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關系:安利企業文化的基因
發布: 2006-09-30 00:00:00 作者: 李媛媛 來源:

彈指一揮間,安利已走過了47載春秋。作為現代直銷的鼻祖,安利的標桿作用,其對于世界直銷的歷史性及突破性貢獻在業界已人所共知,而對于它所締造并支撐其巋然屹立的安利文化,卻因可意會不易言傳而偶爾被我們忽略。
安利文化是什么?安利公司自己表述為:
理想:安利為您生活添色彩。
使命:通過安利營銷人員、安利員工和安利創辦人家族成員的伙伴關系、安利的優質產品和銷售服務,為每個人提供憑藉安利業務計劃實現人生目標的機會。
創辦人理念:自由、家庭、希望、獎勵。
企業價值觀:伙伴關系、誠信、個人價值、成就、個人責任、自由企業。
如經書般簡明質樸,卻被世界直銷巨人堅守近半個世紀,同時被全球千百萬人復制、傳播,進而演繹出無限繁多、具體鮮活的世間萬殊。
要窮盡底蘊深厚的安利文化,似非筆者力所能逮,以下依個人理解,就安利企業價值觀中的核心內容,做一淺陋探究。筆者認為,安利文化不僅僅是夢想的疊加和以公益為載體的使命引領,更是一種47年屹立不倒的直銷精神。這種精神經歷過歲月的洗禮,也經受過困苦的砥礪,而在一次次的新生和蛻變中,它也在接受著其他企業的頂禮膜拜。這種精神即為從始至終貫穿于安利經營理念的伙伴關系。
以友誼澆灌的事業
“安利的發展史不僅是一家企業的創業史,也是兩個充滿勇氣和理想的伙伴非凡的人生傳奇。”要讀懂安利先從讀懂理查·狄維士及杰·溫安洛兩位創辦人五十多年的友誼和伙伴關系開始。同是荷蘭后裔,狄維士和溫安洛不僅是鄰居,而且從中學時代起兩人就是親密無間的朋友。少年時代的友誼和創業的激情,將兩位年輕人的道路緊緊結合在了一起。1945年到1948年間,他們合作創辦了一所飛行訓練學校,除了經營包機業務,也開了一個屬于航空業務的餐廳。1948年,他們又賣掉了所有的企業,前往加勒比海各島嶼及南美洲游歷了一年。回到密歇根州后,他們再度合作創立了杰理貿易公司,從事進出口業務。1949年,狄維士和溫安洛加入紐崔萊營養補充食品的銷售行列,成為紐崔萊營養食品公司的經銷商。由于他們的勤奮努力、合作無間,他們共同組建了一支十分成功的營銷隊伍。
1959年,狄維士和溫安洛憑籍商場的經驗和冒險創新精神,在自己家中的地下室創立了安利公司,從此開啟了安利公司的扉頁。在公司的發展歷程中,兩人始終風雨同舟、不離不棄,從未發生過大的原則性爭執。安利兩位創辦人的伙伴關系,從此成為安利的基因,滲入安利巨人的每一個細胞。進入20世紀90年代,史提夫·溫安洛和狄克·狄維士、德·狄維士作為第二代領導人順利接掌了安利,完整保存了安利延續了三十年的伙伴關系。正因為對“伙伴關系、誠信、個人價值、成就、個人責任、自由企業”的企業價值觀的堅信與執著,如今的安利已經由一個家族作坊發展成為業務遍及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國巨頭,在向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和人性化服務的同時,也為全球近300萬營銷人員提供了多勞多得的事業機會。
最穩固的事業平臺
