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元重組陷僵局 朱保國急覓新錢途
發布: 2006-10-01 00:00:00 作者: 來源:

一向雷厲風行的朱保國或許沒有想到,他的健康元又一次栽在了券商的手里。
今年9月底,第一次股改失利的健康元再次啟動股權分置改革,大股東朱保國將對價方案由原來的每10股流通股獲3.2股提高到了10送3.8,將于10月16日召開股東大會進行表決,而最大流通股東北京證券這一次是否能網開一面尚不得知。
但健康元非流通股東在本次股改方案中增加了新的承諾,即其持有股份在24個月內不通過證券交易所以競價交易方式出售。在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后的3個會計年度內,贊成分紅比例將不低于年度審計后可供分配利潤的60%的利潤分配議案。這些承諾似乎是在流通股東的苦苦相逼之下不得已而為之。
據接近朱保國的人士認為,目前正值用錢當務之急,原本想在股改通過后借此機會套現的朱保國,正緊急想辦法另辟錢途!
股權重組僵局
健康元于2001年上市時,以24.8元發行價發行7000萬股,募集資金17.1億元,其中朱保國及其太太劉廣霞夫婦目前直接和間接控制了健康元74%以上的股權。
銀華投資蘇文華長期關注健康元,他直截了當地說,健康元是老莊股。北京證券在健康元上市之初,就積極進場,2001年又大規模介入,目前北京證券至少持有健康元4000萬股以上的籌碼,其中明倉就有2398萬股,持股成本估計在11元左右。到健康元啟動股改時,其市價僅僅6元,北京證券的浮動虧損不會少于2個億。
健康元原名太太藥業,以生產和銷售保健品起家。上市后就開始通過一系列收購從保健品向醫藥轉型,公司從一個生產單一保健品的公司成長為產品涵蓋處方藥、OTC、保健品三大領域,資產40多億元,年銷售額近30多億元的綜合性藥業集團。
但資產膨脹并沒有給健康元帶來可觀的收入。在告別保健品暴利時代以來的近五年中,健康元凈利潤逐年下滑的趨勢難以扭轉。該公司2002年每股收益0.423元,2003年跌至0.23元,2004年則為0.16元,直到2005年才勉強回升至0.21元。
此外,健康元此前的業績中有相當大部分來自投資收益。據統計,健康元投資于股票、債券和基金方面投入的資金有近7億元,健康元的巨額短期投資在為公司貢獻利潤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投資風險,2005年上半年,公司投資收益為1292.27萬元,但跌價準備仍然多達5080.01萬元。
直到目前,健康元雖然在法庭上勝訴銀河證券和天同證券,但高達約3.5億元的國債買賣款能否收回仍是個問號。“這些風險都招致股東的不滿,北京證券要求健康元現金補償也是希望借股改機會爭取其投資回報最大化!币晃蝗谭治鰩熣J為。
該人士還透露,健康元大股東朱保國有意套現,在股改方案中,非流通股東未作出超過證監會規定股改最低減持承諾的任何承諾,為其套現供了可能性。這也是其第一次股改中遭流通股股東反對的原因之一。
10億資金缺口
“盡管朱保國很有錢,但他花的錢更多。”一接近健康元的人士說,健康元上市后,就面臨保健品市場疲軟的困局,朱保國將公司上市募集的大量資金用來實現公司主業的多元化與轉型,幾乎以平均每年收購兩家企業的速度向醫藥保健品領域擴張。
2002年健康元前身太太藥業收購健康中國和進駐麗珠集團就共花去近4個億,2002年11月底,太太又出資5100萬元重組濟南東風藥業。接下來的2003年又以5000萬將深圳喜悅實業納入懷中。去年7月,從太太藥業變身健康元半年后,即承諾拿出2億多元現金支持麗珠集團配股。10月份又以1億多的投入大手筆收購福興醫藥,今年初,健康元又出資1.7億接過東盛手中持有的麗珠股權,從而將麗珠集團的股權增加到29.9957%的絕對控股地位。
除掉收購企業所需資金和委托理財、國債上消耗的本金外,剩下的資金主要用在內部整合與新品建設上。
據了解,近年來健康元對旗下藥廠整改及投資原料藥等新廠建設所需資金至少要10億元。
