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靈魂》介紹
發布: 2006-03-01 00:00:00 作者: 李圣杰 來源:

長篇小說《靈魂》故事梗概
上一世紀的八十年代末的“孔雀東南飛”的下海潮把本有希望成為畫家的南方泊到了改革開放的前言陣地深圳,從踏進深圳的第一天開始,南方就馬不停蹄地在深圳市的大街小巷中穿梭,南方的目的只有一個:盡快找到一個單位,一個可以供自己充分發揮才干的發展平臺,然后大干一場,成就一番大事業:做一個在全國范圍內聞名的作家或者一個有著數千員工并把生意做到國外的大企業家。
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他認識了一個幾乎和他同時到達深圳尋求成功的
當進入九十年代的時候,由于國家加快了改革開放的步伐,各種新鮮事物是參層出不窮,真讓國民尤其是身處在深圳市這樣的最前言的陣地的人們目不暇接,幾乎是每天都會出現以往看都沒看過、聽都沒聽過的新思想、新思維、新觀點、新事物。一天深夜,上完班的
自雅芳作為首家登陸中國的傳銷公司的消息之后,有關傳銷的話題就經常會出現在身邊朋友的口中,也就慢慢地引起了南方和
真是工夫不負有心人,兩人盡管在自己所鐘愛的行業發展并不順利,但在傳銷行業發展的是出奇好地好:短短的半年不到的時間里,兩人就有了一批精干之才,如:從農村來的肖乾、從大別山區來的李思源,還有從江西老區來的潭成功和從南海邊上來的王為等等,這真是一批不可多得的虎將”,他們白天打電話邀約新人,一個接一個的電話有時使耳朵麻木,晚上又走街串巷地拜會和溝通新人,有時還真的會嘴皮磨出了血泡。他們的工作熱忱如果用夜以繼日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而生活條件確又是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苦,吃的是爛白菜煮米湯,有時一個月才能吃上一餐肉。睡的是地鋪,而且是一種最差的地鋪:幾張草席拼在一起,幾本學習用的資料疊起來就是枕頭。南方和
轉眼之間就過去了兩年時間,兩年后的南方和
南方和
南方和
也許應到了:“夫妻分錢也分前”一句老話,正當兩人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南方和
九七年的傳銷形勢基本上屬于失控狀態,九八年四月二十一日,黨中央國務院宣布取消傳銷,任何傳銷活動都屬非法。神州大地似乎一夜之間由喧囂變為沉寂,傳銷活動也似乎一夜之間絕了跡:再也看不到成群結隊的傳銷人員提著傳銷產品招搖過市的“壯觀”場面,也沒有了幾千名傳銷人員坐在一個大會場一同拍手唱到“XXX,我愛你,愛你愛在心窩里,把你寫在枕頭邊,天天睡覺想著您”的奇特景觀,一切都似乎平靜了,其實不然,地上的傳銷沒有了,地下的傳銷可正呈“燎原”之勢,就如一場山火一樣,地上的火撲滅了,可地下的火正越燒越旺,其發展的迅猛之勢,一點都不亞于當年的地上傳銷,且比起地上的傳銷更有其隱藏性和方式的多樣性。
對于南方說,經受了兩重打擊:和
他們曾經的幾員“虎將”和南方、
李思源則在取締傳銷以后有過惆悵和失望,由于地下的傳銷活動十分活躍,他曾想成為以曾經的下線王可可為首的地下傳銷隊伍的老大,但地下的傳銷人員絕大部分都是年輕人,這個當年的已屆不惑之年的“統帥”和只有二十幾歲的王可可爭斗了一場之后就永遠失去了昔日的“老大”之位,但又不甘心在家守著“黃臉婆”就一直在外晃蕩并多次找南方再度合作,但一直沒有什么建樹,就漸漸被人遺忘了。
譚成功和王為是傳銷取締以后合作最好的一對,他們先在海南仿照肖乾的“300銷售法”很騙了一筆后立即離開海南到了廣西,又把“300銷售法”演練了一回,又很騙了幾百萬。其后又拋棄了“300銷售法“到北京找到了一個名流合作,辦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本來想順順當當地辦,但由于習慣性思維,辦著辦著就辦成了傳銷的模式,這下可是闖了大禍,兩人均鋃鐺入獄,恐怕下半輩子要在牢獄中度過了。
