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聯想下一個增長點?
發布: 2006-01-01 00:00:00 作者: 陳亮 來源:

從15%的上限到一路突破30%,聯想直銷業務羽翼漸豐,這將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就在阿梅里奧閃電般加盟新聯想
擔任全球CEO之后不久,聯想負責直銷業務的大客戶部就在北京首次隆重公布了其客戶模式(即直銷模式)。
聯想客戶模式的高調亮相,是否意味著阿梅里奧時代的新聯想將更堅決地向直銷模式轉型?對此,聯想中國大客戶業務部總經理藍燁在接受《互聯網周刊》采訪時表示,“聯想客戶模式策略的發布,同新任CEO并無直接聯系。聯想從2004年就開始嘗試引入了客戶模式。”不過,藍燁向本刊透露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數字,“截至2005年年底,聯想客戶模式的銷售比重已經占到了32%左右。”
對于一貫倚重渠道分銷的聯想來說,這可是一個微妙的變化。2004年7月,聯想副總裁陳紹鵬接受本刊采訪時曾表示,聯想當時直銷業務量占銷售總量的5%~6%,未來將會控制在15%以內。陳紹鵬說,聯想做直銷的目的并不是同渠道搶客戶,而是希望加強對行業大客戶的吸引力,作為對分銷體系的有效補充。如今藍燁透露的直銷數字,則大大突破了這一比重限制。關于未來聯想直銷和分銷的比重,藍燁表示要根據市場發展情況而定。
根據藍燁描述,2005年聯想的直銷業務獲得了迅猛的增長,包括中石油、公安部、平安保險等都成為了聯想的客戶。“聯想將客戶分為兩類,一類是交易型客戶,如家庭、中小企業,這些用戶通過渠道來覆蓋;另一類是行業大客戶,他們的需求同交易型客戶不同,比如他們更看重總體擁有成本,通常采取招標方式采購,需要專職工程師服務等,這就需要廠商以更直接的方式來接觸。在兩年前,聯想更偏重于交易型客戶,對大客戶的輻射不夠,這兩年我們逐漸調整,對這兩類客戶群采取不同的模式進行營銷,效果比較不錯。”
不過,在直銷領域的告捷并不意味著聯想就能高枕無憂。復合模式對于企業的控制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渠道是聯想的立身之本,倘若直銷模式對渠道產生較大沖擊,結果將得不償失。早在2004年傳出聯想要做電話直銷的消息時,聯想渠道就已經經歷過一次集體恐慌,聯想通過耐心的工作才安撫了渠道情緒。聯想表示,公司已經對兩種模式進行了嚴格的客戶群劃分以避免搶單現象。從整體情況來看,聯想體現出了比較強的控制力,不過在執行層面依然難以做到完美。江蘇的一位聯想經銷商在電話中告訴記者,自己對聯想的直銷、分銷之間的業務劃分邊界迄今仍不太清楚,自己只能按照以前的路子繼續去四處打單。
聯想在直銷領域的暗自發力,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將同宿敵戴爾發生更激烈的碰撞。人才方面的競爭首當其沖,“目前聯想中國大客戶部已經有200人的銷售隊伍,其中有一小部分人來自戴爾。前來應聘的前戴爾公司的員工很多,對此我們并不拒絕。”藍燁透露,“同競爭對手動輒裁減銷售人員不同的是,我們更強調穩定性。我相信公司如何對待員工,員工就會如何對待客戶。”
在阿梅里奧上任后,這位前戴爾高管表態說,在和聯想打交道時,他已經感覺到聯想的業務模式很有特點,因此他將“在中國繼續采用聯想成功的分銷模式,這是不會改變的。”而聯想所要改變的,就是在固守聯想分銷體系的基礎上,注入更多新鮮基因,包括直銷,這也許才是未來聯想中國實現新增收入的最大利器。
就在阿梅里奧閃電般加盟新聯想
擔任全球CEO之后不久,聯想負責直銷業務的大客戶部就在北京首次隆重公布了其客戶模式(即直銷模式)。
聯想客戶模式的高調亮相,是否意味著阿梅里奧時代的新聯想將更堅決地向直銷模式轉型?對此,聯想中國大客戶業務部總經理藍燁在接受《互聯網周刊》采訪時表示,“聯想客戶模式策略的發布,同新任CEO并無直接聯系。聯想從2004年就開始嘗試引入了客戶模式。”不過,藍燁向本刊透露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數字,“截至2005年年底,聯想客戶模式的銷售比重已經占到了32%左右。”
對于一貫倚重渠道分銷的聯想來說,這可是一個微妙的變化。2004年7月,聯想副總裁陳紹鵬接受本刊采訪時曾表示,聯想當時直銷業務量占銷售總量的5%~6%,未來將會控制在15%以內。陳紹鵬說,聯想做直銷的目的并不是同渠道搶客戶,而是希望加強對行業大客戶的吸引力,作為對分銷體系的有效補充。如今藍燁透露的直銷數字,則大大突破了這一比重限制。關于未來聯想直銷和分銷的比重,藍燁表示要根據市場發展情況而定。
根據藍燁描述,2005年聯想的直銷業務獲得了迅猛的增長,包括中石油、公安部、平安保險等都成為了聯想的客戶。“聯想將客戶分為兩類,一類是交易型客戶,如家庭、中小企業,這些用戶通過渠道來覆蓋;另一類是行業大客戶,他們的需求同交易型客戶不同,比如他們更看重總體擁有成本,通常采取招標方式采購,需要專職工程師服務等,這就需要廠商以更直接的方式來接觸。在兩年前,聯想更偏重于交易型客戶,對大客戶的輻射不夠,這兩年我們逐漸調整,對這兩類客戶群采取不同的模式進行營銷,效果比較不錯。”
不過,在直銷領域的告捷并不意味著聯想就能高枕無憂。復合模式對于企業的控制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渠道是聯想的立身之本,倘若直銷模式對渠道產生較大沖擊,結果將得不償失。早在2004年傳出聯想要做電話直銷的消息時,聯想渠道就已經經歷過一次集體恐慌,聯想通過耐心的工作才安撫了渠道情緒。聯想表示,公司已經對兩種模式進行了嚴格的客戶群劃分以避免搶單現象。從整體情況來看,聯想體現出了比較強的控制力,不過在執行層面依然難以做到完美。江蘇的一位聯想經銷商在電話中告訴記者,自己對聯想的直銷、分銷之間的業務劃分邊界迄今仍不太清楚,自己只能按照以前的路子繼續去四處打單。
聯想在直銷領域的暗自發力,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將同宿敵戴爾發生更激烈的碰撞。人才方面的競爭首當其沖,“目前聯想中國大客戶部已經有200人的銷售隊伍,其中有一小部分人來自戴爾。前來應聘的前戴爾公司的員工很多,對此我們并不拒絕。”藍燁透露,“同競爭對手動輒裁減銷售人員不同的是,我們更強調穩定性。我相信公司如何對待員工,員工就會如何對待客戶。”
在阿梅里奧上任后,這位前戴爾高管表態說,在和聯想打交道時,他已經感覺到聯想的業務模式很有特點,因此他將“在中國繼續采用聯想成功的分銷模式,這是不會改變的。”而聯想所要改變的,就是在固守聯想分銷體系的基礎上,注入更多新鮮基因,包括直銷,這也許才是未來聯想中國實現新增收入的最大利器。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