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立法廈門讀秒 內外資同步沒有試點?
發布: 2004-09-01 00:00:00 作者: liyaqiu 來源:

[ 作者:記者程明霞王延春黃繼新 轉貼自:[經濟觀察報]
距去年召開的被中國商務部官員稱為“中國直銷立法起點”的“廈門會議”整一年之后,商務部官員于今年9月10日再次召開的“廈門會議”將成為決定中國直銷業未來的又一支標桿。
據參會者透露,之前始終爭論、甚至已成既定事實的放開直銷業將“外資先行,內資跟上”的立法安排,在此次會議上終于被推翻。“會議最大的意義就是對內外資投資直銷行業將一視同仁,同步放開,”該人士說,“討論會的重點就是直銷業的準入門檻,比如在保證金、注冊資金、雇用人員培訓、銷售獎勵制度等等方面,只要夠資格就發放執照,沒有內資外資之分,沒有模式之爭,也沒有試點。”
直銷立法讀秒準入門檻清晰
據參會者透露,會議討論的是商務部外資司制定的《外商投資直銷企業管理辦法》、《經銷人管理辦法》,與國家工商總局制定的《反金字塔管理條例》這三部法規的草案。這三部法規將構成中國整個直銷立法體系的重要部分。
《外商投資直銷企業管理辦法》的內容會明確直銷行業準入的具體標準。據說,此次討論會提交給各方征求意見的此份草案已是第四稿,在原來的大框架之上,此稿對市場準入的限制規定已經非常細致。
“其中初步確定的是,直銷企業的注冊資本金最低為1000萬美元;申請直銷企業運營資格必須繳納消費者權益,保證金至少2000萬元;產品必須自產自銷;雇用人員培訓上崗后的權利義務等等都有明確的限定。”據參會者透露,“但一些具體的限定條件上,大家的爭論還是非常激烈,比如限制在25?30%之內的對銷售人員的獎勵制度,在會上都遭到了很多企業強烈的反對,比如安利公司,他們認為這已經超出了法規的監管范圍,干涉到了企業的自主經營行為。”
美國如新公司大中華區總裁林克禮先生拒絕透露更具體的草案的內容,但他表示,討論會讓他看到了中國政府在直銷立法上不僅僅參考了美國的立法經驗,而且對許多國家的直銷業的管理經驗都做了參考,“我覺得中國政府在直銷立法上會有一個很好的導向,我們也會完全遵守中國政府的規定。”
沒有試點內外資同步?
據了解,被邀請參會的共22家內外資企業,其中包括安利、雅芳等外資直銷企業巨頭及6家內資企業?包括自然美、太陽神、大連奧核酸、福建福龍、中國新時代、天獅。
雖被限定為“內部討論”的性質,此次會議召開時超乎尋常的保密性與排斥性還是激起了關注者的失望。在9月10日上午9點至12點半三個小時的會議中,聚集在廈門悅華賓館凌云閣門外的20余名記者與眾多來自全國各地企業老總們,在幾個小時的等待中自始至終都被會議主辦方臨時增調來的10名保安嚴格監視與阻擋,未能獲知期望的信號或消息。
前一天就專程從北京飛赴廈門此會的張姓先生告訴記者,他服務于新加坡成資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經營網絡培訓學習平臺的業務,市場已經遍及全球27個國家。但公司自去年進入中國以來已經擁有了幾萬人的消費群體,但至今仍然沒有獲得合法經營的資格。“我們老總讓我這次來務必要參加討論會,獲得確切的消息,主要了解一下我們這類屬于服務性的、虛擬的產品,在法律法規是否有明確的規定。”
記者采訪到的還有包括大連、深圳、福州、廣東等企業老總,他們在聽說此會后趕赴廈門,幾個小時守在會議門外,期望能進入會場或得到一些消息。
“我們就是想來聽聽這個會要怎么立法,內資和外資會不會區別對待。”一位自始至終等候在會議門外的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告訴記者,他經營的是家小企業,沒有資本去做很大的廣告,之前嘗試過直銷模式后,發現利潤空間很大,準備將企業徹底轉為直銷企業,“所以自去年知道直銷要立法后,我們一直都非常關注這個事情,希望知道究竟要符合怎樣的準入標準才能獲得合法的經營牌照,希望知道內資企業有沒有機會做直銷。但我們都不能參加這些會。”
而記者致電國內兩大外資直銷企業雅芳公司與安利公司,詢問此會內容,及其對內外資同步放開且沒有試點企業的看法時,雙方皆以“會議剛結束,會議內容還需認真研究才能拿出意見對媒體表態”為由拒絕評論此會。
