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七大直銷企業生態
發布: 2006-06-30 00:00:00 作者: 來源:

都在說中國直銷市場是灰色的,都在說在中國做直銷企業很艱難。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在中國市場上的直銷企業一樣有枝繁葉茂的。
企業因利益而存在,在那巨額的財富面前,誰又能否認直銷所帶給他們的好處?在飄搖中堅定,在迷茫中堅韌,在痛苦中成長,中國直銷市場16年的歷史,造就了一個又一個成功的企業……
這是一種痛并富裕著的交迫,這是一道成敗分離的界碑。痛的時候,體味富裕,敗的時刻,感悟成功……
■安利 穩扎穩打
作為多層次直銷公司的龍頭企業,安利從成立到現在,在全球范圍內,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率。
1959年,創業初期只有5名員工,辦公面積僅223平方米,產品也只有一種—樂新多用途濃縮清潔劑(LOC)。但因為獨特的銷售模式,第一財年,安利公司的營業額就達到50萬美元。
在2003年1月美國季刊雜志《家族企業》全球最大200家家族企業排名中,安利名列第104位。在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Forbes)2004年全美最大100家私人企業排名中,安利名列第19位。
2003/2004財政年,安利全球市場銷售總額已達62億美元。
安利進入中國內地后,業績也一路飆升。
1997年,安利(中國)的營業額急速上升至15億元人民幣;1998年銷售模式成功變革后,2001年營業額達48億元人民幣;2002年上升至60億元人民幣,其中紐崔萊在中國的銷售額達30億元人民幣,占中國保健食品市場份額的1/6。
2004年,安利在中國內地的營業額達到170億元人民幣,名列“2005年度中國最大500家外商投資企業”排行榜中第23位。
雖然2005年受到政策環境的影響,但安利(中國)董事長鄭李錦芬表示,安利(中國)2005年營業額仍有175億元人民幣。
在獲得的同時,安利也在不斷投入。安利在廣州建有美國海外最大的生產基地,面積達14.1萬平方米。截至2005年,安利在IT方面的投入已累計達2.6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內地的總投資已超過2.2億美元。
如今,安利歷經40多年風雨,不斷發展和壯大,已由一個賣清潔劑的公司,成長為居全球領先地位的跨國企業,業務范圍已遍及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
雖然說,與世界500強公司相比,安利的這點成績還不算特別突出,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從1998年-2005年轉型經營的5年間,安利(中國)的營業額增長了約60倍,這個成績并不是任何一家企業可以輕易達到的。
■如新 超速成長
如新公司于 1984 年創立于美國猶他州普羅沃市,1991年,在普羅沃市興建完成世界級水準的倉庫與儲運設備。1996年,如新在紐約股市正式掛牌上市,登記為 NUS。
如新的成長可以用超速來形容。因為,利用直銷模式,它每到一個市場,銷售額都會不斷倍增。所以,在如新發展到第10年時,其營業額已達到10億美元。為此,如新與微軟、戴爾、蘋果等知名大公司一起,被評為美國的“超成長公司”。據悉,美國建國200多年來,包括如新在內只有9家企業獲得此殊榮。
2003年,如新以高出預計30%的3,900萬美元的業績完美“收官”。同時,由于在內地市場的良好表現,如新的股票也一度高漲。
2004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顯示,相比北亞地區、北美地區等,如新(中國)第一季度營業額增長速度最快,達到了78%,最后,2004年銷售總額近10億元人民幣,與2003年相比,增長率為300%。
2005年7月29日,如新集團公布了該年第二季度的業績,全球銷售額達到了3.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其中,大中華區的銷售額達到了6,410萬美元,同比增長8%。
