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直銷申牌企業大普查
發布: 2006-08-01 00:00:00 作者: 來源:

聲明企業:在希望的田野上。截止到8月1日,包括雅芳在內,已有27家申牌企業均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網站上發布“守法”承諾聲明。除5家獲牌企業外,還有22家企業僅僅處于“聲明”狀態。這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聲明只是按照政府要求各企業的做秀,刊登聲明估計就是表示該公司程序已經完全辦好,可以進入最后審查程序了。因此,這個聲明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意義。
最近到底還會發多少張牌照呢?記者分別與安利、完美、天獅、玫琳凱、康寶萊等希望極大的申牌企業聯系,這些企業相關人士均表示,迄今為止,還沒有接到商務部的批復通知,因此不便回答。
到目前為止,在網上公開聲明的企業已經有27家,而其中只有寥寥5家獲得了直銷牌照。那么是不是其余企業就一定比別的企業在申牌上缺乏競爭力呢?
比如說安利、完美、玫琳凱、富迪等當年的十家轉型企業,他們需要核準的材料更多,需要走的檢查程序也更復雜,不大可能也不需要及時拿到第二批直銷牌照。同時,沒有拿到第二批直銷牌照的企業并不代表失去了拿牌的可能,第三批、第四批牌照的發放隨時可能到來。
截止目前,還有一些在中國市場上比較活躍也具備一定實力的準直銷公司尚未公布申牌聲明,這些企業包括傳統做直銷的尚赫、仙妮蕾德、立新世紀、日暉、萊科薩斯、優莎娜、美樂家、綠之韻,以及準備轉型的企業如哈藥、天年生物、三株、健康元、萬基、海王、泰達益生、古漢藥業、上海綠谷等。
據估計,不排除這里面有的企業可能因中國直銷業的高門檻而放棄了申牌的打算,但是大多數企業對直銷牌照還是相當期待的。那么是不是這些沒有刊登聲明的企業就沒有機會?
當然不是這樣。公布企業從7月初的3個到現在的27個,隨時都在增添,隔三岔五地,并沒有一定規律。當我們在驚嘆于怎么連天獅和南方李錦記都沒有公布時,他們在一兩天內就冒了出來,而且順帶把臺灣直銷老大克緹和一個聽都沒有聽說過的沈陽新生活提攜了出來;正在說日暉、仙妮蕾德怎么一點消息都沒有的時候,日暉總裁尹聯就正式宣布日暉已經正式繳納保證金。
實際上,無論誰率先拿到了牌照,只要開始發牌了,這個希望就是大家的,行業的希望也是大家的。既然寶健、蟻力神這些企業都能夠順利獲得直銷牌照,那其他大量企業也不比他們少什么。因此牌照發放很可能只是時間問題,大量申牌企業最終都會如愿以償。這個日子并不是4家獲牌企業的勝利,他們只是代表,而是行業所有人的勝利。
自從雅芳獲得直銷牌照之后,因為轉身不易,牌照在評論人的口中就成了“雞肋”一般的事物,而拿到牌照也被形容為步入圍城。那么是不是每個拿到直銷牌照的企業都會像雅芳有相同的遭遇呢?
其實雅芳的情況是個特例,因為她在中國已經算不上是直銷了,她的人也都是傳統人士,她的單層次計酬方法對于多層次人來說肯定沒有任何吸引力,因此直銷推進不利。其他準直銷企業面對的問題又不一樣,他們由多層次時代帶過來的團隊,問題就是怎么既順利地進行制度調整,又保護經銷商的既得利益。也許最后的結果是,每個公司都得到了一塊“雞肋”,只是長得不一樣。但是最終,我們都會嘗試去啃它,而且也會有人率先完成,最終形成很多“啃雞肋”的成功模式,然后中國直銷業就走出了“雞肋”時代。
聲明企業信息披露
以下是對27家在商務部直銷管理信息中心發布聲明的申牌企業資料統計表,并針對該表顯示出來的數據現象進行了評論。
外資申牌企業統計表
企業名稱 公司類型 外資來源地 母公司名稱 總部所在地 企業法人 成立時間 注冊資金 發表聲明時間
1 雅芳(中國) 外商獨資 美國 AVON 廣州 高壽康 1990年 7月7日
2 安利(中國) 外商獨資 美國 ALTICOR INC. 廣州 鄭李錦芬 1992年 投資總額2.2億美元 7月25日
3 康寶萊(中國) 外商獨資 美國 康寶萊國際公司 上海 彭閣瑞 1998年 7月19日
4 如新(中國) 外商獨資 美國 如新企業集團 上海 邱錦云 1998 年 2900萬美元 7月7日
5 玫琳凱(中國) 外商獨資 美國 玫琳凱 上海 麥予甫 1996年 7月7日
6 上海富迪 外商獨資 美國 FOR YOU GROUP L.L.C 上海 許溢洋 1994年 7月7日
7 完美(中國) 外商獨資 馬來西亞 完美資源有限公司 中山 古潤金 1994年 7月19日
8 歐瑞蓮(中國) 外商獨資 瑞典 歐瑞蓮 蘇州 2004年 1300萬(美元) 7月7日
9 寶健(中國) 外商獨資 中國香港 香港寶健國際集團 北京 李道 1995年 7月7日
10 寧波三生 中外合資 中國香港 香港御坊堂藥業集團 寧波 黃金寶 2004年 15680萬(港幣) 7月7日
11 山東安然納米 中外合資 中國香港 香港安然集團 威海 劉潤東 2004年 7800萬港幣 7月7日
12 南方李錦記 外商獨資 中國香港 香港李錦記集團 廣州 李惠深 1992年 8月2日
13 廣東太陽神 中外合資 中國香港 香港曼盛生物 廣州 勞玉儀 1988年 7月19日
14 克緹(中國) 外商獨資 中國臺灣 克緹國際集團 上海 陳碧華 1997年 8月1日
15 金士力佳友(天津) 中外合資 韓國 佳友集團(JU GROUP) 天津 閆希軍 2005年 8000萬人民幣 7月7日
16 沈陽新生活 中外合資 韓國 韓國娜德麗化妝品公司 沈陽 安鳳洛 1994年 7月31日
內資申牌企業統計表
企業名稱 企業類型 總部所在地 企業法人 成立時間 注冊資金 聲明時間
17 新時代 國有企業 北京 殷鶴聲 1995年 1億 7月6日
18 北京羅麥 國有企業 北京 汪靜 2001年 8000萬 7月7日
19 廣東康力醫藥 國有企業 深圳 許靜予 1996年 8000萬 7月7日
20 廣東九極 民營企業 廣州 趙小里 1999年 7月7日
21 珍奧 民營企業 大連 陳玉松 1996年 7月6日
22 山東永春堂 民營企業 濟寧 顏廷和 1998年 8390萬 7月7日
23 大連富饒 民營企業 大連 孫景業 1996年 1.05億元 7月7日
24 蟻力神天璽 民營企業 沈陽 王奉友 1999年 8200萬 7月7日
25 南京中脈 民營企業 南京 王尤山 2000年 7月6日
26 天津天獅 私營股份 天津 李金元 1995年 7月31日
27 大連美羅藥業 股份有限公司 大連 張成海 1999年 7月7日
企業性質分析:
在所有27家申牌企業中,有外商獨資企業11家,中外合資企業5家,內資11家。這樣表面看來,純內資和純外資在數量上打了個平手。但仔細分析,11家內資企業實際上只有新時代、天獅、永春堂和九極等4家企業是老直銷企業,可見內外資的平衡是因為內資有大量傳統企業的涌入,因此中國直銷的高門檻對原有內資直銷企業還是具有殺傷力的。還有個可能的原因就是,經歷過中國直銷亂局的很多中小企業對直銷的未來更為謹慎。
