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直銷市場的發展趨勢
發布: 2005-06-02 00:00:00 作者: 楊謙 來源:

————楊謙在首屆中國市場總監/銷售經理高峰論壇演講
由中國市場學會和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首屆中國市場總監/銷售經理高峰論壇”在京召開,搜狐財經現場圖文直播。
楊謙:謝謝,非常感謝主辦單位能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關直銷的問題。因為剛才我們上面一位演講者所講的電子的營銷,那是e時代營銷的傳信方式,我現在要講的跟那個會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會有很多的爭議。如果坦白地說,也可能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但是在中國加入WTO之后,我想敏感的話題也是應該到了來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了。我想首先請大家看一下,我們今天所講的直銷到底是什么?可能在座的很多人,你可以上網上去搜索的話,有很多所謂的各種各樣的直銷,我現在把直銷分成三個大類,一個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廠家的直銷,這種直銷也就是說,你工廠制造產品,向消費者或者是用戶直接銷售,我們通常把它叫做廠家的直銷。
第二叫媒體的直銷。比如說講電視的、電話的、電子商務的、報紙的、雜志的,就是利用各種各樣的媒體來進行銷售的這樣一種直接銷售方式,因為你不需要去店鋪,你不需要去找它,你只需要跟他聯絡上,你就可以買東西。這種直銷,我把它叫做媒體直銷,在國外,這種直銷,也叫做直付營銷。
第三,我想談一下叫做人員直銷,所謂的人員直銷,也就是不通過店鋪,直接通過人員向顧客進行銷售的活動。事實上,今天我們所討論的直銷,更多的我是要來討論,有關人員的直銷。因為在中國,現在這個問題,實際上還在爭議,關于人員的直銷,我想首先給大家一個數據,今天我們所說的直銷,在全世界每年創造的銷售額是850億美元,到現在為止,全世界大概已經有100多個國家有直銷業的發展。在全球,參與直銷業的銷售人員4000萬,世界有這樣的一個組織叫做世界直銷協會聯盟,現在擁有的會員數已經到了60多個,還在繼續發展。這個月的28號到30號,世界直銷協會聯盟,就會在香港召開年會,來討論直銷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策略問題。我給大家這樣一個數據,是想要說明,直銷對于全世界的市場運作來講,它是一個正規的方式,或者說雖然它不是一個主流的方式,但是至少它在世界營銷這樣一個市場上,它占有一定的份額,而且它的增長,是一個穩步增長的。有一個現象很有意思,關于直銷業的營業額的增長的幅度,它跟經濟的景氣是有一個反向的關系。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經濟越不景氣的情況下,直銷可能會越保持增長,也就是說,它不會隨著經濟的不景氣下跌。有些人說,可能這個行業對于經濟的不景氣,有一種抵御的做法。我想跟大家說明一下,到底我們現在所講的直銷是什么,今天我在我來的時候,我們已經有一個于先生跟大家講了保險,直銷在銷售方式上,跟保險有非常相似的特點,就是它是人對人的銷售。
第二個,直銷有一個獨特的市場行銷計劃。我想這是直銷可能在市場營銷理論當中,如果直對于市場營銷理論有貢獻的話,直銷的市場行銷計劃,是它貢獻的核心。這種計劃它的特點在于其實它不僅僅依靠人對人的單純的銷售方式,它同時還會使銷售人員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培養自己的團隊,能夠形成一個銷售組織。在這一點上,其實他跟保險也有類似的地方,但是它的行銷計劃,可能會更加有特點。
第三,直銷它的銷售人員組織是非常靈活的,這種靈活就是在全世界有一個規則,直銷人員不是公司的雇員,不歸公司行政管理。他的業績或者說他的收入,僅僅來源于他自己的銷售業績,公司不會發工資,不會有福利,不會有其他的保障,公司只會給你一個行銷的支持。這種靈活的組織,實際上是銷售人員在公司的政策支持下,自己來管理。