看到如此不俗的成績,連如新全球總裁賀楚門也曾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如新能達到50億美元的銷售額。
2003年-2005年,如新一直保持著高增長率,從3,900萬美元到50億美元,將是一個質的飛躍。這讓人想到了1998年后的安利。
同時,如新一直為深入中國內地發展而不斷投入,這些投資包括設立上海和北京的研究設施、浙江省的生藥萃取技術中心及華茂保健品加工廠、上海的個人保養品工廠、上海生物光子掃描儀加工廠,以及在全國各地開設的產品專賣店。到目前為止,如新在華投資總額近1億美元。
■康寶萊后發制人
作為全球5大直銷公司之一,康寶萊的發展一直受到極大的關注。
1980年,馬克·休斯創立康寶萊Herbalife;1986年,康寶萊公司股票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1989年,康寶萊銷售額突破1億美元,3年后,銷售額達到4億美元。經過持續不斷的發展,1996年,康寶萊全球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2003年為18億美元。
2002年,康寶萊全球銷售額達20億美元,其中美洲38.4%,歐洲31.5%,亞洲30.1%。
回顧康寶萊在中國內地的發展,雖然,1998年,康寶萊已投資3,125美元在上海成立分公司,2000年在蘇州工業園區設立美國本土以外唯一的生產基地。但是,2005年才是康寶萊真正謀定而后動的時機。雖然對于中國內地市場來說,康寶萊似乎是個遲來者,但卻是聰明的遲來者。因為2005年,中國的直銷環境才日趨明朗,而康寶萊已經做好了所有的市場準備,蓄勢待發。
2006年,康寶萊(中國)總裁錢港基對外宣布,到年底前,將在除西藏之外的40個地區開設分公司。有業界人士評價說,康寶萊的大膽源于它的自信,而它的自信又是源于它對中國市場的把握。據有關人士透露,2005年,還處于布局階段的康寶萊,第一年國內營業額已有4,000萬元人民幣。
中國內地市場的全面啟動,無異也為康寶萊的國際市場注入了新動力,2005年,康寶萊的全球營業額達到25億美元。
2005年11月9日,著名市場調研公司Halpern Capital公司再度將康寶萊公司的股票設為“購買”的級別,并將目標價格從36美元提升至39美元。同年11月10日,著名金融機構美銀證券也發布了關于康寶萊的調研報告,將公司股票設為“推薦購買”的級別。
2006年第一季度,康寶萊的凈營業額達到了創紀錄的4.558億美元,與2005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2.5%。相對于2005年同期,美洲和亞太地區的凈營業額分別上升了59.4%和13.3%。其中,在不包括日本的亞太市場,第一季凈營業額達到6,800萬美元,相比2005年同期上升了13.3%,業績新增主要來自于馬來西亞和中國。
■完美 劍指“通用”
提到完美,業界似乎只有兩個字:低調。無論是它的營銷策略,還是公益謀略都保持著低調。然而這種低調并不妨礙完美的快速發展。
完美成立于1994年初,是由馬來西亞完美資源有限公司投資的一家集科研、開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外資企業。1998年完美獲得國家認可,成為轉型企業,其總部坐落在廣東中山市,生產基地總占地面積逾120畝。2005年10月,首期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興建的完美第三期工程—物流中轉倉庫,土建工程將于2006年7月完成。而投資3,000萬美元興建的占地350畝的江蘇揚州完美生產基地,預計2006年下半年也可投入使用。
完美公司進入中國內地以來,一直在低調運作中,從不在公開場合發表過多的言論,即使在眾多直銷公司都紛紛拉大旗的時候,完美也從來沒有過多地將自己置于聚光燈下。