王可可是個十分精明強干的小伙子,他在戰勝李思源后就把觸角伸到了廣東地面并很快地就安營扎寨,他在廣東和一個叫趙一波的人合作虛擬了一家名為“今世”的公司,意為“今生今世創立大業”,本來他認為要在廣東打下基礎必須有一場“肉搏戰”,但事情的發展令他十分詫異:公司剛剛“安營扎寨”就有了大批的和自己差不多年紀的人加盟,甚至于想擋都擋不住,半年功夫,公司的人數就膨脹到二萬多人,緊接著是財源滾滾而來,每月進入他錢包的有時高達100萬元以上,王可可和趙一波經常會為這來之太易的財富高興得大笑。
后輩王可可和趙一波的成功引起了南方的注意,此時的南方已把千萬資金耗去了十之八九,但對外仍舊號稱千萬富翁,因而在地下傳銷業中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南方吸取李思源的教訓,找到王可可和趙一波后就非常謙遜地表明敬慕“可畏的后生”,并表明希望合作之意,兩個年輕人考慮到傳銷隊伍太大越來越難以控制,正需要有一個像南方這樣有相當影響力的人來領導把握,這是其一;其二是自己已經賺得盤滿缽滿再做下去恐有危險;再者王可可和趙一波合作表面很和睦其實矛盾很多,趙一波的野心越來越大,有南方這樣一個有影響力的人參與領導可以牽制趙,可謂一拍即合。南方又成為了“今世公司”的董事長,并把自己的準妻子南萍安排進公司擔任財務。
“今世公司“的發展勢頭依然很強勁,但畢竟是一家非法的地下傳銷公司,人數膨脹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就引起了當地公安機關的關注,當公安機關對此進行”嚴打“的時候,分布在全省各個地方的網絡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南方、王可可、趙一波等公司領導到處“救火”,忙得焦頭爛額。其間,因請人幫忙也被人騙了不少,由于做的是不正道的生意,也只得忍氣吞聲。
南方成了“今世公司”的老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徒有虛名,因為王可可和趙一波都是久經沙場的“老手”,自然是在關鍵時間抓住大權不放,因而,引發了不少的明爭暗斗,還是南方經驗老到,把兩人硬生生地給剝削了大權,但自己也有了刻骨銘心的損失:他的主管財務準妻子因種種原因走在大街上被人砍死。南方為此悲痛欲絕。
南方的直接下線譚成功盡管進了班房,但他的部下卻在他進班房之后脫穎而出了幾個十分精干的小伙子,“大哥”張紀中,系海南本省人,但年紀最小,只有23歲,因為他做事很有“大哥”的風范就被大家推為“大哥”,“老二”名為毛小文,他是湖南人,經常以來自偉人故里自居,“老三”名為邱建國,年紀最大,已過而立之年,來自江西老區井岡山地區。三人幾乎是在譚成功被捕的同時就接管了全部人馬并做得“風起云涌”,三人的野心很大,并不滿足海南狹小的區域,他們就向廣東擴展并很快就和南方的“部隊”產生了沖突,一場場爭斗在不分日夜地進行著,張紀中三人并不買南方這個“祖爺”的帳,在和南方的爭斗中毫不留情面,因而在粵地制造了一起起震驚四座的大案,引起了公安機關的高度重視,公安機關為此開展了針對傳銷活動的連續半年的“嚴打”行動。
真可謂“秋風掃落葉”,“嚴打”行動給了張紀中隊伍的重創,付出了“老二”毛小文和“老三”邱建國接連被抓的代價,但張紀中確實非同一般人,他在“隊伍”完全打散的情況下非常冷靜沉著,在他心中反而騰升起一個更大的計劃:他要收集所有能收集到的殘部進行重新組織,相信一定可以在不久的將來“一統天下”。
南方畢竟是只“老狐貍”,他在公安機關的嚴打過程中成功攜款潛逃而被公安機關通緝。南方在潛逃過程中,攜帶的款悉數被一同潛逃的情人偷走了,最后落得連“吃頓盒飯都是奢望”的境地。以后就再沒人見過他,有人說他被公安抓了,是在其家鄉抓的;有人說他在幫人抄寫稿件以賺取微薄糊口錢;還有人說他已經自殺了,因為他無法完成“從千萬富翁到近乎乞丐”的角色轉換。
《靈魂》一書的說明
傳銷在中國受到的打擊絕對是嚴厲的,甚至于是毀滅性的。但傳銷又似乎是善變的“妖魔鬼怪”,經常是變換著表現形式混進大經濟的浪潮當中,叫人們是防不勝防。
《靈魂》是我國第一部形象地再現中國傳銷的誕生和發展、合法和非法、地上和地下以及傳銷變種過程的長篇小說,可以說是一部經過文學藝術處理了的“中國傳銷史”。
