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招拆招 揭開電腦銷售的黑幕
發布: 2006-08-31 00:00:00 作者: 來源:

家住青浦徐涇諸光路的孫賀明先生,去年花了5570元在某電腦城內買了一臺組裝電腦,可是這臺新電腦卻總是難以正常開機,孫先生為此修了好幾次。后經過專業人員仔細一查,才發現這臺平時一周才用一二個小時的電腦,硬盤竟然已經用了6512個小時,孫先生這才明白自己買回的這臺新電腦,卻有一個舊得已快報廢的硬盤。
一位叫張志云的先生也向消協投訴,說其在某電腦城買的組裝電腦,最近維修時才發現商家允諾的512兆的內存,其實只有256兆。
到電腦城去買電腦,一度曾成為很多市民購買電腦的途徑之一。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一些電腦城中很多店鋪都是出租的,因此顧客購買電腦時被移 花接木、以次充好的投訴正呈上升的趨勢,僅徐匯區消費者協會每月就能接到15例左右的投訴。
一位曾經在電腦城銷售電腦的業內人士張小(化名),昨日找到晨報記者,向記者透露了電腦城中為推銷電腦采用的種種伎倆,并希望晨報能將這些銷售黑洞揭露。張小介紹,電腦城的某些銷售人員從和你的談話中來判斷你是否懂行。銷售人員會根據你對電腦的了解程度來確定用何種方式從“菜鳥”、“蝦米”、“大蝦”各個級別的顧客口袋里賺取最大的利潤。
【黑洞揭露】
對“菜鳥級”:斬你沒商量
據張小介紹,業內把對電腦完全不懂的顧客,稱為“菜鳥”。某些電腦銷售人員最喜歡這種“菜鳥級”的顧客了,看見他們進來就趕緊上去拉生意,真是“斬你沒商量”。
由于“菜鳥們”不懂電腦配件行情,即使拿到貨也看不懂行貨與水貨、原裝配件與一般配件的區別。因此銷售人員拿給你的某某品牌貨、原裝貨,其實卻是水貨或質量比較差的貨。“這其中的利潤,可高達數百元甚至上千元。”張小說。
通常銷售一些電腦,廠家都會附送如筆記本原裝包、原裝鼠標、品牌優盤之類的東西,這些“小東西”在原裝配件市場的售價可是非常高的。可是由于菜鳥們并不清楚購買時到底有多少附送禮品,銷售人員有時就會將這些東西扣下。
對“蝦米級”:游說搪塞
一些光顧電腦城對電腦一知半解的顧客,被銷售人員稱為“蝦米級”顧客。
IT類產品更新換代的時間非常快,每次換代時都會有一些庫存機或返修件。由于“蝦米級”顧客常常都有購買的目標品牌,此時銷售人員就可能將返修件作為新件售出。而返修件大多老化嚴重、存在很多質量問題。當有些顧客想要按照自己的品牌清單購買時,銷售人員就會搬出一堆說辭進行游說搪塞,如什么該產品停產了啊,那種商品返修率高啦,這兩者兼容性有問題什么的,將其中無利潤或無貨的商品盡可能換成自己想要推介的有利潤的產品。
對“大蝦級”:偷梁換柱
當然,市場上還是有一些懂行的“大蝦級”顧客,他們大都對市場行情有比較清晰的概念,對電腦的配置也頗有研究。但張小表示,IT市場行情瞬息萬變,顧客身在行業外,有些信息仍然無法摸透,銷售人員還是有可乘之機。
面對這些精明的顧客,銷售人員可能故意在目前市場價位的基礎上再壓低售價。就算生意沒有談成,顧客知道了市場上有這樣的低價。等他對比過價格后,自然會跑回來買所謂“價廉物美”的電腦。銷售人員此次就開始開動腦筋了,如采取換貨等方法來得到利潤。
一些“大蝦級”的顧客,自認為自己對電腦精通,因此對發票疏于重視,此時銷售人員就會說,“不開發票價格便宜5%,我們給你保修標貼,一樣能保修的。”張小說,其實憑保修標貼可以保修是騙人的。
【專家觀點】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張家明提醒消費者,在購買組裝電腦時,一定要貨比三家、三思而行,切忌一時貪圖價格便宜而上當受騙。而且,消費者在購買電腦時一定要索要發票,必要時可以和商家簽訂購買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尤其是售后的維修保養服務更應該在合同中細化。對于完全不懂電腦的消費者,張家明建議還是到知名度比較高的商場,或者直接到品牌專賣店購買品牌機,以確保機器質量和服務保障。