正是這份低調,讓完美能從容地布局。截至目前,完美專賣店超過3,600家,雖然比起雅芳的6,000多家專賣店來說,完美的拓展是相對緩慢的,但卻讓無數人在不經意間窺得完美的一些實力。同時,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完美從2002年6月至2003年1月,在國內率先通過四項權威認證,即保健食品GMP認證、HACCP食品安全控制體系認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03年3月,經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嚴格審核,完美公司又順利通過清真食品認證。
完美的低調讓它獲得了不錯的市場份額。2005年,完美的銷售額達50億元人民幣。不過,業內推算,完美的銷售業績并不止這個數。
有業界人士評價,完美能有如此的作為,憑借著的是它內煉的是一股氣:強有力的硬件支持,正確的營銷策略,正直的企業家理念以及務實的運作。
■南方李錦記 塑造品牌
作為中國香港百年老字號—李錦記集團旗下的獨資企業,南方李錦記一直以弘揚中國民族養生文化為己任。
成立之初,南方李錦記主要是與各大科研機構及大學合作,不斷研發優良的產品。1994年,南方李錦推出“無限極”系列保健品后,1996年才采用直銷模式運作。
2004年,南方李錦記投資5億元人民幣在廣東新會建設生產基地,面積逾6萬平方米。在完善口服液、片劑、膠囊生產設施的同時,南方李錦記還建造了一個近2萬平方米的日化生產大樓,以提升家居洗滌劑、個人護理、護膚類產品的生產規模,并建立了國內首個中草藥健康養生文化體驗中心。
2005年4月,南方李錦記又在廣州開設了旗下第一家自營店,目前為止,共開設了近30家自營店。另外,南方李錦記還在全國29個省、市和自治區開設了2,000多家加盟連鎖專賣店。
通過幾年的發展,南方李錦記已經具備了強大的硬件支持,2005年的銷售額達到10億元人民幣。
同時,因為南方李錦記致力于推動中華5,000年養生文化在全球的發展和影響力,因此受到社會和民眾的支持,從而建立了極高的品牌知名度。2005年,是南方李錦記獲殊榮最多的一年。除了被評選為2005年“最受推崇亞洲最佳雇主”和2005年“中國最佳雇主”外,其“無限極”品牌被評為“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62位,在參評的保健品品牌中排行第一。全球五大品牌價值評估機構之一的世界品牌實驗室將其品牌價值評估為80.83億元人民幣。
■天獅 崛起的東方之獅
天獅,一向被譽為內資企業中的龍頭企業。它的崛起,它的發展,它遇到的種種困難,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為內資直銷企業發展的代表。
1995年,天獅從2,000萬元起家,其后短短3年間,天獅在全國發展了大約300萬人的銷售隊伍。1997年,天獅中國區創下了單項產品單月營業額達3億元人民幣,從1996年初到1997年8月,天獅國內總銷售額就達到19.89億元人民幣,利潤高達6.39億元人民幣。2004年,國內銷售額為16億元人民幣;2005年,國內營業額為17億元人民幣。
除了在國內的快速發展外,天獅在國際市場上也創下了不俗的成績。2003年,李金元通過反向收購SGKA公司,借殼上市。收購前,SGKA公司股份僅僅是3美分,從2003年9月收購完成之后,該公司的股價在2004年1月12日高達11美元,因此,這次收購,讓SGKA公司的價值提升為7.31億美元。
目前,天獅在海外的營業額占集團總營業額的70%以上,并且該比例還在擴大。
2005年,經“世界品牌實驗室”評估,天獅品牌價值達74億元。作為天獅第一人的李金元總裁,2004年,以60億元人民幣榮登中國富豪榜,這在中國商品流通領域不能不算是一大奇跡。
截至2005年底,天獅的業務渠道輻射世界190個國家及地區,在近110多個國家建立了分公司;天獅集團在國內30多個省區注冊了近40家天獅的全資子公司,下設近2,000家專賣店,建成占地26萬平方米的天津生產基地,并計劃投資2億美元修建占地750畝的“天獅天津國際健康產業園”。
短短11年的時間,天獅集團發展成為一個大型的跨國企業集團,而且還在穩定、持續、高速地增長,國內資產規模已超過30億元人民幣。
天獅從近乎一無所有的瀕臨倒閉的民營企業,到目前擁有近百億元人民幣的財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作為內資企業的典范,天獅又將目標定格在“2010年進入世界500強”上。如此豪情,如此魄力,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直銷企業的實力和信心。
