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旗高階直銷員自述:我和安旗一場游戲一場夢
發布: 2005-10-02 00:00:00 作者: 張拓 來源:

這是一位曾經從事過安旗的高階直銷員自述的一段親身經歷。雖然文中的有些事件已經不可考證,但是幾個重點事件都是去年曾在業界引起過軒然大波的。
不過,本刊刊登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為某家公司定性,只是希望通過層層抽絲剝繭,還原事件真相,使直銷行業沿襲了多年的浮夸風氣能夠在新形勢下有所改進。
“條例”的出臺已經使所有直銷企業受到了教訓,牽一發而動全身,為了行業能夠迎來真正被社會接受的那天,在考慮利益之前,各企業是否該先考慮嚴格自律呢?
初涉安旗
2004年7月,在一個朋友多次向我介紹“安旗”后,我選擇加入。
不久,安旗被媒體連續曝光,我住地的工商局相關人士還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安旗為非法傳銷。在電視上露臉的幾個“骨干”連夜外出躲避。此事在當時的我看來,算是意外。
不過,我還是專門委托在美國的親戚實地考察了一下安旗公司本部的情況,反饋結果如下:
1.安旗美國總部僅有寫字間大小,工作人員也只有幾個,與另一家后來在國內也做得很火的“電子商務”公司“愛可欣”(在我住地已被工商、公安徹底查處打掉)是身處同層、面積等大的鄰居;
2.安旗工廠并沒有圖片中那樣氣派漂亮,僅僅是租用了很小的場地,有幾條包裝線而已;
3.一位定居美國的華人科學家反映,“細胞源”的確不錯,也的確是加大柏克萊分校一個專攻“放松減壓與抗衰老”的課題組研制的。劉建康也確實參與了該課題研究,但他既不是什么發明人,也不是什么“全球惟一”。“15億美元”是美國政府多年來為此項目的投資總額,“細胞源”僅占很小一部分。安旗公司向劉建康夫婦購買了“細胞源”的部分經銷權,而北美很多地方的銷售都由劉建康夫婦自己控制;
4.安旗產品獲得FDA的認證問題,利用了國內外資訊的不對稱,夸大其詞。
盡管如此,我們團隊通過研究,認為安旗產品還是有一定價值的,使用效果也不錯,在國內,暫無其他品牌可與之相比。就此,我們團隊表示,只要安旗公司真心為進入內地市場積極實干、確保公司穩定經營、確保直銷員利益,不論公司大小,我們愿與新公司、小公司一起成長。同時,我們決定低調運作,苦練內功,等待“發令槍聲”響起。
股票事件
去年8月,我們團隊已有很大發展,并及時編寫和印制了大量精美的《安旗健康手冊》、《安旗產品手冊》和《安旗事業手冊》幫助會員展業。而此時,會員中又掀起了搶購“安旗原始股票”的熱潮,我義務擔當翻譯為會員辦理一些手續。
我向美國公司總部去了一個電話,告訴接線小姐想多買一些股票而額度(資格)不夠,該怎么辦?接線小姐問我,“要買多少?”我回答,“10萬人民幣。”她說,“要請示,請等一等。”不到一分鐘,她回話,“沒問題,把錢匯過來吧。”我當時就起了疑心,公司設定的認購條件難道是擺設?
而這時美國的朋友也來電話告訴我,對中國直銷員而言,安旗公司的行為充其量算是企業自己的集資行為。于是,我決定暫時不買“股票”。
問題初現
2004年8月底,我與原安旗“全球第一人”J在成都進行了會晤。在J下榻的L酒店,我聽到陳力總裁命J推遲回美,與從美國趕來的C在廈門匯合,參加“廈門會議”的越洋電話。這個電話讓我十分高興。
J離開成都,周折多處到了廈門。其間我們多次通話。
2004年9月9日,J來電話告訴我,她與C拿到了“廈門會議”的入場券,代表證編號67、68。我們團隊懷著萬分急切和興奮的心情,等待著因此而來的利好消息。可惜等到的卻是“安旗欺騙業界”、“安旗上了政府黑名單”等壞消息。
一時間,業界嘩然,會員迷茫。
同月,不利消息屢屢傳來。
先是“蜂膠”的含量竟然從450mg降至35mg,令人咋舌!
