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10企業虎視直銷業“蛋糕”
發布: 2006-02-28 00:00:00 作者: 常州晚報記者胡艷 來源:

“牌照”成了眾人關注的話題
3月1日,新錦江大飯店15樓海聯廳。常州工商局貫徹實施《禁止傳銷條例》、《直銷管理條例》座談會于上午9 :30正式開始,會議的組織者為常州工商局公平交易監督處、經檢支隊,雅芳、安利、完美、康寶萊、如新、玫琳凱、南方李錦記、天獅、南京中脈科技、歐瑞蓮,共10家擬在常州地區申請從事直銷經營活動的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從滬寧線上的各個城市趕到常州參加這場座談會。
工商部門此前發出的“會議通知”,明確要求10家有關企業介紹貫徹“兩個條例”的整改舉措、現有經營模式等情況。對照《直銷管理條例》第二章關于申請成為直銷企業的條件規定,可以看出,準入門檻并不低:至少8000萬元的注冊資本、2000萬元保證金、連續5年沒有重大違法經營記錄等4個條件。在滿足這4個條件的基礎上,還需要6份文件和資料。在以上所有文件及相關資料都齊備的基礎上,企業方可提出申請直銷牌照。
按照相關規定,擬從事直銷的企業到今年12月份不能取得直銷牌照的話,工商部門將依法查處。從發言中,不難看出,絕大多數企業的目標指向非常明確:申請直銷牌照或對照條例調整現有經營模式,“牌照”二字成了會上被提及次數最多的詞語。
雅芳:低調行事,避談牌照
在商務部網站的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網上,可以看到,雅芳(中國)有限公司是目前唯一上榜該系統網的企業,批準日期顯示為2006年2月22日。同時,該系統還列表公布了雅芳7名直銷培訓員的概況,注明的備案日期為2006年 2月23日。
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是,對于雅芳獲得業內首張直銷牌照一說,雅芳自己顯得相當低調,這從當天的會議上可見一斑。
雅芳當天的會議代表是韋春宇,韋的名片上的頭銜是“雅芳(中國)有限公司企業事務部區域企業事務副經理/法律事務專員”。韋在會上的發言相當簡單,只有兩段話,300多個字。第一段為雅芳的公司介紹,第二段的大致意思為,雅芳將會嚴格遵守國家法令法規,堅決支持政府管理直銷行業的各項舉措。
座談會結束后,當記者表示想進行采訪時,韋表示,自己只負責一些行政和法律事務,韋提供了公司一名公關人員的電話。“新聞宣傳這一塊由他們負責。”
當天下午,記者致電上海,對于牌照一事,負責公關事務的這位女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還沒有接到商務部的正式通知,“至于經營模式及包括退換貨在內的售后服務制度,這些話題都很敏感,現在還不方便作出回答。”
對于雅芳獲得首張直銷牌照,與會的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高級主任徐軍表示,“開會前幾天就知道了,所以并不驚訝,再說雅芳是政府批準的首家試點企業,獲得首張直銷牌照是件很自然的事情。”談及雅芳為何如此低調,徐笑言:“可能這是他們自己的戰略吧,也許目前正在忙于準備獲得牌照后的相關工作調整。”
常州工學院營銷教研室主任張強則認為,歐美企業有很強的公關意識,非常注重企業品牌和形象,雅芳以沒有接到商務部的正式通知為由,不愿多談,或許正是出于這個原因。“很可能雅芳內部目前已經采取了統一口徑的做法,決定在適當的時候再正式對外宣傳。因為,目前這個時候不小心說錯一句話,可能將來多少廣告投入也換不回來。”
誰是下一張直銷牌照的獲得者?
與雅芳的低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尚未獲得牌照的其他9家企業表現得相當積極,玫琳凱、天獅等還明確表示:目前正在積極準備申請牌照。
以購物或收取資金形式收取入門費,是傳銷的一個典型表現形式。一家企業的女負責人表示,“為了杜絕任何有可能被懷疑收取入門費的做法,公司現在連推銷員自愿購買的美容包都不賣了。”
按照《直銷管理條例》的要求,直銷員的報酬要控制在30%以內、如何計算報酬要寫入企業與直銷員簽訂的推銷合同樣本,這也是申請直銷牌照的必須提供的文件之一。不難看出,如果相關企業在報酬計算上調整不到位,很難過申請關。
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江蘇/河南公司總監高曉明表示,安利已經為申領直銷牌照進行了充分的準備,采取了一些舉措。比如,自去年11月1日起,已經將所有產品標價全面調低了20%,調低了營銷人員獲得銷售傭金的業績指標,與此同時,提高銷售傭金比率,將其全面提高3%,全面落實營銷人員按本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的收入計算報酬。
同樣采取這一舉措的還有完美。完美江蘇分公司業務主任董艷表示,公司自去年12月1日開始取消了20%的零售利潤,將產品價格下調了20%,同時還建立健全了完善的信息披露系統,通過分公司與專賣店完善售后服務系統。
一位與會人士一語道破其中奧秘:國內直銷市場是一塊很大的蛋糕,這些企業都想表現得好一點,博得消費者的青睞,從而贏得市場。
歐瑞蓮化妝品(中國)有限公司區域經理鄭曉耘的一席話,似乎印證了這一看法:“正是看中了江蘇經濟的快速發展,歐瑞蓮將首先在江蘇市場進行直銷業務。”
至于安利什么時候能拿到牌照,徐軍表示,“我們肯定會在今年12月份之前獲得。”
