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見狼煙起 處處戰鼓急
發布: 2005-12-01 00:00:00 作者: 皮發萬 來源:

中國直銷網 http://www.zhxiaowang.com
——民族直銷企業的制勝之道
自古以來,商場如戰場。
在經濟全球化社會里,國際關系以經濟為主,企業是比國家更重要的主體,超越國家的企業活動是國際關系的主角。全球經濟大戰不再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更多的體現在企業與企業之間。
直銷背后的危機
經濟不僅改變世界格局,而且改變世界政治格局。1991年,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希望美國能夠提供三億美元的援助,然而時任美國總統布什硬是故意拖延不貸,使戈爾巴喬夫從改革明星的地位上墜落下來,失去了對克里姆林宮的控制,這是現代社會典型的經濟戰爭取得勝利的戰例。從中國古代歷史上來看,更不乏“經濟戰爭”的先例。春秋戰國時期,管仲輔助齊桓公稱霸中原, 可楚國偏偏不聽齊國的號令。管仲派了一百名商人到楚國去買鹿。起初三枚銅錢一頭,過了十多天加價為五枚銅錢一頭。而管仲卻把鹿價提高到了四十枚銅錢一頭。楚國人見一頭鹿的價格與五百公斤糧食相等,便放下農具不種糧食了。一年之后,楚國土地荒廢,銅錢堆積如山,想用銅錢買糧食都買不到。齊國趁機發兵,楚國人黃馬瘦,只有接受齊國的號令。管仲不動一刀不殺一人,就制服了強大的楚國,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直銷是生產企業避開中間商,獲取更大利潤空間采取的一種營銷渠道策略,但是民族直銷企業要與國外直銷企業直接競爭,雖然事實上未必有這么嚴重,而實質上就是一場戰爭。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首先從個人經濟利益上來看,前不久《中國青年報》載文《中國人為何勤勞卻不富有》,文章認為,目前中國在金融、股市、國企改制、投資失誤以及公款吃喝和公車上的各種無效損耗,是一個天文數字,大大降低了國民的生活水平。人們盲目追隨國外直銷企業制造的夢想去做直銷,做過直銷的人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二八”定律,在直銷界里,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可以通過消費致富,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不可能通過消費致富的。這不能致富的一批人,會不會因為投資失誤而降低生活水平?直銷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只傳積極的,不傳消極的。國外A公司進入中國以來,在獲取了豐厚利潤的同時,也創造了一大批“直銷難民”,這在直銷界只是閉口不談而已。大量的直銷人員追隨國外直銷企業制造的夢想,去做直銷,會不會影響其他方面的經濟建設,像楚國人一樣“養鹿而放棄糧食生產”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其次,從民族利益上來看,如果大量的直銷人員追隨國外直銷企業制造的夢想去做直銷,國外直銷企業在國內的產品銷量過大,民族企業不僅利益受損,而且我們是否在放任中國人為別國打工呢?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不是幫助外國列強對自己的同胞實施經濟侵略呢?然后是從文化上來看,直銷文化就是百分之百的復制和推崇領導。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家,經濟全球化,最終的結果是同質化,比的是同化的速度。西方某國中央情報局在對付中國的《十條誡令》中,第一條就寫明盡量用物質來引誘和敗壞中國青年,鼓勵中國青年藐視、鄙視、進一步公開反對中國青年原來所受的思想教育。很顯然,國外直銷企業就是想用他們的文化同化中華文化,作為擁有中華民族血統的中國人,能漠視、容忍我們五千年的文化,被西方直銷這種經濟營銷策略淹沒嗎?不管任何一個中國人,還是民族直銷企業,都不應該把直銷看成是一種簡單的營銷方式。我們應當清楚地看到,直銷對中國潛在的威脅,應該針對國外直銷企業隱藏在直銷背后的一些經濟文化目的,與國內直銷界團結一致,站在“國防”和“愛國主義”的高度,共同防范國外直銷企業背后的陰謀,這才是我們在這場經濟戰爭中制勝的法寶。
民族直銷企業落后的原因
民族直銷企業自誕生的那天起,與國外直銷企業的強大陣容相比,在消費大眾的心目中,就是一只“丑小鴨”。民族直銷企業在產品技術含量、生產條件、管理規范上落后于國外直銷巨頭,這是有目共睹、眾所周知的。
從歷史上來看,中國在經濟貿易上的活動,不管是經驗還是規模,都遠遠超過西方,我們有超過五千年的歷史,而西方大多數國家的歷史,都只有數百年,即便是古羅馬,也只不過是兩千多年的歷史,根據當代西方經濟學者的統計,中國到1820年為止,人均GDP都占全球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也就是說,在過去的數千年內,中國一個國家創造出全世界四分之一以上的財富總和,這是非常驚人的。西漢時,漢文帝、景帝以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治國,國力極其興盛,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即便是今天最發達的西方國家也做不到。
