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型企業倒戈電子商務是福?是禍?
發布: 2005-12-02 00:00:00 作者: 曲玉軍 來源:

直銷這個在中國一直在歧視和夾縫中生存的營銷模式,走過了風風雨雨的十幾個年頭,今年終于可以登堂入室了,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443號令《直銷管理條例》發布實施。
突變
但是《直銷管理條例》和11月1日實施的《禁止傳銷條例》的相關規定,已經很明確的禁止了中國直銷多層次人員團隊和實施團隊計酬,也就是目前的中國直銷是禁止多層次、放開單層次。
在《禁止傳銷條例》第一章第二條和第二章第七條已經很明確說明什么是傳銷行為
第一章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第二章
第七條下列行為,屬于傳銷行為:
(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為了直銷行業能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健康有序的成長,中國政府已經嘗試了多種“教育方式”,并且在多個方面明顯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雖然直銷行業發展潛力看好,但潛在的市場與現實的市場畢竟是兩回事。如果現有的市場發展和混亂大大超過了現實的市場承受能力和政府所能制約的范疇,必然帶來很多憂患。
當《直銷管理條例》沒有發布之前,人們都在紛紛猜測未來的中國直銷業會是什么樣子?甚至人們開始憧憬中國直銷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但當《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兩部法規發布后,無疑是給許多從事直銷的人潑了一頭冷水!
對于“禁多放單”這一事實,很多多層次直銷型企業和直銷從業者都很難接受,但是就在對兩部法規議論紛紛的時候,為了生存,為了多年所創立的成果不至于付之東流,多層次直銷型企業的管理層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大家絞盡腦汁去想著、這樣或者那樣的應對政策,就筆者與一些正在從事多層次直銷型企業的管理層所了解到的,放棄多層次人員團隊、停止團隊計酬和獎金撥比降至30%以內---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
那么面對著《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兩部法規的規定,各多層次直銷型企業又將如何面對呢?
銳變
面對著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各多層次直銷型企業或進或退!
但是進與退、這些年所創立的人員團隊與市場都將付之東流,于是大家不約而同的走了同一條路,鉆法律的空子、打法律的擦邊球,各多層次直銷型企業一夜之間都開始變換“馬甲”?
筆者在其間聽到的最多的不是如何響應政府規定,聽到最多的就是:我們不是直銷企業,所以不受法規的影響,也不用考慮放棄團隊計酬和獎金拔出30%的問題,我們不做直銷,我們不是直銷企業,我們不需要去按照直銷管理規定去做!
那么這些明明就是擁有龐大多層次人員團隊的多層次直銷型企業,為什么說自己不是直銷企業呢?那不是直銷企業是什么呢?
經過探訪、原因在這里,很多多層次直銷型企業都不約而同的把自己企業經營的模式定位于---電子商務!
人家說的更好了,我們是電子商務,現在不受任何制約,擁有多層次人員團隊和進行團隊計酬都是可以的,怪了、明明就是多層次直銷型企業一夜之間就變了?
電子商務當然是一種合法的商品流通模式了。
幾年前當很多直銷型企業在痛苦中煎熬的時候,在中國產品分銷市場突然殺出一支新力軍,這個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銷售模式被稱為“電子商務”,這個現代而便捷的銷售模式大肆叫嚷著在不遠的將來將要替代直銷,按常理傳統直銷型企業本應感覺到危機,但在中國、在今天、事實上電子商務它給很多直銷型企業帶來了“第二次生命”!
那什么是電子商務呢?