■新時代 內資新勢力
新時代無疑是現在直銷行業中新崛起的最強勁的內資直銷企業之一。
新時代的發展和壯大無疑是中國直銷行業中最令人注目的。1995年,松花粉上市走的是傳統模式,投入極大,但每月全國的銷售額僅僅只有5萬元人民幣。于是,結合自身企業和市場的特點,新時代采用了獨特的“國珍專營”模式,它集合了傳統市場和直銷行業的特點,率先在國內實現了店網結合的全面營銷模式。新時代的業績呈良好的上升勢頭:2002年,新時代銷售額突破億元大關;2003年,銷售額為2.6億元人民幣;2004年,銷售額達到6億元人民幣;2005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人民幣。
也許,有人會說,當時的成功只是因為新時代遇到了“財富第五波”的熱浪,那么我們反觀同樣在1994年-1996年紅極一時的三株口服液,鼎盛期過后就是如今的一蹶不振。同樣是保健品企業,新時代卻能通過轉變經營模式,從而走出了一條光明大道。
為此,我們不得不肯定,新時代擺脫了中國民營企業“拋物線式發展軌跡”的怪圈,正如某媒體對新時代的評價一樣:“新時代向社會展示的是一個民族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功案例。新時代發展的10年預示了中國民營保健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除了不斷穩固國內市場外,新時代還開始拓展海外市場:2003年底成立的香港成立分公司,標志著新時代邁出了“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的第一步;半年之后,新時代出臺海外獎勵計劃,并更換產品包裝和標志;2005年5月28日,新時代泰國公司開業。至此,新時代拉開了全球發展的序幕。而新時代亦將目標設定在“2008年實現年銷售額50億元人民幣”上,這顯示了它的雄厚實力與廣闊的發展空間。
直銷造就一批人的夢想,也實現了一批人的夢想。我們將成功的企業記錄于此,為的是希望其他企業能樹立信心,總結經驗,更上一層樓。
企業因利益而存在,在那巨額的財富面前,誰又能否認直銷所帶給他們的好處?在飄搖中堅定,在迷茫中堅韌,在痛苦中成長,中國直銷市場16年的歷史,造就了一個又一個成功的企業……
這是一種痛并富裕著的交迫,這是一道成敗分離的界碑。痛的時候,體味富裕,敗的時刻,感悟成功……
■安利 穩扎穩打
作為多層次直銷公司的龍頭企業,安利從成立到現在,在全球范圍內,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率。
1959年,創業初期只有5名員工,辦公面積僅223平方米,產品也只有一種—樂新多用途濃縮清潔劑(LOC)。但因為獨特的銷售模式,第一財年,安利公司的營業額就達到50萬美元。
在2003年1月美國季刊雜志《家族企業》全球最大200家家族企業排名中,安利名列第104位。在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Forbes)2004年全美最大100家私人企業排名中,安利名列第19位。
2003/2004財政年,安利全球市場銷售總額已達62億美元。
安利進入中國內地后,業績也一路飆升。
1997年,安利(中國)的營業額急速上升至15億元人民幣;1998年銷售模式成功變革后,2001年營業額達48億元人民幣;2002年上升至60億元人民幣,其中紐崔萊在中國的銷售額達30億元人民幣,占中國保健食品市場份額的1/6。
2004年,安利在中國內地的營業額達到170億元人民幣,名列“2005年度中國最大500家外商投資企業”排行榜中第23位。
雖然2005年受到政策環境的影響,但安利(中國)董事長鄭李錦芬表示,安利(中國)2005年營業額仍有175億元人民幣。
在獲得的同時,安利也在不斷投入。安利在廣州建有美國海外最大的生產基地,面積達14.1萬平方米。截至2005年,安利在IT方面的投入已累計達2.6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內地的總投資已超過2.2億美元。
