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霸新印度直銷市場
發布: 2006-04-01 00:00:00 作者: 來源:

總人口高達10.2億的印度直銷市場卻只有6億美元的產值,這個市場的未來,將是全球直銷界另一個精采的舞臺,給人無限想象的空間,臺灣直銷界豈能視而不見。
臺灣的競爭力正在快速惡化,剛開始多數人可能只注意到這種現象是大 陸市場崛起的效應。不過,當云林毛巾業者北上抗議大陸毛巾擠壓市場與生存空間的同時,大家才驚覺,毛巾業者不止爭不過大陸,甚至爭不過越南。
邊緣化
大陸崛起、越南崛起,臺灣感受較深、較快,原因是在大陸、越南臺商有「回饋祖國」的習慣使然。但是,除了大陸、越南等臺商較多的市場之外,世界上還有許多市場正在快速崛起并影響全球經濟板塊,有所謂金磚四國,更有所謂金磚十一國。當全世界都在動的時候,臺灣卻在倒退,一來一往,臺灣的競爭力已快速下滑,臺灣市場的地位正在劇烈移位,邊緣化的事實正在發生。
企業界都在找突圍策略,重要的是,去哪里突圍?突圍去哪里?傳統企業主要的選擇是前往大陸,在這一塊全球最被看好也是最熱的市場找生路。但是,受限于大陸官方對直銷產業的疑慮,受限于嚴苛的直銷法規,臺灣直銷業,特別是本土業者與大多數直銷商似乎很難在短期間再次搭上這一班大陸列車。套一句最近火熱的新聞詞語,臺灣直銷業大多數對大陸市場的直銷布局都被「暫止(Abeyance)」了。
在觀望、等候大陸市場期間,許多直銷公司與領袖開始思考在「大陸以外其它市場」發展的可能性,美兆在香港市場大有斬獲、雙鶴東南亞(主要有馬來西亞、泰國)的業績直逼臺灣、長昕預計六月間正式進駐馬來西亞。
透過華人社群發展在東南亞市場突圍的思維確實為臺灣本土直銷公司與直銷商帶來了一個新的契機。
不過,如果從比較宏觀一點的角度來看,被視為發展潛力僅次于大陸的印度,其實是一個更值得正視的機會。語言不通,風土文化迥異都不應該是進駐印度的主要問題,正如天獅俄羅斯一號直銷商梁建東所說的:「我是香港人,我也不懂俄文,但是我可以找一個翻譯在俄國發展組織,這個翻譯也是我在俄羅斯的第一個下線。」
梁建東的發展模式在國民所得較低的地區是一個很好的參考。當然,他的模式并不是唯一的模式,梁建東在俄羅斯成功的最大意義在于,「語言與文化的隔閡不應該是具有進取精神的直銷業,對一個黃金市場視而不見的借口」。
不過,由于對「新印度」太過陌生,由于對「舊印度」成見太深,直銷界對于印度市場確實仍存在的普遍的懷疑。
舊印度
威望公司總裁范寶炘在一次餐會中曾經對印度市場表現出頗為矛盾的看法,作為一個具有銀行家目光的企業家,范寶炘注意到新印度的爆發力;但是,在他心中卻又有著對舊印度揮之不去的成見。
因此他說:「印度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市場,但是交棒前我應該不會去開印度市場。」
舊印度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經濟環境,為什么多數人仍舊對這個被譽為「明日天后」的市場裹足不前?因為舊印度是一個方言系統復雜的國度,一種語言如果超過十萬人使用就算是主流,對于講求效率的商業活動,復雜的語言不免對金流、物流以及商務交流產生重大阻礙,英國殖民時代所留下的英語反而成為最共通的語言。
因為舊印度的種姓制度對于社會有著重大影響,這種世襲的社會階級使得大部分「貧窮貴族」放不下身段而「富裕平民」沒有地位,即使現實生活逼使一個貴族階級擔任司機謀生,這個貴族卻很可能不愿意接受順便打掃洗滌車子的工作。
