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故事:我對直銷公司說“不”
發布: 2005-08-02 00:00:00 作者: 一塵 來源:

講述者:L小姐(年齡:23歲,謀職中)
8月1日下午,L小姐來到編輯部談了自己的經歷!翱戳恕度跖佑露贰焙谡衅浮啊罚ū究7月11日第26期”橙色心語“欄目)后,也想講講自己在找工作中遇到的不合情理的事,尤其是面對直銷公司的騷擾,我是怎樣對他們說不的……”
“眉毛再往上一點就好了”
去年我隨一家公司從南方來上海工作,做了幾個月行政助理,今年公司倒閉,我留在上海找工作,遇到不少稀奇古怪的事情。
3月的一天,我和一位朋友去一家西式快餐店用餐,剛找到座位坐下,就見一個40歲出頭的女子笑嘻嘻地走過來說:“小姐,你長得真漂亮,眼睛大鼻子挺,皮膚光滑又細膩,真是一個人見人愛的美女!北凰f得這么好,心里難免一陣竊喜,但隨即想到:我和她素昧平生,她為啥這樣夸我,要小心!她又說:“可惜,要是你的眉毛再往上一點就好了,就十全十美了!
我知道她用的是“先褒后貶”的方法——在南方我曾做過X品牌產品的直銷員,對直銷員誘人“入伙”的伎倆一清二楚。果然她亮出了身份:“我是M化妝品公司業務員,你的氣質很適合加入到我們團隊中來。”這時我朋友買好快餐端著盤子走過來,見到這個情形,臉上露出不悅的神色,斜著眼睛盯著這個女子,意思是要她讓座走人。她自覺沒趣,起身掏出一張名片道:“你能否留手機號碼給我,我們保持聯系!蔽颐φf:“我手機停機了!彼坏免筲箅x去。我朋友看了看她的名片說:“這張名片上的人名、地址和電話全用筆改過,路子太野了!”
幾天后,一位女性朋友來我家玩,說起想買一些品牌化妝品,我就順手把這個直銷員的名片給了她:“M公司的化妝品還是不錯的!币恍瞧诤,我突然收到這個直銷員的手機短信,向我問候。原來是我的那個朋友把我的手機號碼告訴了她。此后,這個直銷員就不斷地發短信給我,今天讓我去參加活動,明天發一條勵志的格言,真是不勝其煩。我只得發短信表示不想和她聯系了,之后她再也沒煩過我。
“難道一天吃一把感冒藥?”
前一段時間,我在一家著名晚報上看到一家銷售X品牌的公司被曝光了,他們招來的直銷員要求先拿出1000多元買X品牌產品——現在哪家做直銷的不是這樣要求直銷員的?
巧的是,我在南方做的就是X品牌,最近找工作時也碰到了做X品牌的公司。
第一家在中山南路附近。招聘廣告上一點看不出是直銷公司,只說是做快速消費品的,我一進公司就知道上當了,想走卻被前臺小姐一把拖。骸笆莵響笜I務主管的吧?我請經理來和你談。”經理是個小伙子,聽說我以前做過X品牌,他樂了:“好啊,這樣我們就有了對話的平臺!彼麑ξ姨咸喜唤^地說了一個小時,目的就是讓我快點加入他的“團隊”。
他還讓我先花1300元買X品牌的產品,理由是:“你不買X品牌的產品,不用X品牌的產品,怎么去說服別人呢?要做好一種產品的銷售工作首先就要熱愛這個產品!蔽荫R上反駁:“我有個朋友是醫藥代表,銷售的都是各種藥片,他該怎么‘熱愛’這些藥片呢,難道一天吃一把感冒藥?還有朋友在北京東路銷售電燈泡、開關和電線,你讓他怎么熱愛這些東西呢?”經理語塞,無法回答。
過了一會兒,他語帶嘲諷地說:“難怪有些人做了這個行當后又退出了,沒有熱情的人是做不好事業的!”我知道他在諷刺我,用的是直銷員最常用的“激將法”,便笑著“回擊”:“我幾年前就做過這個,你用的方法太普通了!”他也笑了:“你太敏感了!是不是職業病在起作用?”言來語去,我們用直銷員常用的辦法“較量”了幾招。
他把我送出公司,一直送到電梯口。面對他的“熱情”,我不好意思直接回絕,只好找借口說:“X品牌是保健品,可你們廣告上說是快速消費品,有點不太誠信。我很想做一個‘朝九晚五’的白領,公司里除了直銷員還有沒有其他空缺職位?”電梯來了,他抓緊最后幾秒鐘大聲地說:“我以前是公務員,現在‘下海’做這個,我一定會成功的!我勸你再好好考慮……”
“做直銷就要虛張聲勢”
我在南方做過直銷,很明白所謂的直銷其實就是變相傳銷,而說到傳銷就不能不提到“直銷老祖宗”A公司。A公司直銷員很難纏,一旦被他們盯上,不出點“血”是不會放你過門的。一次,我有個朋友偶然遇到A公司做直銷的一個女孩,聊得挺投機,沒想到過了幾天,女孩就拎著一些產品找到他的公司,先做了一通產品“演示”,接著就要他買產品。他只好摸出70多元買了些產品,連發票都沒有。后來女孩還老鼓動他去做直銷,他當然沒去。
這種事情太多。有個開公司的朋友家里A公司產品堆成山,可她并沒有做直銷,而是有同學在做A公司直銷,她對同學拿來的產品來者不拒。吃不掉用不掉,就送給我們!斑@些維生素保健品你們拿去吃,反正吃不壞!