如今,安利歷經40多年風雨,不斷發展和壯大,已由一個賣清潔劑的公司,成長為居全球領先地位的跨國企業,業務范圍已遍及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
雖然說,與世界500強公司相比,安利的這點成績還不算特別突出,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從1998年-2005年轉型經營的5年間,安利(中國)的營業額增長了約60倍,這個成績并不是任何一家企業可以輕易達到的。
■如新 超速成長
如新公司于 1984 年創立于美國猶他州普羅沃市,1991年,在普羅沃市興建完成世界級水準的倉庫與儲運設備。1996年,如新在紐約股市正式掛牌上市,登記為 NUS。
如新的成長可以用超速來形容。因為,利用直銷模式,它每到一個市場,銷售額都會不斷倍增。所以,在如新發展到第10年時,其營業額已達到10億美元。為此,如新與微軟、戴爾、蘋果等知名大公司一起,被評為美國的“超成長公司”。據悉,美國建國200多年來,包括如新在內只有9家企業獲得此殊榮。
2003年,如新以高出預計30%的3,900萬美元的業績完美“收官”。同時,由于在內地市場的良好表現,如新的股票也一度高漲。
2004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顯示,相比北亞地區、北美地區等,如新(中國)第一季度營業額增長速度最快,達到了78%,最后,2004年銷售總額近10億元人民幣,與2003年相比,增長率為300%。
2005年7月29日,如新集團公布了該年第二季度的業績,全球銷售額達到了3.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其中,大中華區的銷售額達到了6,410萬美元,同比增長8%。
看到如此不俗的成績,連如新全球總裁賀楚門也曾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如新能達到50億美元的銷售額。
2003年-2005年,如新一直保持著高增長率,從3,900萬美元到50億美元,將是一個質的飛躍。這讓人想到了1998年后的安利。
同時,如新一直為深入中國內地發展而不斷投入,這些投資包括設立上海和北京的研究設施、浙江省的生藥萃取技術中心及華茂保健品加工廠、上海的個人保養品工廠、上海生物光子掃描儀加工廠,以及在全國各地開設的產品專賣店。到目前為止,如新在華投資總額近1億美元。
■康寶萊后發制人
作為全球5大直銷公司之一,康寶萊的發展一直受到極大的關注。
1980年,馬克·休斯創立康寶萊Herbalife;1986年,康寶萊公司股票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1989年,康寶萊銷售額突破1億美元,3年后,銷售額達到4億美元。經過持續不斷的發展,1996年,康寶萊全球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2003年為18億美元。
2002年,康寶萊全球銷售額達20億美元,其中美洲38.4%,歐洲31.5%,亞洲30.1%。
回顧康寶萊在中國內地的發展,雖然,1998年,康寶萊已投資3,125美元在上海成立分公司,2000年在蘇州工業園區設立美國本土以外唯一的生產基地。但是,2005年才是康寶萊真正謀定而后動的時機。雖然對于中國內地市場來說,康寶萊似乎是個遲來者,但卻是聰明的遲來者。因為2005年,中國的直銷環境才日趨明朗,而康寶萊已經做好了所有的市場準備,蓄勢待發。
2006年,康寶萊(中國)總裁錢港基對外宣布,到年底前,將在除西藏之外的40個地區開設分公司。有業界人士評價說,康寶萊的大膽源于它的自信,而它的自信又是源于它對中國市場的把握。據有關人士透露,2005年,還處于布局階段的康寶萊,第一年國內營業額已有4,000萬元人民幣。
中國內地市場的全面啟動,無異也為康寶萊的國際市場注入了新動力,2005年,康寶萊的全球營業額達到25億美元。
2005年11月9日,著名市場調研公司Halpern Capital公司再度將康寶萊公司的股票設為“購買”的級別,并將目標價格從36美元提升至39美元。同年11月10日,著名金融機構美銀證券也發布了關于康寶萊的調研報告,將公司股票設為“推薦購買”的級別。