接著,美國的朋友來電通報,劉建康夫婦提供給安旗的“細胞源”產品為90粒的大瓶包裝,北美地區會員享受的也是大瓶包裝產品,而內地會員得到的卻是60粒包裝的產品。
同時,由于有會員詢問產品包裝上那段FDA要求打上的聲明的意義,我又特意通過美國朋友查詢了FDA認證的相關情況,得知,安旗沒有任何產品具有“FDA認證”,獲得的只是“Certificate Of Free Sale”即“自由販賣證書 ”——指產品沒有藥效不受監控,可在市場上任意販賣,類似于國內的產地證書,方便產品出口。以此作為產品功效的證明在美國屬違法行為。
再接著,我推薦人帳上7,000多元被盜劃。山東、四川等其他地區也紛紛傳來類似消息。另外,反映貨物遲到、獎金遲發、付款不劃、瓶內粒數不夠、空殼膠囊等問題也越來越多。
小湯山會議
就在此時,公司突然發布“北京公司成立”并要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慶典的消息,總算給了會員們一些安慰。但由于已經有了經驗,我打電話向中華英才雜志社求證,答案是,安旗其實就是一個贊助商,獲得了冠名權及150張入場券而已。
不久,公司推出“專賣店”,要求會員報名。第一批保證金3萬,第二批6萬,第三批10萬。公司的“促成”心理學應用得當,第一批報名者就突破200人。我也在第一批。
2004年10月22~23日,公司分別在“大會堂”及“小湯山”召開了“慶典”和“千人大會”。
慶典沒有“高層”只有“高階”參加。后來我們得知,連會務人員都是安旗在北京的會員和臨時招聘來的小丫頭。
不過,會議中主持人宣布安旗會投入上億元資金到內地市場,還是讓會員們莫名激動了一番,投資細則包括:要買辦公樓、要建直銷學院、要和中科院合作建研發中心、要把亞洲中心放在北京、收購(已簽約)這廠那廠等等——散發出的光芒可以掩蓋北京秋天夜空閃爍的繁星。
在這樣的激勵下,大家對混亂的會議日程、劣質的食宿條件等等都沒有在意。不過也有好事者冒充客戶去酒店打聽,得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酒店對安旗此次會議的收費標準是260元/人,而安旗對我們的收費標準卻是650元/人!
另外,“小湯山會議”本來要宣布一項關于專賣店的重要內容,可是公司除了發幾頁“合同”以及讓會員知道了“第一批保證金交3萬元,以后的都要交15萬元”以外,就沒了其他交待。會員們一頭霧水,只有一個感覺:開專賣店要趕緊,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誰也沒意識到那時誘人的“香餑餑”其實充滿了陷阱。
“兩選”制度
隨后,公司又以“拿牌需要”為名,將“推薦獎”改為贈產品,生效日是2004年11月2日。可是,11月2日還未到,會員才剛剛把OPP內容修改過來,公司又一紙通知把“推薦獎”改為“累計推薦成功300BV延長一個自動訂貨周期”。
此舉嚴重侵害了會員利益,引來軒然大波,甚至導致一些團隊“罷工”。
我對公司的前后制度做了仔細的分析對比,同時積極通過自己的渠道向公司反映情況、提出建議,力主我的方案。
最終,陳力的助理S打來電話并發來E-mail,肯定了我的方案并表示公司會盡快采納及公布,這就有了后來的“兩選”政策。
無奈之下,會員們只好修改、重印資料,重講OPP。
新大都會議
2004年11月初,公司在專賣店運營方案都沒有的情況下,發出通知:11月12日在北京新大都飯店召開第一批店長培訓會,要求第一批店主三日內將30,350元(含350元會務費)打到安旗北京商行紫竹苑分理處的帳上,否則視為自動放棄。
這下我犯難了:不交吧,可能喪失機會;交吧,公司問題越來越多,尤其是專賣店的操作問題太多——哪有什么都不明白,合同也沒簽就交錢的?但是我又特別想去開會摸摸情況,因此還是安排出納去銀行匯款,只是故意將對方賬號的數字寫錯了一個。
有了這張匯款回執,就等于有了參加“新大都會議”的入場資格。
但這次會議實質上與“小湯山會議”沒有區別,一些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
一、剛趕到酒店報到,便被要求簽署專賣店合同,簽了才能進場開會。也有些會員拒絕簽署,不過最終占上風的仍是公司;
二、“四星級食宿”條件的房間內,墻壁發霉發黑,氣味不堪入鼻;
三、擁有“哈佛大學直銷學博士”學歷的濟東副總裁口誤百出,被多次喝倒彩;
四、安旗北京公司總經理何毅所做的“專賣店運營”的專題報告,無實質內容,對許多會員提出的尖銳問題也無法回答;
五、午餐后,大家參觀公司“購買”的辦公大樓——國際企業大道的11號樓。我要求公司出示購樓合同和付款收據或產權證,公司沒有接受。
最終,大家熱烈期望的北京之行不歡而散。
我回到家,又給安旗北京公司打電話,假稱我沒報成第一批,很想開店,小姐連想都沒想說:“沒問題,把保證金交來就可以開!”