資金來源分析:
外資企業:從外資的來源上看,其中包括美資6家、港資5家、韓資2家、馬來西亞、瑞典和臺灣資本各1家。雖然表面上港資企業似乎有可能與美資抗衡,但實際上,6家美資企業全部是貨真價實的一流直銷名企,而5家港資企業中其實水分很大:三生和太陽神本質上可能就是內資背景,而安然納米和南方李錦記是半路出家的直銷企業,寶健的最終背景也可能是美資。也就是說,美資企業其實占據了競爭的主流。
而外資企業還有一個現象是除了美資和亞洲資本外,只有歐瑞蓮一家是歐洲企業,這也符合世界直銷市場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亞洲地區的事實。
內資企業:內資直銷企業有民營企業6家,國有企業3家,股份制企業和私營企業各1家。而其中3家國有企業的更大意義也只是母公司的資本背景,因此內資直銷企業絕大部分是民營資本牽頭。
分布區域分析:
城市分布:從直銷企業總部的城市分部來看,上海5家,廣州5家,北京3家,大連3家,天津2家,沈陽2家,濟寧、威海、寧波、南京、蘇州、深圳、中山各一家。因為很多企業包括天獅、玫琳凱等在內均在北京設立了一個主要負責對外事務的總部,因此直銷企業的總部基地基本上形成了上海、廣州、北京三足鼎立的趨勢。但是從傳統直銷企業分布來看,安利、雅芳、南方李錦記所在的廣州顯然更勝一籌。
省級分布:從省級分部來看,廣東7家,遼寧5家,上海5家,北京3家,山東2家,江蘇2家,天津2家,浙江1家。廣東顯然是中國直銷業最大的總部基地,而遼寧也在這個統計中異軍突起,當地政府對直銷的支持可見一斑,日后對直銷企業的吸引力也會出現巨大的示范效應。
區域分布:從區域上來看,長三角8家,珠三角7家,華北7家,東北5家,看來中國直銷業目前已經形成了這四大組團的格局,而這4個區域也正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方。這個統計中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排名到了第一位,凸現了與國家經濟發展形勢一致的趨勢,特別在外資吸引力上,注重質量而非簡單政策優勢的長三角漸入佳境。
總的來看,這27家企業總部基本上都在東部沿海范圍之內,中西部地區竟然沒有一家企業參與,可見直銷這個行業與經濟發達程度和區域開放程度是息息相關的。
安利:風向標一做到底
1959年,年僅20余歲的創始人杰.溫安洛先生和理查.狄維士先生在家中的地下室邁出了安利事業的第一步,如今,安利已經在全球88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成為這個星球上最富盛名的直銷公司。安利于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至今全國已有100多個專賣店(分公司)。而在2004年,安利(中國)以170億元人民幣的業績制造了中國直銷企業發展的最巔峰。
一直以來,安利(中國)都是中國最大直銷企業,也是行業的風向標,她的市場表現和公關能力都讓業界贊嘆不已。安利的問題不是能否拿牌,而是能否在僅剩半年的轉型期中將中國直銷商海中最大的船順利調過頭來,而她今后的行走方法,也將影響著這個行業大多數企業的具體走向。
康寶萊:遲到不是輸的理由
1979年的美國洛杉磯,年輕的美國人馬克·休斯受到東方中醫中藥理念的啟發,開發出了一個健康減肥的產品——大豆蛋白混合飲料,并將自己創建的公司命名為Herbalife——草本生活。現在的康寶萊已在全球61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擁有一百萬銷售人員。康寶萊早期曾以賀寶芙的名字進入中國,但是在1998年中國直銷禁傳之后,康寶萊選擇了暫時退出,直到2005年9月中國直銷再度開放時才再度宣布進入。
康寶萊是美國五大直銷企業中重返中國直銷舞臺最晚的一個,她的焦點是中國總裁錢港基。錢港基先生曾擔任安利(中國)副總裁,天獅集團全球執行總裁,露華濃大中華區總裁和時代華納中國區CEO。他一進入康寶萊就提出了5-10年超越安利的雄心勃勃的計劃,讓人驚嘆,也值得期待。
玫琳凱:美麗事業需要支撐
1963年9月13日,星期五,美國達拉斯,玫琳凱·艾施女士用5000美金創立了玫琳凱化妝品公司。通過40多年的發展,玫琳凱成為美國五大直銷公司之一,在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取得了事業上的成功。1995年,玫琳凱投資2000萬美元在中國建立其海外第一家工廠——杭州玫琳凱化妝品生產廠。1996年3月,玫琳凱中國分公司在上海正式開業。到目前為止,玫琳凱已經在全國開設了55家分支機構,年銷售額接近20億元人民幣。
玫琳凱的特色在于她是屬于女人的事業,也是與女人最接近的美麗事業,那么這條路上注定會有大量追隨者相伴。現在玫琳凱公司的問題也是要少一些陰柔之氣,學會敢于面對、敢于爭取,企業有了霸氣才能在競爭中獲得更大的機會。
上海富迪:最低調的守候
上海富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由美國FOR YOU集團于1994年投資進入中國設立的中外合作企業,至今已有12個年頭。公司主要生產包括生物波系列保健用品、中高檔化妝品、護膚用品系列、個人清潔洗滌、沐浴用品系列、純植物精油、有氧按摩保健器材等高科技產品。公司于1995年4月成為上海8家直銷公司之一,1996年又成為全國41家直銷公司之一,1998年國家禁傳后有幸成為10家轉型外資企業之一。
謹慎的富迪在此后顯示出了超乎尋常的耐心和毅力,他們并沒有利用轉型企業的優勢搶先發力,而是緊遵政府要求在上海默默等待中國直銷業的再次開放。如此的耐心應該能夠換回一個燦爛的未來。
完美:穩定就是未來
完美(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1994年3月,是由馬來西亞完美資源有限公司投資設立,以生產健康食品、個人護理品、家居日用品和美容護膚品等大眾消費日用品而著稱。截止目前,完美在全國設立了33家分支機構,同時,開設了3600多家完美專賣店,產品市場在香港地區及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不斷拓展。
完美是一家很務實的公司,他的生產基地絕對是這個行業一流的;完美是一家穩定的公司,他的銷售團隊絕對是大型直銷企業中最能夠經受考驗的;完美是一家謹慎的公司,他們寧愿為日后發展的順利而犧牲暫時的利益……因此,完美的發展必定是不可限量的。
歐瑞蓮:厚積薄發
歐瑞蓮化妝品集團由約克尼克兄弟于1967年在瑞典創立,是一家快速成長的國際化妝品公司。自1990以來,歐瑞蓮已經進入了全球35個新市場。經過持續醞釀與完善籌備,2003年,歐瑞蓮正式在上海設立代表處;2004年8月,歐瑞蓮化妝品(中國)有限公司在昆山成立。截至2006年初,歐瑞蓮在華投資總額超過2700萬美元。