A公司的直銷員也特別能吹!澳阒馈吨变N法》為啥遲遲不出來,就是因為其中的一些條款我們全球CEO還不太滿意!”“全中國都知道我們是變相傳銷,為啥不查我們?我們全球CEO對中國有貢獻,我們有背景!”
我認為這些話都是吹牛!我在南方做直銷時,一次,公司被公安部門查了,還被處罰了?蓭滋旌,公司總經理在大會上說:“這次是查錯了。昨天,公安部門已經向我們賠禮道歉了!蔽业摹吧暇”告訴我:“這是為了穩定軍心才這么說的。做直銷就要虛張聲勢,讓人覺得我們很有背景!敝变N公司都會暗示別人公司是有背景的,其實是在唬人。
直銷員為了拉人“入伙”,經常會運用一些“技巧”。除了上面說到的“激將法”和“先褒后貶”等方法,還有其他一些手段。如果面對的是一個有點層次的人,直銷員要摸透他的心事,然后避開他的優勢,專攻他的“弱點”。如果他有大學學歷,直銷員會這樣說:“我20歲就靠直銷掙了很多錢了。”他20歲還在上大學,這樣說可使他心生遺憾。如果自己壓不住對方,直銷員會搬出團隊里一些有層次的人來壓對方。對于層次低的人,直銷員要讓他們相信,做直銷既輕松又能快速致富。
“要不斷地拉人來做墊腳石”
有一家著名化妝品公司在招聘直銷員,可是招了很長時間連三分之一都沒招到,原因可能是直銷的名聲被一些“始作俑者”做壞了。在一些朋友心目中,直銷和“強賣產品”差不多,不少人看到直銷員就心煩。
直銷員經常舉出成功者的例子告訴你:“做直銷會發財!笨沙晒φ邔嵲谔,成功幾率實在太低。我的“上線”就曾告訴我:“一將功成萬骨枯!成功的人賺的就是不成功人的錢,不成功的人就是墊腳石,要不斷地拉人來做墊腳石。這個才是直銷的真相!”我和“上線”后來都退出了,而且再也不想做直銷了。這就是我始終對直銷公司說不的原因。
我在找工作時還遇到其他一些不開心的事。比方有保險公司打我手機硬讓我去做業務員,而我根本沒向他們投過簡歷。后來看了報紙才知道,是有些公司的HR把求職者的手機號碼買給了保險公司。在應聘一家公司時,花了300元,拿回兩只“薄胎瓷”樣品;丶液蟛虐l現這個東西在地攤上幾元錢就可以買到。當我趕去公司評理時,這家公司居然已人去樓空。我被“黑招聘”騙了。
我想提醒謀職者,找工作時不要被類似“激將法”、“先褒后貶法”的手段迷惑,千萬小心!同時我也希望新聞媒體將坑害謀職者的公司列入“黑名單”,不讓他們再害人。
提示:
知其不可為而“不為”
職業咨詢專家提醒:在職場上,有時候需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但更多的時候要提倡知其不可為而“不為”。
L小姐的做法是比較理智的,既然已經看清直銷員是一個不可為的職業,就斷然放棄,并且面對誘惑,不為所動。是一種知其不可為而“不為”的態度。
人的能力、性格、際遇、人生觀各不相同,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道路的權利,職場中人不可能個個都成功,多數人可能最終只能做一名普通人。直銷公司誘人“入伙”的手段并不高明,但還是不斷地有人被“套牢”,可能關鍵還是缺乏知其不可為而“不為”的心態。
各方面條件并不具備,卻一門心思想要“成功”,在一條道上走到黑的人并不少見。而自詡“成功”其實很失敗,只能靠話語泡沫來自我粉飾的人更可悲。
8月1日下午,L小姐來到編輯部談了自己的經歷!翱戳恕度跖佑露贰焙谡衅浮啊罚ū究7月11日第26期”橙色心語“欄目)后,也想講講自己在找工作中遇到的不合情理的事,尤其是面對直銷公司的騷擾,我是怎樣對他們說不的……”
“眉毛再往上一點就好了”
去年我隨一家公司從南方來上海工作,做了幾個月行政助理,今年公司倒閉,我留在上海找工作,遇到不少稀奇古怪的事情。
3月的一天,我和一位朋友去一家西式快餐店用餐,剛找到座位坐下,就見一個40歲出頭的女子笑嘻嘻地走過來說:“小姐,你長得真漂亮,眼睛大鼻子挺,皮膚光滑又細膩,真是一個人見人愛的美女!北凰f得這么好,心里難免一陣竊喜,但隨即想到:我和她素昧平生,她為啥這樣夸我,要小心!她又說:“可惜,要是你的眉毛再往上一點就好了,就十全十美了!