于是,我決定暫停團隊發展。不久,北京的朋友帶來了我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的消息:安旗北京公司注冊資金75萬美元,實際到帳25萬美元;11號樓的開發商做出答復,從來就沒有什么安旗公司來這里買過樓。
離開安旗
今年1月,一位安旗香港培訓會的親歷者寫下了一篇題為《參加香港第一批培訓記實》(文章配發了大量現場照片)的文章,此文引起軒然大波。
隨后,我又發表了《沉沒成本與人生態度》和《心理成本和人生態度》兩篇文章,暗示朋友們正確看待安旗,同時,我在“安旗中國•旗艦論壇”開始了與伙伴們的交流,結果得到了惡意攻擊與指責。我說完想說的話,就完全放棄了安旗。
以上,就是我從進入安旗到完全放棄的全過程。雖然這是一次慘痛的經歷,但我希望以此告訴所有的直銷伙伴們,一定要謹慎選擇直銷公司,不要被短期利益和夸大宣傳迷惑了頭腦。最后,祝福中國未來的直銷行業,一路走好!
不過,本刊刊登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為某家公司定性,只是希望通過層層抽絲剝繭,還原事件真相,使直銷行業沿襲了多年的浮夸風氣能夠在新形勢下有所改進。
“條例”的出臺已經使所有直銷企業受到了教訓,牽一發而動全身,為了行業能夠迎來真正被社會接受的那天,在考慮利益之前,各企業是否該先考慮嚴格自律呢?
初涉安旗
2004年7月,在一個朋友多次向我介紹“安旗”后,我選擇加入。
不久,安旗被媒體連續曝光,我住地的工商局相關人士還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安旗為非法傳銷。在電視上露臉的幾個“骨干”連夜外出躲避。此事在當時的我看來,算是意外。
不過,我還是專門委托在美國的親戚實地考察了一下安旗公司本部的情況,反饋結果如下:
1.安旗美國總部僅有寫字間大小,工作人員也只有幾個,與另一家后來在國內也做得很火的“電子商務”公司“愛可欣”(在我住地已被工商、公安徹底查處打掉)是身處同層、面積等大的鄰居;
2.安旗工廠并沒有圖片中那樣氣派漂亮,僅僅是租用了很小的場地,有幾條包裝線而已;
3.一位定居美國的華人科學家反映,“細胞源”的確不錯,也的確是加大柏克萊分校一個專攻“放松減壓與抗衰老”的課題組研制的。劉建康也確實參與了該課題研究,但他既不是什么發明人,也不是什么“全球惟一”。“15億美元”是美國政府多年來為此項目的投資總額,“細胞源”僅占很小一部分。安旗公司向劉建康夫婦購買了“細胞源”的部分經銷權,而北美很多地方的銷售都由劉建康夫婦自己控制;
4.安旗產品獲得FDA的認證問題,利用了國內外資訊的不對稱,夸大其詞。
盡管如此,我們團隊通過研究,認為安旗產品還是有一定價值的,使用效果也不錯,在國內,暫無其他品牌可與之相比。就此,我們團隊表示,只要安旗公司真心為進入內地市場積極實干、確保公司穩定經營、確保直銷員利益,不論公司大小,我們愿與新公司、小公司一起成長。同時,我們決定低調運作,苦練內功,等待“發令槍聲”響起。
股票事件
去年8月,我們團隊已有很大發展,并及時編寫和印制了大量精美的《安旗健康手冊》、《安旗產品手冊》和《安旗事業手冊》幫助會員展業。而此時,會員中又掀起了搶購“安旗原始股票”的熱潮,我義務擔當翻譯為會員辦理一些手續。
我向美國公司總部去了一個電話,告訴接線小姐想多買一些股票而額度(資格)不夠,該怎么辦?接線小姐問我,“要買多少?”我回答,“10萬人民幣。”她說,“要請示,請等一等。”不到一分鐘,她回話,“沒問題,把錢匯過來吧。”我當時就起了疑心,公司設定的認購條件難道是擺設?
