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中美直銷法的差異
發布: 2006-11-02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主持人:您覺得我們中國直銷行業的法規和國外的相比有區別嗎?
錢港基:當然有區別,中國的法規更符合中國的國情,老外是聽不懂什么叫中國國情,翻譯的時候可能也有問題,因為我在一個老外的世界直銷協會里面,有些人把它翻譯成文化,中國國情很難翻譯,就算翻譯了以后也聽不懂什么叫做國情,為什么沒有美國國情,也沒有歐洲國情,中國國情只有我們能夠聽得懂,可以理解什么意思,因為只能夠意會,所以我覺得這個法規融合了中國的國情進去以后,在中國前期是應該把它抓得緊一點,然后允許一些好的企業做,只要這個企業有實力,康寶萊已經等了五、六年了,可以等到這個法規完善以后,市場秩序好了以后,市民對直銷的概念非常了解以后,再把這個門敞開,這個是正確的做法,也是對市民負責和政府應該要做的事,所以這方面我覺得是做得非常不錯的,有一點中國政府做得特別好的地方,在美國開店鋪的時候和直銷的概念是背道而馳的,到美國去看不到安利的店鋪,看不到什么叫做雅芳的店鋪,恰恰這個就是最大的問題,直銷公司可以騙到很多人,就是因為沒有好的或不好的,我們在中國建立了店鋪以后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模式,有了店鋪很多方面都提供了直銷方面的誤區,一些人家不明白的問題,都在一個店鋪解決掉了,第一我們的形象非常好,很多直銷企業愿意花很多錢豎一個牌子,他們每年花很多錢做這個廣告,但是就想不到在路邊開一個這樣的店鋪,一個店鋪其實更實在,而且是一個實在的形象積累,中國有一句話俗話叫:“跑了和尚,跑不了廟”,看到了這么好的店鋪,想有什么問題就可以回來找店鋪。
第二售后服務很重要,買了產品不懂得怎么去用,比如在超市買了營養保健品看說明書用,是用了覺得不對但是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問,有了店鋪恰恰有這個好處,有我們的美容師,可以試用一下,可以解答疑問。所以提供的方方面面實在是太好了,是以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去讓消費者了解我們公司,了解我們公司的產品。
第三點也是開了店鋪以后我們才發覺的好處,直銷最大的問題就是直銷公司不知道自己的顧客群在哪里,好象離顧客群很遠,因為沒有了店鋪,以前都不知道是用康寶萊的,每個月打一個電話過來,今天要買多少,我的號碼是多少,我叫什么,只知道這個人,但是沒見過他,現在不是了,我們是很接近我們的消費群,而且通過我們的消費群了解到它需要一些什么東西,我們可以問他這個產品里面到底需要怎么樣改善,所以這一點對我們將來能夠接觸最底層的一些消費群,而且從他身上吸取到一些反饋意見,對我們公司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以前在美國是要買這個資料的,通過找另外一家公司然后提供我們現在顧客群的資料給他們,讓他去采訪他們,然后把這個資料給我們,現在不需要了,我們省了太多的錢,所以這種是中國直銷模式的方面帶給我們的很多好處。我們產品也能夠比較快速的送到消費者手上,如果我們今天在青島沒有這個店鋪,或者在大連沒有這個店鋪,打個電話到上海,把這個貨發到青島去最起碼兩三天的時間,而且顧客可能要付這個費用,現在不用了,我們在那邊有一個店自己直接去那邊拿,所以提供給顧客很多方便,我們是一個消費品的企業,很多公司忘記了賣產品的時候其實賣給消費者,說起來要提供最佳的服務,要提供最好的產品,什么都應該是最好的,很多都是口號的,但是現在我們所做的真的就是體會到這一點,所以美國的董事跑到中國來,一看到我們的店,有一個董事立刻反應過來為什么這種模式不在美國做,我們花這么多錢豎一個牌,做這么多廣告,完全可以開一個店讓別人知道我們是一個什么樣的公司,提供實在的服務,所以我們真的要感謝中國政府,而且對我們中國市民是一個非常負責的政府,前期有一些直銷企業不理解的情況下,就覺得被壓迫要這樣去做,其實我看到的全都是好處,而且我現在就是希望能夠繼續這樣去做,即使是沒有這樣的要求。