因為舊印度官僚包袱沉重,以至于為了買一臺計算機,一個人可能要在孟買與新德里來回15趟,然后等待兩年取得執照。因為舊印度各地稅制混亂,國中有邦,各自為政,一只牛剝兩層皮是常事,撥三層皮四層皮也不無可能。
因為舊印度文盲比率偏高......。
凡此種種舊印度的印象,莫不令人對這個文明古國心生疑慮,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所所長陳信宏為國內少數對印度經濟與文化有精辟研究的專家,他說,以前在英國留學的時候,同學中有印度人,這些印度同學雖已受到西方文明洗禮,可是一碰到種姓制度,所有新觀念都會立刻退縮,種姓制度影響之深可見一斑。
新印度
「但是新印度正在快速改變中。」陳信宏說:「新印度被BRICs Report列為未來半個世紀(至2050年)四大經濟潛力最雄厚的國家之一;過去十年,印度經濟體質也有了極大的轉變,首先是國民所得由1991年的228美元倍增到2003年的550美元;其次是稅制的改革,過去由各省自訂的稅制,已于2004年改制為統一由中央課征的附加價值稅,這個稅制改革,打通了貨暢其流的關節,深得印度國內外企業的好評,也是印度真正擠身金磚國度的最大號召力。新的印度正在以一年、以半年甚至以一季為單位進行現代化的變革。」
陳信宏還指出,傳統印度主要以鐵路交通為主,印度的鐵路總長度為世界第一,也因為英國人留下來的鐵路交通基礎太扎實,導致印度人非常習慣仰賴鐵路,因此公路建設相對就顯得非常落后。在印度,甚至沒有一條象樣的高速公路。這一點,使印度在經濟發展潛力評比的基礎建設條件上相當吃虧。
不過,這樣的情況很快就會有了轉變,根據印度高速公路局的計劃,在未來,印度將以最短的時間完成兩條各超過一萬公里的高速公路新建計劃;而連結新德里、孟買、清奈與加爾各答,成為一個黃金四角的通道計劃也已正式出爐。
雖然現代經濟主要動脈的高速公路都還在計劃或施工階段,但一般公路則已大量增加,并且快速改變透過鐵路交通的商務流通傳統。
臺灣的競爭力正在快速惡化,剛開始多數人可能只注意到這種現象是大 陸市場崛起的效應。不過,當云林毛巾業者北上抗議大陸毛巾擠壓市場與生存空間的同時,大家才驚覺,毛巾業者不止爭不過大陸,甚至爭不過越南。
邊緣化
大陸崛起、越南崛起,臺灣感受較深、較快,原因是在大陸、越南臺商有「回饋祖國」的習慣使然。但是,除了大陸、越南等臺商較多的市場之外,世界上還有許多市場正在快速崛起并影響全球經濟板塊,有所謂金磚四國,更有所謂金磚十一國。當全世界都在動的時候,臺灣卻在倒退,一來一往,臺灣的競爭力已快速下滑,臺灣市場的地位正在劇烈移位,邊緣化的事實正在發生。
企業界都在找突圍策略,重要的是,去哪里突圍?突圍去哪里?傳統企業主要的選擇是前往大陸,在這一塊全球最被看好也是最熱的市場找生路。但是,受限于大陸官方對直銷產業的疑慮,受限于嚴苛的直銷法規,臺灣直銷業,特別是本土業者與大多數直銷商似乎很難在短期間再次搭上這一班大陸列車。套一句最近火熱的新聞詞語,臺灣直銷業大多數對大陸市場的直銷布局都被「暫止(Abeyance)」了。
在觀望、等候大陸市場期間,許多直銷公司與領袖開始思考在「大陸以外其它市場」發展的可能性,美兆在香港市場大有斬獲、雙鶴東南亞(主要有馬來西亞、泰國)的業績直逼臺灣、長昕預計六月間正式進駐馬來西亞。
透過華人社群發展在東南亞市場突圍的思維確實為臺灣本土直銷公司與直銷商帶來了一個新的契機。
不過,如果從比較宏觀一點的角度來看,被視為發展潛力僅次于大陸的印度,其實是一個更值得正視的機會。語言不通,風土文化迥異都不應該是進駐印度的主要問題,正如天獅俄羅斯一號直銷商梁建東所說的:「我是香港人,我也不懂俄文,但是我可以找一個翻譯在俄國發展組織,這個翻譯也是我在俄羅斯的第一個下線。」