第四,直銷他的基本的特點,就是它是一個完全個人操作的一個機會,或者說個人操作的一個銷售業務。因此,對于每一個個人來講,它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業機會。如果我們把這四點,拿來跟保險相比較的話,事實上,直銷在與保險的比較當中呢,它有很多方面相象,但是有一點,可能它有區別的就是保險所銷售的,是一種保障,不是一種有形的商品;直銷所銷售的,通常都是一種有形的商品,這是一個很大的區別。直銷的這種獨特性,企事業正反應了它在市場上的價值。我想用簡單的幾句話,說明一下中國現在的直銷,到底是什么狀況?在中國,直銷的發展,是一個曲折的過程,我現在大概用六句話,基本上概括了中國目前的一個歷史,第一個就是初期完全是無序的,就如同現在在我們國內的很多產業一樣,在中國,當我們還沒有一種產業的時候,國外的產業,都會通過走私的方式進入到中國大陸,包括現在的保險,很多國外的保險公司,其實也在通過走私的方式進入中國大陸,就是跨境來賣保單。初期的直銷同樣如此,完全是跨境的,直銷公司在中國大陸,你拿不到中國的牌照,所以呢,你只能夠跨境來進行銷售。那個時候,在1990年到1994年之間,中國的直銷市場,完全是一個無序的發展。1995年開始,中國的政府開始管理直銷行業,而且開始在政府的層面上制定管理辦法,開始審批直銷公司,開始把直銷作為一個行業來加以管理。這個時候,直銷在中國的發展,因為這個數據沒有任何一個機構能做一個權威的統計,根據我個人的估計,大概那個時候95年,96年,一年的營業額,超過了一百個億。所以在95年,96年,97年,這兩、三年之內中國的營銷市場經歷了一個比較輝煌的時期。但是在97年開始,直銷出現了變化,這個時候的市場完全是混亂的。
這種混亂我認為原因有這樣幾個方面,第一,中國當時對于直銷的管理,基本上沒有抓住直銷這個行業的核心問題。是把直銷這樣一個行業,當成是一般的銷售行業來管理。所以不知道什么樣的公司,什么樣的市場銷售計劃是對于市場有利的,不知道什么樣的銷售計劃,是破壞市場的,也不知道什么樣的銷售計劃實際上是違法的。
第二,這就是中國的國情了,中國在審批公司的時候,基本上是存在了相當多的不正之風。批得很多公司都是極其成問題的,所以這些公司在市場上,它的業務操作給市場帶來相當大的破壞力和殺傷力。
第三,中國當時的直銷市場,在管理辦法比較完整的情況下,政府的各級監管部門沒有一個標準來監管。不知道什么樣的是不合法的,不知道什么樣的是合法的,所以這種情況下,直銷出現了極大的混亂。1998年4月,中國政府出臺一個政策,使直銷完全退市,全部停止。包括國外的跨國公司在中國所做的直銷業務,全部停止。這個行業,在1998年基本上就叫做退市了。但是在1998年,這恰好是我們參與,我們在努力加入WTO這樣一個談判過程當中,我們的政策其實已經有違了WTO的一些規則,所以當時的一些談判國,對我們施加了壓力,也提出來了不滿。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當時批準了十家外資公司,而且美資的公司占了絕大多數,允許他們繼續經營,但是他們的經營方式改成了店鋪加銷售人員。你必須開店,但是因為直銷是利用銷售人員的,因此你要開店來雇銷售人員去經營,這就是我們后來所講的轉形,整個直銷行業開始發生一個轉形。在1998年之后,一直到了我們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這樣一個過程當中。大家都在談論,直銷這個行業究竟怎么開放,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協議當中,有關于直銷的條款,它的叫法是叫做無固定地點的批發、零售、貿易的開分。也就是說,你這家公司,你銷售人員做銷售,你是沒有固定地點的批發或者零售貿易的這樣一個開放。現在我們大家都在期待,這樣的一個開放,什么時候能夠兌現,在當時我們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當中是三年以后,按照2001年11月份,我們加入世貿組織來看,也就是2004年的11月份開始,中國政府就應該兌現這個承諾。我今天恰好還看到了美國的前世貿組織的,跟我們談判的貿易代表,克林頓政府的談判代表,現在美國政府在攻擊中國,攻擊中國兌現WTO的承諾不夠。他說了,中國兌現WTO的承諾是不對稱的,所謂的不對稱,就是有些方面特別好,有些方面開得特別快,有些方面就快得不好。其實直銷在曾經有過的美國的在華美國商會的報告當中,成為了開放可能不太或的行業。所以我想他給中國政府提出來建議,說你們應該均衡開放,不能說這個開放快,那個開放慢,現在中國政府開放市場也是就勢,按照美國人講是就布什,你現在開放得越快,布什當總統的可能性就越高。所以現在中國的開放,對于布什當總統也是有影響的。