歐瑞蓮進入中國市場后,顯示出了超人的耐心,一直沒有提前開展直銷業務。最近,歐瑞蓮引進來原如新(中國)銷售副總裁陳海琳任中國執行總裁、原安利中國對外事務部政府事務經理南濤為對外事務總監。看來,在中國直銷即將發牌之際,歐瑞蓮也加緊了正式爆發的步伐。
寧波三生:為百年基業奠基
寧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由香港御坊堂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寧波御坊堂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共同組建。公司產品囊括保健食品、營養食品、日化用品、化妝品、健身器材和小型廚具等幾大系列。當前,公司在全國各地設立了16家省級分公司,300多家服務網點和1000多家加盟店。2005年,公司海外市場已正式啟動,開始了國際化發展之路。
2006年6月16日,總投資額10億港幣的寧波三生健康產業園開工儀式在鄞州區隆重舉行,這為三生董事長黃金寶實現“創百年品牌,建百年基業”的宏偉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有時候,一個公司成長靠的就是實力和魄力。
安然納米:大道可以無形
香港安然集團初期主要從事納米級微元生化材料,食用活性菌、化妝品醫學保健的科研開發與生產銷售。自2002年9月以納米微元生化系列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得以迅猛發展。2004年,安然集團在威海設立了外商獨資企業——山東安然納米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目前,安然公司已有三大系列,40多個品種的健康產品面向中國大陸市場。
安然公司以納米級高科技產品和科學現代化的管理及奇奧必勝的營銷方法吸引人氣,但是在越來越浮躁的中國直銷行業中,這種玄妙的高科技也可能成為阻止直銷人思考進入的絆腳石。讓玄妙的東西通俗化,可能更適合需要單純和理性的未來中國直銷業。
南方李錦記:為了第二個目標
1992年,百年醬料名企、以生產蠔油聞名的“亞洲第一食品品牌”李錦記集團,與第一軍醫大學(現南方醫科大學)合作,設立南方李錦記,走進中草藥健康產品領域。南方李錦記至今已經設立了30家分公司,專賣店2000多家,其“無限極”品牌被評為2005年中國500家最具價值品牌之一,在保健行業品牌中排名第一。
百年老店李錦記通過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實現了“把中華優秀飲食文化傳播到全世界,在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產品”的偉大目標,打造了調味品事業的巔峰。如今李惠森正帶領南方李錦記奔向第二個使命——把中國五千年優秀養生文化傳播到全世界,同時也為李錦記確立新的目標并找到了實現企業更大發展的可能。
廣東太陽神:欲借直銷溫舊夢
廣東太陽神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以生產和銷售保健品、食品和藥業為主的中外合資企業集團。廣東太陽神從懷漢新開發“生物健口服液”開始,已走過了近20年的歷史,開創了中國保健品產業化的先河。位于深圳福田的太陽神銷售有限公司承擔的是太陽神集團戰略轉型、突圍直銷的大任。
20年的輝煌造就了中國婦孺皆知的“太陽神”,而跌入低谷的太陽神欲借直銷的東風再度騰飛。但從太陽神涉足直銷一年來的狀況來看,直銷遠非一腔熱血或一張牌照那么簡單,在直銷之路上太陽神還有太多東西要學習。
克緹:臺資老大慎行大陸
1989年,50歲的臺灣人陳武剛創立克緹國際行銷事業,將獨創的“三銷合一”(直銷、多層次直銷、連鎖加盟)之行銷精神合而為一,成功突破直銷無店鋪行銷的規范,自1996年起一直蟬聯臺灣地區直銷行業之翹楚。克緹很早就進入大陸市場,但是在遭遇1998禁傳之后,選擇了以傳統連鎖加盟進行經營。埋頭苦干之下,克麗緹娜的連鎖加盟機構在大陸市場四處開花。
雖然幾年里中國直銷業風起云涌,但是作為臺灣直銷老大的克緹一直修身養性,并沒有絲毫卷入這場紛爭的跡象,直到申請直銷牌照的關鍵時刻。一般情況下來說,臺灣人對開拓大陸直銷市場的心情都是異常迫切的,但不知為什么陳武剛成為了一個例外。也許是他老謀深算,也許是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不過就這種忍耐的功力已經讓人刮目相看。
金士力佳友:中韓直銷實驗田
天津天士力集團成立于1994年,在中國醫藥行業占據了一席之地,2005年公司被列入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金士力佳友(天津)有限公司是天士力集團與韓國直銷行業的代表企業韓國佳友集團(JU GROUP)強強聯手,共同投資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成立于2005年2月1日。根據集團總部的戰略規劃,金士力將通過直銷途徑實現公司第二大產業集團的形成。
顯然,金士力佳友依托的是天士力集團的生產和品牌優勢、韓國佳友集團先進的直銷運營體系和管理經驗。在韓國直銷企業尚未在中國取得任何成就的時刻,金士力佳友組合將見證兩個亞洲兄弟在直銷行業合作成功的可能性。
新生活:神秘的直銷新兵
中韓合資新生活化妝品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5月30日,是已有11年銷售化妝品歷史的企業,11種品牌200多種化妝品銷售于中國各地,經過多年努力,公司已從化妝品公司成長為生活用品公司。
沈陽新生活幾乎是公布企業中最默默無聞的一個,甚至讓人找不到她選擇直銷的理由。但存在就是合理的,新生活當然也有選擇自己未來新生活的權力。而新生活以化妝品專家的姿態進入直銷,避開了傳統轉型企業以保健為突破口的俗套,但是卻不得不面對外資實力企業的直接競爭,是福是禍只有等時間來證明了。
新時代:“紅頂”搭臺 “國珍”唱戲
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3月,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因其母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直管企業——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因此新時代擁有顯著的“紅頂”特征。公司主打以“國珍”牌松、竹系列為主的綠色保健品和日化產品,受益者達幾百萬。新時代于1997年躋身直銷大軍,幾經風雨,現在年營業額接近10億元人民幣。
在直銷業中,新時代一直以“紅頂”特征而被業界關注,在本次發布聲明的企業中,新時代也不負眾望地以第一批的姿態率先公布聲明。雖然沒有率先獲得第二批直銷牌照,但業界對此并無擔憂。
羅麥藥業:深藏不露