簡單的理解,阿里巴巴、易趣、淘寶都是搞電子商務的。
上海市電子商務安全證書管理中心給電子商務下的定義是“電子商務是指采用數字化電子方式進行商務數據交換和開展商務業務活動。電子商務(EC)主要包括利用電子數據交換(EDI)、電子郵 件(、電子資金轉帳(EFT)及INTERNET的主要技術在個人間、企業間和國家間進行無紙化的業務信息的交換。”
廣義地講,電子商務是一種現代商業方法。這一概念也用于通過計算機網絡尋找信息以支持決策。一般地講,今天的電子商務通過計算機網絡將買方和賣方的信息、產品和服務器聯系起來,而未來的電子商務者通過構成信息高速公路的無數計算機網絡中得一條將買方和賣方聯系起來.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不斷進步,銀行金融業正在積極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創建虛擬金融世界,這也是為了適應網絡商業的日益發展的需要。在虛擬銀行電子空間中,可以允許數以百萬計的銀行客戶和金融客戶,面向銀行所提供的幾十種服務,根據需要隨時到虛擬銀行里漫游,這些服務包括信用卡網上購物、電子貨幣結算、金融服務及投資業務的咨詢等。虛擬銀行一方面使銀行能夠爭取到更多的顧客,并且服務成本迅速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客戶能夠從虛擬銀行獲得方便、及時、高質量的服務,同時又節省很多服務費。當前,建立網絡銀行最重要的是完善硬件、軟件設施和完善有關技術標準和統一操作規范
那什么又是直銷呢?
直銷的定義是人員以面對面的方式,直接將產品及服務銷售給消費者,銷售地點通常是在消費者或他人家中、工作場所,或其他有別於永久性 零售商店的地點。直銷通常由獨立的直接銷售人員進行說明或示范;這些獨立的銷售人員通常被稱為直銷人員。
多層次直銷
獨立的直銷人員不僅可以通過販賣產品來取得利潤,亦可通過介紹他人加入形成金字塔狀的人員銷售團隊,介紹者可以通過被介紹者消費、銷售或在介紹他人加入的消費、銷售中得到相應的利潤(利潤的大小由各直銷企業來規定)。
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我們來看看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操作模式,阿里巴巴是一個大的網絡店鋪空間提供商,所有的加盟店鋪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核,并且在一個統一的域名下進行連接,也就是說,我們只需要記住阿拉巴巴這一個域名,阿里巴巴只要統一推介這一個域名就可以了。進入后就會看到或搜索到許多店鋪連接,平臺也只是提供產品買賣和展示的,阿里巴巴也只是向店鋪所有者提供服務,收取相應的網絡空間費用和服務費用,還有廣告費用為盈利,并不發展多層次銷售團隊,更不產生多層次計酬了。
倒戈范例
我們在看看直銷型企業倒戈電子商務之后的模式,我們以轉型比較早的山東永春堂為例,山東永春堂本是以直銷為銷售模式的,后轉為電子商務,但是加入者必須達到一定銷售數額的產品,才可以得到定量的網絡空間,網絡空間是又加盟者獨立管理的、并且域名也都是獨立、分散的,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宣傳,知者甚少。
所謂的網上店鋪銷售量也少的可憐,只起到了一個宣傳和產品展示平臺的作用,那么大批的加盟者是靠什么賺錢的呢?
那就讓我們探尋永春堂電子商務背后的秘密,
加入永春堂必須在一個月內必須完成1080元產品的銷售任務。或一次性購買公司的1080元產品,你即成為公司的正式信息業務員,成為公司的正式信息員,可以得到銷售產品35%的零售利潤。但是每個加入者并不是看著這個35%的零售利潤加入的,而是公司還有一個內部制度,就是還可以發展下級的信息業務員,你需要對他們進行輔導,讓他們發展新的下級信息業務員,如此復制,公司給你增員獎,拓展獎,輔導獎,分紅獎,網點服務費。
1、 增員獎:直接分在10-20%(深2寬無限,深10%寬20%)
當你發展二個信息業務員A和B時,公司電腦自動給你排在深度市場上,每個給你10%的增員獎,即2×108元,當你發展到第三個信息員是C時,公司電腦自動給你排在寬度市場,公司給你20%的增員獎216元,當你在發展了信息員D、E、F……時,公司都給20%的增員獎216元。
