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成立申牌小組百多家企業申請直銷
發布: 2005-11-30 00:00:00 作者: 謝思佳 來源:

《直銷管理條例》今日起施行,標志著中國直銷市場正式開放。記者了解到,繼國家工商總局直銷與打擊傳銷監管局編制獲批后,商務部也于近日專門為直銷申報審核成立了聯合工作小組。
就在老牌直銷企業慎重舉步的這一段時間里,有實力又有意愿申牌的企業又多了許多,這個數目據業內比較權威的估算是:一百多家。
申牌小組成立
有消息稱,商務部已定于12月10日后,開始接受企業申請直銷牌照的材料。因此這段時間來,商務部與工商總局都在為直銷市場開放在即的審批監管做最后的準備工作。
工商總局方面早前醞釀,將下屬打傳辦提格為司局級的直銷與打擊傳銷監管局。可靠消息稱,該部門的編制已經獲批。隨著直銷法規陸續實施,掛牌應該很快提上議事日程。
全國工商打傳系統11月初在天津學習消化直銷法規及配套文件后,立即鋪開了九省一市的專項打傳。同時,參加天津會議的骨干已被派往主要城市協助當地工商部門學習貫徹直銷新規。業內分析,山東、廣東、東北三省應該都在其列。
相比工商總局,商務部的進程可能顯得緩慢。據稱,由于今年以來商務部同時草擬了一批法律法規,直到上周,商務部有關官員才終于有時間來到廈門,坐下來好好商量一下如何接收、審批企業申報直銷牌照的材料。這個會議由外資司服務分銷處發起,市場體系建設司、法制司、各省市商務系統都派專人參與。
雖然目前并未確認商務部工作會議是否得出結論性意見,但消息人士透露,商務部已經成立了聯合工作小組。這是個非常規小組,職能包括針對申報審核以及前期審核監管。
政府對轉型方案不置可否
從12月10日開始到第一批直銷牌照發出前,一切都是未知數。在整個申牌過程,申牌企業遞交的直銷運營方案能夠對政策有多少突破一定是當前業界最為關心的話題。
事實上,《直銷管理條例》頒布之后,已經陸陸續續有企業公布過自己的轉型預案。安利公司早前宣稱,將價格下調20%,使直銷員薪酬比例控制在30%以內,并相應浮動;內資企業林楓集團則稱,希望今后以“服務網點+持證推銷員”模式運營直銷業務;另一家1998年的“十大轉型企業”美商日暉公司給出了與安利不同的薪酬模式,即統一以30%的比例撥付給直銷員。
不過,政府對企業們目前陸續透露出來的運營方案均不置可否。業內人士轉述工商總局某官員的話:“我們了解一些企業的轉型方案,不過暫時不會作結論性意見。”這句話至少透露了兩個要點:政府官員在密切關注直銷企業動態;同時政府并沒有立即表態的意愿。
百家企業浮出水面
為爭奪中國首批直銷牌照而戰的直銷巨頭們都開始逐漸亮出自己的底牌。早前有消息稱,商務部首批發放的直銷牌照數量初定僅20-30張。不過據業內權威判斷,首批競牌的企業數可能高達百家。
可見競爭相當激烈。就在昨天,老牌企業安利首先對外再度強調,安利將一如既往遵紀守法、嚴格內部管理、配合政府監管,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將按照相關法規規定,向政府主管部門呈遞申請開展直銷業務許可的相關材料。
美國直銷新秀如新企業集團也差不多同時宣布,冠名贊助上海某新聞網站的“直銷專題頻道”。被業內視為是該直銷巨頭為促進行業規范發展和建立正面形象而亮出的最新招式。
今天,來自瑞典的歐瑞蓮國際企業集團還將宣布,在江蘇省昆山投資建廠。這家曾經參加過2004年廈門直銷會議的歐洲企業正式登陸中國,旨在試圖改變以安利、雅芳、如新等美商一統天下的直銷市場版圖。