羅麥公司成立于1962年,是加拿大一家專門從事生產藥品和保健品的專業公司。羅麥公司成立伊始便以歐美剛剛興起的直銷方式運營市場,網絡遍布30多個國家和地區,至今已有43年的直銷歷史。1997年,現任中城羅麥集團董事長王兆義先生與羅麥國際公司在煙臺共同投資建立了煙臺羅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羅麥系列產品正式進入了中國的市場。
2001年,全面負責直銷事業的北京羅麥藥業有限公司成立。羅麥藥業和她在加拿大的“前輩”一樣,幾乎低調到人們都不知道中國直銷業還有這么一個企業存在,直到申牌信息的公布才浮出水面,看來她對直銷牌照已經做足了功課,勢在必得。
康力國際:“全球一體化”一鳴驚人
廣東康力醫藥有限公司創建于1996年,總部設在深圳,是一家大型的國營企業,是國家首批8家藥品電子商務試點單位之一。2004年1月,康力成立直銷業務的研究部門;2004年8月,康力在新加坡注資成立康力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籌備直銷;2005年2月,康力國際制定了“全球一體化”的直銷發展思想,以能量水機為主打產品,首站選擇中國市場與新加坡市場作為實務運作的開端。
2005年才最終決定進軍直銷的康力國際顯然是行業新軍,不過其長達1年多的籌備期和一開始就統一規劃的“全球一體化”戰略,讓我們看到了該公司的格局不同凡響。
廣東九極:低調浮出
廣東九極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18日。公司依托高科技的專業研究隊伍,致力于保健食品、保健日用品、美容護膚品和健康食品的生產與銷售。公司大力弘揚傳統中華醫藥保健養生文化,以提升中華民族保健意識和人類健康水平為己任,在不斷的摸索中創新自強,以期推動中國保健產業的健康發展。
廣東九極在中國直銷即將開放的前夕被人們熟知,但是在直銷開放的過程中卻一度沉沒于行業波浪之中,直到直銷申牌才又浮出水面。九極能夠參與牌照競爭應該說還是具備相當的實力,但拿牌后的第一件事應該是怎樣打起精神收復失地,不然“九極”這個牌子是財富還是累贅都很難說。
永春堂:期待牌照的拯救
山東永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孔孟之鄉的泗水縣經濟開發區,公司創建于1998年,現已發展成為一家應用現代生物技術,集銀杏保健品、銀杏化妝品、銀杏甙元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多元化、現代化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永春堂在2006年的目標異常宏大:實現直銷拿牌目標,并在北京建設永春堂大廈;建成1000家專賣店;力爭完成公司境外上市的股票發行工作;啟動國際市場……
但就在幾個月前,永春堂曝出大量骨干經銷商集體跳槽的消息,據悉是“借著轉型的說法調整制度,失信于經銷商”。政策調整帶來的制度改變苦果當然不該永春堂一家公司來承擔,但是問題出得如此之大也說明公司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隱患,不知道拿牌能不能幫助企業恢復元氣和信心。
大連富饒:聯合制勝
大連富饒企業集團的前身為大連富饒食品有限公司,于2004年11月正式組建,公司目前生產、銷售的產品主要有富饒“艾膚琳”牌化妝品和保潔用品系列、富饒“豆豆豆”牌濃縮復合芽苗蔬果健康食品系列。公司擁有半緊密層銷售人員10萬余人,富饒產品專賣店遍布全國各地近3100家。
目前,大連富饒企業集團已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在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科技投入,開發新品種,發揮規模效益等方面,公司制定了中長期發展規劃,并與中國郵政、中國聯通、中國平安保險、大連銀聯、網關等企業建立了長期的戰略伙伴關系,形成強強聯合的企業構架。為爭取創建國家級名牌產品和打造高科技的跨國公司奠定堅實的營運基礎。
中脈科技:騎驢找馬的快意
中脈科技集團是2000年4月正式成立的一家集科研、生產、營銷為一體的民營高科技企業。集團全面實施網絡化戰略,已建立起一個極具競爭力的全國營銷與服務網絡——包括近300個地區分公司和3600家專賣店,數據庫擁有忠誠客戶300多萬人,2004年集團銷售收入18億元。在迅速占領國內市場的同時,中脈科技集團挺進國際市場,在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設立了銷售分支機構及辦事處。
即使在中國直銷最敏感的時刻,以會議營銷起家的中脈事業也沒有片刻停滯的跡象。正因為沒有非直銷不可的壓力,也許這個并沒有純正直銷血統的企業能夠給我們帶來一個市場奇跡。
天獅:老江湖遇到了新問題
天獅集團組建于1995年,其前身是1992年組建的天獅經濟發展有限公司,1998年初挺進國際市場。目前,天獅集團在國內31個省市注冊了34家天獅的全資子公司,下設近1800家專賣店。天獅在五大洲的9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業務渠道輻射世界180個國家及地區。如今的天獅已經是中國內資直銷企業無可爭議的老大,也是中國直銷企業進軍國際市場的典范。
天獅是一個優勢與問題并存的矛盾體,中國直銷業的很多經驗和問題可以從她那里找到根源或者答案。天獅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人心的穩定問題,高層的頻繁調換讓下面經銷商人心惶惶;而天獅目前的最大亮點是從單一的企業國際化進步到今天的國際產業聯盟,李金元充分意識到了借力的重要性,同時也是對產品重要性的一個側面肯定。幾種勢力的交叉,最后是出善果還是惡果那就要看天獅自己的選擇和控制了。
大連美羅:東風已至
美羅藥業集團始建于1925年,至今已有80年的悠久歷史,1958年因獨立研制出紅霉素而震驚世界。2005年1月18日,大連美羅國際生物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承接了美羅藥業旗下全部保健品產業的研制、開發和生產,以食用真菌和藥用真菌為核心組方,展示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大連美羅依托來自美羅藥業強勢的品牌沉淀和經濟實力,為企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最近天獅海外第一人陳湛的加入,更為美羅的直銷事業,特別是海外市場拓展創造了更大可能。
最近到底還會發多少張牌照呢?記者分別與安利、完美、天獅、玫琳凱、康寶萊等希望極大的申牌企業聯系,這些企業相關人士均表示,迄今為止,還沒有接到商務部的批復通知,因此不便回答。
到目前為止,在網上公開聲明的企業已經有27家,而其中只有寥寥5家獲得了直銷牌照。那么是不是其余企業就一定比別的企業在申牌上缺乏競爭力呢?
