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家企業(yè)閉門研討直銷立法 內外企業(yè)的反映
發(fā)布: 2004-09-01 00:00:00 作者: root 來源:

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訊
2004年9月10日,將是中國直銷立法值得紀念的日子。昨日上午,外界關注已久的直銷研討會在廈門召開。參會的22家企業(yè)(其中包括16家外資企業(yè),6家內資企業(yè))代表悉數落座廈門豪華五星級賓館悅華酒店凌云閣國際會議廳。9時30分,由國家商務部牽頭、邀請國家工商總局、人大法工委、國家稅務總局、公安部共同舉辦的“直銷法規(guī)座談會”正式開始,與會人士近80人,企業(yè)代表43人。不過,原先估計會參會的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和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因故未出席。 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中國直銷法將在12月前頒布,并于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估計在11月間將有一場聽證會。但從會后記者采訪的難度來看,政府對直銷立法一如以往的謹慎。接近下午1時,這個閉門會議比預算時間晚了近一個小時才結束。散場后,22家與會企業(yè)代表和相關政府官員均匆匆分頭離開會場,對中國直銷法草案的內容眾口一詞:“對于會議內容我們不便發(fā)言。” 內企:吃了一顆定心丸 據記者多方打探,會議一開始由商務部外資司副司長鄧湛對中國直銷立法和有關管理辦法作總體說明。遲來的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的講話用12個字代表:“內外一致,公平競爭,共同發(fā)展。”此話一出,立即引來陣陣掌聲。12個字正是從宏觀上表達了國家對內資和外資的統(tǒng)一態(tài)度,給內資吃了一顆定心丸。之后,中國工商總局副局長主講《反金字塔欺詐管理條例》,并且介紹了最近時期國家打擊非法傳銷的情況,商務部市場建設司制度處處長陸政閩解說了《推銷員管理辦法》。 外企:討價還價 從以上議程來看,直銷法體系至少包括三部分,即《直銷管理辦法》、《反金字塔欺詐管理條例》和《推銷員培訓管理辦法》,也許還有早前一再討論的《外商投資直銷企業(yè)管理辦法》。會間,安利、如新、完美等企業(yè)均對條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立法草案中一些苛刻的條件成為直銷巨頭們爭論的焦點。但由于直銷企業(yè)太過希望早日開始光明正大的業(yè)務活動,因此對于高要求并未作出過多異議。 單層次直銷模式的代表雅芳則希望政府明確界定傳銷和直銷,著眼攻擊金字塔欺詐行為。與外資討價還價態(tài)度相反的是,參加會議的內資企業(yè)顯得非常激動,紛紛表態(tài)要練好內功以獲得更多機會,畢竟得到這個參會的機會不容易。據悉,入場券非常難得到,此次參會22家企業(yè)早已由商務部部長親自圈定,由吳儀批準。 六家內企首度現身 早前一直有一種說法,認為從參會企業(yè)的結構可以初步窺出中國直銷市場的首發(fā)陣容。 從記者了解的情況看,拿到大會入場券的22家企業(yè)包括安利、玫琳凱、雅芳、寶健、仙妮蕾德等在內的16家外資企業(yè)。其中,1998年“31號文”十家被允許在中國以“店鋪+推銷員”模式開展業(yè)務的轉型企業(yè)代表參會則早在意料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6家內資企業(yè)首度現身。這6家內資企業(yè)是大連珍奧核酸、福建福龍公司、北京的中國新時代健康產品公司以及天獅等,無一例外均以做保健品為主。雖然直銷立法源自中國政府履行入世承諾,且一度有說法認為內資不大可能拿到直銷牌照,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隨著直銷立法的推進,內資并未被排除在外。有關內資采取什么樣的標準將在下一步《直銷企業(yè)管理辦法》的討論中得到充實。 南方日報記者 謝思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