然而,最近浮出水面的又何止歐瑞蓮。除了哈藥集團、健康元集團外,上海昂立、深圳萬基、清華紫光、修正藥業……這份名單還在不斷延伸。
就在老牌直銷企業慎重舉步的這一段時間里,有實力又有意愿申牌的企業又多了許多,這個數目據業內比較權威的估算是:一百多家。
申牌小組成立
有消息稱,商務部已定于12月10日后,開始接受企業申請直銷牌照的材料。因此這段時間來,商務部與工商總局都在為直銷市場開放在即的審批監管做最后的準備工作。
工商總局方面早前醞釀,將下屬打傳辦提格為司局級的直銷與打擊傳銷監管局。可靠消息稱,該部門的編制已經獲批。隨著直銷法規陸續實施,掛牌應該很快提上議事日程。
全國工商打傳系統11月初在天津學習消化直銷法規及配套文件后,立即鋪開了九省一市的專項打傳。同時,參加天津會議的骨干已被派往主要城市協助當地工商部門學習貫徹直銷新規。業內分析,山東、廣東、東北三省應該都在其列。
相比工商總局,商務部的進程可能顯得緩慢。據稱,由于今年以來商務部同時草擬了一批法律法規,直到上周,商務部有關官員才終于有時間來到廈門,坐下來好好商量一下如何接收、審批企業申報直銷牌照的材料。這個會議由外資司服務分銷處發起,市場體系建設司、法制司、各省市商務系統都派專人參與。
雖然目前并未確認商務部工作會議是否得出結論性意見,但消息人士透露,商務部已經成立了聯合工作小組。這是個非常規小組,職能包括針對申報審核以及前期審核監管。
政府對轉型方案不置可否
從12月10日開始到第一批直銷牌照發出前,一切都是未知數。在整個申牌過程,申牌企業遞交的直銷運營方案能夠對政策有多少突破一定是當前業界最為關心的話題。
事實上,《直銷管理條例》頒布之后,已經陸陸續續有企業公布過自己的轉型預案。安利公司早前宣稱,將價格下調20%,使直銷員薪酬比例控制在30%以內,并相應浮動;內資企業林楓集團則稱,希望今后以“服務網點+持證推銷員”模式運營直銷業務;另一家1998年的“十大轉型企業”美商日暉公司給出了與安利不同的薪酬模式,即統一以30%的比例撥付給直銷員。
不過,政府對企業們目前陸續透露出來的運營方案均不置可否。業內人士轉述工商總局某官員的話:“我們了解一些企業的轉型方案,不過暫時不會作結論性意見。”這句話至少透露了兩個要點:政府官員在密切關注直銷企業動態;同時政府并沒有立即表態的意愿。
百家企業浮出水面
為爭奪中國首批直銷牌照而戰的直銷巨頭們都開始逐漸亮出自己的底牌。早前有消息稱,商務部首批發放的直銷牌照數量初定僅20-30張。不過據業內權威判斷,首批競牌的企業數可能高達百家。
可見競爭相當激烈。就在昨天,老牌企業安利首先對外再度強調,安利將一如既往遵紀守法、嚴格內部管理、配合政府監管,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將按照相關法規規定,向政府主管部門呈遞申請開展直銷業務許可的相關材料。
美國直銷新秀如新企業集團也差不多同時宣布,冠名贊助上海某新聞網站的“直銷專題頻道”。被業內視為是該直銷巨頭為促進行業規范發展和建立正面形象而亮出的最新招式。
今天,來自瑞典的歐瑞蓮國際企業集團還將宣布,在江蘇省昆山投資建廠。這家曾經參加過2004年廈門直銷會議的歐洲企業正式登陸中國,旨在試圖改變以安利、雅芳、如新等美商一統天下的直銷市場版圖。
然而,最近浮出水面的又何止歐瑞蓮。除了哈藥集團、健康元集團外,上海昂立、深圳萬基、清華紫光、修正藥業……這份名單還在不斷延伸。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