2、 拓展獎:7%(4個5%、8個2%)
當你的A和B每人發展了二個人,即A1、A2、B1、B2時,公司給你5%的拓展獎,即54×4=216元。然后上面這4個人又每人發展2個信息員,即8個人,公司給你2%的拓展獎即21.6×8=172元。
3、 輔導獎:10%(您的A、B的寬度市場和C的深度市場和寬度市場無限延伸)
當你發展了ABC3個信息業務員后,他們也要發展自己的ABC市場,您的AB的寬度市場和C深度市場和寬度市場無限延伸在他們的深度市場上,你能夠拿無限的10%輔導獎。如果你發展了D,同樣你那D的深度和寬度市場的無限的10%輔導獎。
4、綜合分成18%
當你的深度市場累計有8個人,寬度市場累計有4個人時,公司給你4%的分紅,大約能夠分400元左右。當你的深度市場有24個人時,寬度市場有12個人時,公司給你6%的分紅,大約能分1000元左右。當你的深度市場有72個人時,寬度市場有36個人時,公司給8%的分紅,大約能分2000元左右。三次分紅完成一局,一局大約能夠分3500-4000元左右。然后在重新開始下一局分紅。深度市場和寬度市場所余名額繼續有效。
5、保險獎:1.5%( A、B、C的寬度半月各完成100份,各0.5%)
在你的業績將來作的很大了的時候,在你ABC三個寬度市場半月分別完成100份單(直接的和間接的單)公司給你全公司當前利潤的0.5%,每個市場大約能夠拿5萬元,3個市場大約能夠拿15萬元。
6、網點服務費5-6%
本人增員ABC三名并且ABC也有ABC或本人寬度上有10份單以后,其信息員可申請設立信息網點,才可以得到網點服務費。
從其這個內部制度中,顯而易見永春堂是以多層次團隊來銷售產品的,并且已經產生多層次計酬,所謂電子商務只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
近日永春堂的經銷商接到公司的通知,說其公司以正式通過國家有關部門審批,停止發展新的信息業務員,因為公司申請直營牌照獲得批準,現在一些制度跟國家法律法規還存在一定的摩擦,因此,公司正努力改革內部制度!
《直銷管理條例》中第二章、第七條申請成為直銷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投資者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在提出申請前連續5年沒有重大違法經營記錄;外國投資者還應當有3年以上在中國境外從事直銷活動的經驗;永春堂違規操作,并且多次在媒體上被曝光,顯然這條永春堂就不符合規定。
就此事筆者咨詢了相關管理部門:“目前正在接受直銷類企業申領直銷經營資格的申報材料階段,并未批準任何企業取得直銷經營資格,最早也要在明年才能正式審批,如果有人說自己經過審批或以取得經營資格,實數謠言,請老百姓提高警惕,另外經過審批的直銷企業,我們會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網站上公布,網站域名為:http:// zxgl.mofcom.gov.cn,請廣大市民和經銷商屆時到網站上去查詢或撥打有關部門的咨詢電話”。
可見此言不攻自破,那么永春堂此舉是何用意呢?
其實不難看出,永春堂也深知自己雖然叫做電子商務,但是以多層次團隊來生存的,操作制度也過于報漏,永春堂的這次調整不會也不可能把龐大的多層次團隊解散,因為解散多層次團隊就面臨著放棄公司80%的銷售額。
其要做的就是把多層次計酬隱藏的更深一些,可能也會向其它拿不到牌照的直銷型企業一樣,獎金不由公司直接發放,而是根據網絡店鋪經營者所處的級別,以產品的折扣替代獎金,返還給多層次團隊。也就是公司繼續維持原有多層次獎金制度不變,根據網絡店鋪經營者的級別,把以他為基礎的下面團隊的獎金化作產品折扣。這樣這個獎金就由原來的公司發放轉變成現在由網絡店鋪的經營者發放給隱藏在后面的多層次團隊、公司就把責任成功的轉嫁給了網絡店鋪經營者(經銷商),企業躲在背后收錢!
后記:
目前、面對著拿牌(直銷經營資格)無望,許多直銷型企業紛紛倒戈電子商務,但是這些倒戈的電子商務企業又和真正的電子商務企業在經營模式上有很大區別,多層次直銷型企業都擁有龐大的、成金字塔狀的多層次人員銷售團隊,企業不能也不可能把他們拋棄,然而不能拋棄傳統多層次人員團隊,那么電子商務就只是一個幌子而已!
