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直銷企業-搶占文化制高點
發布: 2005-12-01 00:00:00 作者: 皮發萬 來源:

隨著直銷牌照發放時間的逼近,民族直銷企業面臨大兵壓境,兵臨城下的局面。一方面國外直銷巨頭大舉滲透,攻城掠地;另一方面要攻入國外直銷巨頭已經占領的市場,恐怕也要付出“殺人八百,自損一千”的代價。民族直銷企業,不在競爭中爆發,就在競爭中滅亡。
沒有硝煙的戰斗方顯企業的謀略、縱橫。這個時候,如果民族直銷企業還把競爭的焦點聚集在牌照、實力、產品、制度、培訓等方面,無異于自取滅亡。在這些條件都同時具備,不屬于企業優勢的情況下,決定民族直銷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成敗的關鍵是文化。當美國在廣島、長崎投入下原子彈時,科學家、戰略家們看見了一種新的原子彈——知識原子彈(文化)。國外A公司進入中國,導致人們現有生活方式、習慣、邏輯思維、教育、企業管理甚至領導決策所發生的不可思議的重大變化,就是文化原子彈爆炸產生的強大沖擊波。
在中國古代,諸葛亮用他的知識、智慧投資劉備股份有限公司,創造了三國鼎立的政治局面。現代社會,就蓋茨和他所領導的微軟公司而言,如果有人在1986年購買100股微軟的股票,當時的2700美元到1999年就變成了48.6萬美元。這就是典型的文化原子彈爆炸后威力無比的戰例。
民族直銷企業與國外直銷巨頭市場上的競爭,在牌照、公司實力、產品、制度、教育培訓這些都同時具備的情況下,載體是文化,微弱的優勢也在文化。是看這個企業擁有多少具有管理知識和科技實力的創造型人才。這里的文化,并不是文憑學歷,而是指數據、信息、網絡、科學、技術、創意等基本內容。它毫不憐惜地拋棄各種妨礙創造性的因素,包括標準的運作程序、禮儀、行為規則,限制性的品牌形象,對以往成功所懷有的崇敬等等。
回顧中國歷史,我們雖然有過開辟絲綢之路的魅力,更有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但是不思進取,閉關鎖國,會導致國家民族的衰敗。只有兼收并蓄,虛懷若谷,才會保持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民族直銷企業只有吸收國外直銷巨頭的先進文化經驗,并且以此為基礎進行自主創新,形成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直銷文化,才能趕超國外直銷企業,掌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重慶法制報記者 皮發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