遺憾的是,到了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改以孔孟儒學治國,但儒家的很多代表人物,本身就忽視生產,甚至鄙視從事生產、貿易的人。孔子和孟子,一生窮困潦倒,難進仕宦,所傳播的思想只不過是愚人的窮人思想,這是由其出身、生活的階級背景所決定的。不信你看,在中國古代,文人要么潛心詩詞歌賦,著書立說,要么進入仕途,追求功名,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是遠離財富的。文人在財富面前所展示出來的高風亮節,已經作為一種民族精神,沉淀于文化之中。在這樣的思想教育下的一代代人,自然經濟貿易的能力不強,智慧低下。
再加上,中國的封建社會時間太長,在封建的農業化社會里,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擁有土地,可以自事生產,自給自足,很少有人一定要從事貿易活動為生,金錢和物質的流通速度緩慢,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雖然我們今天是現代都市人,我們承認追求財富的合法性,是1978年12月31日小平同志“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理論,但來自祖輩的貧窮思想還在靈魂深處根深蒂固,制約著我們的行為。比如“冤死不告官,窮死不借錢”,還在對絕大多數人起著重大的行為影響。這對建立現代化的法制經濟社會,是極其不利的。為什么很多人只懂得把錢存在銀行里,而不去做正當合理的消費?為什么很多人再窮也不愿意去請求別人的幫助?是因為中國人在某種程度上缺乏自己經濟貿易的實踐經驗與理論指導,從小沒有接受正確的經濟貿易知識的教育,經商賺錢的能力低下,人們缺少“花錢”、“借錢”的能力,與國外直銷企業經歷了兩三百年的市場經濟發展歷史相比,我們在產品的技術含量、生產條件、規范管理上落后于西方,是正常的。只不過,這種落后,是暫時的。我們應當找到自己的不足,奮起直追。
民族直銷企業的制勝方略
在直銷理論的研究上,一味推崇西方直銷經驗,也是典型的窮人思想。窮人向富人乞討,當然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只能拿多少是多少。窮人在富人面前說話,永遠也不會有真正的底氣。照搬西方的直銷經驗,非但不能富民強國,還會把企業,甚至國家慢慢地推向滅亡。目前社會上很多企業或直銷商都崇拜西方某直銷公司的文化理念,但有幾家企業、幾個人是用其經驗搞活了企業,壯大了直銷隊伍的呢?
民族直銷企業要改變自己落后于國外直銷企業的現狀,只有從我們的文化教育上尋找原因,只有加強經濟貿易實踐,不斷地總結經驗貿易實踐的經驗,創建中國人自己的經濟模式和經濟學理論,提高每一個人經濟貿易的綜合能力,才能向世界證明我們是最棒的。這個能力,不管怎樣劃分,都在財商、情商、智商、德商四個系統里面。
長期以來,很多人對人們經濟貿易的綜合能力的認識存在很多誤區。一提到智商,最容易讓人想起的就是文憑學歷,似乎學歷越高的人其智商就越高,還有人認為是對問題的反應、判斷能力,這些觀念都是比較片面的。智商,指的是對事物(特別是陌生事物的)認知能力,它包括了觀察、反映、認識、理解、判斷等系列能力,是人們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基礎能力。
情商也不是普通的人際交往、應酬,而是對人的認同能力,它包括了一個人心理和生理的全部的認知,進而在這種認知狀態下,由于了解、熟悉所產生的認同度。它是我們在日常生活里和別人交往、相處的最主要的能力之一。
財商指的是對財富投資中各種風險的規避、控制能力。簡單地說,就是在投資中的抗風險能力,而不是很多人心目中所認為的對財富的控制、獲取的能力。
德商是指對人類心理的全部需求的滿足程度并且能對社會經濟基礎和精神文明建設起到推動作用的一種人類的特定的心理需求;如果能夠滿足人類心理的全部需求,并且能對社會經濟基礎和精神文明起到正面的積極推動作用的,就稱之為德商高,反之則為德商低下的表現。
如果把人們經濟貿易的綜合能力比做是水的話,那么用來裝水的木桶就是由智商、財商、情商、德商這四塊弧形的木板來拼成的,最終能裝多少水,是由四塊木板的高低同時決定。如果你的智商高,但是德商低,那么德商就會影響你的容量。所以說,一個人從事經濟貿易的能力是綜合能力,一定要四商均衡發展,才能讓我們獲得持續穩定的經濟貿易的能力和賺錢能力。
民族直銷企業,趕快扛起總結我們經濟貿易的實踐經驗,從財商、情商、智商、德商四個方面提高企業和直銷人員綜合能力的大旗 ,利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建立自己的直銷文化,站在國家、民族利益的高度,與國外直銷企業競爭,創造“中華盛世”吧!
通聯:重慶市江北區陽光城16樓(洋河路2號) (皮發萬)
電話:13368268563
郵編:400020
郵箱:pfw-2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