究竟直銷在中國,有什么樣的發展的可能性,就是直銷的這個行業,在中國到現在為止,基本上處于這樣的一個狀態,第一有沒有人在做?有人在做,而且做的人很多。第二,有沒有人在研究?幾乎沒有任何人在做扎扎實實的研究。第三,有沒有人在立法?現在政府實際上在考慮立法。第四,有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直銷到底是什么?坦率地講,說得清楚得人很少,所以直銷這個行業呢,我可以說,現在在政府的管理過程當中,是這樣一種狀況。比如講演講的銷售,有很多的公司,做一個課程的演講的銷售,人一多了,有些政府就認為這也是直銷。比如講,你中間拿回扣的,拿提成的銷售,也可能是直銷。比如講,你在大街上說,碰到一個人向你賣東西,政府也可能說你是直銷,究竟有沒有人能把他說清楚,現在真的是很少有人能把他說清楚,這種情況下,我們都很難說,直銷到底在中國,有沒有發展的機會。我想今天我個人的看法,其實直銷是一個什么樣的行業呢,是一個什么樣的形式呢?直銷實際上就是獨立的經銷人員,完全是獨立的經銷人員,利用公司的一整套支持系統,進行他自己的銷售活動的這樣一個行業。也就是說,我自己是獨立銷售人員,我在你公司,我利用你公司的計劃,利用你公司的產品,利用你公司的支持,我去進行銷售,我甚至還可以去培訓我自己的銷售人員,自己組建自己的銷售組織,實際上是這樣的一種活動。但是這種活動,在中國出現了極大的爭議。
爭議最大的就是曾經有過一段時間,包括現在還有一段時間,有很多人,可能我們接觸過的,說這種銷售活動,所帶有的欺騙性,所帶有的壓力,所帶有的連鎖性。所謂的欺騙性就是夸大宣傳,所謂的壓力就是你必須要買一個產品,你才能夠得到銷售工作的機會,所謂連鎖性就是你必須要介紹一個人去做直銷,你才能夠有收入。實際上就是這么三個問題,但是事實上,這三個問題,其實在世界直銷協會就是完全解決的。真正的直銷就沒有這三個特點,沒有這三個標準。你不需要去介紹人,你也不需要非得買一套東西,才能做銷售人員,在真正的世界直銷協會當中這都有明確規則的,但是在中國,由于我們對世界直銷行業發展不是太清楚,也不是太了解。所以中國的管理在判斷上,經常會出現一些失誤。因此,事實上中國的直銷業,如果按照世界直銷業的規則來做,我認為直銷在中國的機會是非常好的。為什么?我們可以看,首先加入WTO的承諾,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你既然承諾了,你就要開放。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現在的發展戰略正在進行調整,我不知道大家現在是否感覺到,其實新一屆政府上臺以后,發展戰略的調整在于什么呢?過去我們叫做增長優先,要經濟增長,叫做什么?叫做增長與就業優先。
要知道我們這么多年的增長,是以犧牲就業機會為代價的,我舉一個例子說,我們中國政府的承諾當中說,在分銷領域當中,我們允許兩萬平米以下的大型百貨商場,大型購物場所,允許外商控股。但是日本,在經濟已經非常發達的情況下,他都不允許開五千平米以上的商場。為什么呢?一個五千平米以上的商場開了,會有一批中小型的店鋪失業,就不要說兩萬平米以上的了。中國政府的承諾,未來可能會影響很多人的就業,就業實際上成了新一屆政府優先考慮的問題,什么能夠創造的就業機會?政府現在盡量給大家創造就業機會,而直銷是一個個人創業的機會,實際上它是一種安排就業,我們剛才看了,四千萬人從事直銷。這四千萬人,不需要政府任何的補貼,不需要政府任何的資助。所以中國政府的這種發展戰略,實際上給直銷帶來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空間。
