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法規有望七月出臺 首批拿牌企業可能有30家
發布: 2005-05-31 00:00:00 作者: 謝思佳 來源:

有消息稱,目前商務部與國家工商總局正在協調意見,可能會有10到30家企業拿到首批直銷牌照,醞釀已久的直銷法規可能在7月份出臺。
傭金比例上調但監管更嚴
據看到最新一版直銷法規草案的相關人士透露,由商務部起草的《直銷管理條例》和國家工商總局起草的《禁止傳銷條例》在表述上比以前更趨一致,這使相關法規在7月份出臺變為可能。
在5月份,法規草案就出現了一些大的改變。外界最為關心的推銷員傭金可在產品銷售總額中所占比例,終于從去年9月份廈門會議公布的25%上調到30%。早前有分析稱,對傭金比例嚴格限制,旨在控制多層次直銷企業的分配層數。在海外,直銷企業的傭金比例一般是45%,外資直銷企業近一年來為突破25%的限制不斷進行游說。
但同時,中國政府強化了對直銷企業的監控。今后,直銷企業有義務向商務部更具體地披露企業信息;另外,具備5年的企業社會信譽度也成為取得直銷牌照審批中的一個重要條件。后者強化了工商部門今后在審批中的權力。
不過,一切有關法規的具體內容仍可能在最后一刻修改。
首批拿牌企業可達30家?
既然7月令人翹盼已久的直銷法規有望出臺,考慮到審批過程需要半年多時間,中國直銷市場最早啟動的時間將在今年底、明年初。也就是說,首批直銷牌照可能在大半年后發放。
出人意料的是,首批直銷牌照可能是批量發放。從目前透露出來的消息看,最多可達30家,最少也有10家。首份直銷企業清單應該會包括安利、雅芳、如新等外資直銷商,也可能包括廈門會議曾露過面的22家企業。2004年9月,安利中國(美)、雅芳(美)、玫琳凱(美)、如新(美)、蘇州康寶萊(美)、中山完美(馬)、南方李錦記(港)、仙妮蕾德(美)、上海富迪、歐瑞蓮(瑞士)、北京寶健(內)、上海日暉(美)、優莎納(美)、康寶萊(美)、天津天獅(內)、福州福龍(內)、武漢瓜拿納(內)、大連珍奧(內)、北京新時代(內)、廣東太陽神(內)、自然美(內)、廣東紫薇星(內)等22家企業參加了被稱為“直銷立法紀念日”的“直銷法規座談會”。
據稱,早前商務部希望首批直銷牌照能發出50至60張,但工商總局認為發放30張比較合適。據透露,外商可能占到一半。
大型企業介入加速市場洗牌
據稱,隨著直銷市場開放進入倒計時,人才競爭隨之激烈,中國直銷市場50%的高級專業人才存在缺口。曾經有過一個估算,目前中國能獨當一面的直銷高管可能僅30來人。因此,直銷人才培訓市場和獵頭市場正在悄然興起。北京海疇顧問公司等一批咨詢公司還打算與北大、清華合作開辦培訓課程。
記者近日從一個直銷專業網站上看到一則招聘廣告,稱某直銷企業準備招聘一名市場總監,除1%提成外月薪3萬元。記者詢問業內人士后得知,這個價碼已經比前些時候的月薪2萬元有所提高。
接下來,另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焦點就是,傳統市場領域的大型企業越來越多啟動直銷經營模式,可能會對原先的直銷市場格局產生沖擊。
本報早在半年前就報道過,國內部分醫藥保健品類的上市公司計劃介入直銷市場,目前這個趨勢已經非常明顯。據可靠消息稱,哈藥集團經過市場考察但尚未啟動直銷計劃;健康元集團雖然沒有進入實質性運作但已經考察直銷市場半年多。之后,還有大連美羅、南京中脈遠紅籌備涉足直銷的消息傳出。最近,記者又得到消息稱,上海昂立一號也在對直銷市場進行調查,制訂方案。
業內咨詢專家胡遠江分析,這些大型企業基礎設施好、社會知名度高、信譽好,承擔社會責任的能力相對也更強,競爭力大。他們的加入,會使直銷行業重新洗牌,操作更加規范。但大型直銷企業不會因此受損,受到沖擊是沒有拿到牌的有直銷背景企業。后者可能因為規模小或者處于灰色地帶,要么被擠出市場,要么被中國直銷法規中《禁止傳銷條例》驅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