“將來我們的經營重點會放在處方藥和原料藥這兩塊。我們將會整合海濱制藥和麗珠旗下的福興制藥打造南方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基地。”健康元新聞發言人麥廣麗說。
同時由健康元出資設立的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已在去年6月8日開工建設。該公司總投資5.5億元,主要生產頭孢菌素的關鍵中間體7-ACA(氨基頭孢烷酸)。為此朱保國曾不惜1個億的資金參股焦作金冠電力有限公司部分股權,支持其1000噸的7-ACA項目。
8億債券融資
今年4月24日,健康元公告,公司擬分兩期發行總額為8億元人民幣的短期融資券,中國工商銀行為主承銷商。
“由于流通股提出了股改后提高利潤分紅比例,以保證投資收益,健康元必須實現資本市場再融資,以補充流動資金。債券融資是朱保國在第二次股改方案中增加承諾的前提。”上述接近朱的人士說。
根據新方案的承諾,健康元非流通股股東在2006年、2007年、2008年度的利潤分配議案中,提議分紅比例將不低于年度審計后可供分配利潤的60%,并在股東大會上對該議案投贊成票。
截至2006年6月30日,健康元可供股東分配利潤為1.75億多,到年底至少在2億以上,明年初公司需拿出1個多億的資金用來分紅。
為此,朱保國先是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對內部管理進行大刀闊斧的調整,今年7月到9月,通過更換總經理孫嘉哲和分管直銷業務的副總蔡耀光,實現醫藥與保健品兩塊業務銷售團隊的重新調整。
朱保國啟用了善于銷售的老將海濱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慶文擔任健康元股份公司總經理,對海濱、麗珠等幾家醫藥公司的醫藥渠道進行整合;保健品請來了原玫琳凱的副總裁莫秀菱主持直銷業務。
“8億短期融資債券對朱保國來說是雪中送炭,其中新廠建設、銷售整合將會消耗其中三分之二的資金,它將支撐健康元未來三年的重要轉折期。”接近朱保國的人士說。
今年9月底,第一次股改失利的健康元再次啟動股權分置改革,大股東朱保國將對價方案由原來的每10股流通股獲3.2股提高到了10送3.8,將于10月16日召開股東大會進行表決,而最大流通股東北京證券這一次是否能網開一面尚不得知。
但健康元非流通股東在本次股改方案中增加了新的承諾,即其持有股份在24個月內不通過證券交易所以競價交易方式出售。在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后的3個會計年度內,贊成分紅比例將不低于年度審計后可供分配利潤的60%的利潤分配議案。這些承諾似乎是在流通股東的苦苦相逼之下不得已而為之。
據接近朱保國的人士認為,目前正值用錢當務之急,原本想在股改通過后借此機會套現的朱保國,正緊急想辦法另辟錢途!
股權重組僵局
健康元于2001年上市時,以24.8元發行價發行7000萬股,募集資金17.1億元,其中朱保國及其太太劉廣霞夫婦目前直接和間接控制了健康元74%以上的股權。
銀華投資蘇文華長期關注健康元,他直截了當地說,健康元是老莊股。北京證券在健康元上市之初,就積極進場,2001年又大規模介入,目前北京證券至少持有健康元4000萬股以上的籌碼,其中明倉就有2398萬股,持股成本估計在11元左右。到健康元啟動股改時,其市價僅僅6元,北京證券的浮動虧損不會少于2個億。
健康元原名太太藥業,以生產和銷售保健品起家。上市后就開始通過一系列收購從保健品向醫藥轉型,公司從一個生產單一保健品的公司成長為產品涵蓋處方藥、OTC、保健品三大領域,資產40多億元,年銷售額近30多億元的綜合性藥業集團。
但資產膨脹并沒有給健康元帶來可觀的收入。在告別保健品暴利時代以來的近五年中,健康元凈利潤逐年下滑的趨勢難以扭轉。該公司2002年每股收益0.423元,2003年跌至0.23元,2004年則為0.16元,直到2005年才勉強回升至0.21元。