也有很多企業打出什么“三網和一”的口號,但是面對大批直銷企業的“變異”,不知政府又作何感想?
在這些變身大軍中,不乏很多非法傳銷團隊和偽直銷企業,顯而易見直銷法規對這些變異企業已經沒有多大的約束性。
電子商務也是剛剛進入中國,是一個比直銷還新的產品分銷模式,對于這些傷痕累累的直銷企業和罪行累累的非法傳銷團隊的大批介入,是否會使電子商務失去它本來的面目?
是否又會使身處搖籃之中的電子商務重蹈直銷行業的覆轍呢?
不知政府能否容忍電子商務所遭受的摧殘?
面對直銷型企業的“變異”--政府將作何應對!
面對這些年中國直銷市場愈發紛亂的局面、有一部分企業選擇了沉默,他們或是放棄直銷模式,或是低調運作、伺機轉變經營模式,這些都是具備一定實力的企業,都是在直銷進入之初就投身直銷浪潮中的企業,都是經歷了98年直銷退市的企業,都是在直銷行業打拼多年的規范性、成熟性的直銷企業。
正因為這些企業及領導人看到了直銷行業正慢慢偏離正確軌道,看到了政府對行業管理的力不從心和無奈!看到了更多利益熏心的不法商人正源源不斷的涌入這個行業!看到了人們正漸漸的對直銷行業失去應有的理性判斷!看到了偽直銷和非法傳銷正慢慢侵蝕這個行業!
他們不想置身于這個紛亂的行業中?不想留得一世罵名?不想與那些不法商人同流合污?所以憤然而無奈的離去!
他們的缺醒對于中國直銷行業可以說是一大遺憾!
我承認任何事物沒有完美的,政府不可能做到絕對完美,但是面對目前直銷市場這樣一個心痛的局面,政府是時候應該好好反思了!
是謊言還是誠信?善意的謊言是否是溫柔的陷阱呢?
真實與謊言、規范與缺陷、誠信與舞弊、正義與邪惡之間的較量,我們誰又能輸得起?
政府又將如何拿捏、如何監管、如何引導呢?
面對目前直銷與電子商務營銷這種嫁接,政府將如何去面對呢?
突變
但是《直銷管理條例》和11月1日實施的《禁止傳銷條例》的相關規定,已經很明確的禁止了中國直銷多層次人員團隊和實施團隊計酬,也就是目前的中國直銷是禁止多層次、放開單層次。
在《禁止傳銷條例》第一章第二條和第二章第七條已經很明確說明什么是傳銷行為
第一章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第二章
第七條下列行為,屬于傳銷行為:
(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為了直銷行業能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健康有序的成長,中國政府已經嘗試了多種“教育方式”,并且在多個方面明顯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雖然直銷行業發展潛力看好,但潛在的市場與現實的市場畢竟是兩回事。如果現有的市場發展和混亂大大超過了現實的市場承受能力和政府所能制約的范疇,必然帶來很多憂患。
當《直銷管理條例》沒有發布之前,人們都在紛紛猜測未來的中國直銷業會是什么樣子?甚至人們開始憧憬中國直銷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但當《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兩部法規發布后,無疑是給許多從事直銷的人潑了一頭冷水!
對于“禁多放單”這一事實,很多多層次直銷型企業和直銷從業者都很難接受,但是就在對兩部法規議論紛紛的時候,為了生存,為了多年所創立的成果不至于付之東流,多層次直銷型企業的管理層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大家絞盡腦汁去想著、這樣或者那樣的應對政策,就筆者與一些正在從事多層次直銷型企業的管理層所了解到的,放棄多層次人員團隊、停止團隊計酬和獎金撥比降至30%以內---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
那么面對著《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兩部法規的規定,各多層次直銷型企業又將如何面對呢?
銳變
面對著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各多層次直銷型企業或進或退!
但是進與退、這些年所創立的人員團隊與市場都將付之東流,于是大家不約而同的走了同一條路,鉆法律的空子、打法律的擦邊球,各多層次直銷型企業一夜之間都開始變換“馬甲”?
