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企業應與傳銷劃清界限
發布: 2006-05-31 00:00:00 作者: 來源:

距離第二批直銷牌照的出臺預計日期越來越近,大牌直銷企業在忙碌,流竄的非法傳銷力量也沒有閑著。在這個直銷轉型的時期,取得直銷牌照尤顯迫切。
本月9日,中國公安部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打擊傳銷犯罪———“魯劍”行動戰果情況。并且公布了打擊傳銷犯罪“魯劍”行動重點督辦的12起案件,其中包括山東“4·08”特大傳銷案、廣西瑪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系列傳銷案、山東“天獅美麗佳人”化妝品特大傳銷案等,12起案件中涉案金額過億的就有兩宗。
然而日前有關仙妮蕾德在沒有取得直銷許可的情況下,在廈門涉嫌非法傳銷集會并嚴重暴力抗法的事件在業內被傳得沸沸揚揚,不僅對品牌本身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損害,也讓大家對這些直銷大品牌是否完全接受國家規定的發展線路又產生了波瀾。在這個直銷轉型的時期,對企業來說,希望取得直銷牌照,按照國家規定發展,并且劃清與非法傳銷的界限依舊顯得十分重要。
企業安身爭取牌照
其實早在直銷法規出臺之前,不少大型直銷品牌出于對自我品牌的保護,已經開始對自己的銷售隊伍進行嚴格的管理,以杜絕傳銷情況的入侵。安利、如新等企業均加大了“清理門戶”的工作力度。安利先是清理違規經銷商,接著又發出嚴格審查營銷人員身份的通知,同時安利也對申請成為該公司營銷人員的條件作出嚴格規定。
當作為試點的雅芳成功取得第一張牌照后,安利以及如新、日暉等的新綱領也先后出臺。作為表明態度、樹立形象、努力尋求合法身份的一個重要元素,這些新綱領不僅是直銷企業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以及操作方法,還是直銷企業進一步樹立自身行業形象、與非法傳銷劃清界限的一個象征。盡管在這些新綱領的背后,各大直銷企業都要背負少則半年、多則幾年的轉型虧損期,不過中國直銷市場可見的廣闊市場便是他們改革的動力所在。
政府繼續大力打擊傳銷
中國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副局長高峰日前在公開場合透露,今后公安機關還將繼續加強與工商等行政部門的溝通協作,聯合開展各種形式的打擊傳銷工作。國家對打擊傳銷的力度并沒有隨著直銷行業的逐步合法化而減弱,持續的強力度或許對于專心于直銷業正規化企業的穩定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高峰還指出,國家將通過落實四項措施來進行日后主要的打擊傳銷工作,包括逐步建立健全打擊傳銷工作的長效機制;針對當前互聯網傳銷日益泛濫的趨勢,聯合有關部門進行集中整治;加強偵查破案工作,打擊和震懾傳銷犯罪分子;全面加強教育宣傳工作,打牢群眾基礎,形成人人喊打的社會氛圍。
從上面的四項措施可以看出,國家已經做好了長期打擊非法傳銷的準備,以防止傳銷活動的再次興起。此外,在群眾基礎上的教育,有利于社會對傳銷真實面目的認識,間接幫助大家更清楚地區分開直銷與非法傳銷兩種概念,對于直銷行業及企業在社會上樹立自己的正面形象有很大的幫助。
高調塑造良民形象
低調一直是直銷企業奉行的一個宗旨,受到身份尚未完全合法化的顧慮影響,除了公益慈善活動外,直銷企業一般很少在社會上做大規模的宣傳和形象塑造工程。作為一個在中國市場生存了十年的行業,直銷不管在國家管理機構或者是社會平民百姓中都已經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由于缺乏統一、規;麄鞯恼J知普及,不少消費者對直銷行業的認知仍然處于模糊階段。
與正面宣傳相反的是,經銷商信口雌黃、企業夸張宣傳,再到傳銷分子穿插其中興風作浪,直銷行業更多地留給了社會和消費者一個負面的形象。不管是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還是單個企業的經營,都并非好事。
有看法提出,在當下這個轉型期,真正想做大的直銷企業應該抓緊時間把自己塑造成一個良好的企業公民,企業的作風也可以相應地從低調向高調轉變,原來只是從事慈善公益活動的招數已經遠遠不足夠為以后樹立更遠大的形象。
不管是繼續低調還是適時高調,先取得合法身份始終是目前直銷企業的當務之急。只要獲得直銷牌照,不僅企業合法經營得到法律的保障,而且在新綱領的支撐下有效地與非法傳銷區分開來。同時再從合法企業的基礎出發,企業可以選擇是否不再低調,畢竟合法而且完善的企業形象是每一個企業都希望擁有的。