3月1日,新錦江大飯店15樓海聯廳。常州工商局貫徹實施《禁止傳銷條例》、《直銷管理條例》座談會于上午9 :30正式開始,會議的組織者為常州工商局公平交易監督處、經檢支隊,雅芳、安利、完美、康寶萊、如新、玫琳凱、南方李錦記、天獅、南京中脈科技、歐瑞蓮,共10家擬在常州地區申請從事直銷經營活動的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從滬寧線上的各個城市趕到常州參加這場座談會。
工商部門此前發出的“會議通知”,明確要求10家有關企業介紹貫徹“兩個條例”的整改舉措、現有經營模式等情況。對照《直銷管理條例》第二章關于申請成為直銷企業的條件規定,可以看出,準入門檻并不低:至少8000萬元的注冊資本、2000萬元保證金、連續5年沒有重大違法經營記錄等4個條件。在滿足這4個條件的基礎上,還需要6份文件和資料。在以上所有文件及相關資料都齊備的基礎上,企業方可提出申請直銷牌照。
按照相關規定,擬從事直銷的企業到今年12月份不能取得直銷牌照的話,工商部門將依法查處。從發言中,不難看出,絕大多數企業的目標指向非常明確:申請直銷牌照或對照條例調整現有經營模式,“牌照”二字成了會上被提及次數最多的詞語。
雅芳:低調行事,避談牌照
在商務部網站的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網上,可以看到,雅芳(中國)有限公司是目前唯一上榜該系統網的企業,批準日期顯示為2006年2月22日。同時,該系統還列表公布了雅芳7名直銷培訓員的概況,注明的備案日期為2006年 2月23日。
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是,對于雅芳獲得業內首張直銷牌照一說,雅芳自己顯得相當低調,這從當天的會議上可見一斑。
雅芳當天的會議代表是韋春宇,韋的名片上的頭銜是“雅芳(中國)有限公司企業事務部區域企業事務副經理/法律事務專員”。韋在會上的發言相當簡單,只有兩段話,300多個字。第一段為雅芳的公司介紹,第二段的大致意思為,雅芳將會嚴格遵守國家法令法規,堅決支持政府管理直銷行業的各項舉措。
座談會結束后,當記者表示想進行采訪時,韋表示,自己只負責一些行政和法律事務,韋提供了公司一名公關人員的電話。“新聞宣傳這一塊由他們負責。”
當天下午,記者致電上海,對于牌照一事,負責公關事務的這位女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還沒有接到商務部的正式通知,“至于經營模式及包括退換貨在內的售后服務制度,這些話題都很敏感,現在還不方便作出回答。”
對于雅芳獲得首張直銷牌照,與會的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高級主任徐軍表示,“開會前幾天就知道了,所以并不驚訝,再說雅芳是政府批準的首家試點企業,獲得首張直銷牌照是件很自然的事情。”談及雅芳為何如此低調,徐笑言:“可能這是他們自己的戰略吧,也許目前正在忙于準備獲得牌照后的相關工作調整。”
常州工學院營銷教研室主任張強則認為,歐美企業有很強的公關意識,非常注重企業品牌和形象,雅芳以沒有接到商務部的正式通知為由,不愿多談,或許正是出于這個原因。“很可能雅芳內部目前已經采取了統一口徑的做法,決定在適當的時候再正式對外宣傳。因為,目前這個時候不小心說錯一句話,可能將來多少廣告投入也換不回來。”
誰是下一張直銷牌照的獲得者?
與雅芳的低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尚未獲得牌照的其他9家企業表現得相當積極,玫琳凱、天獅等還明確表示:目前正在積極準備申請牌照。
以購物或收取資金形式收取入門費,是傳銷的一個典型表現形式。一家企業的女負責人表示,“為了杜絕任何有可能被懷疑收取入門費的做法,公司現在連推銷員自愿購買的美容包都不賣了。”
按照《直銷管理條例》的要求,直銷員的報酬要控制在30%以內、如何計算報酬要寫入企業與直銷員簽訂的推銷合同樣本,這也是申請直銷牌照的必須提供的文件之一。不難看出,如果相關企業在報酬計算上調整不到位,很難過申請關。
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江蘇/河南公司總監高曉明表示,安利已經為申領直銷牌照進行了充分的準備,采取了一些舉措。比如,自去年11月1日起,已經將所有產品標價全面調低了20%,調低了營銷人員獲得銷售傭金的業績指標,與此同時,提高銷售傭金比率,將其全面提高3%,全面落實營銷人員按本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的收入計算報酬。
同樣采取這一舉措的還有完美。完美江蘇分公司業務主任董艷表示,公司自去年12月1日開始取消了20%的零售利潤,將產品價格下調了20%,同時還建立健全了完善的信息披露系統,通過分公司與專賣店完善售后服務系統。
一位與會人士一語道破其中奧秘:國內直銷市場是一塊很大的蛋糕,這些企業都想表現得好一點,博得消費者的青睞,從而贏得市場。
歐瑞蓮化妝品(中國)有限公司區域經理鄭曉耘的一席話,似乎印證了這一看法:“正是看中了江蘇經濟的快速發展,歐瑞蓮將首先在江蘇市場進行直銷業務。”
至于安利什么時候能拿到牌照,徐軍表示,“我們肯定會在今年12月份之前獲得。”
上一篇:嚴查超范圍經營 隴西開展直銷網點專項檢查 下一篇: 中國直銷研究中心成立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