梁建東的發展模式在國民所得較低的地區是一個很好的參考。當然,他的模式并不是唯一的模式,梁建東在俄羅斯成功的最大意義在于,「語言與文化的隔閡不應該是具有進取精神的直銷業,對一個黃金市場視而不見的借口」。
不過,由于對「新印度」太過陌生,由于對「舊印度」成見太深,直銷界對于印度市場確實仍存在的普遍的懷疑。
舊印度
威望公司總裁范寶炘在一次餐會中曾經對印度市場表現出頗為矛盾的看法,作為一個具有銀行家目光的企業家,范寶炘注意到新印度的爆發力;但是,在他心中卻又有著對舊印度揮之不去的成見。
因此他說:「印度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市場,但是交棒前我應該不會去開印度市場。」
舊印度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經濟環境,為什么多數人仍舊對這個被譽為「明日天后」的市場裹足不前?因為舊印度是一個方言系統復雜的國度,一種語言如果超過十萬人使用就算是主流,對于講求效率的商業活動,復雜的語言不免對金流、物流以及商務交流產生重大阻礙,英國殖民時代所留下的英語反而成為最共通的語言。
因為舊印度的種姓制度對于社會有著重大影響,這種世襲的社會階級使得大部分「貧窮貴族」放不下身段而「富裕平民」沒有地位,即使現實生活逼使一個貴族階級擔任司機謀生,這個貴族卻很可能不愿意接受順便打掃洗滌車子的工作。
因為舊印度官僚包袱沉重,以至于為了買一臺計算機,一個人可能要在孟買與新德里來回15趟,然后等待兩年取得執照。因為舊印度各地稅制混亂,國中有邦,各自為政,一只牛剝兩層皮是常事,撥三層皮四層皮也不無可能。
因為舊印度文盲比率偏高......。
凡此種種舊印度的印象,莫不令人對這個文明古國心生疑慮,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所所長陳信宏為國內少數對印度經濟與文化有精辟研究的專家,他說,以前在英國留學的時候,同學中有印度人,這些印度同學雖已受到西方文明洗禮,可是一碰到種姓制度,所有新觀念都會立刻退縮,種姓制度影響之深可見一斑。
新印度
「但是新印度正在快速改變中。」陳信宏說:「新印度被BRICs Report列為未來半個世紀(至2050年)四大經濟潛力最雄厚的國家之一;過去十年,印度經濟體質也有了極大的轉變,首先是國民所得由1991年的228美元倍增到2003年的550美元;其次是稅制的改革,過去由各省自訂的稅制,已于2004年改制為統一由中央課征的附加價值稅,這個稅制改革,打通了貨暢其流的關節,深得印度國內外企業的好評,也是印度真正擠身金磚國度的最大號召力。新的印度正在以一年、以半年甚至以一季為單位進行現代化的變革。」
陳信宏還指出,傳統印度主要以鐵路交通為主,印度的鐵路總長度為世界第一,也因為英國人留下來的鐵路交通基礎太扎實,導致印度人非常習慣仰賴鐵路,因此公路建設相對就顯得非常落后。在印度,甚至沒有一條象樣的高速公路。這一點,使印度在經濟發展潛力評比的基礎建設條件上相當吃虧。
不過,這樣的情況很快就會有了轉變,根據印度高速公路局的計劃,在未來,印度將以最短的時間完成兩條各超過一萬公里的高速公路新建計劃;而連結新德里、孟買、清奈與加爾各答,成為一個黃金四角的通道計劃也已正式出爐。
雖然現代經濟主要動脈的高速公路都還在計劃或施工階段,但一般公路則已大量增加,并且快速改變透過鐵路交通的商務流通傳統。
上一篇:300億造假被罰60萬,康美藥業“罰酒三杯... 下一篇: 德國直銷市場前景看好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