比如說安利、完美、玫琳凱、富迪等當年的十家轉型企業,他們需要核準的材料更多,需要走的檢查程序也更復雜,不大可能也不需要及時拿到第二批直銷牌照。同時,沒有拿到第二批直銷牌照的企業并不代表失去了拿牌的可能,第三批、第四批牌照的發放隨時可能到來。
截止目前,還有一些在中國市場上比較活躍也具備一定實力的準直銷公司尚未公布申牌聲明,這些企業包括傳統做直銷的尚赫、仙妮蕾德、立新世紀、日暉、萊科薩斯、優莎娜、美樂家、綠之韻,以及準備轉型的企業如哈藥、天年生物、三株、健康元、萬基、海王、泰達益生、古漢藥業、上海綠谷等。
據估計,不排除這里面有的企業可能因中國直銷業的高門檻而放棄了申牌的打算,但是大多數企業對直銷牌照還是相當期待的。那么是不是這些沒有刊登聲明的企業就沒有機會?
當然不是這樣。公布企業從7月初的3個到現在的27個,隨時都在增添,隔三岔五地,并沒有一定規律。當我們在驚嘆于怎么連天獅和南方李錦記都沒有公布時,他們在一兩天內就冒了出來,而且順帶把臺灣直銷老大克緹和一個聽都沒有聽說過的沈陽新生活提攜了出來;正在說日暉、仙妮蕾德怎么一點消息都沒有的時候,日暉總裁尹聯就正式宣布日暉已經正式繳納保證金。
實際上,無論誰率先拿到了牌照,只要開始發牌了,這個希望就是大家的,行業的希望也是大家的。既然寶健、蟻力神這些企業都能夠順利獲得直銷牌照,那其他大量企業也不比他們少什么。因此牌照發放很可能只是時間問題,大量申牌企業最終都會如愿以償。這個日子并不是4家獲牌企業的勝利,他們只是代表,而是行業所有人的勝利。
自從雅芳獲得直銷牌照之后,因為轉身不易,牌照在評論人的口中就成了“雞肋”一般的事物,而拿到牌照也被形容為步入圍城。那么是不是每個拿到直銷牌照的企業都會像雅芳有相同的遭遇呢?
其實雅芳的情況是個特例,因為她在中國已經算不上是直銷了,她的人也都是傳統人士,她的單層次計酬方法對于多層次人來說肯定沒有任何吸引力,因此直銷推進不利。其他準直銷企業面對的問題又不一樣,他們由多層次時代帶過來的團隊,問題就是怎么既順利地進行制度調整,又保護經銷商的既得利益。也許最后的結果是,每個公司都得到了一塊“雞肋”,只是長得不一樣。但是最終,我們都會嘗試去啃它,而且也會有人率先完成,最終形成很多“啃雞肋”的成功模式,然后中國直銷業就走出了“雞肋”時代。
聲明企業信息披露
以下是對27家在商務部直銷管理信息中心發布聲明的申牌企業資料統計表,并針對該表顯示出來的數據現象進行了評論。
外資申牌企業統計表
企業名稱 公司類型 外資來源地 母公司名稱 總部所在地 企業法人 成立時間 注冊資金 發表聲明時間
1 雅芳(中國) 外商獨資 美國 AVON 廣州 高壽康 1990年 7月7日
2 安利(中國) 外商獨資 美國 ALTICOR INC. 廣州 鄭李錦芬 1992年 投資總額2.2億美元 7月25日
3 康寶萊(中國) 外商獨資 美國 康寶萊國際公司 上海 彭閣瑞 1998年 7月19日
4 如新(中國) 外商獨資 美國 如新企業集團 上海 邱錦云 1998 年 2900萬美元 7月7日
5 玫琳凱(中國) 外商獨資 美國 玫琳凱 上海 麥予甫 1996年 7月7日
6 上海富迪 外商獨資 美國 FOR YOU GROUP L.L.C 上海 許溢洋 1994年 7月7日
7 完美(中國) 外商獨資 馬來西亞 完美資源有限公司 中山 古潤金 1994年 7月19日
8 歐瑞蓮(中國) 外商獨資 瑞典 歐瑞蓮 蘇州 2004年 1300萬(美元) 7月7日
9 寶健(中國) 外商獨資 中國香港 香港寶健國際集團 北京 李道 1995年 7月7日
10 寧波三生 中外合資 中國香港 香港御坊堂藥業集團 寧波 黃金寶 2004年 15680萬(港幣) 7月7日
11 山東安然納米 中外合資 中國香港 香港安然集團 威海 劉潤東 2004年 7800萬港幣 7月7日
12 南方李錦記 外商獨資 中國香港 香港李錦記集團 廣州 李惠深 1992年 8月2日
13 廣東太陽神 中外合資 中國香港 香港曼盛生物 廣州 勞玉儀 1988年 7月19日
14 克緹(中國) 外商獨資 中國臺灣 克緹國際集團 上海 陳碧華 1997年 8月1日
15 金士力佳友(天津) 中外合資 韓國 佳友集團(JU GROUP) 天津 閆希軍 2005年 8000萬人民幣 7月7日
16 沈陽新生活 中外合資 韓國 韓國娜德麗化妝品公司 沈陽 安鳳洛 1994年 7月31日
內資申牌企業統計表
企業名稱 企業類型 總部所在地 企業法人 成立時間 注冊資金 聲明時間
17 新時代 國有企業 北京 殷鶴聲 1995年 1億 7月6日
18 北京羅麥 國有企業 北京 汪靜 2001年 8000萬 7月7日
19 廣東康力醫藥 國有企業 深圳 許靜予 1996年 8000萬 7月7日
20 廣東九極 民營企業 廣州 趙小里 1999年 7月7日
21 珍奧 民營企業 大連 陳玉松 1996年 7月6日
22 山東永春堂 民營企業 濟寧 顏廷和 1998年 8390萬 7月7日
23 大連富饒 民營企業 大連 孫景業 1996年 1.05億元 7月7日
24 蟻力神天璽 民營企業 沈陽 王奉友 1999年 8200萬 7月7日
25 南京中脈 民營企業 南京 王尤山 2000年 7月6日
26 天津天獅 私營股份 天津 李金元 1995年 7月31日
27 大連美羅藥業 股份有限公司 大連 張成海 1999年 7月7日
企業性質分析:
在所有27家申牌企業中,有外商獨資企業11家,中外合資企業5家,內資11家。這樣表面看來,純內資和純外資在數量上打了個平手。但仔細分析,11家內資企業實際上只有新時代、天獅、永春堂和九極等4家企業是老直銷企業,可見內外資的平衡是因為內資有大量傳統企業的涌入,因此中國直銷的高門檻對原有內資直銷企業還是具有殺傷力的。還有個可能的原因就是,經歷過中國直銷亂局的很多中小企業對直銷的未來更為謹慎。
資金來源分析:
外資企業:從外資的來源上看,其中包括美資6家、港資5家、韓資2家、馬來西亞、瑞典和臺灣資本各1家。雖然表面上港資企業似乎有可能與美資抗衡,但實際上,6家美資企業全部是貨真價實的一流直銷名企,而5家港資企業中其實水分很大:三生和太陽神本質上可能就是內資背景,而安然納米和南方李錦記是半路出家的直銷企業,寶健的最終背景也可能是美資。也就是說,美資企業其實占據了競爭的主流。
而外資企業還有一個現象是除了美資和亞洲資本外,只有歐瑞蓮一家是歐洲企業,這也符合世界直銷市場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亞洲地區的事實。
內資企業:內資直銷企業有民營企業6家,國有企業3家,股份制企業和私營企業各1家。而其中3家國有企業的更大意義也只是母公司的資本背景,因此內資直銷企業絕大部分是民營資本牽頭。
分布區域分析:
城市分布:從直銷企業總部的城市分部來看,上海5家,廣州5家,北京3家,大連3家,天津2家,沈陽2家,濟寧、威海、寧波、南京、蘇州、深圳、中山各一家。因為很多企業包括天獅、玫琳凱等在內均在北京設立了一個主要負責對外事務的總部,因此直銷企業的總部基地基本上形成了上海、廣州、北京三足鼎立的趨勢。但是從傳統直銷企業分布來看,安利、雅芳、南方李錦記所在的廣州顯然更勝一籌。
省級分布:從省級分部來看,廣東7家,遼寧5家,上海5家,北京3家,山東2家,江蘇2家,天津2家,浙江1家。廣東顯然是中國直銷業最大的總部基地,而遼寧也在這個統計中異軍突起,當地政府對直銷的支持可見一斑,日后對直銷企業的吸引力也會出現巨大的示范效應。
區域分布:從區域上來看,長三角8家,珠三角7家,華北7家,東北5家,看來中國直銷業目前已經形成了這四大組團的格局,而這4個區域也正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方。這個統計中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排名到了第一位,凸現了與國家經濟發展形勢一致的趨勢,特別在外資吸引力上,注重質量而非簡單政策優勢的長三角漸入佳境。
總的來看,這27家企業總部基本上都在東部沿海范圍之內,中西部地區竟然沒有一家企業參與,可見直銷這個行業與經濟發達程度和區域開放程度是息息相關的。
安利:風向標一做到底
1959年,年僅20余歲的創始人杰.溫安洛先生和理查.狄維士先生在家中的地下室邁出了安利事業的第一步,如今,安利已經在全球88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成為這個星球上最富盛名的直銷公司。安利于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至今全國已有100多個專賣店(分公司)。而在2004年,安利(中國)以170億元人民幣的業績制造了中國直銷企業發展的最巔峰。
一直以來,安利(中國)都是中國最大直銷企業,也是行業的風向標,她的市場表現和公關能力都讓業界贊嘆不已。安利的問題不是能否拿牌,而是能否在僅剩半年的轉型期中將中國直銷商海中最大的船順利調過頭來,而她今后的行走方法,也將影響著這個行業大多數企業的具體走向。
康寶萊:遲到不是輸的理由
1979年的美國洛杉磯,年輕的美國人馬克·休斯受到東方中醫中藥理念的啟發,開發出了一個健康減肥的產品——大豆蛋白混合飲料,并將自己創建的公司命名為Herbalife——草本生活。現在的康寶萊已在全球61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擁有一百萬銷售人員。康寶萊早期曾以賀寶芙的名字進入中國,但是在1998年中國直銷禁傳之后,康寶萊選擇了暫時退出,直到2005年9月中國直銷再度開放時才再度宣布進入。
康寶萊是美國五大直銷企業中重返中國直銷舞臺最晚的一個,她的焦點是中國總裁錢港基。錢港基先生曾擔任安利(中國)副總裁,天獅集團全球執行總裁,露華濃大中華區總裁和時代華納中國區CEO。他一進入康寶萊就提出了5-10年超越安利的雄心勃勃的計劃,讓人驚嘆,也值得期待。
玫琳凱:美麗事業需要支撐
1963年9月13日,星期五,美國達拉斯,玫琳凱·艾施女士用5000美金創立了玫琳凱化妝品公司。通過40多年的發展,玫琳凱成為美國五大直銷公司之一,在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取得了事業上的成功。1995年,玫琳凱投資2000萬美元在中國建立其海外第一家工廠——杭州玫琳凱化妝品生產廠。1996年3月,玫琳凱中國分公司在上海正式開業。到目前為止,玫琳凱已經在全國開設了55家分支機構,年銷售額接近20億元人民幣。
玫琳凱的特色在于她是屬于女人的事業,也是與女人最接近的美麗事業,那么這條路上注定會有大量追隨者相伴。現在玫琳凱公司的問題也是要少一些陰柔之氣,學會敢于面對、敢于爭取,企業有了霸氣才能在競爭中獲得更大的機會。
上海富迪:最低調的守候
上海富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由美國FOR YOU集團于1994年投資進入中國設立的中外合作企業,至今已有12個年頭。公司主要生產包括生物波系列保健用品、中高檔化妝品、護膚用品系列、個人清潔洗滌、沐浴用品系列、純植物精油、有氧按摩保健器材等高科技產品。公司于1995年4月成為上海8家直銷公司之一,1996年又成為全國41家直銷公司之一,1998年國家禁傳后有幸成為10家轉型外資企業之一。
謹慎的富迪在此后顯示出了超乎尋常的耐心和毅力,他們并沒有利用轉型企業的優勢搶先發力,而是緊遵政府要求在上海默默等待中國直銷業的再次開放。如此的耐心應該能夠換回一個燦爛的未來。
完美:穩定就是未來
完美(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1994年3月,是由馬來西亞完美資源有限公司投資設立,以生產健康食品、個人護理品、家居日用品和美容護膚品等大眾消費日用品而著稱。截止目前,完美在全國設立了33家分支機構,同時,開設了3600多家完美專賣店,產品市場在香港地區及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不斷拓展。
完美是一家很務實的公司,他的生產基地絕對是這個行業一流的;完美是一家穩定的公司,他的銷售團隊絕對是大型直銷企業中最能夠經受考驗的;完美是一家謹慎的公司,他們寧愿為日后發展的順利而犧牲暫時的利益……因此,完美的發展必定是不可限量的。
歐瑞蓮:厚積薄發
歐瑞蓮化妝品集團由約克尼克兄弟于1967年在瑞典創立,是一家快速成長的國際化妝品公司。自1990以來,歐瑞蓮已經進入了全球35個新市場。經過持續醞釀與完善籌備,2003年,歐瑞蓮正式在上海設立代表處;2004年8月,歐瑞蓮化妝品(中國)有限公司在昆山成立。截至2006年初,歐瑞蓮在華投資總額超過2700萬美元。
歐瑞蓮進入中國市場后,顯示出了超人的耐心,一直沒有提前開展直銷業務。最近,歐瑞蓮引進來原如新(中國)銷售副總裁陳海琳任中國執行總裁、原安利中國對外事務部政府事務經理南濤為對外事務總監。看來,在中國直銷即將發牌之際,歐瑞蓮也加緊了正式爆發的步伐。
寧波三生:為百年基業奠基
寧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由香港御坊堂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寧波御坊堂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共同組建。公司產品囊括保健食品、營養食品、日化用品、化妝品、健身器材和小型廚具等幾大系列。當前,公司在全國各地設立了16家省級分公司,300多家服務網點和1000多家加盟店。2005年,公司海外市場已正式啟動,開始了國際化發展之路。