迄今,狄維士和溫安洛兩個家族的“親情合作關系”已逾50年,而安利不但開創了以合作為基礎的分配制度——市場計劃,也將合作文化貫徹到安利的企業經營理念里來。在安利,公司與直銷員的伙伴關系,不僅意味著雙方的簡單合作,而是貫穿于安利追求不斷進步并為直銷員提供最好創業平臺的全過程。早在其進入中國3年前,安利就已經開始了生產基礎設施的建設,目前,安利(中國)工廠是美國安利在海外最大的生產基地,其應用多項先進技術和環保工藝生產的160多種產品,為所有的安利事業伙伴提供了獨具競爭力的產品。同時,在直銷界,安利也是最早采用IT技術建設電子結算系統、物流系統及遠程教育系統,并不惜巨資對其進行不斷改造的企業。在安利公司內部,IT支撐與業務之間不是簡單的被動支持關系,而是一種高效的管理協作關系。11年間,安利在電腦網絡及軟件方面投入超過2.6億元人民幣,在全國30多家省級分支機構和180多家店鋪之間建立了暢通的信息高速公路,最高可支持每星期100萬訂單的業務量和每年300億人民幣的生產規模的數字化管理;在倉庫管理方面,安利中國公司采用了無線庫存管理系統(無線條碼識別技術),通過無線電波讀取貨架及貨物信息,從而提高了倉庫工作效率和進貨、出貨的準確性,并有效減輕了倉儲的工作強度;在物流管理方面,2004年,安利中國公司成功開發了一套物流運輸成本管理系統,該系統能夠根據各種不同的運輸成本、運輸路線、承運商的成本以及運輸商考核資料,對店鋪配送的各個環節進行成本模擬計算,并分析及推薦出一個最優的運輸方案;近期,安利公司又為遠程教育投入400多萬人民幣,向其9.7萬余名活躍的營銷人員開放了32門網絡課程。
此外,在安利(中國)共有超過5000名安利員工為一線營銷人員提供全方位、系統化、流程化的服務。公司有專門熱線傾聽營銷人員的聲音,直接在前線服務的2000多名員工更要在店鋪里與業務員做好協作,傳播產品知識和公司政策,充分了解顧客的認知和要求。而營業代表對公司反映問題也有了非常順暢的渠道,并在公司的引導下科學認識伙伴關系,服從大局、積極配合公司政策。
從產品,物流、結算、遠程教育及管理服務體系等方面悉心打造的安利平臺,始終走在行業的前端,為安利公司眾多的事業伙伴贏得了最穩定的事業基礎。
以誠信贏得尊重
在安利看來,合作關系還意味著無條件信守對合作伙伴的承諾。1995年,初入中國的安利就遭遇了一場因產品“無因退貨”規定而引發的風波。當時,上海和杭州地區的一些消費者拿著使用完的洗滌劑空瓶來要求退貨,盡管接受退貨就意味著每天損失1000萬元,但在沒有改變銷售政策之前的一個月里安利無條件承擔了全部責任。到1998年傳銷禁令發布時,安利(中國)第一時間所做的準備工作中就包括了接待退貨人員。
但1998年的傳銷禁令引發的卻不只是“退貨潮”。許多企業包括一些國際企業接到國家的傳銷禁令以后,很快便停止了其在中國的直銷業務,留下大量無所適從的直銷員,而安利以一句“不慌不亂,不離不棄”便奠定了其將堅守中國,信守對安利事業伙伴承諾的基調。之后,在1998年至1999年間,安利(中國)找到了一條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適合安利公司的道路。從1998年到2004年中國禁止傳銷的6年時間里,安利(中國)的營業額增長了約30倍。
11年來,安利始終守住自己的價值信念:誠信經營、建立伙伴關系、實現個人責任與成就,而安利(中國)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消費者的廣泛尊重。2006年初,安利家居系列產品1億瓶下線,其后,安利新的調整方案出臺,而其重要的內容之一,便是對因調整方案而遭受損失的直銷員給予超過2億元的補貼,從初級直銷員一直到高級經銷商,涉及18萬人的大規模補貼不僅為安利贏得了最廣泛的贊譽,也在行業人才動蕩的時刻極大程度地穩定了安利的直銷員隊伍。