2006年第一季度,康寶萊的凈營業額達到了創紀錄的4.558億美元,與2005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2.5%。相對于2005年同期,美洲和亞太地區的凈營業額分別上升了59.4%和13.3%。其中,在不包括日本的亞太市場,第一季凈營業額達到6,800萬美元,相比2005年同期上升了13.3%,業績新增主要來自于馬來西亞和中國。
■完美 劍指“通用”
提到完美,業界似乎只有兩個字:低調。無論是它的營銷策略,還是公益謀略都保持著低調。然而這種低調并不妨礙完美的快速發展。
完美成立于1994年初,是由馬來西亞完美資源有限公司投資的一家集科研、開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外資企業。1998年完美獲得國家認可,成為轉型企業,其總部坐落在廣東中山市,生產基地總占地面積逾120畝。2005年10月,首期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興建的完美第三期工程—物流中轉倉庫,土建工程將于2006年7月完成。而投資3,000萬美元興建的占地350畝的江蘇揚州完美生產基地,預計2006年下半年也可投入使用。
完美公司進入中國內地以來,一直在低調運作中,從不在公開場合發表過多的言論,即使在眾多直銷公司都紛紛拉大旗的時候,完美也從來沒有過多地將自己置于聚光燈下。
正是這份低調,讓完美能從容地布局。截至目前,完美專賣店超過3,600家,雖然比起雅芳的6,000多家專賣店來說,完美的拓展是相對緩慢的,但卻讓無數人在不經意間窺得完美的一些實力。同時,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完美從2002年6月至2003年1月,在國內率先通過四項權威認證,即保健食品GMP認證、HACCP食品安全控制體系認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03年3月,經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嚴格審核,完美公司又順利通過清真食品認證。
完美的低調讓它獲得了不錯的市場份額。2005年,完美的銷售額達50億元人民幣。不過,業內推算,完美的銷售業績并不止這個數。
有業界人士評價,完美能有如此的作為,憑借著的是它內煉的是一股氣:強有力的硬件支持,正確的營銷策略,正直的企業家理念以及務實的運作。
■南方李錦記 塑造品牌
作為中國香港百年老字號—李錦記集團旗下的獨資企業,南方李錦記一直以弘揚中國民族養生文化為己任。
成立之初,南方李錦記主要是與各大科研機構及大學合作,不斷研發優良的產品。1994年,南方李錦推出“無限極”系列保健品后,1996年才采用直銷模式運作。
2004年,南方李錦記投資5億元人民幣在廣東新會建設生產基地,面積逾6萬平方米。在完善口服液、片劑、膠囊生產設施的同時,南方李錦記還建造了一個近2萬平方米的日化生產大樓,以提升家居洗滌劑、個人護理、護膚類產品的生產規模,并建立了國內首個中草藥健康養生文化體驗中心。
2005年4月,南方李錦記又在廣州開設了旗下第一家自營店,目前為止,共開設了近30家自營店。另外,南方李錦記還在全國29個省、市和自治區開設了2,000多家加盟連鎖專賣店。
通過幾年的發展,南方李錦記已經具備了強大的硬件支持,2005年的銷售額達到10億元人民幣。
同時,因為南方李錦記致力于推動中華5,000年養生文化在全球的發展和影響力,因此受到社會和民眾的支持,從而建立了極高的品牌知名度。2005年,是南方李錦記獲殊榮最多的一年。除了被評選為2005年“最受推崇亞洲最佳雇主”和2005年“中國最佳雇主”外,其“無限極”品牌被評為“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62位,在參評的保健品品牌中排行第一。全球五大品牌價值評估機構之一的世界品牌實驗室將其品牌價值評估為80.83億元人民幣。
■天獅 崛起的東方之獅
天獅,一向被譽為內資企業中的龍頭企業。它的崛起,它的發展,它遇到的種種困難,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為內資直銷企業發展的代表。