筆者在其間聽到的最多的不是如何響應政府規定,聽到最多的就是:我們不是直銷企業,所以不受法規的影響,也不用考慮放棄團隊計酬和獎金拔出30%的問題,我們不做直銷,我們不是直銷企業,我們不需要去按照直銷管理規定去做!
那么這些明明就是擁有龐大多層次人員團隊的多層次直銷型企業,為什么說自己不是直銷企業呢?那不是直銷企業是什么呢?
經過探訪、原因在這里,很多多層次直銷型企業都不約而同的把自己企業經營的模式定位于---電子商務!
人家說的更好了,我們是電子商務,現在不受任何制約,擁有多層次人員團隊和進行團隊計酬都是可以的,怪了、明明就是多層次直銷型企業一夜之間就變了?
電子商務當然是一種合法的商品流通模式了。
幾年前當很多直銷型企業在痛苦中煎熬的時候,在中國產品分銷市場突然殺出一支新力軍,這個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銷售模式被稱為“電子商務”,這個現代而便捷的銷售模式大肆叫嚷著在不遠的將來將要替代直銷,按常理傳統直銷型企業本應感覺到危機,但在中國、在今天、事實上電子商務它給很多直銷型企業帶來了“第二次生命”!
那什么是電子商務呢?
簡單的理解,阿里巴巴、易趣、淘寶都是搞電子商務的。
上海市電子商務安全證書管理中心給電子商務下的定義是“電子商務是指采用數字化電子方式進行商務數據交換和開展商務業務活動。電子商務(EC)主要包括利用電子數據交換(EDI)、電子郵 件(、電子資金轉帳(EFT)及INTERNET的主要技術在個人間、企業間和國家間進行無紙化的業務信息的交換。”
廣義地講,電子商務是一種現代商業方法。這一概念也用于通過計算機網絡尋找信息以支持決策。一般地講,今天的電子商務通過計算機網絡將買方和賣方的信息、產品和服務器聯系起來,而未來的電子商務者通過構成信息高速公路的無數計算機網絡中得一條將買方和賣方聯系起來.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不斷進步,銀行金融業正在積極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創建虛擬金融世界,這也是為了適應網絡商業的日益發展的需要。在虛擬銀行電子空間中,可以允許數以百萬計的銀行客戶和金融客戶,面向銀行所提供的幾十種服務,根據需要隨時到虛擬銀行里漫游,這些服務包括信用卡網上購物、電子貨幣結算、金融服務及投資業務的咨詢等。虛擬銀行一方面使銀行能夠爭取到更多的顧客,并且服務成本迅速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客戶能夠從虛擬銀行獲得方便、及時、高質量的服務,同時又節省很多服務費。當前,建立網絡銀行最重要的是完善硬件、軟件設施和完善有關技術標準和統一操作規范
那什么又是直銷呢?
直銷的定義是人員以面對面的方式,直接將產品及服務銷售給消費者,銷售地點通常是在消費者或他人家中、工作場所,或其他有別於永久性 零售商店的地點。直銷通常由獨立的直接銷售人員進行說明或示范;這些獨立的銷售人員通常被稱為直銷人員。
多層次直銷
獨立的直銷人員不僅可以通過販賣產品來取得利潤,亦可通過介紹他人加入形成金字塔狀的人員銷售團隊,介紹者可以通過被介紹者消費、銷售或在介紹他人加入的消費、銷售中得到相應的利潤(利潤的大小由各直銷企業來規定)。
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我們來看看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操作模式,阿里巴巴是一個大的網絡店鋪空間提供商,所有的加盟店鋪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核,并且在一個統一的域名下進行連接,也就是說,我們只需要記住阿拉巴巴這一個域名,阿里巴巴只要統一推介這一個域名就可以了。進入后就會看到或搜索到許多店鋪連接,平臺也只是提供產品買賣和展示的,阿里巴巴也只是向店鋪所有者提供服務,收取相應的網絡空間費用和服務費用,還有廣告費用為盈利,并不發展多層次銷售團隊,更不產生多層次計酬了。
倒戈范例
我們在看看直銷型企業倒戈電子商務之后的模式,我們以轉型比較早的山東永春堂為例,山東永春堂本是以直銷為銷售模式的,后轉為電子商務,但是加入者必須達到一定銷售數額的產品,才可以得到定量的網絡空間,網絡空間是又加盟者獨立管理的、并且域名也都是獨立、分散的,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宣傳,知者甚少。
所謂的網上店鋪銷售量也少的可憐,只起到了一個宣傳和產品展示平臺的作用,那么大批的加盟者是靠什么賺錢的呢?