2006年6月16日,總投資額10億港幣的寧波三生健康產業園開工儀式在鄞州區隆重舉行,這為三生董事長黃金寶實現“創百年品牌,建百年基業”的宏偉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有時候,一個公司成長靠的就是實力和魄力。
安然納米:大道可以無形
香港安然集團初期主要從事納米級微元生化材料,食用活性菌、化妝品醫學保健的科研開發與生產銷售。自2002年9月以納米微元生化系列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得以迅猛發展。2004年,安然集團在威海設立了外商獨資企業——山東安然納米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目前,安然公司已有三大系列,40多個品種的健康產品面向中國大陸市場。
安然公司以納米級高科技產品和科學現代化的管理及奇奧必勝的營銷方法吸引人氣,但是在越來越浮躁的中國直銷行業中,這種玄妙的高科技也可能成為阻止直銷人思考進入的絆腳石。讓玄妙的東西通俗化,可能更適合需要單純和理性的未來中國直銷業。
南方李錦記:為了第二個目標
1992年,百年醬料名企、以生產蠔油聞名的“亞洲第一食品品牌”李錦記集團,與第一軍醫大學(現南方醫科大學)合作,設立南方李錦記,走進中草藥健康產品領域。南方李錦記至今已經設立了30家分公司,專賣店2000多家,其“無限極”品牌被評為2005年中國500家最具價值品牌之一,在保健行業品牌中排名第一。
百年老店李錦記通過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實現了“把中華優秀飲食文化傳播到全世界,在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產品”的偉大目標,打造了調味品事業的巔峰。如今李惠森正帶領南方李錦記奔向第二個使命——把中國五千年優秀養生文化傳播到全世界,同時也為李錦記確立新的目標并找到了實現企業更大發展的可能。
廣東太陽神:欲借直銷溫舊夢
廣東太陽神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以生產和銷售保健品、食品和藥業為主的中外合資企業集團。廣東太陽神從懷漢新開發“生物健口服液”開始,已走過了近20年的歷史,開創了中國保健品產業化的先河。位于深圳福田的太陽神銷售有限公司承擔的是太陽神集團戰略轉型、突圍直銷的大任。
20年的輝煌造就了中國婦孺皆知的“太陽神”,而跌入低谷的太陽神欲借直銷的東風再度騰飛。但從太陽神涉足直銷一年來的狀況來看,直銷遠非一腔熱血或一張牌照那么簡單,在直銷之路上太陽神還有太多東西要學習。
克緹:臺資老大慎行大陸
1989年,50歲的臺灣人陳武剛創立克緹國際行銷事業,將獨創的“三銷合一”(直銷、多層次直銷、連鎖加盟)之行銷精神合而為一,成功突破直銷無店鋪行銷的規范,自1996年起一直蟬聯臺灣地區直銷行業之翹楚。克緹很早就進入大陸市場,但是在遭遇1998禁傳之后,選擇了以傳統連鎖加盟進行經營。埋頭苦干之下,克麗緹娜的連鎖加盟機構在大陸市場四處開花。
雖然幾年里中國直銷業風起云涌,但是作為臺灣直銷老大的克緹一直修身養性,并沒有絲毫卷入這場紛爭的跡象,直到申請直銷牌照的關鍵時刻。一般情況下來說,臺灣人對開拓大陸直銷市場的心情都是異常迫切的,但不知為什么陳武剛成為了一個例外。也許是他老謀深算,也許是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不過就這種忍耐的功力已經讓人刮目相看。
金士力佳友:中韓直銷實驗田
天津天士力集團成立于1994年,在中國醫藥行業占據了一席之地,2005年公司被列入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金士力佳友(天津)有限公司是天士力集團與韓國直銷行業的代表企業韓國佳友集團(JU GROUP)強強聯手,共同投資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成立于2005年2月1日。根據集團總部的戰略規劃,金士力將通過直銷途徑實現公司第二大產業集團的形成。
顯然,金士力佳友依托的是天士力集團的生產和品牌優勢、韓國佳友集團先進的直銷運營體系和管理經驗。在韓國直銷企業尚未在中國取得任何成就的時刻,金士力佳友組合將見證兩個亞洲兄弟在直銷行業合作成功的可能性。
新生活:神秘的直銷新兵
中韓合資新生活化妝品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5月30日,是已有11年銷售化妝品歷史的企業,11種品牌200多種化妝品銷售于中國各地,經過多年努力,公司已從化妝品公司成長為生活用品公司。
沈陽新生活幾乎是公布企業中最默默無聞的一個,甚至讓人找不到她選擇直銷的理由。但存在就是合理的,新生活當然也有選擇自己未來新生活的權力。而新生活以化妝品專家的姿態進入直銷,避開了傳統轉型企業以保健為突破口的俗套,但是卻不得不面對外資實力企業的直接競爭,是福是禍只有等時間來證明了。
新時代:“紅頂”搭臺 “國珍”唱戲
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3月,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因其母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直管企業——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因此新時代擁有顯著的“紅頂”特征。公司主打以“國珍”牌松、竹系列為主的綠色保健品和日化產品,受益者達幾百萬。新時代于1997年躋身直銷大軍,幾經風雨,現在年營業額接近10億元人民幣。
在直銷業中,新時代一直以“紅頂”特征而被業界關注,在本次發布聲明的企業中,新時代也不負眾望地以第一批的姿態率先公布聲明。雖然沒有率先獲得第二批直銷牌照,但業界對此并無擔憂。
羅麥藥業:深藏不露
羅麥公司成立于1962年,是加拿大一家專門從事生產藥品和保健品的專業公司。羅麥公司成立伊始便以歐美剛剛興起的直銷方式運營市場,網絡遍布30多個國家和地區,至今已有43年的直銷歷史。1997年,現任中城羅麥集團董事長王兆義先生與羅麥國際公司在煙臺共同投資建立了煙臺羅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羅麥系列產品正式進入了中國的市場。
