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深度報道: 中國為直銷立法?
發布: 2004-05-02 00:00:00 作者: root 來源:

很多人看來,經歷1998年傳銷禁令后,20世紀50年代靠洗衣皂起家的安利公司在中國一蹶不振已成定局,有事實加以佐證――――安利(中國)僅在當年就凈虧兩個億。
早在1992年,安利把1億美元投在廣州黃埔開發區,3年后才把工廠建成。巨大的投入和不甚美妙的前景令安利硬著頭皮痛下決心―――按中國的游戲規則從頭再來,把銷售方式從直銷變成店面加推銷員的絕無僅有的方式。
經過兩年如履薄冰的日子,安利才算緩過元氣,在中國公司的賬面上出現了贏余數字。
但在中國,傳銷二字始終是安利人心中的陰影。在歷次采訪中,安利人對傳銷二字惟恐避之不及,一再更正安利做的是直銷,盡管在美國的詞典里,傳銷與直銷的詞義沒有太大差別。
在行為規范上,安利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今年4月,安利顯得過于小心,先后在幾個地方平息了有傳銷嫌疑的“培訓事件”,寧可付出銷售額下滑30%的代價。
9月8日,在廈門第五屆中國投資洽談會上,安利公司董事長史蒂夫?溫安洛先生以美國商會主席的身份到會。他對記者說:最希望看到的是中國早日對直銷立法。中國人的進步
問:先生,您能不能談談對中國的印象?
答:從少年至今,我曾多次到中國來,每次都能感受到改革為這里帶來的進步。這20年來的變革尤其深刻,幾百萬中國商人已成為全資私營企業老板,中國正推動100多萬私營企業的正常運營,而這些企業僅去年就提供400多萬個就業機會。實際上,當其他亞洲國家經濟處在滑坡或停頓狀態時,中國的私營企業正拉動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歷史告訴我們,當一個國家花大力氣進行改革的時候,它的社會變革、財富和其他良性事物就會涌現。
問:當選美國商會主席,您為中美貿易做著哪些工作?
答:去年美國商會的工作重點是敦促我們的國會通過對中國永久性貿易關系,這是商會最重要的議程,去年我去國會做了很多這樣的工作,所以我當選了美國商會主席。家族企業怎樣做大?
問:安利是在地下室里創業的,它現已成為一家擁有50億美元資產的跨國公司,它的成長的推動力是什么?安利是家族企業,在中國有很多家族管理的民營企業,先生能不能為這些企業開個藥方?
答:據我了解,全世界的家族企業遇到的問題都比較相近。我們比較幸運,安利是由兩個家族共同創立的,由于兩個家族有著相同的價值觀念,在決策時,相互信任容易溝通。
另外,我們處理企業內部事務的一個做法是,當我們走進公司的會議室準備決策時,家族成員不再是兄弟姐妹的關系而是專業的商業伙伴關系,我們都變成了職業經理人。
所有的家族企業都要面對這種挑戰,我也希望有一個神奇的配方和所有家族企業分享,可惜我沒有找到它。
問:據了解,安利曾把亞太及日本業務拿來上市,后來出于什么樣的考慮又把兩家上市公司的股權全部回購?家族公司如何像公眾公司那樣得到公眾更多的監督使其健康運作?
答:除了兩家上市公司,當時我們美國總部還有一家私人公司,當我們發現三家企業的績效不是很高,才決定把它合并在一起。
美國的法規制度對企業一視同仁,不管它是私人企業還是上市公司,誰都要規范行事。私人公司與上市公司只有一個區別,就是要求上市公司公開財務報表,由于我們公司的經營方式一直是公開透明的,所以在這方面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WTO的挑戰
問:1998年傳銷在中國遭禁。在中國加入WTO后,安利會不會重新讓中國人了解傳銷的方式?中國政府是否允許傳銷存在,并對傳銷立法?
答:據我了解,中國入世協議中已做出承諾,在中國加入WTO后的三年內,將開始直銷的立法工作。
直銷實際上是最古老的商品銷售方式之一。早在遠古時期人們進行商品交換之后,首先學會的就是直銷方式。按現代經濟理論的理解,直銷實際上是將產品的部分利潤從代理商、分銷商、廣告商處轉移給直銷員的一種經營形式。
另外我想做一個澄清,傳銷和安利的直銷不是一回事,傳銷在我的觀念里是指那些非法的金字塔式的詐騙營銷方式,這種方式在任何市場都是非法的。我現在要講的是,在任何市場上,政府都會出臺直銷法令,安利期望在中國這一天早點到來。
問:中國加入WTO后還會遇到哪些困難?
答:中國加入WTO后,在履行WTO承諾上,中國可能會遇到多重困難,但我認為在中國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國際社會應該通過增加投資和雙邊貿易來表達對中國的信心和支持。