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新思維
發布: 2006-05-01 00:00:00 作者: 從春龍 來源:

引子:直銷市場如火如荼,直銷研究也是百家爭鳴。這是好事。在此,提出幾點新的思維,與業界、理論界、法律界――總之,直銷界的各位人士共同探討。希望為中國直銷業發展盡些許之力。
一、以渠道論直銷。
目前,直銷行業內外對直銷和傳銷的區別、及相關問題的探討,大多基于銷售方式層面。即,銷售是怎么樣最終達成的,是銷售行為完成的瞬間行為。世界直銷聯盟對直銷是這樣描述的:“直銷的最佳定義是以面對面的方式,直接將產品及服務銷售給消費者,銷售地點通常是在消費者或他人家中、工作場所,或其它有別于永久性零售商店的地點。”中國的“直銷管理條例”也類似的將直銷界定為“由直銷員在固定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經銷形式。”這里面都涉及到兩個特征:一個是面對面的推銷,一個是在固定場所之外。其圖示如下:
然而這種思路是存在不足的。從這個角度無法看到直銷和傳銷的區別,因為二者都在固定場所之外,都采用人員推銷的形式。另外,它是從銷售最終實現的方式而非銷售實現的全過程來看問題。若是從渠道長度的角度看問題,便看到了產品由生產者向消費者轉移的全過程,便會有許多新的發現。
從渠道的角度來看:直銷,其實是一種零級渠道的銷售模式,是渠道長度縮短到了極致的一種模式。直銷員應該是屬于直銷企業的。而傳銷,是一種渠道長度不斷加長也到了極致,以至無限制級的渠道模式。傳銷員,以及傳銷員組成的網絡其實是一種獨立于直銷企業之外的渠道,不屬于直銷企業。美國安利亞太區有限公司董事兼行政副總裁鄭
其實,渠道具有其兩面性:一方面,它可以很好的擴大產品的覆蓋面,另一方面渠道又必然從產品的轉移中分享利潤。這兩個方面,可以很好地解釋直銷和傳銷兩種模式的出發點,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問題。直銷,是看到了渠道從產品轉移過程中分享利潤,于是想收回原先由渠道分吃的利潤――-于是企業將渠道長度縮短,以至零級渠道;而傳銷則是企業看到了渠道在產品分銷過程中的巨大作用,想借助其迅速擴大銷售覆蓋面,分銷產品。于是對渠道無以復加地運用,使用渠道可以無限制級。這使得二者產品的價格向相反的方向變化。但是二者都采取了人員推銷的方式,這向消費者傳遞了更多的附加價值,又都將提高產品的價格。于是,直銷的價格在
我們在質問傳銷產品的價格太高的時候,多層次的傳銷企業總是以向消費者傳遞了更多的附加價值為理由。其實,他們是沒有這個資格這么說的。因為他們出發點不在于此,而是想借助渠道在分銷當中的巨大作用,擴大分銷。其價格的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也不是向消費者提供附加價值,而是被如此龐大的渠道分吃了。傳銷的最根本的理論基礎是幾何倍增學――看重的是幾何倍增帶來的倍增效果:市場倍增、時間倍增、效益倍增。渠道無限長,渠道成員無限多,必然導致每個渠道成員變小。(比如企業只有一個總代理商與有二十個代理商相比,那一個代理商的規模肯定比二十個當中的每一個都大。)渠道成員變小的最終結果是個人成了一個基本的渠道單位。個人成為基本的渠道單位之后,便相應地要采取面對面的推銷方式了。因此,面對面的推銷和向消費者傳遞附加價值,只是其幾何倍增學產生的一個附加產品,而不應該成為傳銷拿來遮羞和掩飾的幌子。
二、樹立“大直銷”觀念。
雖然“直銷管理條例”對直銷進一步做了限制。只包括單層次的,人員在固定場所之外的面對面的推銷形式。但是直銷的學術研究卻不應該局限于此。我們應該對直銷進行更深遠和廣泛的關照。對所有“回避渠道,而由生產者直接與最終消費者進行接觸、完成產品交易”的銷售模式進行研究。同時,我們也不能因為法律禁止了多層次的銷售方式,而放棄對多層次的研究。從大的方面來講,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直銷(direct selling);(2)、傳銷(multi-level marketing);(3)、直復營銷(direct marketing)。
再具體說來,研究的內容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無店鋪營銷的模式和運作規律。
(2) 推銷術。
(3) 對直銷從業人員的培訓術。
(4) 直銷組織的構建、直銷企業的經營管理、規范。
(5) 直復營銷的運作模式、運作規律和技巧(包括電話營銷、電視直銷、郵寄廣告、網絡營銷等)。
(6) 三種營銷方式的渠道意義,及其與傳統渠道的整合。
(7) 對三種營銷方式的立法、監管、規范。
三、什么產品適合直銷、傳銷?