那就讓我們探尋永春堂電子商務背后的秘密,
加入永春堂必須在一個月內必須完成1080元產品的銷售任務。或一次性購買公司的1080元產品,你即成為公司的正式信息業務員,成為公司的正式信息員,可以得到銷售產品35%的零售利潤。但是每個加入者并不是看著這個35%的零售利潤加入的,而是公司還有一個內部制度,就是還可以發展下級的信息業務員,你需要對他們進行輔導,讓他們發展新的下級信息業務員,如此復制,公司給你增員獎,拓展獎,輔導獎,分紅獎,網點服務費。
1、 增員獎:直接分在10-20%(深2寬無限,深10%寬20%)
當你發展二個信息業務員A和B時,公司電腦自動給你排在深度市場上,每個給你10%的增員獎,即2×108元,當你發展到第三個信息員是C時,公司電腦自動給你排在寬度市場,公司給你20%的增員獎216元,當你在發展了信息員D、E、F……時,公司都給20%的增員獎216元。
2、 拓展獎:7%(4個5%、8個2%)
當你的A和B每人發展了二個人,即A1、A2、B1、B2時,公司給你5%的拓展獎,即54×4=216元。然后上面這4個人又每人發展2個信息員,即8個人,公司給你2%的拓展獎即21.6×8=172元。
3、 輔導獎:10%(您的A、B的寬度市場和C的深度市場和寬度市場無限延伸)
當你發展了ABC3個信息業務員后,他們也要發展自己的ABC市場,您的AB的寬度市場和C深度市場和寬度市場無限延伸在他們的深度市場上,你能夠拿無限的10%輔導獎。如果你發展了D,同樣你那D的深度和寬度市場的無限的10%輔導獎。
4、綜合分成18%
當你的深度市場累計有8個人,寬度市場累計有4個人時,公司給你4%的分紅,大約能夠分400元左右。當你的深度市場有24個人時,寬度市場有12個人時,公司給你6%的分紅,大約能分1000元左右。當你的深度市場有72個人時,寬度市場有36個人時,公司給8%的分紅,大約能分2000元左右。三次分紅完成一局,一局大約能夠分3500-4000元左右。然后在重新開始下一局分紅。深度市場和寬度市場所余名額繼續有效。
5、保險獎:1.5%( A、B、C的寬度半月各完成100份,各0.5%)
在你的業績將來作的很大了的時候,在你ABC三個寬度市場半月分別完成100份單(直接的和間接的單)公司給你全公司當前利潤的0.5%,每個市場大約能夠拿5萬元,3個市場大約能夠拿15萬元。
6、網點服務費5-6%
本人增員ABC三名并且ABC也有ABC或本人寬度上有10份單以后,其信息員可申請設立信息網點,才可以得到網點服務費。
從其這個內部制度中,顯而易見永春堂是以多層次團隊來銷售產品的,并且已經產生多層次計酬,所謂電子商務只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
近日永春堂的經銷商接到公司的通知,說其公司以正式通過國家有關部門審批,停止發展新的信息業務員,因為公司申請直營牌照獲得批準,現在一些制度跟國家法律法規還存在一定的摩擦,因此,公司正努力改革內部制度!
《直銷管理條例》中第二章、第七條申請成為直銷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投資者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在提出申請前連續5年沒有重大違法經營記錄;外國投資者還應當有3年以上在中國境外從事直銷活動的經驗;永春堂違規操作,并且多次在媒體上被曝光,顯然這條永春堂就不符合規定。
就此事筆者咨詢了相關管理部門:“目前正在接受直銷類企業申領直銷經營資格的申報材料階段,并未批準任何企業取得直銷經營資格,最早也要在明年才能正式審批,如果有人說自己經過審批或以取得經營資格,實數謠言,請老百姓提高警惕,另外經過審批的直銷企業,我們會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網站上公布,網站域名為:http:// zxgl.mofcom.gov.cn,請廣大市民和經銷商屆時到網站上去查詢或撥打有關部門的咨詢電話”。
可見此言不攻自破,那么永春堂此舉是何用意呢?