第三,就是在中國,其實市場分銷多元化的條件已經成熟了。剛才我們聽到了張先生所講的電子營銷,今天我們在市場上,大概我們所要開放的營銷方式,比如講電視的營銷。世界上最大的電視公司,現在還在門口外面等著,什么時候你開放了,讓我進來做電視銷售了,現在我們還沒有開放,進不來。比如說電話的銷售,比如說大型的電子商務的銷售,就是這種在信息化社會當中,這種分銷多元化的條件已經成熟。所以店鋪的銷售,在全世界發達國家,無店鋪的銷售增長,要高于店鋪的銷售。所以我想今天可能會有兩個更有效的條件來促進無店鋪的銷售。一個9.11,9.11以來,美國的無店鋪銷售比店鋪銷售大量的增加。第二,恐怖主義的出現,也使得無店鋪的銷售,大大的好于有店鋪的銷售。當然這種條件,我們不希望它持續下去,說我們這個社會永遠生活在恐怖氣氛當中,但是這是一個現實情況。所以市場分銷多元化的這個條件完全成熟。
第四個就是直銷是一種個性化的服務,它不是標準化的服務。比如講我們現在,大家買化妝品,我前不久在上海,一家日本的公司剛剛進入中國,還沒有在中國開始做業務,在中國已經開始投資做生產了。它的化妝品,他說你滋生堂的化妝品是標準化的,它是大眾的,它的化妝品,它的服務是個性化的。這種個性化的服務,你到商場是得不到的,你不可能得到個性化的服務。而在消費人群,銷售收入增長的情況下,我相信一定收入水平的人,都希望個性化的服務。所以這種需求,這種機會是存在的,是必然存在的。現在我們來看直銷,它的發展,究竟在未來有什么樣的趨勢?我們可以期待的就是開放的時間,它的時間按照現在的說法應該是明年的10月份,11月份。第二個就是立法。現在在政府的管理當中,過去是主管商業的機構,后來是國家經貿委,現在國家經貿委也撤了,叫國家商務部,正在做有關立法的準備,立法的調研,立法的咨詢。包括未來,開放到什么程度,什么樣的公司可以做,什么樣的公司不可以做。都在考慮之中。第三個就是嚴格的監管,未來的直銷,我相信會非常嚴格的監管。
這種監管會嚴格到什么程度呢?比如講資質,什么公司可以做?在政策資本上,它的數量要求非常大,就不止是八位數的問題,數量的要求非常大,而且你可能還需要,你想要做這個行業,你可能還需要拿出一定百分比的資金,作為保證金。第二個,做這個行業,在中國你不能做進口,你必須做本土化的生產。你不可能說,我是把國外的產品拿進來,在中國進行直銷和操作,這是不可能的,你必須在中國生產,而且你必須是生產商,你不可能是貿易。我沒有任何的生產設施,沒有任何的產品,沒有任何的品牌,我是把別人的產品拿來做的。在直銷行業的規定上,這是不允許的,不可能的,你必須是生產商,有足夠的資本,有足夠的保證金,同時,對外商企業來講,在國外你就是世界直銷協會,或者是當地直銷協會的會員,而且你有良好的信譽記錄。甚至有可能會把直銷當成準保險這樣的行業來對比,但是有可能是在準保險一樣,完全是嚴格的監管。第四個,就是在審批當中的速度的控制。可能在中國未來說一旦開放的時候,審批的公司會非常有限。我記得1996年,中國第一次正式批準直銷公司的時候,一次就批了41家。但是在這一次,我相信開放審批,我估計不會超過十家。就像保險一樣,我們中國政府承諾放開了,我也可以不批你,我也有理由不批你。所以這是一個情況。
直銷要在中國的發展,它面臨了四個最基本的挑戰。一個就是社會的認同,在中國直銷的認同實在是太低了。不要說直銷的認同,就是銷售人員的認同,都是非常低的。我們大家其實可能在座的很多,你的公司都有銷售人員,在座的很多,你本身就是做銷售的,我們可能都會體會到,在中國做銷售,盡管銷售是一個掙錢比較多的行業,但是它是一個有著體面收入的不體面的行業。銷售如此,那直銷當然就更加缺少社會的認同,尤其是在1998年,國務院曾經下令停止直銷以后,直銷的名詞很多人都不愿意講了,很多人都怕講了。所以社會的認同,將是未來中國直銷業發展的一個挑戰。但是,我也相信直銷一定會戰勝這種挑戰,因為在直銷公司當中,它的那種文化,它的那種對人的激勵,培養,我相信它能夠突破我們傳統社會對銷售行業的這種挑戰。
第二個就是文化的沖突。直銷這個行業是一個個人作業的行業,因此他的文化的一個根基,是推崇個人的成功。這一點在中國,也會碰到一定的沖突。就是在中國,我們講我們是集體主義社會,我們對推崇個人成功,非常推崇個人的文化,真的是有點防備。而且,這種推崇,往往推崇個人,就近似有一點比如說熱情,比如說執著,比如說包括,可能有些人說是狂熱,甚至有人說是宗教。其實我個人的看法,我們大家可以看,任何一個在全世界發展好的跨國公司,在它的公司內部,都彌漫著宗教的氣氛。我可以這么講,一個公司如果他真的有一種公司發展的宗教文化,這個公司一定會發展好。其實跨國公司的文化就是這樣的,這種文化的沖突,可能會跟中國的文化是有所對立的。但是我相信,這個社會越來越是多元化的,越來越個人化,個人得發展空間越來越被社會尊重,就像我們今天所說的,是不是10月1號所說的新的婚姻登記法不許多單位再開證明了,這就是尊重個人。我相信這個社會越來越尊重個人的發展,這一點上來講,文化的沖突,是會在直銷的行業發展中會碰到,但是社會得尊重個人的主流,我們不可能不尊重他的。