2001年,全面負責直銷事業的北京羅麥藥業有限公司成立。羅麥藥業和她在加拿大的“前輩”一樣,幾乎低調到人們都不知道中國直銷業還有這么一個企業存在,直到申牌信息的公布才浮出水面,看來她對直銷牌照已經做足了功課,勢在必得。
康力國際:“全球一體化”一鳴驚人
廣東康力醫藥有限公司創建于1996年,總部設在深圳,是一家大型的國營企業,是國家首批8家藥品電子商務試點單位之一。2004年1月,康力成立直銷業務的研究部門;2004年8月,康力在新加坡注資成立康力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籌備直銷;2005年2月,康力國際制定了“全球一體化”的直銷發展思想,以能量水機為主打產品,首站選擇中國市場與新加坡市場作為實務運作的開端。
2005年才最終決定進軍直銷的康力國際顯然是行業新軍,不過其長達1年多的籌備期和一開始就統一規劃的“全球一體化”戰略,讓我們看到了該公司的格局不同凡響。
廣東九極:低調浮出
廣東九極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18日。公司依托高科技的專業研究隊伍,致力于保健食品、保健日用品、美容護膚品和健康食品的生產與銷售。公司大力弘揚傳統中華醫藥保健養生文化,以提升中華民族保健意識和人類健康水平為己任,在不斷的摸索中創新自強,以期推動中國保健產業的健康發展。
廣東九極在中國直銷即將開放的前夕被人們熟知,但是在直銷開放的過程中卻一度沉沒于行業波浪之中,直到直銷申牌才又浮出水面。九極能夠參與牌照競爭應該說還是具備相當的實力,但拿牌后的第一件事應該是怎樣打起精神收復失地,不然“九極”這個牌子是財富還是累贅都很難說。
永春堂:期待牌照的拯救
山東永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孔孟之鄉的泗水縣經濟開發區,公司創建于1998年,現已發展成為一家應用現代生物技術,集銀杏保健品、銀杏化妝品、銀杏甙元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多元化、現代化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永春堂在2006年的目標異常宏大:實現直銷拿牌目標,并在北京建設永春堂大廈;建成1000家專賣店;力爭完成公司境外上市的股票發行工作;啟動國際市場……
但就在幾個月前,永春堂曝出大量骨干經銷商集體跳槽的消息,據悉是“借著轉型的說法調整制度,失信于經銷商”。政策調整帶來的制度改變苦果當然不該永春堂一家公司來承擔,但是問題出得如此之大也說明公司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隱患,不知道拿牌能不能幫助企業恢復元氣和信心。
大連富饒:聯合制勝
大連富饒企業集團的前身為大連富饒食品有限公司,于2004年11月正式組建,公司目前生產、銷售的產品主要有富饒“艾膚琳”牌化妝品和保潔用品系列、富饒“豆豆豆”牌濃縮復合芽苗蔬果健康食品系列。公司擁有半緊密層銷售人員10萬余人,富饒產品專賣店遍布全國各地近3100家。
目前,大連富饒企業集團已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在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科技投入,開發新品種,發揮規模效益等方面,公司制定了中長期發展規劃,并與中國郵政、中國聯通、中國平安保險、大連銀聯、網關等企業建立了長期的戰略伙伴關系,形成強強聯合的企業構架。為爭取創建國家級名牌產品和打造高科技的跨國公司奠定堅實的營運基礎。
中脈科技:騎驢找馬的快意
中脈科技集團是2000年4月正式成立的一家集科研、生產、營銷為一體的民營高科技企業。集團全面實施網絡化戰略,已建立起一個極具競爭力的全國營銷與服務網絡——包括近300個地區分公司和3600家專賣店,數據庫擁有忠誠客戶300多萬人,2004年集團銷售收入18億元。在迅速占領國內市場的同時,中脈科技集團挺進國際市場,在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設立了銷售分支機構及辦事處。
即使在中國直銷最敏感的時刻,以會議營銷起家的中脈事業也沒有片刻停滯的跡象。正因為沒有非直銷不可的壓力,也許這個并沒有純正直銷血統的企業能夠給我們帶來一個市場奇跡。
天獅:老江湖遇到了新問題
天獅集團組建于1995年,其前身是1992年組建的天獅經濟發展有限公司,1998年初挺進國際市場。目前,天獅集團在國內31個省市注冊了34家天獅的全資子公司,下設近1800家專賣店。天獅在五大洲的9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業務渠道輻射世界180個國家及地區。如今的天獅已經是中國內資直銷企業無可爭議的老大,也是中國直銷企業進軍國際市場的典范。
天獅是一個優勢與問題并存的矛盾體,中國直銷業的很多經驗和問題可以從她那里找到根源或者答案。天獅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人心的穩定問題,高層的頻繁調換讓下面經銷商人心惶惶;而天獅目前的最大亮點是從單一的企業國際化進步到今天的國際產業聯盟,李金元充分意識到了借力的重要性,同時也是對產品重要性的一個側面肯定。幾種勢力的交叉,最后是出善果還是惡果那就要看天獅自己的選擇和控制了。
大連美羅:東風已至
美羅藥業集團始建于1925年,至今已有80年的悠久歷史,1958年因獨立研制出紅霉素而震驚世界。2005年1月18日,大連美羅國際生物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承接了美羅藥業旗下全部保健品產業的研制、開發和生產,以食用真菌和藥用真菌為核心組方,展示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大連美羅依托來自美羅藥業強勢的品牌沉淀和經濟實力,為企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最近天獅海外第一人陳湛的加入,更為美羅的直銷事業,特別是海外市場拓展創造了更大可能。
上一篇:嚴查超范圍經營 隴西開展直銷網點專項檢查 下一篇: 臺商將在義烏直銷當地水果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