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的潛在性危險行為
發布: 2006-03-02 00:00:00 作者: 俞笑剛 來源:

直銷是個人創業的平臺,它的出發點一定是自私的;直銷更是人與人合作的生意,而人心偏偏又是變幻無常、極難把握的,這使直銷存在大量潛在性的危險行為。這些“潛在性危險”,有些是本身就存在欺詐性和侵害性的企業行為,有些是操守不良的團隊和直銷商的集體或個人行為。
潛在危險一:機會導向與造夢工廠
1998年前的直銷時代,“傳銷英雄”們慣用的伎倆就是鼓吹暴富機會,炫耀高薪豪宅名車,灌輸白手起家、一蹴而就的思想,但是氣球總是會吹爆的,所以這種“思想忽悠”注定是要破產的。直銷,不過是市場經濟中一種合理存在的營銷方式而已,它的精髓在于常人通過勤奮塌實的工作,可以修建一條屬于自己的財富管道。財富管道會不會有“水”來,取決于兩方面:水源長久、管道穩固。
著眼長遠的公司,首先是注重產品質量和維護消費者權利的,它們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關鍵不是提供了直銷這種個人創富的機會,而是它們的產品在各自明確的目標客戶群中形成了市場。然而可悲的是,很多直銷公司儼然就是一座座造夢工廠,動輒豪宅、名車、海外旅游、高檔賓館等等,這些都成了炫耀財富、標榜成功的舞臺和工具。前仆后繼的新人成為這些公司的一員,就天天“活在希望中”,時刻幻想著那些東西明天一定屬于自己。殊不知,任何成功都是有條件的,條件就是你勤奮多少、努力多少、付出多少、改變夠不夠、為人好不好,條件就是你的精力、學力、耐力、毅力、財力,條件就是你能不能跟所有人做朋友、客戶認不認同你。忽視修行和條件,奢談成功是沒有意義的!
實際上,直銷既然是凡人創業,就不能保證人人都能改掉自身的惰性、人人都有十足的悟性和全面的成長。我們只需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為他們設計一個符合自身實際的目標,而不一定強迫灌輸千篇一律的精英成功模板。
直銷最終不是機會市場,而一定是以產品導向的。品牌公司之所以不會輕易垮掉,是因為有大量不做直銷但愿意用產品的“主流消費者”。完全沒必要在消費者首次付款之前就引入致富、發財、斂錢、創業、造夢、機會等非法傳銷的術語,以免發生將來期望沒有在該消費者身上兌現,他就埋怨向他介紹的人。經營者可能會后悔加入,但消費者不會后悔消費——只要是他認為價格與價值相符。
潛在危險二:操縱業績和囤貨虧損
直銷的核心力量在于顧客倍增,直銷的核心機制在于消費創富。消費怎么創富?——自己消費,用了好告訴別人,影響別人用,逐漸形成你的顧客群,如此而已。
有的公司提倡銷售,這本身也還沒什么錯;錯就錯在引入目標管理以后,極其容易被用來操縱業績和誤導囤貨,這是許多老牌直銷公司想解決卻永遠解決不好的問題。有些囤貨甚至是公司的姑息與縱容造成泛濫的。這些公司的制度,從法律層面看起來總是無懈可擊,而實際上,許多公司的分配方案本身就為心術不正的直銷商預留下了違規操作的空間。傷害消費者、誤導直銷商、造成家庭危機、影響社會穩定等等,這些該譴責的“罪惡”,永遠找不到具體的人買單,因為不知道誰聽信了誰!
