,將十幾個人組成一個“家庭”,實施嚴格的“家長式”管理,統一保管身份證和重要財產物品,不許看電視、看報紙,不許接觸外界,進行封閉式培訓,灌輸傳銷理念,教唆誘騙人、發展“下線”。外出或打電話都有人監視,人身自由被限制。有的還唆使傳銷人員應付執法人員的檢查,甚至鼓動不明真相的傳銷人員暴力抗法。對背叛組織的傳銷人員,則由“打手”清除“叛徒”。
此外,傳銷人員結構更加復雜。以前,傳銷人員以下崗職工、農民居多。而近年來,被騙參與傳銷的人員日益增多,出現了以在校學生為主要群體的情況,個別地方還出現專門誘騙少數民族群眾的傳銷窩點。參與傳銷的,以青壯年為主,但也有十五六歲的未成年人和退休老人。
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根治傳銷
經過半個多月的地毯式清查,傳銷分子已基本清理完畢。為讓傳銷分子無藏身之地,玉林進一步建立健全打擊傳銷工作的長效機制。
首先從嚴抓好出租屋管理。當地公安、工商、房管部門聯合社區、村(居)委會對轄區內的出租屋進行徹底排查。由社區、村(居)委會與房屋出租人簽訂《責任狀》,杜絕向從事非法傳銷活動的人員出租房屋。對為傳銷行為提供經營場所、培訓場所、貨源、保管、倉儲等條件的,依法依規予以處罰。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已登記出租屋1568戶,查處違規向涉嫌傳銷人員出租房屋的行為48起。
其次,該市認真做好社會綜合治理工作,加大對流動人員的管理力度。他們采取張貼、懸掛宣傳標語和出動宣傳車等形式,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聲勢浩大的宣傳,動員群眾廣泛參與,形成全社會攜手抵制、共同打擊非法傳銷的良好氛圍。
盡管廣西玉林市一直對非法傳銷保持高壓態勢,但不少傳銷分子仍在活動。為清除這一社會毒瘤,玉林近日開展了聲勢浩大的“雷霆行動”,多部門聯合作戰打擊非法傳銷。
傳銷頭目為何選中玉林
今年10月份以來,玉林城郊的居民發現,他們身邊操著各地口音的外來人員開始多了起來。這些人在這里租屋居住,出行時三五成群,并帶著一個個筆記本。
雖然玉林市對非法傳銷活動一直保持高壓態勢,但由于傳銷及變相傳銷具有較強的欺騙性、隱藏性和流動性,一度被遏制的傳銷又在玉林“沉渣”泛起。據公安、工商人員調查統計,在玉林的傳銷人員大概有近1萬人。
各路傳銷頭目為何選中玉林?玉林市工商局局長廖斌認為,第一,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玉林成為了新的投資熱土,傳銷分子以玉林經濟形勢大好為誘惑,誘騙不明真相的群眾來到這里。第二,傳銷分子一般選擇氣候溫暖的城市作為棲息地,這樣從事傳銷違法活動成本較低。玉林是典型的南方城市,四季氣候溫暖,成了傳銷分子選中的目標。第三,進入10月份以來,在玉林全力籌辦第三屆“玉博會”的時候,周邊城市受到打擊的不少傳銷分子隨前來玉林經商考察、旅游觀光的人流一起,逐步轉移到玉林。第四,玉林私人住房多,房屋出租價位較低,傳銷分子在這里容易找到棲息之地。同時,玉林通訊話費在全廣西較低,有利于傳銷組織進行通訊聯系。
經商福地不能成為“傳銷福地”
玉林市委書記高雄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出發,抓好當前的打擊傳銷工作。玉林市市長金湘軍強調:“玉林是嶺南都會,是經商福地,但決不能成為‘傳銷福地’。”
為徹底打擊非法傳銷,玉林市委、市政府決定,從今年11月至明年6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代號為“雷霆行動”的打擊傳銷專項行動。
連日來,玉林市縣兩級工商、公安、供電、供水、通信等部門迅速開展聯合行動,從11月12日至今,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6977人次,清理取締傳銷人員居住點800多個;傳喚涉嫌傳銷頭目110人,刑事拘留74人;遣散涉嫌傳銷人員8000多人次,遣送傳銷人員返鄉2787人次;查扣傳銷人員現金46195元,銀行卡106張、存折97本;查扣西服、化妝品等涉嫌傳銷物品一批。