如今,安利在直銷界的地位仍無人能撼動,其以忠誠的伙伴關系打造的安利事業成為惠及全球的開放事業,當所有人都對此表示嘆服的時候,秘密卻從安利誕生起就悄悄種下。
安利文化是什么?安利公司自己表述為:
理想:安利為您生活添色彩。
使命:通過安利營銷人員、安利員工和安利創辦人家族成員的伙伴關系、安利的優質產品和銷售服務,為每個人提供憑藉安利業務計劃實現人生目標的機會。
創辦人理念:自由、家庭、希望、獎勵。
企業價值觀:伙伴關系、誠信、個人價值、成就、個人責任、自由企業。
如經書般簡明質樸,卻被世界直銷巨人堅守近半個世紀,同時被全球千百萬人復制、傳播,進而演繹出無限繁多、具體鮮活的世間萬殊。
要窮盡底蘊深厚的安利文化,似非筆者力所能逮,以下依個人理解,就安利企業價值觀中的核心內容,做一淺陋探究。筆者認為,安利文化不僅僅是夢想的疊加和以公益為載體的使命引領,更是一種47年屹立不倒的直銷精神。這種精神經歷過歲月的洗禮,也經受過困苦的砥礪,而在一次次的新生和蛻變中,它也在接受著其他企業的頂禮膜拜。這種精神即為從始至終貫穿于安利經營理念的伙伴關系。
以友誼澆灌的事業
“安利的發展史不僅是一家企業的創業史,也是兩個充滿勇氣和理想的伙伴非凡的人生傳奇。”要讀懂安利先從讀懂理查·狄維士及杰·溫安洛兩位創辦人五十多年的友誼和伙伴關系開始。同是荷蘭后裔,狄維士和溫安洛不僅是鄰居,而且從中學時代起兩人就是親密無間的朋友。少年時代的友誼和創業的激情,將兩位年輕人的道路緊緊結合在了一起。1945年到1948年間,他們合作創辦了一所飛行訓練學校,除了經營包機業務,也開了一個屬于航空業務的餐廳。1948年,他們又賣掉了所有的企業,前往加勒比海各島嶼及南美洲游歷了一年。回到密歇根州后,他們再度合作創立了杰理貿易公司,從事進出口業務。1949年,狄維士和溫安洛加入紐崔萊營養補充食品的銷售行列,成為紐崔萊營養食品公司的經銷商。由于他們的勤奮努力、合作無間,他們共同組建了一支十分成功的營銷隊伍。
1959年,狄維士和溫安洛憑籍商場的經驗和冒險創新精神,在自己家中的地下室創立了安利公司,從此開啟了安利公司的扉頁。在公司的發展歷程中,兩人始終風雨同舟、不離不棄,從未發生過大的原則性爭執。安利兩位創辦人的伙伴關系,從此成為安利的基因,滲入安利巨人的每一個細胞。進入20世紀90年代,史提夫·溫安洛和狄克·狄維士、德·狄維士作為第二代領導人順利接掌了安利,完整保存了安利延續了三十年的伙伴關系。正因為對“伙伴關系、誠信、個人價值、成就、個人責任、自由企業”的企業價值觀的堅信與執著,如今的安利已經由一個家族作坊發展成為業務遍及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國巨頭,在向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和人性化服務的同時,也為全球近300萬營銷人員提供了多勞多得的事業機會。
最穩固的事業平臺
迄今,狄維士和溫安洛兩個家族的“親情合作關系”已逾50年,而安利不但開創了以合作為基礎的分配制度——市場計劃,也將合作文化貫徹到安利的企業經營理念里來。在安利,公司與直銷員的伙伴關系,不僅意味著雙方的簡單合作,而是貫穿于安利追求不斷進步并為直銷員提供最好創業平臺的全過程。早在其進入中國3年前,安利就已經開始了生產基礎設施的建設,目前,安利(中國)工廠是美國安利在海外最大的生產基地,其應用多項先進技術和環保工藝生產的160多種產品,為所有的安利事業伙伴提供了獨具競爭力的產品。同時,在直銷界,安利也是最早采用IT技術建設電子結算系統、物流系統及遠程教育系統,并不惜巨資對其進行不斷改造的企業。