距去年召開的被中國商務部官員稱為“中國直銷立法起點”的“廈門會議”整一年之后,商務部官員于今年9月10日再次召開的“廈門會議”將成為決定中國直銷業未來的又一支標桿。
據參會者透露,之前始終爭論、甚至已成既定事實的放開直銷業將“外資先行,內資跟上”的立法安排,在此次會議上終于被推翻。“會議最大的意義就是對內外資投資直銷行業將一視同仁,同步放開,”該人士說,“討論會的重點就是直銷業的準入門檻,比如在保證金、注冊資金、雇用人員培訓、銷售獎勵制度等等方面,只要夠資格就發放執照,沒有內資外資之分,沒有模式之爭,也沒有試點。”
直銷立法讀秒準入門檻清晰
據參會者透露,會議討論的是商務部外資司制定的《外商投資直銷企業管理辦法》、《經銷人管理辦法》,與國家工商總局制定的《反金字塔管理條例》這三部法規的草案。這三部法規將構成中國整個直銷立法體系的重要部分。
《外商投資直銷企業管理辦法》的內容會明確直銷行業準入的具體標準。據說,此次討論會提交給各方征求意見的此份草案已是第四稿,在原來的大框架之上,此稿對市場準入的限制規定已經非常細致。
“其中初步確定的是,直銷企業的注冊資本金最低為1000萬美元;申請直銷企業運營資格必須繳納消費者權益,保證金至少2000萬元;產品必須自產自銷;雇用人員培訓上崗后的權利義務等等都有明確的限定。”據參會者透露,“但一些具體的限定條件上,大家的爭論還是非常激烈,比如限制在25?30%之內的對銷售人員的獎勵制度,在會上都遭到了很多企業強烈的反對,比如安利公司,他們認為這已經超出了法規的監管范圍,干涉到了企業的自主經營行為。”
美國如新公司大中華區總裁林克禮先生拒絕透露更具體的草案的內容,但他表示,討論會讓他看到了中國政府在直銷立法上不僅僅參考了美國的立法經驗,而且對許多國家的直銷業的管理經驗都做了參考,“我覺得中國政府在直銷立法上會有一個很好的導向,我們也會完全遵守中國政府的規定。”
沒有試點內外資同步?
據了解,被邀請參會的共22家內外資企業,其中包括安利、雅芳等外資直銷企業巨頭及6家內資企業?包括自然美、太陽神、大連奧核酸、福建福龍、中國新時代、天獅。
雖被限定為“內部討論”的性質,此次會議召開時超乎尋常的保密性與排斥性還是激起了關注者的失望。在9月10日上午9點至12點半三個小時的會議中,聚集在廈門悅華賓館凌云閣門外的20余名記者與眾多來自全國各地企業老總們,在幾個小時的等待中自始至終都被會議主辦方臨時增調來的10名保安嚴格監視與阻擋,未能獲知期望的信號或消息。
前一天就專程從北京飛赴廈門此會的張姓先生告訴記者,他服務于新加坡成資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經營網絡培訓學習平臺的業務,市場已經遍及全球27個國家。但公司自去年進入中國以來已經擁有了幾萬人的消費群體,但至今仍然沒有獲得合法經營的資格。“我們老總讓我這次來務必要參加討論會,獲得確切的消息,主要了解一下我們這類屬于服務性的、虛擬的產品,在法律法規是否有明確的規定。”
記者采訪到的還有包括大連、深圳、福州、廣東等企業老總,他們在聽說此會后趕赴廈門,幾個小時守在會議門外,期望能進入會場或得到一些消息。
“我們就是想來聽聽這個會要怎么立法,內資和外資會不會區別對待。”一位自始至終等候在會議門外的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告訴記者,他經營的是家小企業,沒有資本去做很大的廣告,之前嘗試過直銷模式后,發現利潤空間很大,準備將企業徹底轉為直銷企業,“所以自去年知道直銷要立法后,我們一直都非常關注這個事情,希望知道究竟要符合怎樣的準入標準才能獲得合法的經營牌照,希望知道內資企業有沒有機會做直銷。但我們都不能參加這些會。”
而記者致電國內兩大外資直銷企業雅芳公司與安利公司,詢問此會內容,及其對內外資同步放開且沒有試點企業的看法時,雙方皆以“會議剛結束,會議內容還需認真研究才能拿出意見對媒體表態”為由拒絕評論此會。
上一篇:嚴查超范圍經營 隴西開展直銷網點專項檢查 下一篇: 直銷巨頭齊聚貿投會 直銷法出臺尚需時日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