“雷霆行動”以玉林城區為整治重點,重點打擊四類行為:打擊假借“連鎖銷售”、“加盟連鎖”、“人事推銷”、“直銷”等名義,進行傳銷詐騙的活動;打擊以介紹工作、從事連鎖經營活動等名義,欺騙他人離開居所地,非法聚集并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打擊以介紹職業、招聘兼職等幌子,誘騙學生參加傳銷的行為;嚴厲查處出租房屋為傳銷提供條件的行為。
被騙傳銷人員“倒戈”舉報
江西籍的白先生近日從電視、報紙看到查禁傳銷的消息后,才明白原來自己從事的“連鎖銷售”是傳銷活動。于是,他說服親戚朋友,一起脫離傳銷組織。11月20日,白先生一行8人在離開玉林前,專程來到玉林市工商局舉報了幾個傳銷窩點。
通過大規模的宣傳,相當一部分傳銷人員自動脫離了傳銷組織。據玉林交通部門估算,僅11月12日至22日,就有6000多傳銷人員自愿離開玉林。
為了懲罰不法分子,來自貴州、湖南等地的楊某等11名被騙人員經過幾天的尋找,終于在11月22日擒住他們的“上線”王某、魏某、陳某、李某4人,并將他們扭送到玉林執法部門。來自四川的宋某等4人看到有關打擊傳銷的宣傳后,脫離了傳銷組織。在回家前,他們把“上線”扭送到了公安機關。
玉林市工商局局長廖斌說:“絕大多數的傳銷人員是被親朋好友騙過來的,他們是受害者。在打擊傳銷活動中,玉林執法人員給予他們人文關懷,幫助他們醒悟過來,不再陷入傳銷旋渦。”
據了解,經過教育,不少傳銷人員脫離了傳銷組織,并主動打電話到工商等執法部門舉報傳銷窩點。據不完全統計,從11月12日至22日,玉林市查禁傳銷辦公室就接到傳銷人員打來的100多個舉報電話。
玉林案例凸顯傳銷新特點
在“雷霆行動”中,執法部門發現這次非法傳銷出現不少新特點。
首先,“拉人頭”成為傳銷和變相傳銷活動的主要形式。“拉人頭”活動基本不依托商品,完全依靠“下線”人員通過銀行繳納的高額“入門費”維系運作,以發展人員多少作為提取報酬的標準,與各國普遍禁止的“金字塔”欺詐活動一脈相承。其采用誘騙、威脅、限制人身自由、精神控制等手段詐取錢財,實質上已構成刑事犯罪。
其次,傳銷組織的控制手段更加高明,他們實行人身、精神雙重控制,已具有一定的黑社會性質。在打擊傳銷行動中,執法部門發現傳銷頭目僅通過通訊工具與“下線”聯系,將十幾個人組成一個“家庭”,實施嚴格的“家長式”管理,統一保管身份證和重要財產物品,不許看電視、看報紙,不許接觸外界,進行封閉式培訓,灌輸傳銷理念,教唆誘騙人、發展“下線”。外出或打電話都有人監視,人身自由被限制。有的還唆使傳銷人員應付執法人員的檢查,甚至鼓動不明真相的傳銷人員暴力抗法。對背叛組織的傳銷人員,則由“打手”清除“叛徒”。
此外,傳銷人員結構更加復雜。以前,傳銷人員以下崗職工、農民居多。而近年來,被騙參與傳銷的人員日益增多,出現了以在校學生為主要群體的情況,個別地方還出現專門誘騙少數民族群眾的傳銷窩點。參與傳銷的,以青壯年為主,但也有十五六歲的未成年人和退休老人。
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根治傳銷
經過半個多月的地毯式清查,傳銷分子已基本清理完畢。為讓傳銷分子無藏身之地,玉林進一步建立健全打擊傳銷工作的長效機制。
首先從嚴抓好出租屋管理。當地公安、工商、房管部門聯合社區、村(居)委會對轄區內的出租屋進行徹底排查。由社區、村(居)委會與房屋出租人簽訂《責任狀》,杜絕向從事非法傳銷活動的人員出租房屋。對為傳銷行為提供經營場所、培訓場所、貨源、保管、倉儲等條件的,依法依規予以處罰。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已登記出租屋1568戶,查處違規向涉嫌傳銷人員出租房屋的行為48起。
其次,該市認真做好社會綜合治理工作,加大對流動人員的管理力度。他們采取張貼、懸掛宣傳標語和出動宣傳車等形式,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聲勢浩大的宣傳,動員群眾廣泛參與,形成全社會攜手抵制、共同打擊非法傳銷的良好氛圍。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