全書共35萬字,其間有上百次傳銷瘋狂場面的描寫,再現了從高層次的“傳銷領袖人物”到最普通的處在最基層的傳銷小員等一百多個代表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傳銷人員的實際形象,文中的地域跨度幾乎是全國,且無論是瘋狂場面的描寫還是不同特點的傳銷員的形象刻畫幾乎均有現代傳銷的實際版本,但不是單純地可以對號入座的版本。
曾有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在評論中國傳銷何以泛濫成災時說過一句話:“中國人太窮了,是窮怕了”。窮是一種現狀,現狀不可怕,怕的是人的靈魂也變的一窮二白,因為主宰人行為的是靈魂。如何改變窮的現狀就會涉及靈魂。為此,本書刻意把不同時期、不同層次的傳銷人員的靈魂的東西挖掘出來并展示給廣大的讀者,因此,通讀本書實際上是在看一部歷史。
本書對提高人們分辨和防范傳銷具有獨到的作用,對于工商、公安等執法機關部門打擊傳銷也有指導性的幫助。
投資出版《靈魂》長篇小說
效益分析
一、《靈魂》簡介
《靈魂》是中國第一部以反映傳銷從登陸到取消,從合法變為非法,從地上變為地下的為主體內容的長篇小說,生動地描述了中國傳銷發生、發展、結束到再延續的全過程,是一部藝術化的《中國傳銷史》。該書尚沒出版,就被有關權威人士預測為“將成為未來幾年內發行量最大的小說之一”。
《靈魂》是一部寫實小說,盡管人物以及發生的相關事件均為虛構,但事件中的主體內容是真實的,主體人物在現實中都有生活原型,充分體現了“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創作宗旨。全書共35萬字,主體人物和非主體人物一百余,書中描述的大小事件也有一百多件,氣勢恢宏。情節曲折生動有深入其境之味,引人入佳境,讀之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之感。
二、經濟效益分析
(一)《靈魂》出版開支預算:
第一、 前提人際運作費及書號費5.5萬元。
第二、 寫作費:35萬字共計12萬元(本筆費用由作者承擔,與投資無關)。
第三、 設計和出膠片費用2.5萬元。
第四、 印刷及出版費(首期以10000本計):17.5元/本X10000本=175000元。
三項開支:25.5萬元。
(二)《靈魂》出版的收入預算:
1:市場狀態:從1990年雅芳登陸中國以來至今,合法狀態有13年的歷程,盡管在這13年中,傳銷在法規方面處于模棱兩可狀態有5年,合法狀態有3年,非法或地下狀態5年,但中國的傳銷是真真實實地存在著,從業人員至少1000萬以上(是指所有參與或涉及過傳銷的人員),沒有直接參與但間接接觸過傳銷的人員至少在5000萬人以上,聽說過的人員就更是不計其數,因為傳銷在我國個婦孺皆知確是事實。
《靈魂》一書的出版一定會在這么大市場中產生波瀾,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2:發行估算:
A:首期發行:1萬本,每本定價38.5元,計算:38.5元X1萬本=38.5萬元。
B:再版發行:可達5萬本,計算:38.5/本X5萬本=192. 5萬元。
C:三版發行:可達2萬本,計算:38 .5元/X2萬本=77萬元。
總收入:38. 5萬元+192.5萬元+77萬元=308萬元
3:利潤預測:308萬元—[25.5萬元+(5萬本X8.5元/本)+(2萬本X15.5元/本)]=209萬元。.....
三:社會效益分析:
(一)投資情況:投資方可選擇投資數量。
(二)版權效益:投資方可享受下列利益:
A:永久享有版權的60/%;
B:永久享有二位署名權和肖像刊注權;
C:永久享有60/%的利潤分紅權。
(三)社會效益:一本書的傳播是長期性的,它對于提高作者的社會影響力非常有作用的,對于作者以后的發展和社會地位的提升都是一個很好的“階梯”,投資本書的出版是一件“一箭多雕”的事情。(以上只是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