我知道她用的是“先褒后貶”的方法——在南方我曾做過X品牌產品的直銷員,對直銷員誘人“入伙”的伎倆一清二楚。果然她亮出了身份:“我是M化妝品公司業務員,你的氣質很適合加入到我們團隊中來。”這時我朋友買好快餐端著盤子走過來,見到這個情形,臉上露出不悅的神色,斜著眼睛盯著這個女子,意思是要她讓座走人。她自覺沒趣,起身掏出一張名片道:“你能否留手機號碼給我,我們保持聯系!蔽颐φf:“我手機停機了!彼坏免筲箅x去。我朋友看了看她的名片說:“這張名片上的人名、地址和電話全用筆改過,路子太野了!”
幾天后,一位女性朋友來我家玩,說起想買一些品牌化妝品,我就順手把這個直銷員的名片給了她:“M公司的化妝品還是不錯的!币恍瞧诤,我突然收到這個直銷員的手機短信,向我問候。原來是我的那個朋友把我的手機號碼告訴了她。此后,這個直銷員就不斷地發短信給我,今天讓我去參加活動,明天發一條勵志的格言,真是不勝其煩。我只得發短信表示不想和她聯系了,之后她再也沒煩過我。
“難道一天吃一把感冒藥?”
前一段時間,我在一家著名晚報上看到一家銷售X品牌的公司被曝光了,他們招來的直銷員要求先拿出1000多元買X品牌產品——現在哪家做直銷的不是這樣要求直銷員的?
巧的是,我在南方做的就是X品牌,最近找工作時也碰到了做X品牌的公司。
第一家在中山南路附近。招聘廣告上一點看不出是直銷公司,只說是做快速消費品的,我一進公司就知道上當了,想走卻被前臺小姐一把拖。骸笆莵響笜I務主管的吧?我請經理來和你談。”經理是個小伙子,聽說我以前做過X品牌,他樂了:“好啊,這樣我們就有了對話的平臺!彼麑ξ姨咸喜唤^地說了一個小時,目的就是讓我快點加入他的“團隊”。
他還讓我先花1300元買X品牌的產品,理由是:“你不買X品牌的產品,不用X品牌的產品,怎么去說服別人呢?要做好一種產品的銷售工作首先就要熱愛這個產品!蔽荫R上反駁:“我有個朋友是醫藥代表,銷售的都是各種藥片,他該怎么‘熱愛’這些藥片呢,難道一天吃一把感冒藥?還有朋友在北京東路銷售電燈泡、開關和電線,你讓他怎么熱愛這些東西呢?”經理語塞,無法回答。
過了一會兒,他語帶嘲諷地說:“難怪有些人做了這個行當后又退出了,沒有熱情的人是做不好事業的!”我知道他在諷刺我,用的是直銷員最常用的“激將法”,便笑著“回擊”:“我幾年前就做過這個,你用的方法太普通了!”他也笑了:“你太敏感了!是不是職業病在起作用?”言來語去,我們用直銷員常用的辦法“較量”了幾招。
他把我送出公司,一直送到電梯口。面對他的“熱情”,我不好意思直接回絕,只好找借口說:“X品牌是保健品,可你們廣告上說是快速消費品,有點不太誠信。我很想做一個‘朝九晚五’的白領,公司里除了直銷員還有沒有其他空缺職位?”電梯來了,他抓緊最后幾秒鐘大聲地說:“我以前是公務員,現在‘下海’做這個,我一定會成功的!我勸你再好好考慮……”
“做直銷就要虛張聲勢”
我在南方做過直銷,很明白所謂的直銷其實就是變相傳銷,而說到傳銷就不能不提到“直銷老祖宗”A公司。A公司直銷員很難纏,一旦被他們盯上,不出點“血”是不會放你過門的。一次,我有個朋友偶然遇到A公司做直銷的一個女孩,聊得挺投機,沒想到過了幾天,女孩就拎著一些產品找到他的公司,先做了一通產品“演示”,接著就要他買產品。他只好摸出70多元買了些產品,連發票都沒有。后來女孩還老鼓動他去做直銷,他當然沒去。
這種事情太多。有個開公司的朋友家里A公司產品堆成山,可她并沒有做直銷,而是有同學在做A公司直銷,她對同學拿來的產品來者不拒。吃不掉用不掉,就送給我們!斑@些維生素保健品你們拿去吃,反正吃不壞!