普通百姓不是理財專家,無法適時評估自己創業過程中的風險,有良知的公司,應該在分配制度中為它的會員設置“安全閥”,例如,是否可以規定個人月度購買產品不能超過特定金額或收入的一定比例,否則不計業績。
潛在危險三:超前消費和枉我獨尊
任何直銷公司,都希望其直銷商“ 100%自用”產品,但直銷商應該量體裁衣,絕對不應該超前消費!然而,幾乎所有直銷公司新人在起步課程中,都會被片面灌輸“用得好才能賣得好”、“危機下得越重,成交額越高”的理念,隨之保健品一用就一套,美容品大大小小一應上全。更有些別有用心的團隊領導人,為加快顧客和伙伴們的自用消耗量,暗示吃產品不用吃飯,生瘡害病就加大劑量當藥排毒,結果除了產生昂貴的尿液、對介紹人的業績有促進外,對消費者而言純屬浪費、燒錢。尤其有備貨、囤貨的人,反正垂手可得又不面對付現錢的瞬間壓力,臨近過期又賣不動的貨更要趕快用超量用。許多直銷商開始半年一年后發現自己并沒收入多少薪金,花錢買下來沖業績的產品賣掉的占少量,大部分是自己吃了用了。這就是中國直銷業知名度高但美譽度低的根本原因之一。
進直銷公司,經營性消費是必不可少的,這包括產品自用、在外吃住、必要學習、通訊交通等,但直銷事業是逐漸累積、長期經營的過程,高消費、超前消費、過度消費會超過你的承受能力。不要“出師未捷身先死”!
此外,從事直銷的人似乎都很時髦,自主創業、自由自在、不受人支配、為自己加薪等等直銷的優勢,都被用作攻擊其它行業、唾罵原雇主的話柄,萬般皆下品,惟獨直銷好!其實,任何行業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做產品示范,A公司打壓市售的、W公司打壓A公司的、U公司打壓M公司的,如此冤冤相報何時了?!長此以往,只會令大眾對直銷越來越反感。
潛在危險四:觀念扭曲與精神控制
前傳銷時代,奸商和網頭渾水摸魚,通過洗腦、催眠讓人燃燒沖動,狂熱取代理性,激情淹沒冷靜,“致富未成,六親不認” “不換觀念就換老公”的事比比皆是。可怕的是,現在好像又沉渣泛起,一些似是而非的話語大量出現在許多新公司甚至正規大公司的培訓師們口中。某公司高階曾給我講:只有對團隊不斷教育,讓伙伴從信任到信賴,從信賴到信心,從信心到信念,再從信念上升為信仰,才能鎖住他們。如此凝聚,真讓人咋舌!
直銷本是一種經濟行為,加載了太多精神的東西就容易變質!直銷人因價值取向不同,都有選擇的權利和重新選擇的自由。團隊領導人只需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伙伴們自我決斷就可以。為什么非要用精神去控制他們 ?
中國直銷尷尬無常地走到今天,直銷人也越來越走向清醒與理性,再用傳銷時代的舊伎倆和轉型時代的老套路,縱有輝煌也是曇花一現,只會使團隊日漸失去信息免疫力和持續戰斗力,很難在競爭中做大做強。只有順應潮流配合政府,破除門戶之見敞開言路,幫助伙伴辨別和決斷,完全籍由相同價值觀和事業觀組成的團隊,才是聚得攏、拆不散、特別能戰斗的直銷“鐵軍”。
對中國這個泱泱大國來說,穩定是壓倒一切的問題。國家所考慮的第一是公共安全,第二是公眾利益。中國對多層次直銷的開放,必定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正如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所說:“這次立法是基于我們六年的經驗,制定一個最基本的框架,把我們能夠看得清楚、摸得透的問題,在這大的法律框架下搞清楚,然后有待以后作進一步的完善”,“立法都有一個過程,我認為整個制定法律的過程都是以不斷改進完善的方式進行的”,“即先找出平衡點,然后在實踐中不斷尋找更多的共同點進行修改;如果每年都有新建議,我們就每年都進行修改。”
只有慎于言、謹于行,依法有序地往前發展,直銷人、直銷企業、直銷行業才會有苦盡甘來的一天。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QQ:353334218 E-mail.heimayouzi@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