而這時美國的朋友也來電話告訴我,對中國直銷員而言,安旗公司的行為充其量算是企業自己的集資行為。于是,我決定暫時不買“股票”。
問題初現
2004年8月底,我與原安旗“全球第一人”J在成都進行了會晤。在J下榻的L酒店,我聽到陳力總裁命J推遲回美,與從美國趕來的C在廈門匯合,參加“廈門會議”的越洋電話。這個電話讓我十分高興。
J離開成都,周折多處到了廈門。其間我們多次通話。
2004年9月9日,J來電話告訴我,她與C拿到了“廈門會議”的入場券,代表證編號67、68。我們團隊懷著萬分急切和興奮的心情,等待著因此而來的利好消息。可惜等到的卻是“安旗欺騙業界”、“安旗上了政府黑名單”等壞消息。
一時間,業界嘩然,會員迷茫。
同月,不利消息屢屢傳來。
先是“蜂膠”的含量竟然從450mg降至35mg,令人咋舌!
接著,美國的朋友來電通報,劉建康夫婦提供給安旗的“細胞源”產品為90粒的大瓶包裝,北美地區會員享受的也是大瓶包裝產品,而內地會員得到的卻是60粒包裝的產品。
同時,由于有會員詢問產品包裝上那段FDA要求打上的聲明的意義,我又特意通過美國朋友查詢了FDA認證的相關情況,得知,安旗沒有任何產品具有“FDA認證”,獲得的只是“Certificate Of Free Sale”即“自由販賣證書 ”——指產品沒有藥效不受監控,可在市場上任意販賣,類似于國內的產地證書,方便產品出口。以此作為產品功效的證明在美國屬違法行為。
再接著,我推薦人帳上7,000多元被盜劃。山東、四川等其他地區也紛紛傳來類似消息。另外,反映貨物遲到、獎金遲發、付款不劃、瓶內粒數不夠、空殼膠囊等問題也越來越多。
小湯山會議
就在此時,公司突然發布“北京公司成立”并要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慶典的消息,總算給了會員們一些安慰。但由于已經有了經驗,我打電話向中華英才雜志社求證,答案是,安旗其實就是一個贊助商,獲得了冠名權及150張入場券而已。
不久,公司推出“專賣店”,要求會員報名。第一批保證金3萬,第二批6萬,第三批10萬。公司的“促成”心理學應用得當,第一批報名者就突破200人。我也在第一批。
2004年10月22~23日,公司分別在“大會堂”及“小湯山”召開了“慶典”和“千人大會”。
慶典沒有“高層”只有“高階”參加。后來我們得知,連會務人員都是安旗在北京的會員和臨時招聘來的小丫頭。
不過,會議中主持人宣布安旗會投入上億元資金到內地市場,還是讓會員們莫名激動了一番,投資細則包括:要買辦公樓、要建直銷學院、要和中科院合作建研發中心、要把亞洲中心放在北京、收購(已簽約)這廠那廠等等——散發出的光芒可以掩蓋北京秋天夜空閃爍的繁星。
在這樣的激勵下,大家對混亂的會議日程、劣質的食宿條件等等都沒有在意。不過也有好事者冒充客戶去酒店打聽,得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酒店對安旗此次會議的收費標準是260元/人,而安旗對我們的收費標準卻是650元/人!
