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加大監管力度 直銷申牌軍應與灰色操作劃清界線
發布: 2006-02-28 00:00:00 作者: liucm00 來源:

在推進直銷市場開放的同時,中國官方對直銷市場的監管似乎越來越嚴格。繼國家工商總局去年底開展大規模打擊傳銷行動后,近日,商務部市場建設司又一連發布了《商務部辦公廳關于未經允許不得舉辦與直銷有關的各項活動的通知》以及《商務部辦公廳關于核查違法直銷培訓活動的通知》。
一周內摸查完畢
從兩個通知的主要內容來看,針對的基本是同一事實。第一個通知告知“本部各直屬單位,各商會、學會、協會”:為認真貫徹《直銷管理條例》,維護法規的嚴肅性,確保直銷業健康規范發展,防止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單位和個人所利用,現要求本部各直屬單位,各商會、學會、協會,未經外資司、市場建設司和條法司共同委托,不得舉辦與直銷有關的研討、峰會、座談會等各種形式的活動。第二個通知則是,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商務主管部門”,一是對本省(區、市)違法從事直銷培訓的情況予以核查。二是禁止參加各類與直銷有關的培訓活動。
根據通知精神,各地商務主管部門應該在3月10日前將核查情況報商務部。商務部、公安部、工商總局等部門作為直銷市場監管的重要行政部門共同擔負監管責任。據悉,商務部已于近日正式啟動了推動直銷市場開放的工作。
申牌軍應與灰色操作劃清界線
是什么背景使商務部一連下發兩個文件清查市場?從通知來看,商務部此舉主要因為近期收到各方反映,一些單位和個人自稱經商務部批準或授權、委托,對相關企業和人員開展直銷培訓活動。
然而情況并非如此簡單。消息人士告訴記者,自從直銷法規頒布實施以來,尤其在近期,國家工商總局公平交易局和不少地方商務主管部門,接到的有關直銷市場方面的投訴率居高不下。
這些投訴實際上反映了一個問題,很多小型企業打著直銷旗號,正在灰色地帶私自或提前發展銷售隊伍。工商總局在年初曾公布,從查處的傳銷案件看,80%至90%是“拉人頭”,借傳銷的外衣行詐騙之實,是有組織的詐騙犯罪。
專家提醒,申牌軍應與所有灰色操作劃清界線。我們知道,一些大中型企業申牌進入關鍵期,各自均嚴格要求旗下銷售人員收斂行為,以免因遭投訴而影響申牌進程。
本報記者謝思佳
一周內摸查完畢
從兩個通知的主要內容來看,針對的基本是同一事實。第一個通知告知“本部各直屬單位,各商會、學會、協會”:為認真貫徹《直銷管理條例》,維護法規的嚴肅性,確保直銷業健康規范發展,防止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單位和個人所利用,現要求本部各直屬單位,各商會、學會、協會,未經外資司、市場建設司和條法司共同委托,不得舉辦與直銷有關的研討、峰會、座談會等各種形式的活動。第二個通知則是,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商務主管部門”,一是對本省(區、市)違法從事直銷培訓的情況予以核查。二是禁止參加各類與直銷有關的培訓活動。
根據通知精神,各地商務主管部門應該在3月10日前將核查情況報商務部。商務部、公安部、工商總局等部門作為直銷市場監管的重要行政部門共同擔負監管責任。據悉,商務部已于近日正式啟動了推動直銷市場開放的工作。
申牌軍應與灰色操作劃清界線
是什么背景使商務部一連下發兩個文件清查市場?從通知來看,商務部此舉主要因為近期收到各方反映,一些單位和個人自稱經商務部批準或授權、委托,對相關企業和人員開展直銷培訓活動。
然而情況并非如此簡單。消息人士告訴記者,自從直銷法規頒布實施以來,尤其在近期,國家工商總局公平交易局和不少地方商務主管部門,接到的有關直銷市場方面的投訴率居高不下。
這些投訴實際上反映了一個問題,很多小型企業打著直銷旗號,正在灰色地帶私自或提前發展銷售隊伍。工商總局在年初曾公布,從查處的傳銷案件看,80%至90%是“拉人頭”,借傳銷的外衣行詐騙之實,是有組織的詐騙犯罪。
專家提醒,申牌軍應與所有灰色操作劃清界線。我們知道,一些大中型企業申牌進入關鍵期,各自均嚴格要求旗下銷售人員收斂行為,以免因遭投訴而影響申牌進程。
本報記者謝思佳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