在安利公司內部,IT支撐與業務之間不是簡單的被動支持關系,而是一種高效的管理協作關系。11年間,安利在電腦網絡及軟件方面投入超過2.6億元人民幣,在全國30多家省級分支機構和180多家店鋪之間建立了暢通的信息高速公路,最高可支持每星期100萬訂單的業務量和每年300億人民幣的生產規模的數字化管理;在倉庫管理方面,安利中國公司采用了無線庫存管理系統(無線條碼識別技術),通過無線電波讀取貨架及貨物信息,從而提高了倉庫工作效率和進貨、出貨的準確性,并有效減輕了倉儲的工作強度;在物流管理方面,2004年,安利中國公司成功開發了一套物流運輸成本管理系統,該系統能夠根據各種不同的運輸成本、運輸路線、承運商的成本以及運輸商考核資料,對店鋪配送的各個環節進行成本模擬計算,并分析及推薦出一個最優的運輸方案;近期,安利公司又為遠程教育投入400多萬人民幣,向其9.7萬余名活躍的營銷人員開放了32門網絡課程。
此外,在安利(中國)共有超過5000名安利員工為一線營銷人員提供全方位、系統化、流程化的服務。公司有專門熱線傾聽營銷人員的聲音,直接在前線服務的2000多名員工更要在店鋪里與業務員做好協作,傳播產品知識和公司政策,充分了解顧客的認知和要求。而營業代表對公司反映問題也有了非常順暢的渠道,并在公司的引導下科學認識伙伴關系,服從大局、積極配合公司政策。
從產品,物流、結算、遠程教育及管理服務體系等方面悉心打造的安利平臺,始終走在行業的前端,為安利公司眾多的事業伙伴贏得了最穩定的事業基礎。
以誠信贏得尊重
在安利看來,合作關系還意味著無條件信守對合作伙伴的承諾。1995年,初入中國的安利就遭遇了一場因產品“無因退貨”規定而引發的風波。當時,上海和杭州地區的一些消費者拿著使用完的洗滌劑空瓶來要求退貨,盡管接受退貨就意味著每天損失1000萬元,但在沒有改變銷售政策之前的一個月里安利無條件承擔了全部責任。到1998年傳銷禁令發布時,安利(中國)第一時間所做的準備工作中就包括了接待退貨人員。
但1998年的傳銷禁令引發的卻不只是“退貨潮”。許多企業包括一些國際企業接到國家的傳銷禁令以后,很快便停止了其在中國的直銷業務,留下大量無所適從的直銷員,而安利以一句“不慌不亂,不離不棄”便奠定了其將堅守中國,信守對安利事業伙伴承諾的基調。之后,在1998年至1999年間,安利(中國)找到了一條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適合安利公司的道路。從1998年到2004年中國禁止傳銷的6年時間里,安利(中國)的營業額增長了約30倍。
11年來,安利始終守住自己的價值信念:誠信經營、建立伙伴關系、實現個人責任與成就,而安利(中國)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消費者的廣泛尊重。2006年初,安利家居系列產品1億瓶下線,其后,安利新的調整方案出臺,而其重要的內容之一,便是對因調整方案而遭受損失的直銷員給予超過2億元的補貼,從初級直銷員一直到高級經銷商,涉及18萬人的大規模補貼不僅為安利贏得了最廣泛的贊譽,也在行業人才動蕩的時刻極大程度地穩定了安利的直銷員隊伍。
如今,安利在直銷界的地位仍無人能撼動,其以忠誠的伙伴關系打造的安利事業成為惠及全球的開放事業,當所有人都對此表示嘆服的時候,秘密卻從安利誕生起就悄悄種下。
上一篇:自然跑出健康范 紐崔萊社群健康跑海口開跑 下一篇: 安利:堅持的力量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