直銷古已有之,最初的拿石斧羊的交易就是這種模式。服務業,由于其生產和消費在時間、地點上都是重合的,所以也采取了直銷的方式。再看看滿大街上跑的業務員,推銷藥品、保險、拖拉機、大型機器設備等。這些都直銷。使直銷變的不尋常是多層次的傳銷模式和直復營銷的出現。
其實真正適合做直銷的產品不是化妝品。直銷適合于單位價值高、定制程度高、技術工藝復雜、售后服務要求高、客戶數量少而高度集中的產品,主要是產業產品。如汽車生產線的組裝、空氣分離設備的生產等。這些產品銷售的達成,需要面對面的直接溝通。
而傳銷適合的是消費量大、消費者數量多而且分布廣泛的消費品。如化妝品、保健品。傳銷可以以其幾何倍增原理在短時間內擴大產品的銷售、迅速擴大市場(還記得當年,全國山河一片“傳”的壯麗風景嗎?)。
我們看一下產品價格與其渠道的關系:
上圖顯示:產品的價格與產品的渠道長度和復雜程度是成正相關的。也就是說產品的單價越高,該產品越是要求簡單和單一的渠道模式;而產品單價越低,其渠道模式越多層、越復雜。就像我們日常用的洗衣粉,會通過批發商、超市、百貨商店、便利店等多種渠道進行分銷。這也說明了到底什么產品適合做直銷的問題。我們可以注意到,圖中的紅線部分。本來是低價格和多層次的產品,卻在更多層次的傳銷機制下拉動價格的上升,所以價格曲線出現了分叉。目前的直銷法只對保健品、化妝品和日用生活品三大類產品開放。這使得本來也應該納入監管的企業如銀行、保險、工業品、大型設備制造企業等暫時不受到直銷法的制約和監督。隨著直銷法的不斷完善,和我們對直銷理解的不斷深刻,這種局面會得到改變。
四、平和心態看直銷。
目前的中國,存在兩種對直銷的極端看法。一種是“談直色變”,認為直銷就是傳銷,就是騙人。一種是“直銷神化”論,認為直銷給中國帶來的將是一場銷售模式的革命,很多企業便認為直銷是其根本出路,紛紛染指直銷業,而完全不珍惜自己在傳統渠道中的“幸福時光”。兩種看法都是不正確的。我們恰恰需要的是一種平和的心態。直銷是一種再平常不過的銷售模式的,我們的老祖先就已經石用斧子換羊了――當然,那是樸素的、原始的直銷。
與直復營銷相比,直銷是小巫見見大巫的。美國1999年直復營銷的營業額為2100億美元,占無店鋪零售的85%,占整個零售總額的60%;國際直復營銷近年來平均銷售額增長率是10%-15%,其速度兩倍于一般零售業形式的發展。因此被西方學者稱為劃時代的營銷革命。中國在這一方面還是比較落后的。網上購物、目錄殺手等還沒有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原因可能有許多,比如生活方式:中國人休閑時間比較少,于是把購物當成一種極為重要的休閑方式了,而不是像美國人那樣在網上點一下鼠標,然后匆匆跑到夏威夷去度假了。回來之后,買的東西已經送到上了門。
不要把直銷神化,認為一“直”就靈,其實直銷只占無店鋪銷售的一小部分比重。而與無店鋪相對的還有店鋪銷售――這樣一來,直銷的比重就更小了。再加上,目前,出于種種考慮我國對直銷的開放程度是比較低的:產品類別較少,門檻較高。
“禁止傳銷條例”禁止了多層次的營銷模式。有很多人認為沒法活了,說沒有了多層次,直銷就失去了魅力。還說什么,“直銷說到底就是一套獎金制度”。其實直銷正如我前面提到的一樣,是一種營銷渠道模式。禁止不禁止是不一定的,關鍵看是不是符合中國的國情,如果開放多層次的傳銷會造成很大的混亂的話,不開放未必不是救了中國直銷業,當然,還是那句話,要根據中國的具體國情來看。
以平和心態看直銷,是中國直銷業邁入正軌和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