A公司的直銷員也特別能吹!澳阒馈吨变N法》為啥遲遲不出來,就是因為其中的一些條款我們全球CEO還不太滿意!”“全中國都知道我們是變相傳銷,為啥不查我們?我們全球CEO對中國有貢獻,我們有背景!”
我認為這些話都是吹牛!我在南方做直銷時,一次,公司被公安部門查了,還被處罰了?蓭滋旌,公司總經理在大會上說:“這次是查錯了。昨天,公安部門已經向我們賠禮道歉了!蔽业摹吧暇”告訴我:“這是為了穩定軍心才這么說的。做直銷就要虛張聲勢,讓人覺得我們很有背景!敝变N公司都會暗示別人公司是有背景的,其實是在唬人。
直銷員為了拉人“入伙”,經常會運用一些“技巧”。除了上面說到的“激將法”和“先褒后貶”等方法,還有其他一些手段。如果面對的是一個有點層次的人,直銷員要摸透他的心事,然后避開他的優勢,專攻他的“弱點”。如果他有大學學歷,直銷員會這樣說:“我20歲就靠直銷掙了很多錢了。”他20歲還在上大學,這樣說可使他心生遺憾。如果自己壓不住對方,直銷員會搬出團隊里一些有層次的人來壓對方。對于層次低的人,直銷員要讓他們相信,做直銷既輕松又能快速致富。
“要不斷地拉人來做墊腳石”
有一家著名化妝品公司在招聘直銷員,可是招了很長時間連三分之一都沒招到,原因可能是直銷的名聲被一些“始作俑者”做壞了。在一些朋友心目中,直銷和“強賣產品”差不多,不少人看到直銷員就心煩。
直銷員經常舉出成功者的例子告訴你:“做直銷會發財!笨沙晒φ邔嵲谔,成功幾率實在太低。我的“上線”就曾告訴我:“一將功成萬骨枯!成功的人賺的就是不成功人的錢,不成功的人就是墊腳石,要不斷地拉人來做墊腳石。這個才是直銷的真相!”我和“上線”后來都退出了,而且再也不想做直銷了。這就是我始終對直銷公司說不的原因。
我在找工作時還遇到其他一些不開心的事。比方有保險公司打我手機硬讓我去做業務員,而我根本沒向他們投過簡歷。后來看了報紙才知道,是有些公司的HR把求職者的手機號碼買給了保險公司。在應聘一家公司時,花了300元,拿回兩只“薄胎瓷”樣品;丶液蟛虐l現這個東西在地攤上幾元錢就可以買到。當我趕去公司評理時,這家公司居然已人去樓空。我被“黑招聘”騙了。
我想提醒謀職者,找工作時不要被類似“激將法”、“先褒后貶法”的手段迷惑,千萬小心!同時我也希望新聞媒體將坑害謀職者的公司列入“黑名單”,不讓他們再害人。
提示:
知其不可為而“不為”
職業咨詢專家提醒:在職場上,有時候需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但更多的時候要提倡知其不可為而“不為”。
L小姐的做法是比較理智的,既然已經看清直銷員是一個不可為的職業,就斷然放棄,并且面對誘惑,不為所動。是一種知其不可為而“不為”的態度。
人的能力、性格、際遇、人生觀各不相同,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道路的權利,職場中人不可能個個都成功,多數人可能最終只能做一名普通人。直銷公司誘人“入伙”的手段并不高明,但還是不斷地有人被“套牢”,可能關鍵還是缺乏知其不可為而“不為”的心態。
各方面條件并不具備,卻一門心思想要“成功”,在一條道上走到黑的人并不少見。而自詡“成功”其實很失敗,只能靠話語泡沫來自我粉飾的人更可悲。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