錢港基:當然有區別,中國的法規更符合中國的國情,老外是聽不懂什么叫中國國情,翻譯的時候可能也有問題,因為我在一個老外的世界直銷協會里面,有些人把它翻譯成文化,中國國情很難翻譯,就算翻譯了以后也聽不懂什么叫做國情,為什么沒有美國國情,也沒有歐洲國情,中國國情只有我們能夠聽得懂,可以理解什么意思,因為只能夠意會,所以我覺得這個法規融合了中國的國情進去以后,在中國前期是應該把它抓得緊一點,然后允許一些好的企業做,只要這個企業有實力,康寶萊已經等了五、六年了,可以等到這個法規完善以后,市場秩序好了以后,市民對直銷的概念非常了解以后,再把這個門敞開,這個是正確的做法,也是對市民負責和政府應該要做的事,所以這方面我覺得是做得非常不錯的,有一點中國政府做得特別好的地方,在美國開店鋪的時候和直銷的概念是背道而馳的,到美國去看不到安利的店鋪,看不到什么叫做雅芳的店鋪,恰恰這個就是最大的問題,直銷公司可以騙到很多人,就是因為沒有好的或不好的,我們在中國建立了店鋪以后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模式,有了店鋪很多方面都提供了直銷方面的誤區,一些人家不明白的問題,都在一個店鋪解決掉了,第一我們的形象非常好,很多直銷企業愿意花很多錢豎一個牌子,他們每年花很多錢做這個廣告,但是就想不到在路邊開一個這樣的店鋪,一個店鋪其實更實在,而且是一個實在的形象積累,中國有一句話俗話叫:“跑了和尚,跑不了廟”,看到了這么好的店鋪,想有什么問題就可以回來找店鋪。
第二售后服務很重要,買了產品不懂得怎么去用,比如在超市買了營養保健品看說明書用,是用了覺得不對但是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問,有了店鋪恰恰有這個好處,有我們的美容師,可以試用一下,可以解答疑問。所以提供的方方面面實在是太好了,是以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去讓消費者了解我們公司,了解我們公司的產品。
第三點也是開了店鋪以后我們才發覺的好處,直銷最大的問題就是直銷公司不知道自己的顧客群在哪里,好象離顧客群很遠,因為沒有了店鋪,以前都不知道是用康寶萊的,每個月打一個電話過來,今天要買多少,我的號碼是多少,我叫什么,只知道這個人,但是沒見過他,現在不是了,我們是很接近我們的消費群,而且通過我們的消費群了解到它需要一些什么東西,我們可以問他這個產品里面到底需要怎么樣改善,所以這一點對我們將來能夠接觸最底層的一些消費群,而且從他身上吸取到一些反饋意見,對我們公司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以前在美國是要買這個資料的,通過找另外一家公司然后提供我們現在顧客群的資料給他們,讓他去采訪他們,然后把這個資料給我們,現在不需要了,我們省了太多的錢,所以這種是中國直銷模式的方面帶給我們的很多好處。我們產品也能夠比較快速的送到消費者手上,如果我們今天在青島沒有這個店鋪,或者在大連沒有這個店鋪,打個電話到上海,把這個貨發到青島去最起碼兩三天的時間,而且顧客可能要付這個費用,現在不用了,我們在那邊有一個店自己直接去那邊拿,所以提供給顧客很多方便,我們是一個消費品的企業,很多公司忘記了賣產品的時候其實賣給消費者,說起來要提供最佳的服務,要提供最好的產品,什么都應該是最好的,很多都是口號的,但是現在我們所做的真的就是體會到這一點,所以美國的董事跑到中國來,一看到我們的店,有一個董事立刻反應過來為什么這種模式不在美國做,我們花這么多錢豎一個牌,做這么多廣告,完全可以開一個店讓別人知道我們是一個什么樣的公司,提供實在的服務,所以我們真的要感謝中國政府,而且對我們中國市民是一個非常負責的政府,前期有一些直銷企業不理解的情況下,就覺得被壓迫要這樣去做,其實我看到的全都是好處,而且我現在就是希望能夠繼續這樣去做,即使是沒有這樣的要求。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