其實不難看出,永春堂也深知自己雖然叫做電子商務,但是以多層次團隊來生存的,操作制度也過于報漏,永春堂的這次調整不會也不可能把龐大的多層次團隊解散,因為解散多層次團隊就面臨著放棄公司80%的銷售額。
其要做的就是把多層次計酬隱藏的更深一些,可能也會向其它拿不到牌照的直銷型企業一樣,獎金不由公司直接發放,而是根據網絡店鋪經營者所處的級別,以產品的折扣替代獎金,返還給多層次團隊。也就是公司繼續維持原有多層次獎金制度不變,根據網絡店鋪經營者的級別,把以他為基礎的下面團隊的獎金化作產品折扣。這樣這個獎金就由原來的公司發放轉變成現在由網絡店鋪的經營者發放給隱藏在后面的多層次團隊、公司就把責任成功的轉嫁給了網絡店鋪經營者(經銷商),企業躲在背后收錢!
后記:
目前、面對著拿牌(直銷經營資格)無望,許多直銷型企業紛紛倒戈電子商務,但是這些倒戈的電子商務企業又和真正的電子商務企業在經營模式上有很大區別,多層次直銷型企業都擁有龐大的、成金字塔狀的多層次人員銷售團隊,企業不能也不可能把他們拋棄,然而不能拋棄傳統多層次人員團隊,那么電子商務就只是一個幌子而已!
也有很多企業打出什么“三網和一”的口號,但是面對大批直銷企業的“變異”,不知政府又作何感想?
在這些變身大軍中,不乏很多非法傳銷團隊和偽直銷企業,顯而易見直銷法規對這些變異企業已經沒有多大的約束性。
電子商務也是剛剛進入中國,是一個比直銷還新的產品分銷模式,對于這些傷痕累累的直銷企業和罪行累累的非法傳銷團隊的大批介入,是否會使電子商務失去它本來的面目?
是否又會使身處搖籃之中的電子商務重蹈直銷行業的覆轍呢?
不知政府能否容忍電子商務所遭受的摧殘?
面對直銷型企業的“變異”--政府將作何應對!
面對這些年中國直銷市場愈發紛亂的局面、有一部分企業選擇了沉默,他們或是放棄直銷模式,或是低調運作、伺機轉變經營模式,這些都是具備一定實力的企業,都是在直銷進入之初就投身直銷浪潮中的企業,都是經歷了98年直銷退市的企業,都是在直銷行業打拼多年的規范性、成熟性的直銷企業。
正因為這些企業及領導人看到了直銷行業正慢慢偏離正確軌道,看到了政府對行業管理的力不從心和無奈!看到了更多利益熏心的不法商人正源源不斷的涌入這個行業!看到了人們正漸漸的對直銷行業失去應有的理性判斷!看到了偽直銷和非法傳銷正慢慢侵蝕這個行業!
他們不想置身于這個紛亂的行業中?不想留得一世罵名?不想與那些不法商人同流合污?所以憤然而無奈的離去!
他們的缺醒對于中國直銷行業可以說是一大遺憾!
我承認任何事物沒有完美的,政府不可能做到絕對完美,但是面對目前直銷市場這樣一個心痛的局面,政府是時候應該好好反思了!
是謊言還是誠信?善意的謊言是否是溫柔的陷阱呢?
真實與謊言、規范與缺陷、誠信與舞弊、正義與邪惡之間的較量,我們誰又能輸得起?
政府又將如何拿捏、如何監管、如何引導呢?
面對目前直銷與電子商務營銷這種嫁接,政府將如何去面對呢?
上一篇:曲玉軍:就最近一些媒體對完美公司的報... 下一篇: 非法傳銷政府是“默許”?還是“禁止”?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