另外,“小湯山會議”本來要宣布一項關于專賣店的重要內容,可是公司除了發幾頁“合同”以及讓會員知道了“第一批保證金交3萬元,以后的都要交15萬元”以外,就沒了其他交待。會員們一頭霧水,只有一個感覺:開專賣店要趕緊,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誰也沒意識到那時誘人的“香餑餑”其實充滿了陷阱。
“兩選”制度
隨后,公司又以“拿牌需要”為名,將“推薦獎”改為贈產品,生效日是2004年11月2日。可是,11月2日還未到,會員才剛剛把OPP內容修改過來,公司又一紙通知把“推薦獎”改為“累計推薦成功300BV延長一個自動訂貨周期”。
此舉嚴重侵害了會員利益,引來軒然大波,甚至導致一些團隊“罷工”。
我對公司的前后制度做了仔細的分析對比,同時積極通過自己的渠道向公司反映情況、提出建議,力主我的方案。
最終,陳力的助理S打來電話并發來E-mail,肯定了我的方案并表示公司會盡快采納及公布,這就有了后來的“兩選”政策。
無奈之下,會員們只好修改、重印資料,重講OPP。
新大都會議
2004年11月初,公司在專賣店運營方案都沒有的情況下,發出通知:11月12日在北京新大都飯店召開第一批店長培訓會,要求第一批店主三日內將30,350元(含350元會務費)打到安旗北京商行紫竹苑分理處的帳上,否則視為自動放棄。
這下我犯難了:不交吧,可能喪失機會;交吧,公司問題越來越多,尤其是專賣店的操作問題太多——哪有什么都不明白,合同也沒簽就交錢的?但是我又特別想去開會摸摸情況,因此還是安排出納去銀行匯款,只是故意將對方賬號的數字寫錯了一個。
有了這張匯款回執,就等于有了參加“新大都會議”的入場資格。
但這次會議實質上與“小湯山會議”沒有區別,一些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
一、剛趕到酒店報到,便被要求簽署專賣店合同,簽了才能進場開會。也有些會員拒絕簽署,不過最終占上風的仍是公司;
二、“四星級食宿”條件的房間內,墻壁發霉發黑,氣味不堪入鼻;
三、擁有“哈佛大學直銷學博士”學歷的濟東副總裁口誤百出,被多次喝倒彩;
四、安旗北京公司總經理何毅所做的“專賣店運營”的專題報告,無實質內容,對許多會員提出的尖銳問題也無法回答;
五、午餐后,大家參觀公司“購買”的辦公大樓——國際企業大道的11號樓。我要求公司出示購樓合同和付款收據或產權證,公司沒有接受。
最終,大家熱烈期望的北京之行不歡而散。
我回到家,又給安旗北京公司打電話,假稱我沒報成第一批,很想開店,小姐連想都沒想說:“沒問題,把保證金交來就可以開!”
于是,我決定暫停團隊發展。不久,北京的朋友帶來了我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的消息:安旗北京公司注冊資金75萬美元,實際到帳25萬美元;11號樓的開發商做出答復,從來就沒有什么安旗公司來這里買過樓。
離開安旗
今年1月,一位安旗香港培訓會的親歷者寫下了一篇題為《參加香港第一批培訓記實》(文章配發了大量現場照片)的文章,此文引起軒然大波。
隨后,我又發表了《沉沒成本與人生態度》和《心理成本和人生態度》兩篇文章,暗示朋友們正確看待安旗,同時,我在“安旗中國•旗艦論壇”開始了與伙伴們的交流,結果得到了惡意攻擊與指責。我說完想說的話,就完全放棄了安旗。
以上,就是我從進入安旗到完全放棄的全過程。雖然這是一次慘痛的經歷,但我希望以此告訴所有的直銷伙伴們,一定要謹慎選擇直銷公司,不要被短期利益和夸大宣傳迷惑了頭腦。最后,祝福中國未來的直銷行業,一路走好!
上一篇:聚美好創未來 漢德森2021年終盛會將開啟 下一篇: usana的獎金制度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