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計酬是對公司發展最大的隱患
發布: 2006-02-01 00:00:00 作者: 獨翅難飛 來源:

有的公司宣傳自己有95%的顧客回頭率,重復消費。既然95%的回頭率,那么流失率只有5%了。
假設當初只有老板一個人工作,很可能的?
假設老板工作很松散,每半個月發展1個人,那么每個月就只有2個人,應該很悠閑了?
假設老板發展了一個月就不想工作了,只有下面的新人去工作,人人都希望這樣的?
假設每個人都有老板這種想法,也是每月只發展2個,很正常,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不能超越老板啊?
那么,推算一下:
第1月,老板只發展了2人,(2的1次方)
第2月,2個員工各發展了2人,(老板不工作了)這個月又增添了4人, 2的2次方,累計7人
第3月,又增添了8人,2的3次方,(老員工也不工作了)累計15人
一年之后,年底新增4,096人,2的12次方,累計8,190人,
2年后,年底新增16,777,216人,2的24次方,累計33,554,430人,
2年半,年中當月新增1,073,741,824人,2的30次方,累計2,147,483,646人,
就算95%留存,也要超過20億!
20億!才兩年半,以后怎么辦呢?據說公司已經發展20年即240個月歷史了,那么,按這樣模式發展,什么結果?計算器無法計算了……
什么原因導致95%回頭率的公司,按每個人每月只發展2人,一輩子只做一次,20年才達到幾十萬人?一個結論,銷售困難!
復雜關系必復雜結果,買賣東西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用得著這么復雜嗎?如果貨真價實,性價比合理,用的著說那么多與產品無關的誘惑嗎?銷售還會困難嗎?
獎金倍增實質是靠下面人員工作報酬轉移給上線,違反按勞取酬原則所以才造成人員流失,人員流失結果也是對銷量倍增的沖減。 團隊計酬對直銷公司其實是最大的隱患,短期的好處未必比長遠隱患多。某公司如果當初不這樣搞,恐怕早就實現地網了,順其自然三網合一企業多大的遠景?可是現在呢?糾其根源,團隊計酬是始作俑者。后來人研究直銷如果還跳不出團隊計酬思維,同樣是不思悔改不思進取。
假設當初只有老板一個人工作,很可能的?
假設老板工作很松散,每半個月發展1個人,那么每個月就只有2個人,應該很悠閑了?
假設老板發展了一個月就不想工作了,只有下面的新人去工作,人人都希望這樣的?
假設每個人都有老板這種想法,也是每月只發展2個,很正常,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不能超越老板啊?
那么,推算一下:
第1月,老板只發展了2人,(2的1次方)
第2月,2個員工各發展了2人,(老板不工作了)這個月又增添了4人, 2的2次方,累計7人
第3月,又增添了8人,2的3次方,(老員工也不工作了)累計15人
一年之后,年底新增4,096人,2的12次方,累計8,190人,
2年后,年底新增16,777,216人,2的24次方,累計33,554,430人,
2年半,年中當月新增1,073,741,824人,2的30次方,累計2,147,483,646人,
就算95%留存,也要超過20億!
20億!才兩年半,以后怎么辦呢?據說公司已經發展20年即240個月歷史了,那么,按這樣模式發展,什么結果?計算器無法計算了……
什么原因導致95%回頭率的公司,按每個人每月只發展2人,一輩子只做一次,20年才達到幾十萬人?一個結論,銷售困難!
復雜關系必復雜結果,買賣東西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用得著這么復雜嗎?如果貨真價實,性價比合理,用的著說那么多與產品無關的誘惑嗎?銷售還會困難嗎?
獎金倍增實質是靠下面人員工作報酬轉移給上線,違反按勞取酬原則所以才造成人員流失,人員流失結果也是對銷量倍增的沖減。 團隊計酬對直銷公司其實是最大的隱患,短期的好處未必比長遠隱患多。某公司如果當初不這樣搞,恐怕早就實現地網了,順其自然三網合一企業多大的遠景?可是現在呢?糾其根源,團隊計酬是始作俑者。后來人研究直銷如果還跳不出團隊計酬思維,同樣是不思悔改不思進取。
上一篇:張光輝:三季人 下一篇: 同龍傳人教授的討論—綠色分銷與直銷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