【實用提醒】
●多了解電腦市場的行情再買
●不要輕信銷售人員的夸大之辭
●詢問清楚所有配件、附件
●拿到貨后仔細核對貨物名稱、型號
●記得索討每樣配件的發票
一位叫張志云的先生也向消協投訴,說其在某電腦城買的組裝電腦,最近維修時才發現商家允諾的512兆的內存,其實只有256兆。
到電腦城去買電腦,一度曾成為很多市民購買電腦的途徑之一。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一些電腦城中很多店鋪都是出租的,因此顧客購買電腦時被移 花接木、以次充好的投訴正呈上升的趨勢,僅徐匯區消費者協會每月就能接到15例左右的投訴。
一位曾經在電腦城銷售電腦的業內人士張小(化名),昨日找到晨報記者,向記者透露了電腦城中為推銷電腦采用的種種伎倆,并希望晨報能將這些銷售黑洞揭露。張小介紹,電腦城的某些銷售人員從和你的談話中來判斷你是否懂行。銷售人員會根據你對電腦的了解程度來確定用何種方式從“菜鳥”、“蝦米”、“大蝦”各個級別的顧客口袋里賺取最大的利潤。
【黑洞揭露】
對“菜鳥級”:斬你沒商量
據張小介紹,業內把對電腦完全不懂的顧客,稱為“菜鳥”。某些電腦銷售人員最喜歡這種“菜鳥級”的顧客了,看見他們進來就趕緊上去拉生意,真是“斬你沒商量”。
由于“菜鳥們”不懂電腦配件行情,即使拿到貨也看不懂行貨與水貨、原裝配件與一般配件的區別。因此銷售人員拿給你的某某品牌貨、原裝貨,其實卻是水貨或質量比較差的貨。“這其中的利潤,可高達數百元甚至上千元。”張小說。
通常銷售一些電腦,廠家都會附送如筆記本原裝包、原裝鼠標、品牌優盤之類的東西,這些“小東西”在原裝配件市場的售價可是非常高的。可是由于菜鳥們并不清楚購買時到底有多少附送禮品,銷售人員有時就會將這些東西扣下。
對“蝦米級”:游說搪塞
一些光顧電腦城對電腦一知半解的顧客,被銷售人員稱為“蝦米級”顧客。
IT類產品更新換代的時間非常快,每次換代時都會有一些庫存機或返修件。由于“蝦米級”顧客常常都有購買的目標品牌,此時銷售人員就可能將返修件作為新件售出。而返修件大多老化嚴重、存在很多質量問題。當有些顧客想要按照自己的品牌清單購買時,銷售人員就會搬出一堆說辭進行游說搪塞,如什么該產品停產了啊,那種商品返修率高啦,這兩者兼容性有問題什么的,將其中無利潤或無貨的商品盡可能換成自己想要推介的有利潤的產品。
對“大蝦級”:偷梁換柱
當然,市場上還是有一些懂行的“大蝦級”顧客,他們大都對市場行情有比較清晰的概念,對電腦的配置也頗有研究。但張小表示,IT市場行情瞬息萬變,顧客身在行業外,有些信息仍然無法摸透,銷售人員還是有可乘之機。
面對這些精明的顧客,銷售人員可能故意在目前市場價位的基礎上再壓低售價。就算生意沒有談成,顧客知道了市場上有這樣的低價。等他對比過價格后,自然會跑回來買所謂“價廉物美”的電腦。銷售人員此次就開始開動腦筋了,如采取換貨等方法來得到利潤。
一些“大蝦級”的顧客,自認為自己對電腦精通,因此對發票疏于重視,此時銷售人員就會說,“不開發票價格便宜5%,我們給你保修標貼,一樣能保修的。”張小說,其實憑保修標貼可以保修是騙人的。
【專家觀點】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張家明提醒消費者,在購買組裝電腦時,一定要貨比三家、三思而行,切忌一時貪圖價格便宜而上當受騙。而且,消費者在購買電腦時一定要索要發票,必要時可以和商家簽訂購買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尤其是售后的維修保養服務更應該在合同中細化。對于完全不懂電腦的消費者,張家明建議還是到知名度比較高的商場,或者直接到品牌專賣店購買品牌機,以確保機器質量和服務保障。
【實用提醒】
●多了解電腦市場的行情再買
●不要輕信銷售人員的夸大之辭
●詢問清楚所有配件、附件
●拿到貨后仔細核對貨物名稱、型號
●記得索討每樣配件的發票
上一篇:嚴查超范圍經營 隴西開展直銷網點專項檢查 下一篇: 臺商將在義烏直銷當地水果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