本月9日,中國公安部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打擊傳銷犯罪———“魯劍”行動戰果情況。并且公布了打擊傳銷犯罪“魯劍”行動重點督辦的12起案件,其中包括山東“4·08”特大傳銷案、廣西瑪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系列傳銷案、山東“天獅美麗佳人”化妝品特大傳銷案等,12起案件中涉案金額過億的就有兩宗。
然而日前有關仙妮蕾德在沒有取得直銷許可的情況下,在廈門涉嫌非法傳銷集會并嚴重暴力抗法的事件在業內被傳得沸沸揚揚,不僅對品牌本身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損害,也讓大家對這些直銷大品牌是否完全接受國家規定的發展線路又產生了波瀾。在這個直銷轉型的時期,對企業來說,希望取得直銷牌照,按照國家規定發展,并且劃清與非法傳銷的界限依舊顯得十分重要。
企業安身爭取牌照
其實早在直銷法規出臺之前,不少大型直銷品牌出于對自我品牌的保護,已經開始對自己的銷售隊伍進行嚴格的管理,以杜絕傳銷情況的入侵。安利、如新等企業均加大了“清理門戶”的工作力度。安利先是清理違規經銷商,接著又發出嚴格審查營銷人員身份的通知,同時安利也對申請成為該公司營銷人員的條件作出嚴格規定。
當作為試點的雅芳成功取得第一張牌照后,安利以及如新、日暉等的新綱領也先后出臺。作為表明態度、樹立形象、努力尋求合法身份的一個重要元素,這些新綱領不僅是直銷企業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以及操作方法,還是直銷企業進一步樹立自身行業形象、與非法傳銷劃清界限的一個象征。盡管在這些新綱領的背后,各大直銷企業都要背負少則半年、多則幾年的轉型虧損期,不過中國直銷市場可見的廣闊市場便是他們改革的動力所在。
政府繼續大力打擊傳銷
中國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副局長高峰日前在公開場合透露,今后公安機關還將繼續加強與工商等行政部門的溝通協作,聯合開展各種形式的打擊傳銷工作。國家對打擊傳銷的力度并沒有隨著直銷行業的逐步合法化而減弱,持續的強力度或許對于專心于直銷業正規化企業的穩定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高峰還指出,國家將通過落實四項措施來進行日后主要的打擊傳銷工作,包括逐步建立健全打擊傳銷工作的長效機制;針對當前互聯網傳銷日益泛濫的趨勢,聯合有關部門進行集中整治;加強偵查破案工作,打擊和震懾傳銷犯罪分子;全面加強教育宣傳工作,打牢群眾基礎,形成人人喊打的社會氛圍。
從上面的四項措施可以看出,國家已經做好了長期打擊非法傳銷的準備,以防止傳銷活動的再次興起。此外,在群眾基礎上的教育,有利于社會對傳銷真實面目的認識,間接幫助大家更清楚地區分開直銷與非法傳銷兩種概念,對于直銷行業及企業在社會上樹立自己的正面形象有很大的幫助。
高調塑造良民形象
低調一直是直銷企業奉行的一個宗旨,受到身份尚未完全合法化的顧慮影響,除了公益慈善活動外,直銷企業一般很少在社會上做大規模的宣傳和形象塑造工程。作為一個在中國市場生存了十年的行業,直銷不管在國家管理機構或者是社會平民百姓中都已經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由于缺乏統一、規;麄鞯恼J知普及,不少消費者對直銷行業的認知仍然處于模糊階段。
與正面宣傳相反的是,經銷商信口雌黃、企業夸張宣傳,再到傳銷分子穿插其中興風作浪,直銷行業更多地留給了社會和消費者一個負面的形象。不管是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還是單個企業的經營,都并非好事。
有看法提出,在當下這個轉型期,真正想做大的直銷企業應該抓緊時間把自己塑造成一個良好的企業公民,企業的作風也可以相應地從低調向高調轉變,原來只是從事慈善公益活動的招數已經遠遠不足夠為以后樹立更遠大的形象。
不管是繼續低調還是適時高調,先取得合法身份始終是目前直銷企業的當務之急。只要獲得直銷牌照,不僅企業合法經營得到法律的保障,而且在新綱領的支撐下有效地與非法傳銷區分開來。同時再從合法企業的基礎出發,企業可以選擇是否不再低調,畢竟合法而且完善的企業形象是每一個企業都希望擁有的。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