此外,健康元此前的業績中有相當大部分來自投資收益。據統計,健康元投資于股票、債券和基金方面投入的資金有近7億元,健康元的巨額短期投資在為公司貢獻利潤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投資風險,2005年上半年,公司投資收益為1292.27萬元,但跌價準備仍然多達5080.01萬元。
直到目前,健康元雖然在法庭上勝訴銀河證券和天同證券,但高達約3.5億元的國債買賣款能否收回仍是個問號。“這些風險都招致股東的不滿,北京證券要求健康元現金補償也是希望借股改機會爭取其投資回報最大化!币晃蝗谭治鰩熣J為。
該人士還透露,健康元大股東朱保國有意套現,在股改方案中,非流通股東未作出超過證監會規定股改最低減持承諾的任何承諾,為其套現供了可能性。這也是其第一次股改中遭流通股股東反對的原因之一。
10億資金缺口
“盡管朱保國很有錢,但他花的錢更多。”一接近健康元的人士說,健康元上市后,就面臨保健品市場疲軟的困局,朱保國將公司上市募集的大量資金用來實現公司主業的多元化與轉型,幾乎以平均每年收購兩家企業的速度向醫藥保健品領域擴張。
2002年健康元前身太太藥業收購健康中國和進駐麗珠集團就共花去近4個億,2002年11月底,太太又出資5100萬元重組濟南東風藥業。接下來的2003年又以5000萬將深圳喜悅實業納入懷中。去年7月,從太太藥業變身健康元半年后,即承諾拿出2億多元現金支持麗珠集團配股。10月份又以1億多的投入大手筆收購福興醫藥,今年初,健康元又出資1.7億接過東盛手中持有的麗珠股權,從而將麗珠集團的股權增加到29.9957%的絕對控股地位。
除掉收購企業所需資金和委托理財、國債上消耗的本金外,剩下的資金主要用在內部整合與新品建設上。
據了解,近年來健康元對旗下藥廠整改及投資原料藥等新廠建設所需資金至少要10億元。
“將來我們的經營重點會放在處方藥和原料藥這兩塊。我們將會整合海濱制藥和麗珠旗下的福興制藥打造南方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基地。”健康元新聞發言人麥廣麗說。
同時由健康元出資設立的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已在去年6月8日開工建設。該公司總投資5.5億元,主要生產頭孢菌素的關鍵中間體7-ACA(氨基頭孢烷酸)。為此朱保國曾不惜1個億的資金參股焦作金冠電力有限公司部分股權,支持其1000噸的7-ACA項目。
8億債券融資
今年4月24日,健康元公告,公司擬分兩期發行總額為8億元人民幣的短期融資券,中國工商銀行為主承銷商。
“由于流通股提出了股改后提高利潤分紅比例,以保證投資收益,健康元必須實現資本市場再融資,以補充流動資金。債券融資是朱保國在第二次股改方案中增加承諾的前提。”上述接近朱的人士說。
根據新方案的承諾,健康元非流通股股東在2006年、2007年、2008年度的利潤分配議案中,提議分紅比例將不低于年度審計后可供分配利潤的60%,并在股東大會上對該議案投贊成票。
截至2006年6月30日,健康元可供股東分配利潤為1.75億多,到年底至少在2億以上,明年初公司需拿出1個多億的資金用來分紅。
為此,朱保國先是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對內部管理進行大刀闊斧的調整,今年7月到9月,通過更換總經理孫嘉哲和分管直銷業務的副總蔡耀光,實現醫藥與保健品兩塊業務銷售團隊的重新調整。
朱保國啟用了善于銷售的老將海濱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慶文擔任健康元股份公司總經理,對海濱、麗珠等幾家醫藥公司的醫藥渠道進行整合;保健品請來了原玫琳凱的副總裁莫秀菱主持直銷業務。
“8億短期融資債券對朱保國來說是雪中送炭,其中新廠建設、銷售整合將會消耗其中三分之二的資金,它將支撐健康元未來三年的重要轉折期。”接近朱保國的人士說。
上一篇:嚴查超范圍經營 隴西開展直銷網點專項檢查 下一篇: 臺商將在義烏直銷當地水果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