1995年,天獅從2,000萬元起家,其后短短3年間,天獅在全國發展了大約300萬人的銷售隊伍。1997年,天獅中國區創下了單項產品單月營業額達3億元人民幣,從1996年初到1997年8月,天獅國內總銷售額就達到19.89億元人民幣,利潤高達6.39億元人民幣。2004年,國內銷售額為16億元人民幣;2005年,國內營業額為17億元人民幣。
除了在國內的快速發展外,天獅在國際市場上也創下了不俗的成績。2003年,李金元通過反向收購SGKA公司,借殼上市。收購前,SGKA公司股份僅僅是3美分,從2003年9月收購完成之后,該公司的股價在2004年1月12日高達11美元,因此,這次收購,讓SGKA公司的價值提升為7.31億美元。
目前,天獅在海外的營業額占集團總營業額的70%以上,并且該比例還在擴大。
2005年,經“世界品牌實驗室”評估,天獅品牌價值達74億元。作為天獅第一人的李金元總裁,2004年,以60億元人民幣榮登中國富豪榜,這在中國商品流通領域不能不算是一大奇跡。
截至2005年底,天獅的業務渠道輻射世界190個國家及地區,在近110多個國家建立了分公司;天獅集團在國內30多個省區注冊了近40家天獅的全資子公司,下設近2,000家專賣店,建成占地26萬平方米的天津生產基地,并計劃投資2億美元修建占地750畝的“天獅天津國際健康產業園”。
短短11年的時間,天獅集團發展成為一個大型的跨國企業集團,而且還在穩定、持續、高速地增長,國內資產規模已超過30億元人民幣。
天獅從近乎一無所有的瀕臨倒閉的民營企業,到目前擁有近百億元人民幣的財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作為內資企業的典范,天獅又將目標定格在“2010年進入世界500強”上。如此豪情,如此魄力,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直銷企業的實力和信心。
■新時代 內資新勢力
新時代無疑是現在直銷行業中新崛起的最強勁的內資直銷企業之一。
新時代的發展和壯大無疑是中國直銷行業中最令人注目的。1995年,松花粉上市走的是傳統模式,投入極大,但每月全國的銷售額僅僅只有5萬元人民幣。于是,結合自身企業和市場的特點,新時代采用了獨特的“國珍專營”模式,它集合了傳統市場和直銷行業的特點,率先在國內實現了店網結合的全面營銷模式。新時代的業績呈良好的上升勢頭:2002年,新時代銷售額突破億元大關;2003年,銷售額為2.6億元人民幣;2004年,銷售額達到6億元人民幣;2005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人民幣。
也許,有人會說,當時的成功只是因為新時代遇到了“財富第五波”的熱浪,那么我們反觀同樣在1994年-1996年紅極一時的三株口服液,鼎盛期過后就是如今的一蹶不振。同樣是保健品企業,新時代卻能通過轉變經營模式,從而走出了一條光明大道。
為此,我們不得不肯定,新時代擺脫了中國民營企業“拋物線式發展軌跡”的怪圈,正如某媒體對新時代的評價一樣:“新時代向社會展示的是一個民族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功案例。新時代發展的10年預示了中國民營保健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除了不斷穩固國內市場外,新時代還開始拓展海外市場:2003年底成立的香港成立分公司,標志著新時代邁出了“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的第一步;半年之后,新時代出臺海外獎勵計劃,并更換產品包裝和標志;2005年5月28日,新時代泰國公司開業。至此,新時代拉開了全球發展的序幕。而新時代亦將目標設定在“2008年實現年銷售額50億元人民幣”上,這顯示了它的雄厚實力與廣闊的發展空間。
直銷造就一批人的夢想,也實現了一批人的夢想。我們將成功的企業記錄于此,為的是希望其他企業能樹立信心,總結經驗,更上一層樓。
上一篇:嚴查超范圍經營 隴西開展直銷網點專項檢查 下一篇: 臺商將在義烏直銷當地水果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