第三就是失衡的心態,在中國,直銷的發展,不光是直銷了,在中國經濟發展最大的一個毛病,或者說是環境當中最讓人看不慣的一點,就是急功近利,所有的人,幾乎都想一夜暴富,除了已經一夜暴富的人。這種失衡的心理,其實它可能造成了當年直銷業的垮臺,其實它也造成了很多行業的垮臺。因此失衡的心態,在未來的經濟發展當中還會起作用。但是我想現在的監管,可能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在中國不是直銷所獨有的。但是確實它對直銷行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第四,可能所要面臨的挑戰就是政府的管理。一個很大的問題,是不是所有的地方管理人員,管理單位,都能明白,到底該管什么。是不是這種管理是有一個規律可循的,是穩定的,是逐步逐步向前發展,而不是往后倒退的。這一點,我們真的都很難說。比如說政府的管理,最近我想說直銷可能先開放的話,是制定一個管理辦法,而不是完全是一個法律。那么這種管理辦法,是不是會隨著出了問題,又會收,就像現在有人對證券市場一樣,有人提出來證券市場應該推倒重來。直銷是不是未來也會面臨著推倒重來的問題,這一點倒真是未來的一個挑戰。
假如說我們中國的企業,包括國外的企業,我們現在真的未來想要選擇直銷的話,我想直銷的企業,你在中國起碼有五個最基本的對策,是要考慮你不僅要教育你的銷售人員,首先是教育先行。其實很多的直銷企業,你還是要有所付出,要教育社會,第二個就是政府的溝通。在直銷行業的發展當中,政府的管理,會使得這個行業,會決定這個行業的方向。政策的變化,也會決定這個行業的方向,所以,我想企業有義務使政府了解你的策略,有義務使政府來賓你銷售人員的狀況,同時,也有意無來幫助政府,了解比如說全世界,這個行業發展的信息,發展的情況,這樣的話,企業和政府之間才能溝通。第三,對于直銷公司來說,特別是在市場營銷計劃當中,我認為直銷公司的市場計劃應該是一個非常穩健的計劃。所謂的穩健和不穩健,大概是這樣的一個區別?就是它的這種對于銷售人員的激勵,特別是經濟上的激勵,是強烈的,還是比較溫和的?我個人感覺,未來在中國,政府管理上面,可能會對直銷人員的激勵的比例,有所規定。你只能夠激勵到一定程度,在你的市場行銷計劃當中,你不能超過一定的比例。我估計政府會做這樣的一個規定。所以我說,在直銷公司的發展過程當中它的市場行銷計劃,應該是比較穩健的,它的激勵應該是比較溫和的。這一種公司,才有可能是成功的。第四個就是物流,完善物流。
直銷公司在大陸的發展,會碰到一個很大的物流的問題。因為中國太大了,因為中國如果說沒有完善的物流,完全靠人,銷售人員來執行物流的職能,完全靠這樣的一條,在中國直銷可能很難發展。所以未來在中國,直銷的物流,不能完全由銷售人員來執行,必須建立完好的物流體系,而且可能會在一定條件下改善。要設店,要設立物流中心,要設立提貨中心,集中的提貨中心,來為銷售人員服務。只有這樣的話,才能夠避免更多的銷售人員之間的這種,比如說由于物流的滯后,造成了直銷行業的問題。第五個,就是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必須控制銷售人員的數量。就像現在的保險公司一樣,你保險公司的增員,你可以增員,但是你必須要有一定的比例,要有一定的控制,而且要有一定的時期。不能隨時增員,不能完成靠增員來做保險,直銷同樣如此,你不能靠新的銷售人員的加入來做直銷,你必須控制你的銷售隊伍,使每一個銷售人員真正能夠有效的去銷售商品。
我所講的這個行業,是一個非常獨特的行業,但是又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行業,而且又是一個確實對很多中小投資人,或者是個人有著強烈吸引力的行業。我相信在中國加入WTO之后,直銷這個行業會在中國重新發展起來,會在中國政府的管制下重新發展起來。現在大概全世界各大的直銷公司都已經在我們的國門口期待著,明年11月份的開放,所以我今天跟大家交流,也許你們過去不了解這個行業,我希望你們能了解這個行業,如果有可能的話,也能夠為我們中國本土的直銷企業的發展,提供一份貢獻,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